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4317发布日期:2019-02-01 19:20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出现炎症,主要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鼻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趋向于低龄化。鼻炎以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最为常见。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即变性鼻炎,属于i型变态反应,在变应原如花粉、灰尘、尘螨、真菌、皮毛、棉絮等刺激机体产生ige与其受体结合,使鼻腔黏膜致敏,当再次接触到变应原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组胺、激肽、白细胞三烯等介质细胞颗粒释放活性物质,引起鼻腔粘膜阻力血管收缩,容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炎性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腺体胆碱能活力提高,分泌旺盛,结果产生鼻腔粘膜水肿,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目前西医临床,针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避免接触变应原:避免患者接触过敏原的刺激,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现实生活中花粉、灰尘、尘螨、棉絮等过敏原无法完全避免,加上雾霾等污染严重,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分为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目前西药治疗多采用口服西药抗菌消炎,肌注斯奇康注射液通过细胞免疫平衡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嗜细胞,从而提高体液免疫,即稳定肥大细胞封闭ige,减少其脱颗粒所释放的活性物质,从而防治过敏产生细胞介导的传染免疫,但是这种方法只能起到暂时的控制缓解症状,并不能起到根除的作用;中药治疗主要有千柏鼻炎片、霍胆丸、辛苓颗粒等,但是这些药物也只是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且有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过敏性鼻炎的中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12-18份、炒白术7-11份、防风6-10份、紫草7-13份、白僵蚕5-7份、黄岑4-6份、鹅不食草7-11份、鱼腥草6-8份、菟丝子10-16份、葶苈子5-7份、红枣10-14份。

上述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15分、炒白术9份、防风8份、紫草10份、白僵蚕6份、黄岑5份、鹅不食草9份、鱼腥草7份、菟丝子13份、葶苈子6份、红枣12份。

上述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中,将所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从中医角度来看,过敏性鼻炎源于肺脾气虚,元阳虚衰,无力抵御外邪的侵袭,使鼻窍失于温和通调而导致的鼻粘膜水肿,鼻塞,打喷嚏,流清涕等一系列的症状。因此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除了防止肥大细胞脱颗粒,有效对抗组织胺和预防渗出,缓解和改善过敏症状外,还要调节过敏体质,减轻过敏症状,达到彻底脱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配方中黄芪健脾补气,补三焦开实卫气,通行上中下,内外三焦;炒白术协助黄芪燥湿和血、健脾;黄岑能够抑制致敏活性细胞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的过敏介质的释放,具有保护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的细胞膜,使之在变应原攻击下,减少膜变构,减少释放过敏活性介质;防风可以通过非特性刺激使机体产生较多游离抗体来中和过敏原;紫草清血去热毒,活血化瘀;白僵蚕散结解毒、祛风止痒,缓解因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痒症状;鹅不食草性温味辛,归肺经,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和止咳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甾醇类、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等,具有很好的抗过敏、抗炎及抑菌作用;鱼腥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健胃消食,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菟丝子补脾;葶苈子泻肺降气,泄热逐邪;红枣调和温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的配方中,黄岑能够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再配合防风、鹅不食草能够提高免疫功能,稳定肥大细胞封闭ige,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物质,防止过敏产生细胞介质的传染免疫,白蚕僵、鹅不食草缓解因过敏性鼻炎引起的不适症状,紫草去热毒,黄芪、炒白术、葶苈子、鱼腥草健脾补肺,红枣调和,诸药配伍,不仅能够防止肥大细胞脱颗粒,有效对抗组织胺和预防渗出,缓解和改善过敏症状,而且还能调节过敏体质,健脾补肺,减轻过敏症状,能够从根源上达到彻底脱敏,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临床试验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入我科的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年龄3-8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38.6±13.3)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为(36.6±14.4)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诊断标准

参照《眼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的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以鼻痒、鼻塞、流清水涕、打喷嚏、对季节变化敏感,临床体征检查见双侧下鼻道粘液样物、中下鼻甲粘膜苍白水肿,对血管收缩剂敏感。

三、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酮替芬1片/次,2次/d;肌注斯奇康注射液,2ml/次,隔日1次;地塞米松10mg加入珍珠明目滴眼液中滴鼻,3次/d;口服中药玉屏风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温水冲服;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随访1个月观察结果。

治疗组:地塞米松10mg加入珍珠明目滴眼液中滴鼻,3次/d,加上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治疗。处方:黄芪15分、炒白术9份、防风8份、紫草10份、白僵蚕6份、黄岑5份、鹅不食草9份、鱼腥草7份、菟丝子13份、葶苈子6份、红枣12份。制备和食用方法:取全部药材,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药材总重量5倍的水,浸泡3h,提取2h,第二次加入药材4倍的水,提取2h,合并提取液,浓缩至80℃相对密度1.14的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5%,搅拌均匀,静置20h,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3的浸膏,然后加入适量的淀粉和糊精混合,制粒,干燥,压片,即成。食用方法:每次3片,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随访1个月观察结果。

注意事项: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均禁食辛辣食品及鱼虾等海产品。

四、疗效观察

1、观察指标

根据fess广州标准提出的主观感觉和鼻镜检查判定疗效。

治愈:阵发性喷嚏频作,鼻塞,流大量清鼻涕,鼻粘膜呈水肿样,鼻甲肿大消失;

显效:阵发性喷嚏频作,鼻塞,流大量清鼻涕,鼻粘膜呈水肿样,鼻甲肿大基本消失,鼻镜下粘膜无明显水肿和分泌物,但1周内仍有复发;

有效:阵发性喷嚏频作,鼻塞,流大量清鼻涕,鼻粘膜呈水肿样,鼻甲肿大明显减轻;

无效:阵发性喷嚏频作,鼻塞,流大量清鼻涕,鼻粘膜呈水肿样,鼻甲肿大无明显改善。

2、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试验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口服酮替芬和中药玉屏风颗粒、肌注斯奇康注射液、地塞米松10mg加入珍珠明目滴眼液中滴鼻的情况下,总有效率为93.3%,而治疗组仅采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珍珠明目滴眼液中滴鼻和口服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总有效率为98.7%,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12-18份、炒白术7-11份、防风6-10份、紫草7-13份、白僵蚕5-7份、黄岑4-6份、鹅不食草7-11份、鱼腥草6-8份、菟丝子10-16份、葶苈子5-7份、红枣10-14份。所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可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上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取全部药材,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药材总重量4-6倍的水,浸泡2.5-3.5h,提取1.5-2.5h,第二次加入药材3-5倍的水,提取1.5-2.5h,合并提取液,浓缩至80℃相对密度1.04-1.24的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60%,搅拌均匀,静置18-22h,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1-1.25的浸膏,然后按照一定的步骤制成片剂或者胶囊,即可。

本实施例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不仅能够防止肥大细胞脱颗粒,有效对抗组织胺和预防渗出,缓解和改善过敏症状,而且还能调节过敏体质,健脾补肺,减轻过敏症状,能够从根源上达到彻底脱敏,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15分、炒白术9份、防风8份、紫草10份、白僵蚕6份、黄岑5份、鹅不食草9份、鱼腥草7份、菟丝子13份、葶苈子6份、红枣12份。

上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取全部药材,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药材总重量5倍的水,浸泡3h,提取2h,第二次加入药材4倍的水,提取2h,合并提取液,浓缩至80℃相对密度1.14的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5%,搅拌均匀,静置20h,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3的浸膏,然后加入适量的淀粉和糊精混合,制粒,干燥,压片,即成片剂,每片0.5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芪14分、炒白术10份、防风8份、紫草11份、白僵蚕6.5份、黄岑6份、鹅不食草10份、鱼腥草7.5份、菟丝子14份、葶苈子7份、红枣12份。

上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取全部药材,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药材总重量6倍的水,浸泡3.5h,提取2.5h,第二次加入药材5倍的水,提取2h,合并提取液,浓缩至80℃相对密度1.24的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6%,搅拌均匀,静置22h,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干燥,粉碎过200目筛,加入适量淀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制成颗粒,干燥,转入胶囊,即得胶囊剂,每粒含药量0.5g。

本发明实施例4-25提供的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的配方见表2-4。

典型病例

秦某,男,38岁,就诊时,鼻痒,爱打喷嚏,流鼻涕,口述每年春季总是反复发作,持续时间有2-3个月,服用抗敏药物可得到缓解,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鼻炎没有发作。

赵某,女,66岁,就诊时,喷嚏频繁、鼻塞、鼻粘膜呈水肿样、鼻甲肿大严重,遇冷空气或闻到异味时加重,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停药3天后又出现了鼻塞、鼻痒症状,继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1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个月鼻炎没有发作。

张某,男,8岁,就诊时,鼻痒,喷嚏不断,鼻粘膜有血,感冒,睡眠质量差,尤其在晚上鼻痒严重,总是不自觉的用手去抠鼻孔,导致鼻腔反复出血。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睡眠质量好,随访1个月鼻炎没有发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