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套索传动的髋关节助力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5503发布日期:2019-02-15 22:3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套索传动的髋关节助力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下肢助力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套索传动的髋关节助力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助力康复器械是一种可穿戴于患者外侧的机械系统,它通过安装在各关节的驱动器,辅以角位移传感器以及关节力矩传感器,辅助患者与下肢助力康复器械进行协调运动,实现助力、助行和辅助康复治疗的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骨骼和关节往往会因为退化或者长期使用而磨损,而骨骼的退化和磨损会导致他们的行动不便;或者由于脑血管疾病等会导致偏瘫症状;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增多,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肢体损伤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证明,这类患者除了早期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外,正确、科学的康复训练对于肢体运动的恢复和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肢体康复器械逐渐成了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于肢体康复器械特别是下肢康复器械的研发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髋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属球窝关节,是典型的杆臼关节,股骨关节面占头面积的2/3,嵌入髋臼内。臼的月状面围绕髋臼窝,窝内充填脂肪;髋臼唇附着于臼缘增加臼的深度。髋臼横韧带封闭髋臼切迹,神经血管经过韧带下出入关节。髋臼凹陷与股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间隙为髋关节间隙,正常成人此间隙宽为4~5mm。间隙的上半较窄,显示两相对骨性关节面的距离。下半较宽,显示股骨头与髋臼窝底之间的距离。在正位片上,正常人股骨颈下缘与闭孔上缘虽不相连,但共同形成一比较自然的弧形曲线,称为耻颈曲线(shent-on曲线)。关节囊一般坚厚,而其后下方较薄弱;在髋骨附于髋臼周缘及横韧带;在股骨,前方附于转子间线,上方与下方附于大小转子附近,在后方附着于离转子间嵴约1cm处。髋关节作为人体负重和运动的重要部位,支撑着整个躯干的重量,其所承受的生理压力要比其它关节大得多,一旦髋关节出现问题,大部分患者在出现髋关节疼痛的同时,还将逐渐丧失关节活动及行走功能,最终丧失劳动与生活能力,而髋关节助力康复装置可以帮助患者抬起准备向前迈出的腿,同时加大蹬地力量,从而扩大他们行走时的步幅,帮助他们扩大活动范围,现有的康复装置在佩戴和取下时都较为麻烦,且在患者佩戴后进行周期性的康复训练,且髋骨部位的康复需要减少臀部的受力,从而使得患者需要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增加端坐时间,现有的康复装置只注重康复训练的过程,并没有对患者在结束康复训练后步骤进行规划,如并没有让训练后患者快速的休息,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套索传动的髋关节助力康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髋骨关节康复装置没有针对康复训练过程或者结束后患者休息的装置进行优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套索传动的髋关节助力康复装置,包括环形固定件,所述环形固定件的前后侧壁底部安装有胯部受力板,所述环形固定件的左右侧壁均安装有连接侧板,左侧所述连接侧板的内腔右侧壁中部与右侧所述连接侧板的内腔左侧壁中部均焊接有柱形圈,所述柱形圈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环形套圈,且环形套圈的外壁中部与顶部转动件焊接,所述顶部转动件的底部螺栓连接有第一万向球,所述第一万向球的底部安装有腿部固定组件,左侧所述腿部固定组件的左侧壁上部及右侧所述腿部固定组件的右侧壁上部均焊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电动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磨损件,两个所述腿部固定组件的相视一侧的中部焊接有第一束缚圈,所述腿部固定组件的内腔底部安装有第二万向球,所述第二万向球的底部贯穿腿部固定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万向球的底部与方向调整组件连接,左侧所述方向调整组件的左侧壁及右侧所述方向调整组件的右侧壁均安装有转动圈,左侧所述转动圈的左侧壁及右侧所述转动圈的右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联动圈,所述联动圈的外壁焊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相视一侧的底部通过联动圈和转动圈与底部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底部固定组件的相视一侧中部焊接有第二束缚圈,所述第二束缚圈包括环形连接板,所述环形连接板的两端均焊接有弹簧圈,两个所述弹簧圈的左侧壁均安装有环形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束缚圈与第一束缚圈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环形固定件的内壁及胯部受力板的顶部均安装有海绵层。

优选的,所述柱形圈与顶部转动件的顶部连接的环形套圈的连接处填充有润滑层。

优选的,所述电动液压杆的收缩后的长度小于转动圈的顶部到固定圈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一种基于套索传动的髋关节助力康复装置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患者的两只腿穿过环形固定件后通过胯部受力板进行分离,将两只腿分别穿过两侧的第一束缚圈和第二束缚圈,最终使得大腿处由第一束缚圈固定,使小腿处由第二束缚圈进行固定,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电动液压杆处于停止的状态,与腿部固定组件呈平行状,通过顶部转动件和柱形圈连接处设置的环形套圈,可以使环形固定件与顶部转动件之间进行前后的转动,使患者进行正常的行走,同时通过顶部转动件和腿部固定组件之间设置的第一万向球,使得顶部转动件的在转动的同时可以通过第一万向球带动腿部固定组件进行任意方向的转动,同时腿部固定组件底部通过第二万向球连接的方向调整组件,可以方便患者的小腿部分进行任意角度的移动,在需要休息时,通过固定圈转动电动液压杆,通过外部装置控制电动液压杆的伸缩,患者在保持坐下的姿势的同时调整电动液压杆的角度,使电动液压杆的另一端与磨损件处于垂直状接触到地面,从而使患者得到休息,同时可以减少髋骨处臀部的受力,提高装置的康复训练的辅助性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方便患者在康复训练过后的休息,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前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束缚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固定件、2连接侧板、3固定圈、4第一束缚圈、5方向调整组件、6联动板、7转动圈、8底部固定组件、9第二束缚圈、91环形板、92、弹簧圈、93环形连接板、10腿部固定组件、11顶部转动件、12胯部受力板、13柱形圈、14第一万向球、15电动液压杆、16磨损件、17第二万向球、18联动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套索传动的髋关节助力康复装置,用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训练后的短暂休息,请参阅图1,包括环形固定件1,环形固定件1的前后侧壁底部安装有胯部受力板12,用于患者的胯部受力,减少患者的臀部受力,环形固定件1的内壁及胯部受力板12的顶部均安装有海绵层,用于减少环形固定件1和胯部受力板12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请参阅图2,环形固定件1的左右侧壁均安装有连接侧板2,用于扩展底部装置,左侧连接侧板2的内腔右侧壁中部与右侧连接侧板2的内腔左侧壁中部均焊接有柱形圈13,柱形圈1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环形套圈,从而使得柱形圈13带动顶部转动件11的转动,柱形圈13与环形套圈的连接处填充有润滑层,从而提高柱形圈13与环形套圈之间的转动性能,使顶部转动件11在转动的同时降低阻塞感,且环形套圈的外壁中部与顶部转动件11焊接,顶部转动件11的底部螺栓连接有第一万向球14,用于对腿部固定组件10的方向控制,第一万向球14的底部安装有腿部固定组件10,左侧腿部固定组件10的左侧壁上部及右侧腿部固定组件10的右侧壁上部均焊接有固定圈3,用于与电动液压杆15的固定,固定圈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电动液压杆15,电动液压杆15以电动机为动力源,通过双向齿轮泵输出压力油,经油路集成块的控制,至油缸,实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电液推杆工作时,当活塞杆所受外力超过调定的输出力或活塞到终点电机仍在转动,路中的油压增高调定的限额,溢流阀迅速而准确的溢流,实现过载保护,电机虽在转动,但不会烧毁,电动液压杆15的收缩后的长度小于转动圈7的顶部到固定圈3之间的距离,用于对电动液压杆15的收纳,从而减少电动液压杆15的体积,从而使电动液压杆15在未使用时可以呈平行状位于腿部固定组件10的两侧,电动液压杆15的另一端安装有磨损件16,用于与地面接触,从而提高电动液压杆15的额受用寿命,腿部固定组件10的内腔底部安装有第二万向球17,用于对患者小腿部分的方向控制,第二万向球17的底部贯穿腿部固定组件10的底部,第二万向球17的底部与方向调整组件5连接,左侧方向调整组件5的左侧壁及右侧方向调整组件5的右侧壁均安装有转动圈7,左侧转动圈7的左侧壁及右侧转动圈7的右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联动圈18,联动圈18的外壁焊接有联动板6,联动板6的相视一侧的底部通过联动圈18和转动圈7与底部固定组件8连接,用于对底部固定组件8的连接,从而控制患者小腿部分的行走方向,请参阅图3,两个腿部固定组件10的相视一侧的中部焊接有第一束缚圈4,两个底部固定组件8的相视一侧中部焊接有第二束缚圈9,第二束缚圈9与第一束缚圈4的结构相同,用于对患者的大腿部及小腿部的固定,从而方便对患者进行辅助训练,请参阅图4,第二束缚圈9包括环形连接板93,环形连接板93的两端均焊接有弹簧圈92,两个弹簧圈92的左侧壁均安装有环形板91,从而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方便使用。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患者的两只手扶正两边的腿部固定组件10,同时患者的两只腿穿过环形固定件1后通过胯部受力板12进行分离,将两只腿分别穿过两侧的第一束缚圈4和第二束缚圈9,通过拨动第一束缚圈4和第二束缚圈9内的两个环形板91,使环形板91通过弹簧圈92进行转动,并进行缓慢的回转运动,患者的腿最终穿过第一束缚圈4和第二束缚圈9后,最终使得大腿处由第一束缚圈4固定,使小腿处由第二束缚圈9进行固定,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电动液压杆15处于停止的状态,与腿部固定组件10呈平行状,通过连接侧板2内腔的顶部转动件11和柱形圈13连接处设置的环形套圈,可以使环形固定件1与顶部转动件11之间进行前后的转动,同时通过环形套圈与柱形圈13的连接处填充的润滑油可以减少转动产生的迟钝感,从而可以辅助患者进行正常的行走,同时通过顶部转动件11和腿部固定组件10之间设置的第一万向球14,使得顶部转动件11的在前后转动的同时可以通过第一万向球14带动腿部固定组件10进行任意方向的转动,增加患者的活动范围的同时提高腿部固定组件10的辅助性能,同时腿部固定组件10底部通过第二万向球17连接的方向调整组件5,使得腿部固定组件10在转动的同时,患者如若需要进行小腿部分的方向调整,只需通第二万向球17的转动即可,通过方向调整组件5和底部固定组件8之间联机的转动圈7及转动圈7外侧转动联机的联动圈18及两个联动圈18之间焊接的联动板6,方便患者小腿部分的运动时的辅助,在需要休息时,通过固定圈3与电动液压杆15之间的转动连接,对电动液压杆15进行调整,通过外部装置控制电动液压杆15的伸缩,患者在保持坐下的姿势的同时调整电动液压杆15的角度,使电动液压杆15的另一端与磨损件16处于近乎垂直状接触到地面,对装置进行支撑,从而使患者得到休息,由于环形固定件1底部的胯部受力板12的设置,同时可以减少髋骨处臀部的受力,提高装置的康复训练的辅助性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方便患者在康复训练过后的休息,方便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