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2286发布日期:2019-02-12 22:50阅读:26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尤其涉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



背景技术:

阿苯达唑具有广谱驱虫活性,对线虫、绦虫、吸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蠕虫体内的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其与α-微管蛋白进行多聚化组成微管,从而影响蠕虫体内的有丝分裂、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等细胞繁殖过程。

伊维菌素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节肢昆虫和体内线虫具有良好驱杀作用,主要用于驱除猪等动物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和体外寄生虫。其驱虫机理在于促进突触前神经元释放γ-氨基丁酸(gaba),从而打开gaba介导的氯离子通道。氯离子流能降低细胞膜阻抗,引起突触后膜静止电位轻微的去极化,从而干扰神经肌肉间的信号传递,使虫体松弛麻痹,导致虫体死亡或被排出体外。

现有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效果差,杀虫效果不好,为此,本发明提出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伊维菌素0.20~0.26份、阿苯达唑10.0~10.4份、元明粉23~27份、淀粉8~12份、加益粉23~27份、蒙脱石23~27份、苯甲酸钠0.8~1.2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伊维菌素0.21~0.25份、阿苯达唑10.1~10.3份、元明粉24~26份、淀粉9~11份、加益粉24~26份、蒙脱石24~26份、苯甲酸钠0.9~1.1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伊维菌素0.23份、阿苯达唑10.2份、元明粉25份、淀粉10份、加益粉25份、蒙脱石25份、苯甲酸钠1份。

优选的,所述伊维菌素与阿苯达唑的重量比为23:1020。

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伊维菌素和元明粉搅拌混合,粉质均匀后加入蒙脱石再次混合均匀,制备成a粉;

s2,阿苯达唑与苯甲酸钠搅拌混合,粉质均匀后加入淀粉再次混合均匀,制备成b粉;

s3,然后将b粉按等量递加法加入a粉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加益粉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c粉;

s4,将c粉粉碎至220~240目,即得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

优选的,所述s4中,将c粉粉碎至230目,即得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

本发明提出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用于驱除或杀灭猪线虫、吸虫、绦虫、螨等体内外寄生虫,阿苯达唑具有广谱驱虫活性,对线虫、绦虫、吸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蠕虫体内的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其与α-微管蛋白进行多聚化组成微管,从而影响蠕虫体内的有丝分裂、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等细胞繁殖过程,伊维菌素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节肢昆虫和体内线虫具有良好驱杀作用,主要用于驱除猪等动物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和体外寄生虫。其驱虫机理在于促进突触前神经元释放γ-氨基丁酸(gaba),从而打开gaba介导的氯离子通道。氯离子流能降低细胞膜阻抗,引起突触后膜静止电位轻微的去极化,从而干扰神经肌肉间的信号传递,使虫体松弛麻痹,导致虫体死亡或被排出体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出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伊维菌素0.20份、阿苯达唑10.0份、元明粉23份、淀粉8份、加益粉23份、蒙脱石23份、苯甲酸钠0.8份。

本发明提出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伊维菌素和元明粉搅拌混合,粉质均匀后加入蒙脱石再次混合均匀,制备成a粉;

s2,阿苯达唑与苯甲酸钠搅拌混合,粉质均匀后加入淀粉再次混合均匀,制备成b粉;

s3,然后将b粉按等量递加法加入a粉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加益粉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c粉;

s4,将c粉粉碎至220目,即得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出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伊维菌素0.23份、阿苯达唑10.2份、元明粉25份、淀粉10份、加益粉25份、蒙脱石25份、苯甲酸钠1份。

本发明提出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伊维菌素和元明粉搅拌混合,粉质均匀后加入蒙脱石再次混合均匀,制备成a粉;

s2,阿苯达唑与苯甲酸钠搅拌混合,粉质均匀后加入淀粉再次混合均匀,制备成b粉;

s3,然后将b粉按等量递加法加入a粉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加益粉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c粉;

s4,将c粉粉碎至230目,即得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出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伊维菌素0.26份、阿苯达唑10.4份、元明粉27份、淀粉12份、加益粉27份、蒙脱石27份、苯甲酸钠1.2份。

本发明提出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伊维菌素和元明粉搅拌混合,粉质均匀后加入蒙脱石再次混合均匀,制备成a粉;

s2,阿苯达唑与苯甲酸钠搅拌混合,粉质均匀后加入淀粉再次混合均匀,制备成b粉;

s3,然后将b粉按等量递加法加入a粉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加益粉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c粉;

s4,将c粉粉碎至240目,即得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

本发明提出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用于驱除或杀灭猪线虫、吸虫、绦虫、螨等体内外寄生虫,阿苯达唑具有广谱驱虫活性,对线虫、绦虫、吸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蠕虫体内的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其与α-微管蛋白进行多聚化组成微管,从而影响蠕虫体内的有丝分裂、蛋白装配及能量代谢等细胞繁殖过程,伊维菌素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节肢昆虫和体内线虫具有良好驱杀作用,主要用于驱除猪等动物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和体外寄生虫。其驱虫机理在于促进突触前神经元释放γ-氨基丁酸(gaba),从而打开gaba介导的氯离子通道。氯离子流能降低细胞膜阻抗,引起突触后膜静止电位轻微的去极化,从而干扰神经肌肉间的信号传递,使虫体松弛麻痹,导致虫体死亡或被排出体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领域,尤其公开了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伊维菌素0.20~0.26份、阿苯达唑10.0~10.4份、元明粉23~27份、淀粉8~12份、加益粉23~27份、蒙脱石23~27份、苯甲酸钠0.8~1.2份。本发明用于驱除或杀灭猪线虫、吸虫、绦虫、螨等体内外寄生虫。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政;韩选平;韦节征;翟兰;刘建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诺维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4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