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食子酸乙酯在制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7916发布日期:2019-04-20 05:38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没食子酸乙酯在制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没食子酸乙酯在制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液循环毒素中毒后,作用于血液系统,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严重的局部损伤,造成出血、水肿及肌肉组织坏死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永久性残疾或死亡。目前,抗蛇毒血清被认为是治疗蛇伤的有效药物,但其价格昂贵、不便于长时间保存;同时,抗蛇毒血清通过免疫动物制备而来,血清中的杂蛋白可能引起副作用,如过敏性休克、致热反应及血清病等,因此在应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

没食子酸乙酯中文别名3,4,5-三羟基苯甲酸乙酯,分子式为c9h10o5,是从狼毒大戟中通过药理实验筛选的一种安全性较好多酚类化合物,主要用作油脂的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及某些药品的中间体。大量研究表明,没食子酸乙酯对口腔鳞癌、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其中对结肠癌细胞lovo的增殖抑制作用最强。虽然没食子酸乙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药品领域,但是,没食子酸乙酯是否具有抑制蛇毒的作用,能否应用于蛇伤药物的研究开发,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没食子酸乙酯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是在制备用于治疗血液循环蛇毒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没食子酸乙酯在制备治疗或抑制血液循环类蛇毒药物的应用。

没食子酸乙酯在制备抑制血液循环类蛇毒引起皮下出血活性药物的应用。

没食子酸乙酯在制备抑制血液循环类蛇毒引起组织坏死活性药物的应用。

没食子酸乙酯在制备抑制血液循环类蛇毒引起水肿活性药物的应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没食子酸乙酯在制药中的应用,首次将没食子酸乙酯应用于血液循环类蛇毒活性抑制方面,没食子酸乙酯在低、中、高剂量下对尖吻蝮蛇毒引起的出血、水肿、组织坏死以及致死作用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加之没食子酸乙酯作为公认的安全化合物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领域,因此,没食子酸乙酯具备开发为治疗尖吻蝮蛇伤药物的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没食子酸乙酯对尖吻蝮蛇毒引起小鼠皮下出血活性的柱状图;

图2为没食子酸乙酯对尖吻蝮蛇毒引起小鼠皮下出血对照图片;

图3为没食子酸乙酯对尖吻蝮蛇毒引起小鼠脚掌水肿率的图表;

图4为没食子酸乙酯对尖吻蝮蛇毒引起小鼠肌酸激酶活性的柱状图;

图5为没食子酸乙酯对尖吻蝮蛇毒引起小鼠组织坏死的对照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尖吻蝮蛇毒为血液循环类蛇毒,下面实施例旋转尖吻蝮蛇蛇毒进行实验。

实施例1

没食子酸乙酯对尖吻蝮蛇毒引起小鼠皮下出血活性的抑制作用

取昆明小鼠(20±2)g30只,随机分为5组,蛇毒组每只小鼠皮下注射100μl尖吻蝮蛇毒(0.2μg/μl);对照组每只小鼠注射100μl生理盐水,注射后3h,动物经乙醚深度麻醉致死,解剖观察皮下出血情况。

抑制作用检测:不同质量比的蛇毒与没食子酸乙酯(m(蛇毒):m(没食子酸乙酯),1:25、1:50、1:100)预先在37℃孵育30min,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活性检测。以蛇毒组引起的出血活性定义为100%。

小鼠皮下出血实验结果:图2显示的皮下出血解剖照片可以看出,蛇毒组皮下有明显的出血,而对照组(1:25)时出血有明显的减少,而对照组(1:50)和对照组(1:100)以及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出血。再结合图1和图2得出:当蛇毒与没食子酸乙酯质量比为1:25时,可以抑制尖吻蝮蛇毒46%的出血活性;当两者质量比为1:50和1:100时,可以完全抑制尖吻蝮蛇毒引起的出血活性。

实施例2

没食子酸乙酯对尖吻蝮蛇毒引起小鼠脚掌水肿活性的抑制作用

取昆明小鼠(20±2g)30只,随机分为5组,蛇毒组每只小鼠足趾注射20μl尖吻蝮蛇毒(0.15μg/μl),对照组每只小鼠注射20μl生理盐水。

抑制作用检测:不同质量比的蛇毒与没食子酸乙酯(m(蛇毒):m(没食子酸乙酯),1:25、1:50、1:100)预先在37℃孵育30min,3h后使用游标卡尺检测蛇毒引起的小鼠脚掌肿胀厚度。小鼠脚掌的肿胀率=[(注射3h后脚掌厚度-注射前脚掌厚度)/注射前脚掌厚度]。

小鼠脚趾水肿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没食子酸乙酯可以有效抑制尖吻蝮蛇毒引起的水肿症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在单独注射蛇毒后3h,小鼠脚掌肿胀度达到45%;当蛇毒与没食子酸乙酯质量比为1:25时,可以使肿胀度降低至15%;当蛇毒与没食子酸乙酯质量比为1:50时,可以使肿胀度降低10%;当两者质量比为1:100时,可以使肿胀度降低6.5%。

实施例3

没食子酸乙酯对尖吻蝮蛇毒引起小鼠组织坏死活性的抑制作用

取昆明小鼠(20±2g)30只,随机分为5组,蛇毒组每只小鼠肌肉注射50μl尖吻蝮蛇毒(1μg/μl);对照组每只小鼠注射50μl生理盐水,注射后3h,小鼠眼球取血制备血清,对肌酸激酶活性进行检测。

抑制作用检测:不同质量比的蛇毒与没食子酸乙酯(m(蛇毒):m(没食子酸乙酯),1:25、1:50、1:100)预先在37℃孵育30min,再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活性检测。

实验结果:以蛇毒组引起的肌酸激酶活性定义为100%。如图5所示,蛇毒组的小鼠肌肉内出现深红色并基本分布了整块肌肉,对照组(1:25)的小鼠肌肉颜色稍浅,而且未分布完整块肌肉;对照组(1:50)、对照组(1:100)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的颜色比蛇毒组和对照组(1:25)要浅很多,并与正常的小鼠肌肉无明显差别。再结合图4所示得出:各浓度组均能够显著的抑制尖吻蝮蛇毒诱导的肌肉毒性,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当蛇毒与没食子酸乙酯质量比为1:25时,可使尖吻蝮蛇毒肌肉毒性降低46%;当蛇毒与没食子酸乙酯质量比为1:50和1:100时,其肌肉毒性可以完全被抑制。

实施例4

没食子酸乙酯对尖吻蝮蛇毒致死保护作用

选取40只昆明雄性小鼠(20±2)g,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腹腔注射200μl不同质量分数的尖吻蝮蛇毒(1.0、2.0、3.0、4.0、5.0mg/kg),观察24h内小鼠死亡数。尖吻蝮蛇毒半致死剂量采用spss软件pbobit模块进行统计分析。中和蛇毒致死作用的研究,选取40只昆明雄性小鼠(20±2)g,随机分为5组。2ld50尖吻蝮蛇毒分别与不同质量比的没食子酸乙酯(m(蛇毒):m(没食子酸乙酯),1:25、1:50、1:100)在37℃孵育30min,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注射,以注射尖吻蝮蛇毒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记录小鼠24h内的生存状况。

结果显示,单独注射蛇毒对照组,小鼠在5h内全部死亡;当蛇毒与没食子酸乙酯质量比为1:25时,24h内小鼠存活率达到60%;当蛇毒与没食子酸乙酯质量比为1:50和1:100时,小鼠在24h内全部存活。

综上所述:没食子酸乙酯在低、中、高剂量下对尖吻蝮蛇毒引起的出血、水肿、组织坏死以及致死作用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因此没食子酸乙酯应用于治疗或抑制血液循环类蛇毒活性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