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奈酚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7977发布日期:2019-01-14 19:55阅读:1411来源:国知局
山奈酚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特别是涉及山奈酚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组织病变为主要特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能引起关节部位畸变,最终导致残疾的一类综合性、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五大疑难杂症之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近年来,虽然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已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但治疗选择依然有限,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因此寻找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山奈酚,分子式c15h10o6,分子量286.24,结构式如下:

其药理活性广泛,研究表明山奈酚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安全性较高。来氟米特,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二线药物,疗效确切,使用广泛。经本发明人研究发现山奈酚在口服给药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与阳性药来氟米特相当,且明显优于腹腔注射给药,有望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用于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山奈酚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将山奈酚应用于制备新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口服药物。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山奈酚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以山奈酚为活性成分,采用药剂学上可接受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崩解剂、助溶剂、吸附载体、溶剂、抗氧剂、吸附剂、渗透压调节剂、ph调节剂。

优选的,所述药物为口服制剂。

所述药物剂型可以为片剂、胶囊、口服液、糖浆、颗粒、滴丸、口崩片、缓释片、贴剂、微丸、微囊、脂质体、微球、缓控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所述山奈酚纯度大于95%。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山奈酚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口服给药具有优异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为制备治疗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药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足爪厚度和关节炎评分统计;其中,a:关节炎评分;b:足爪厚度;c:he染色结果;

图2为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统计;其中,a:血浆il-1β含量;b:血浆tnf-α含量;c:血浆il-6含量;d:血浆anti-typeiicollagenigg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通过建立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模型,以临床二线药物来氟米特为阳性药,评价山奈酚口服和腹腔给药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

药物来源:

山奈酚: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must-17032911。

来氟米特: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571-200601。

实验方法:采用dba/1j小鼠(40只,雄性,购自常州卡文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体重20±2g)进行试验。在标准饲养环境下(自由饮食与饮水,昼夜交替,各12小时),适应性饲养一周。随后,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山奈酚灌胃给药组、阳性药来氟米特灌胃给药组和山奈酚腹腔给药组。所有大鼠实验前均禁食12h以上,可自由饮水。

动物模型的建立:将2mg/ml的牛ⅱ型胶原(cⅱ)与完全弗氏佐剂(含1mg/mlm.tuberculosis)等体积混合,充分乳化,制成乳剂(每0.1ml含100μgcⅱ及0.05mgm.tuberculosis)。取雄性7-8周雄性dba/1j小鼠,随机分组。将模型组小鼠自距尾根部2cm处皮下插入针头,直到针尖插入位置距尾根部0.5cm,注射0.1ml乳剂(含100μgcⅱ),充分擦拭,以防乳液溢出。初次免疫21天后进行加强免疫,将2mg/ml的牛ⅱ型胶原与不完全弗氏佐剂等体积混合,充分乳化后,距小鼠尾根部3cm处皮下插入针头,于针尖距尾根部1.5cm处注射0.1ml乳剂(含100μgcⅱ)。

实验设计和分组如下:

将dba小鼠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cia模型组,山奈酚灌胃组(200mg/kg),山奈酚腹腔组(20mg/kg)以及来氟米特组(5mg/kg)。各用药组于初次免疫后21天开始进行给药治疗,对照组和cia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0.5%cmc-na。每3天对足趾肿胀程度和临床评分进行评价。

对照组:c组,8只dba/1j小鼠;

模型组:m组,8只dba/1j小鼠,胶原诱导为cia小鼠模型;

山奈酚灌胃给药组:k(ig.)组,8只cia小鼠,每天灌胃给予剂量为200mg/kg体重的山奈酚;

山奈酚腹腔给药组:k(ip.)组,8只cia小鼠,每天腹腔给予剂量20mg/kg体重的山奈酚;

来氟米特灌胃给药组:l组,8只cia小鼠,每天灌胃给予剂量为5mg/kg体重的来氟米特。

初次免疫后21天再次免疫,同时开始给药,对照组和cia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0.5%cmc-na。给药期间随行检测实验小鼠足爪厚度、评分多关节炎指数。

初次免疫48天后,禁食12小时,眼眶静脉丛取小鼠全血并处死,全血8000g/min离心10min取血浆,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il-1β、tnf-α、il-6、igg、he染色检测小鼠踝关节组织结构病变程度。

试验结果

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足爪厚度和关节炎评分统计,山奈酚对cia小鼠多关节炎指数水平(附图1a),足爪厚度(附图1b)的影响,以及踝关节组织病理学改变(附图1c)的影响;其中,图示中的c表示对照组,m表示模型组,k(ig.)为山奈酚灌胃给药组,l为来氟米特灌胃给药组,k(ip.)为山奈酚腹腔给药组,##p<0.01vsc,**p<0.01vsm。结果表明,初次免疫48天(给药27天)后,模型m组小鼠关节炎严重程度,足爪厚度显著高于正常的c组小鼠(p<0.01),经山奈酚口服给药治疗的cia小鼠,关节炎严重程度和足爪厚度较模型m组显著下降(p<0.01),其改善效果与阳性药来氟米特相当。而山奈酚腹腔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的改善。模型m组小鼠踝关节出现明显病变,变现为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毛细血管及滑膜细胞增生,以及关节软骨的变性、坏死。口服山奈酚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踝关节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毛细血管及滑膜细胞增生,以及关节软骨的变性、坏死现象,效果与阳性药来氟米特相当。而山奈酚腹腔给药组与模型组病变表现相当。

血浆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见图2所示,其中,a:血浆il-1β含量;b:血浆tnf-α含量;c:血浆il-6含量;d:血浆anti-typeiicollagenigg含量。其中,c表示对照组,m表示模型组,k(ig.)为山奈酚灌胃给药组,l为来氟米特灌胃给药组,k(ip.)为山奈酚腹腔给药组,##p<0.01vsc;*p<0.05,**p<0.01vsm。由此可见,模型组小鼠血浆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igg显著升高,山奈酚灌胃给药可明显抑制模型组小鼠血浆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效果与阳性药来氟米特相当,且明显优于山奈酚腹腔给药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