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双头加压螺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4650发布日期:2019-02-22 20:35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双头加压螺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双头加压螺钉。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现有骨折的固定主要通过骨圆针、普通螺钉、空心螺钉等器械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现有的空心螺钉包括螺钉本体和与螺钉本体连接的前端螺钉体,在使用空心螺钉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的过程中,需要将两侧的骨折部位挤压紧密后再通过空心螺钉进行连接,易出现两侧骨折部位愈合不紧密的情况,以及空心螺钉在固定过程中松动脱落的情况。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多功能双头加压螺钉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双头加压螺钉,具有将两侧骨折端紧密拉拢,使两侧骨折部位愈合紧密,减少空心螺钉在固定过程中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双头加压螺钉,包括螺钉本体,所述螺钉本体两端分别设有前端螺钉体和尾端连接体;所述螺钉本体沿自身轴线方向穿设有导针通孔,导针通孔两端分别突伸出前端螺钉体和尾端连接体的端面;所述尾端连接体表面设有螺纹段,螺纹段的螺旋方向与前端螺钉体的螺旋方向相同,螺纹段的螺距小于前端螺钉体的螺距;所述尾端连接体远离前端螺钉体的端部设有供电钻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尾端连接体穿设有与连接孔连通的插孔,螺钉本体与插孔插接;所述螺钉本体插入插孔内的端部设有与连接孔内壁抵触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纹段的螺距小于前端螺钉体的螺距,在前端螺钉体与骨折部位一侧螺纹配合时,尾端连接体上的螺纹段与骨折部位另一侧螺纹配合,前端螺钉体的攻入速度大于尾端连接体上的螺纹段的攻入速度,便于将骨折部位两侧紧密拉拢,使两侧骨折部位愈合紧密,减少空心螺钉在固定过程中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利用螺钉本体与插孔插接,在拆卸双头加压螺钉的过程中,前端螺钉体的旋出速度大于尾端连接体上的螺纹段的旋出速度,使得螺钉本体沿插孔方向移动,避免双头加压螺钉在拆卸时将骨折部位背向挤压而产生裂缝的情况发生;利用限位板与连接孔内壁抵触,便于限制螺钉本体与尾端连接体相对圆周转动;利用限位板与连接孔端面抵触,便于限制螺钉本体与尾端连接体相互脱离插接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段的螺距与前端螺钉体的螺距比值为0.5-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双头加压螺钉将骨折部位两侧缓慢拉拢。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端连接体为圆台体,圆台体的直径沿尾端连接体朝向前端螺钉体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螺纹段的直径沿圆台体的直径增加方向逐渐递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尾端连接体与骨折部位螺纹配合操作方便,便于将尾端连接体埋人骨头内,减少尾端连接体对周围组织的激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端连接体的倾斜角度为5-15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使得尾端连接体与骨折部位螺纹配合操作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为正六边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孔,使得拉力螺钉的安装操作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为与连接孔内壁配合的正六边形环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正六边形环板,使得限位板受力均匀,延长了限位板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便于将骨折部位两侧紧密拉拢,使两侧骨折部位愈合紧密,减少空心螺钉在固定过程中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避免双头加压螺钉在拆卸时将骨折部位背向挤压而产生裂缝的情况发生;利用限位板与连接孔内壁抵触,便于限制螺钉本体与尾端连接体相对圆周转动;利用限位板与连接孔端面抵触,便于限制螺钉本体与尾端连接体相互脱离插接状态;使尾端连接体与骨折部位螺纹配合操作方便,便于将尾端连接体埋人骨头内,减少尾端连接体对周围组织的激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钉本体;11、前端螺钉体;12、尾端连接体;13、导针通孔;14、插孔;15、连接孔;16、螺纹段;17、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双头加压螺钉,如图1所示,包括螺钉本体1,螺钉本体1两端分别设有前端螺钉体11和尾端连接体12。螺钉本体1沿自身轴线方向穿设有导针通孔13,导针通孔13两端分别突伸出前端螺钉体11和尾端连接体12的端面。在骨折复位时,先在骨折部位钻固定孔;然后通过电钻将导针置入固定孔内;接着将导针与导针通孔13插接,使前端螺钉体11、螺钉本体1和尾端连接体12沿导针延伸方向移动。

尾端连接体12表面设有螺纹段16,螺纹段16的螺旋方向与前端螺钉体11的螺旋方向相同,螺纹段16的螺距小于前端螺钉体11的螺距。尾端连接体12远离前端螺钉体11的端部设有供电钻连接的连接孔15,尾端连接体12穿设有与连接孔15连通的插孔14,螺钉本体1与插孔14插接。螺钉本体1插入插孔14内的端部设有与连接孔15内壁抵触的限位板17。利用螺纹段16的螺距小于前端螺钉体11的螺距,在前端螺钉体11与骨折部位一侧螺纹配合时,尾端连接体12上的螺纹段16与骨折部位另一侧螺纹配合,前端螺钉体11的攻入速度大于尾端连接体12上的螺纹段16的攻入速度,便于将骨折部位两侧紧密拉拢,使两侧骨折部位愈合紧密,减少空心螺钉在固定过程中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利用螺钉本体1与插孔14插接,在拆卸双头加压螺钉的过程中,前端螺钉体11的旋出速度大于尾端连接体12上的螺纹段16的旋出速度,使得螺钉本体1沿插孔14方向移动,避免双头加压螺钉在拆卸时将骨折部位背向挤压而产生裂缝的情况发生。利用限位板17与连接孔15内壁抵触,便于限制螺钉本体1与尾端连接体12相对圆周转动。利用限位板17与连接孔15端面抵触,便于限制螺钉本体1与尾端连接体12相互脱离插接状态。

螺纹段16的螺距与前端螺钉体11的螺距比值为0.5-0.8,本实施例中采用0.8,使得双头加压螺钉将骨折部位两侧缓慢拉拢。

尾端连接体12为圆台体,圆台体的直径沿尾端连接体12朝向前端螺钉体11的方向逐渐减小。螺纹段16的直径沿圆台体的直径增加方向逐渐递增,使尾端连接体12与骨折部位螺纹配合操作方便,便于将尾端连接体12埋人骨头内,减少尾端连接体12对周围组织的激惹。

圆台体的倾斜角度为5-15度,本实施例中圆台体的倾斜角度采用10度,使得尾端连接体12与骨折部位螺纹配合操作方便。

连接孔15为正六边形孔,利用连接孔15,使得拉力螺钉的安装操作方便。限位板17为与连接孔15内壁配合的正六边形环板,利用正六边形环板,使得限位板17受力均匀,延长了限位板17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利用螺纹段16的螺距小于前端螺钉体11的螺距,在前端螺钉体11与骨折部位一侧螺纹配合时,尾端连接体12上的螺纹段16与骨折部位另一侧螺纹配合,前端螺钉体11的攻入速度大于尾端连接体12上的螺纹段16的攻入速度,便于将骨折部位两侧紧密拉拢,使两侧骨折部位愈合紧密,减少空心螺钉在固定过程中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利用螺钉本体1与插孔14插接,在拆卸双头加压螺钉的过程中,前端螺钉体11的旋出速度大于尾端连接体12上的螺纹段16的旋出速度,使得螺钉本体1沿插孔14方向移动,避免双头加压螺钉在拆卸时将骨折部位背向挤压而产生裂缝的情况发生。利用限位板17与连接孔15内壁抵触,便于限制螺钉本体1与尾端连接体12相对圆周转动。利用限位板17与连接孔15端面抵触,便于限制螺钉本体1与尾端连接体12相互脱离插接状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