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制动系统的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9653发布日期:2019-05-11 00:0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具有制动系统的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助行器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病人康复或老人锻炼的具有制动系统的助行器。



背景技术:

重度帕金森、中风偏瘫等患者以及部分老人,腿部无力,行走困难,需要利用助行器坚持行走锻炼以有效增强腿部肌肉肌力的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和治愈疾病的信心。据2017年相关统计数据,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有15%面临脑卒中高风险,而且以年9%的速度递增;帕金森患者超过300万人,而且知识分子发病率越来越高。脑卒中的致残和帕金森病表现基本以行动不便为主,所以压疮、肺炎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随之而来。绝大多数患者家庭以及社区养老机构、康复机构都对助行器有着巨大需求。

目前市场上相关的助行器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简易型,适合一切基本能够自理,轻、中度的患者。这种类型的康复助行器,功能一般比较简单,适用于基本不需要他人陪护的患者使用。另一种是较为复杂型,适合于基本不能自理的重症患者。需要开发一种助行器,提高使用安全性和自主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行器,能够提高使用安全性和自主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制动系统的助行器,包括:车架;多个车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下部;电制动器,与所述多个车轮中的至少一个配合设置;控制装置,与所述电制动器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压力触发装置,当所述压力触发装置处于被压力触发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制动器解除对车轮的制动。

根据一些实施例,助行器还包括行走握持部,所述行走握持部直接或间接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压力触发装置设置在所述行走握持部上。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行走握持部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压力触发装置包括第一压力触发装置和第二压力触发装置,所述第一压力触发装置和第二压力触发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上。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延时模块,所述延时模块根据所述压力触发装置的电信号执行延时操作。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选择模块,用于设置所述第一压力触发装置有效或所述第二压力触发装置有效。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判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压力触发装置和所述第二压力触发装置中的任一个、或两个被压力触发时,判定触发有效。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助行器还包括控制面板,一端与所述车架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前部,所述行走握持部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上。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压力触发装置选择按钮和/或紧急状态按钮。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力触发装置包括微动开关或压力传感装置。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车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前部的两个第一万向轮、设置在所述车架后部的两个第二万向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中部的两个直行轮和两个第三万向轮,所述两个直行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三万向轮的外侧,所述电制动器分别与所述两个直行轮配合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行器通过改进车轮的设置,能够提高使用安全性和自主性。

附图说明

在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具有制动系统的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助行器的行走握持部和压力触发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助行器中使用的定向电制动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助行器的车轮设置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实施例的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实施例的助行器的车轮设置示意图;

图7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7b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7c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7d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标记说明:

1000助行器1204第二万向轮

1100车架1206定向电制动轮

1102一级支柱11021116行走握持部

1104一级升降调节机构1116a第一握持部

1106二级支柱351116b第二握持部

1108二级升降调节机构1118压力触发装置

1110座板1118a第一压力触发装置

1112腋托1118b第二压力触发装置

1114控制面板2106左右手选择开关

1200车轮402108紧急状态按钮

1202第一万向轮3100电制动器

3200制动盘7200紧急制动模块

3300直行轮7300延时模块

3400安装架7400选择模块

5208第三万向轮7500判定模块

7100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有时可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组元、材料、装置或步骤等。在这些情况下,将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和/或可编程模块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功能实体的一部分,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装置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提出一种助行器,具有使车轮制动的电制动器,电制动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包括压力触发装置,当压力触发装置处于被压力触发状态时,控制装置控制电制动器解除对车轮的制动。这样,提高了助行器的安全性和使用者的自主性。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行器。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助行器1000包括车架1100、多个车轮1200、电制动器3100(图1中未示出,参见图3)、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

参见图1,车架1100构成助行器的主体框架,对使用者起到支撑作用,并用于设置控制面板、电池等。根据示例实施例,车架1100可包括一级支柱1102、一级升降调节机构1104、二级支柱1106、二级升降调节机构1108、座板1110、腋托1112、控制面板1114等。易于理解,这里给出的仅是示例性说明,车架1100可以采用另外的类似结构。

参见图1,多个车轮1200设置在车架1100下部,电制动器3100与多个车轮1200中的至少一个配合设置,从而可以对车轮进而对助行器进行制动。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与电制动器3100电连接,其可包括压力触发装置1118。控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可设置在控制面板1114内。

根据实施例,当压力触发装置1118处于被压力触发状态时,控制装置控制电制动器3100解除对车轮的制动。这样,不开启压力触发装置1118时,电制动器3100处于抱紧状态,确保使用者安全。当使用者握触发压力触发装置1118,电制动器3100解除制动,助行器可以行走。当压力触发装置1118复位后,控制装置控制电制动器3100恢复制动。

如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行器解决了患者手的握力有限、反应迟缓的问题。另外,针对患者在起、坐时很容易造成车辆移动,形成危险,此装置既解决了陪护人员搀扶患者上下时忘记锁轮的问题,又方便患者自行坐、立,自由控制行走。

发明人通过众多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患者走路越来越小碎步、膝盖越来越弯、腿部肌肉越来越无力的原因之一是总有要摔跤的恐惧感,造成了越来越怕走路、最终肌无力走不了路,而实际上他们很想锻炼自己、渴望正常走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助行器的自主性和安全性,能够帮助患者可否恐惧感,有利于使用者进行锻炼和康复。

另外,根据示例实施例,无电力时,助行器处于制动状态,防止因忘记充电时使用出现危险。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见图1,助行器还可包括直接或间接设置在车架上的行走握持部1116。例如,如图1所示,行走握持部1116可设置在控制面板1114上,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行走握持部1116直接设置在车架1100上。

压力触发装置1118可设置在行走握持部1116上。当使用者握住行走握持部1116时,触发压力触发装置1118,电制动器3100解除制动,助行器可以行走。当压力触发装置1118复位后,例如,使用者松开行走握持部1116,控制装置控制电制动器3100恢复制动。

根据一些实施例,压力触发装置1118可包括微动开关或压力传感装置。

多个车轮1200对车架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作为助行器的移动机构。根据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多个车轮1200可包括设置在车架前部的两个第一万向轮1202、设置在车架后部的两个第二万向轮1204、以及设置在车架中部的两个直行轮1206。两个电制动器3100分别与两个直行轮1206配合设置。

设置在车架前部的两个第一万向轮1202及设置在车架后部的两个第二万向轮1204使得助行器可在使用者的控制和驱动下自由行走。设置在车架中部的两个电制动器3100使得助行器可在使用者的控制下安全制动。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用于助行器的行走握持部和压力触发装置的示意图。

参见图2,行走握持部1116包括第一握持部1116a和第二握持部1116b。在此情况下,压力触发装置1118包括第一压力触发装置1118a和第二压力触发装置1118b。第一压力触发装置1118a和第二压力触发装置1118b分别设置于第一握持部1116a和第二握持部1116b。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见图2,控制面板1114上还设置有左右手选择开关2106,从而可根据患者的习惯或实际情况设置起作用的压力触发装置。易于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另一些实施例,两个压力触发装置1118a和1118b可采用与操作或者或操作的方式工作,即在两个压力触发装置1118a和1118b均被触发、或者任一个被触发时,控制装置控制电制动器3100解除制动。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见图2,控制面板1114上还设置有紧急状态按钮2108。紧急状态按钮2108在被触发时可对助行器实行紧急制动,或者发出紧急信号,或者同时执行二者功能。例如,在压力触发装置失灵时,可通过紧急状态按钮2108进行紧急制动,或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通过紧急状态按钮2108发出求助信号。

根据一些实施例,行走握持部1116包括立式握把,压力触发装置1118可设置在立式握把的上端部或侧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行走握持部1116具有其他形状。

根据一些实施例,控制面板1114设置于车架1100的前部且一端与车架1100可分离。这样,可以优化助行器结构且方便使用者进出助行器。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助行器中使用的定向电制动轮的示意图。

参见图3,电制动器3100包括电制动器3100、制动盘3200、直行轮3300及安装架34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于采用定向电制动轮,使得助行器易于操控,减少对使用者力量上的要求。另外,由于采用定向轮而不是万向轮,可以增加制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易于理解,图3仅是示例性的,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结构的定向电制动轮。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助行器的车轮设置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两个第一万向轮1202、两个第二万向轮1204及两个电制动器3100处于同一圆周上。这样设置,可以使得车轮总体上具有较大支撑面积,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一些实施例,两个第一万向轮1202、两个第二万向轮1204及两个电制动器3100也可处于同一椭圆上。

根据示例实施例,为了进一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两个第一万向轮1202、两个第二万向轮1204及两个电制动器3100可在圆周上均匀分布。

根据一些实施例,两个第一万向轮1202、两个第二万向轮1204及两个电制动器3100所在的圆周的直径可在110cm至130cm范围内,这样可以给使用者提供相对较大的空间,并且可进一步防止在使用者身体前倾、踉跄时助行器发生倾倒。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实施例的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实施例的助行器的车轮设置示意图。

图5和图6示出的助行器及车轮设置与图1和图4示出的助行器及车轮设置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车架中部的两个第三万向轮5208。两个直行轮1206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三万向轮5208的外侧,电制动器3100分别与两个直行轮1206配合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增加两个第三万向轮5208,可以增加支撑,防止两个电制动器3100承担过大的压力。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见图5和图6,两个第三万向轮5208设置在两个电制动器3100之间,且与两个电制动器3100位于同一直线上。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见图6,两个第三万向轮5208与两个第一万向轮1202及两个第二万向轮1204分别构成两个矩形。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在增加支撑能力和稳定性的同时,最大化使用者可用空间。

根据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三组六个车轮,并且在两组万向轮之间设置定向制动轮,通过定向轮与万向轮结合布置,防止助行器不规则移动,可以提高助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也可进一步提高制定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该实施例的助行器可给使用者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及更放心的心理预期。

图7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参见图7a,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装置7000包括压力触发装置1118和传输控制模块7100。传输控制模块7100可与电制动器3100电连接。

如前面所描述的,当压力触发装置1118被压力触发时,传输控制模块7100可传输电信号至电制动器3100从而控制定向电制动轮解除制动。

当压力触发装置1118复位时,传输控制模块7100中断向电制动器3100的电信号传输从而定向电制动轮恢复制动。

根据一些实施例,控制装置7000还可包括紧急制动模块7200,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对电制动器3100进行制动。例如,通过立刻断开向电制动器3100传输电信号的路径,紧急制动模块7200可实现紧急制动。

图7b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参见图7b,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装置7000包括压力触发装置1118、传输控制模块7100以及延时模块7300。传输控制模块7100可与电制动器3100电连接。延时模块7300根据压力触发装置1118的电信号执行延时操作。

当压力触发装置1118被压力触发时,在经过延时模块7300延迟一段时间之后,传输控制模块7100可传输电信号至电制动器3100从而控制定向电制动轮解除制动。延时模块7300可以例如为延时开关电路。

当压力触发装置1118复位时,在经过延时模块7300延迟一段时间之后,传输控制模块7100中断向电制动器3100的电信号传输从而定向电制动轮恢复制动。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延时模块7300,可以防止助行器突然启停导致使用者摔倒,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为了在紧急情况下避开延时功能,可设置前面描述的紧急制动模块7200。

图7c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参见图7c,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7000包括压力触发装置1118a和1118b、传输控制模块7100以及选择模块7400。传输控制模块7100可与电制动器3100电连接。

选择模块7400可用于设定压力触发装置1118a有效或1118b有效。选择模块7400可包括如前的左右手选择开关2106。

如果压力触发装置1118a通过选择模块7400被选择,当压力触发装置1118a被压力触发时,传输控制模块7100可传输电信号至电制动器3100从而控制定向电制动轮解除制动。压力触发装置1118b则不起作用。

如果压力触发装置1118b通过选择模块7400被选择,当压力触发装置1118b被压力触发时,传输控制模块7100可传输电信号至电制动器3100从而控制定向电制动轮解除制动。压力触发装置1118a则不起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延迟模块7300。

图7d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参见图7d,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装置7000包括压力触发装置1118a和1118b、传输控制模块7100以及判定模块7500。传输控制模块7100可与电制动器3100电连接。

判定模块7500可在第一压力触发装置和第二压力触发装置中的任一个、或两个被压力触发时,判定触发有效。在压力触发装置复位时,则正相反。

例如,判定模块7500可利用串联或并联电路控制向电制动器3100传输电信号的路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助行器。通过以上的详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一些实施例,定向电制动轮常态为处于抱紧状态。当使用者触发压力触发装置后,定向电制动轮解除制动,助行器可以行走。如此,解决了患者手的握力有限、反应迟缓的问题。另外,针对患者在起、坐时很容易造成车辆移动,形成危险,此装置既解决了陪护人员搀扶患者上下时忘记锁轮的问题,又方便患者自行坐、立,自由控制行走。

根据一些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三组六个车轮,并且在两组万向轮之间设置定向制动轮,通过定向轮与万向轮结合布置,可以提高助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一些实施例,设置紧急状态按钮。在压力触发装置失灵或需要其他紧急制动情况发生时,可通过紧急状态按钮进行紧急制动。

根据一些实施例,两组万向轮及两个定向电制动轮处于同一圆周上,可以使得车轮总体上具有较大支撑面积,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意图是穷举性的或者将本发明局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明显的是,在以上教导的启示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做出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意图局限于前述的实施例,而是意图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所限定。

本发明在这方面不限于任何特定的构造。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