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冲洗的血栓疏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8515发布日期:2019-04-17 03:1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冲洗的血栓疏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冲洗的血栓疏通结构,属于医疗工具器械领域,特别是针对医疗手术的用于血栓疏通的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一般进行血栓疏通手术是在血管显像仪、麻醉等技术辅助,由主刀医生经主静脉血管插入导管至病灶,在血管腔内施行手术的一种医疗技术。利用临时充填气囊阻断血管的血液供应,利用导丝圈套血栓物,使用负压抽吸血管腔,继而退出导丝,同时使圈套将血栓从血管内拉入导管内,此时消除血管充填气囊,继而退出导管。现有技术中虽然具有一些能够伸入血管内,治疗静脉血栓微创手术的工具,但是现在大多数工具,都结构复杂,由于人体内较细的血管区域由于血液流通速度慢,容易形成血栓,而现有的切除工具由于需要操作的内容和结构多,造成其设备复杂,成本高,造成体积较大,不利于在细血管中进行血栓清除等问题;此外,血栓的清理一般采用机械剥离的方式,剥离后的碎片部分会随血液流动而不会排除体外造成再次发生血栓的概率增加,另一部分会粘连到破损的机构上,使疏通工具无法连续性,持续的清理血管中的血栓,进而影响工具对血栓的清理效率和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本发明,能够分多次对血栓进行连续性清理,避免破损的血栓对机械粉碎机构-编制网造成堵塞,影响其进一步的血栓清楚工作,实现血栓清理的连续性、清理效果和清理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冲洗的血栓疏通结构,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同轴置于与外套管内且可沿该外套管的轴线伸缩和/或转动;内套管内具有内通液通道,内外套管之间具有外通液通道;在内套管的端部设有穿刺头,在穿刺头的后侧设有滑套和编织网,滑套可滑动的套于内套管外,编织网连接于穿刺头与滑套之间,编织网伸出外套管外时滑套与外套管头部的内侧壁密封接触,变化外通液通道内的液压可控制滑套沿内套管伸缩,进而使编织网由滑套带动沿内套管的径向张开/收缩以破碎血栓;在编织网内侧对应的内套管上设有冲洗孔,穿刺头可密封至外套管头部并利用流经冲洗孔的液体冲洗编织网。

以上结构中,由于采用了该穿刺头结构的设计,能够利用穿刺头密封外套管的头部,从而避免外套管处漏液对血管造成的冲击;然后再配合内外通液通道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粘附在编制网上的血栓颗粒进行有效的清理,提高血栓清理的连续性和效率,避免破损的血栓对编织网清理效果的影响,此外,该结构的设计简单,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复杂功能的配合,能够更有效的用于较细血管的适用,有效降低该血栓疏通结构的直径下限。

进一步,在穿刺头上具有端面密封部,穿刺头通过该端面密封部密封至外套管头部的端面处。采用端面密封的方式,能够增强密封效果,此外,可以有效的替代密封圈的效果,直接采用刚性的材料结构作为端面密封部,从而降低内套管伸缩过程中的阻力。

进一步,在外套管头部的内侧壁上具有伸缩滑道,在滑套上具有伸缩密封部,伸缩密封部可径向配合伸缩滑道并沿该伸缩滑道伸缩滑动。采用伸缩滑道和伸缩密封部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形成类似于针筒式的结构,使其更密切的配合,能够将伸缩滑道和伸缩密封部不采用弹性密封的方式配合,进而降低滑套滑动过程中的阻力,实现结构的有效利用。

进一步,端面密封部具有呈锥状的曲面状,套管头部的端面具有配合端面密封部的漏斗状曲面;所述伸缩滑道的内径小于外套管的内侧壁,伸缩密封部的外径大于内套管的外径。由于端面密封部的形状和伸缩滑道、及伸缩密封部尺寸的配合,能够避免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在非功能区域发生摩擦,降低两者之间的阻力,降低实现其他功能效果时被以上结构制约的概率。

进一步,在外套管头部的外侧设有柔性密封罩,外套管上设有锁压塞,锁压塞中部具有控压孔,锁压塞两侧的压差达到设定值时,控压孔张开使柔性密封罩内与外套管的内侧连通。通过堵塞血管的方式,避免血管中破碎的血栓重新进入血液循环,降低破碎后的血栓再次堵塞血管的概率。此外,由于锁压塞位于外套管的头部后侧并且具有使其张开的压力上限,因此,可以通过对柔性密封罩内压力的控制,保证密封罩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在柔性密封罩内侧的外套管外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远离外套管外侧壁的一侧与柔性密封罩连接。该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连接外套管和柔性密封罩,从而有效的限制柔性密封罩的膨胀大小。避免柔性密封罩膨胀过大对血管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支撑子架,若干支撑子架均布于外套管头部的四周并可沿外套管的径向伸缩;各支撑子架分别具有四条臂杆,四条臂杆组成呈平行四边形结构,相邻臂杆之间相互铰接;锁压塞选用中部带孔的橡胶塞或硅胶塞。利用若干支撑子架的结构,使柔性密封罩膨胀更为均匀,避免柔性密封罩由于生产过程中厚度不均,造成血管密封不严密的问题。支撑子架呈平行四边形结构,有效增加柔性密封罩与血管接触的面积,避免局部压强过大对血管侧壁的损伤。

进一步,以上血栓疏通结构的编织网的冲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编织网上粘附破碎的血栓后,控制内套管沿外套管的轴向收入,并使穿刺头密封外套管头部的端面,滑套不与外套管密封接触;

步骤2:控制内和外通液通道内的液压分别上升/下降,内/外通液通道的液体经过冲洗孔并冲洗编织网上粘附的破碎血栓。

该方法中,由于能够冲洗编织网,从而避免编织网堵塞对血栓疏通的影响,此外,该方法能够使编织网能够重复的剥离血栓,提高血栓的清理量。

进一步,该血栓疏通结构的血管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外套管伸入血管前,使柔性密封罩径向收缩;锁压塞将柔性密封罩锁定为收缩状态;此时,柔性密封罩的直径为待疏通血管直径的1/2-2/3;将外套管伸入血管内并伸至血栓前侧2-5mm处;

步骤2:控制内套管移动使穿刺头密封至外套管头部,控制内/外通液通道内的液压上升,当锁压塞两侧的压差达到其解锁压力时,控压孔张开,柔性密封罩径向张开并与血管的内侧壁密封接触;

上述锁压塞的解锁压力为5±0.3kpa,当内通液通道的压力大于的锁压塞的解锁压力与血管血压之和时,控压孔张开并使充入液体径向张开。

进一步,该血栓疏通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外套管伸入血管前,使柔性密封罩径向收缩;锁压塞将柔性密封罩锁定为收缩状态;

步骤2:控制内套管移动使穿刺头密封至外套管头部,控制内/外通液通道内的液压上升,当锁压塞两侧的压差达到其解锁压力时,控压孔张开,柔性密封罩径向张开并与血管的内侧壁密封接触;

步骤3:控制内套管沿外套管的轴向伸出,穿刺头穿刺血栓,编织网伸入血栓中部,滑套与伸缩滑道密封接触;

步骤4:控制外通液通道内的压力往复升降,以使滑套往复移动,进而使编织网径向往复伸缩并粘附血栓;外通液通道内的压力在相对于血管压力±3kpa的范围内往复升降;

步骤5:编织网上粘附破碎的血栓后,控制内套管沿外套管的轴向收入,并使穿刺头密封外套管头部的端面,滑套不与外套管密封接触,编织网位于外护套内;

步骤6:控制内和外通液通道内的液压分别上升/下降,内/外通液通道的液体经过冲洗孔并冲洗编织网上粘附的破碎血栓;

步骤7:重复步骤3-6,直至血管内的血栓被疏通;

步骤8:再次控制控制内套管移动使穿刺头密封至外套管头部,控制内/外通液通道内的液压下降,当锁压塞两侧的压差达到其解锁压力时,控压孔张开,柔性密封罩内排出液体并径向收拢,然后将内外套管沿血管抽出。

使用以上方法对血管内血栓进行清理,不仅能够堵塞血管,避免血液流动使破碎后的血栓被带走降低破碎血栓二次堵塞其他血管的概率,还能够通过往复运动的编织网,对血栓进行剥离,此外,还能够利用内外通液通道的设计,有效的冲洗编织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分多次对血栓进行连续性清理,避免破损的血栓对机械粉碎机构-编制网造成堵塞,影响其进一步的血栓清楚工作,实现血栓清理的连续性、清理效果和清理效率;

2、此外,该设计简化了结构,使本结构的尺寸下限更低,此外,该结构,能够利用伸缩的编织网结构清除血栓,并通过往复的伸缩控制,有效清除血栓,提高血栓清除效率;

3、利用编织网在径向膨胀过程中能够使网孔增大的特性,从而能够嵌入到血栓中,方便于把血栓破碎,实现血栓的快速有效疏通,提高血栓疏通效率,且该结构更有利于破损血栓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血栓疏通器的初始状态的部件位置图;

图2为柔性密封罩张开状态及编织网冲洗状态的部件位置图;

图3为血栓疏通器的疏通血管时的部件位置图。

附图标记:1-穿刺头,101-端面密封部,2-柔性密封罩,3-支撑架,4-外套管,401-伸缩滑道,5-内套管,6-滑套,601-伸缩密封部,7-内通液通道,8-外通液通道,9-锁压塞,10-冲洗孔,11-编织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冲洗的血栓疏通结构,包括内套管5和外套管4,内套管5同轴置于与外套管4内且可沿该外套管4的轴线伸缩和/或转动;内套管5内具有内通液通道7,内外套管之间具有外通液通道8;在内套管5的端部设有穿刺头1,在穿刺头1的后侧设有滑套6和编织网11,滑套6可滑动的套于内套管5外,编织网11连接于穿刺头1与滑套6之间,编织网11伸出外套管4外时滑套6与外套管4头部的内侧壁密封接触,变化外通液通道8内的液压可控制滑套6沿内套管5伸缩,进而使编织网11由滑套6带动沿内套管5的径向张开/收缩以破碎血栓;在编织网11内侧对应的内套管5上设有冲洗孔10,穿刺头1可密封至外套管4头部并利用流经冲洗孔10的液体冲洗编织网11。在穿刺头1上具有端面密封部101,穿刺头1通过该端面密封部101密封至外套管4头部的端面处。在外套管4头部的内侧壁上具有伸缩滑道401,在滑套6上具有伸缩密封部601,伸缩密封部601可径向配合伸缩滑道401并沿该伸缩滑道401伸缩滑动。端面密封部101具有呈锥状的曲面状,套管头部的端面具有配合端面密封部101的漏斗状曲面;所述伸缩滑道401的内径小于外套管4的内侧壁,伸缩密封部601的外径大于内套管5的外径。

以上结构中,由于采用了该穿刺头1结构的设计,能够利用穿刺头1密封外套管4的头部,从而避免外套管4处漏液对血管造成的冲击;然后再配合内外通液通道8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粘附在编制网上的血栓颗粒进行有效的清理,提高血栓清理的连续性和效率,避免破损的血栓对编织网11清理效果的影响,此外,该结构的设计简单,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复杂功能的配合,能够更有效的用于较细血管的适用,有效降低该血栓疏通结构的直径下限。

实施例2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冲洗的血栓疏通结构,包括内套管5和外套管4,内套管5同轴置于与外套管4内且可沿该外套管4的轴线伸缩和/或转动;内套管5内具有内通液通道7,内外套管之间具有外通液通道8;在内套管5的端部设有穿刺头1,在穿刺头1的后侧设有滑套6和编织网11,滑套6可滑动的套于内套管5外,编织网11连接于穿刺头1与滑套6之间,编织网11伸出外套管4外时滑套6与外套管4头部的内侧壁密封接触,变化外通液通道8内的液压可控制滑套6沿内套管5伸缩,进而使编织网11由滑套6带动沿内套管5的径向张开/收缩以破碎血栓;在编织网11内侧对应的内套管5上设有冲洗孔10,穿刺头1可密封至外套管4头部并利用流经冲洗孔10的液体冲洗编织网11。

在外套管4头部的外侧设有柔性密封罩2,外套管4上设有锁压塞9,锁压塞9中部具有控压孔,锁压塞9两侧的压差达到设定值时,控压孔张开使柔性密封罩2内与外套管4的内侧连通。

在柔性密封罩2内侧的外套管4外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架3,支撑架3远离外套管4外侧壁的一侧与柔性密封罩2连接。该支撑架3的两侧分别连接外套管4和柔性密封罩2,从而有效的限制柔性密封罩2的膨胀大小。避免柔性密封罩2膨胀过大对血管的损伤。支撑架3包括若干支撑子架,若干支撑子架均布于外套管4头部的四周并可沿外套管4的径向伸缩;各支撑子架分别具有四条臂杆,四条臂杆组成呈平行四边形结构,相邻臂杆之间相互铰接;锁压塞9选用中部带孔的橡胶塞或硅胶塞。

通过堵塞血管的方式,避免血管中破碎的血栓重新进入血液循环,降低破碎后的血栓再次堵塞血管的概率。此外,由于锁压塞9位于外套管4的头部后侧并且具有使其张开的压力上限,因此,可以通过对柔性密封罩2内压力的控制,保证密封罩的使用效果。利用若干支撑子架的结构,使柔性密封罩2膨胀更为均匀,避免柔性密封罩2由于生产过程中厚度不均,造成血管密封不严密的问题。支撑子架呈平行四边形结构,有效增加柔性密封罩2与血管接触的面积,避免局部压强过大对血管侧壁的损伤。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中的血栓疏通结构的编织网11的冲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编织网11上粘附破碎的血栓后,控制内套管5沿外套管4的轴向收入,并使穿刺头1密封外套管4头部的端面,滑套6不与外套管4密封接触;

步骤2:控制内和外通液通道8内的液压分别上升/下降,内/外通液通道8的液体经过冲洗孔10并冲洗编织网11上粘附的破碎血栓。

该方法中,由于能够冲洗编织网11,从而避免编织网11堵塞对血栓疏通的影响,此外,该方法能够使编织网11能够重复的剥离血栓,提高血栓的清理量。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2的血栓疏通结构的血管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外套管4伸入血管前,使柔性密封罩2径向收缩;锁压塞9将柔性密封罩2锁定为收缩状态;此时,柔性密封罩2的直径为待疏通血管直径的1/2-2/3;将外套管4伸入血管内并伸至血栓前侧2-5mm处;

步骤2:控制内套管5移动使穿刺头1密封至外套管4头部,控制内/外通液通道8内的液压上升,当锁压塞9两侧的压差达到其解锁压力时,控压孔张开,柔性密封罩2径向张开并与血管的内侧壁密封接触;

上述锁压塞9的解锁压力为5±0.3kpa,当内通液通道7的压力大于的锁压塞9的解锁压力与血管血压之和时,控压孔张开并使充入液体径向张开。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2该血栓疏通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外套管4伸入血管前,使柔性密封罩2径向收缩;锁压塞9将柔性密封罩2锁定为收缩状态;

步骤2:控制内套管5移动使穿刺头1密封至外套管4头部,控制内/外通液通道8内的液压上升,当锁压塞9两侧的压差达到其解锁压力时,控压孔张开,柔性密封罩2径向张开并与血管的内侧壁密封接触;

步骤3:控制内套管5沿外套管4的轴向伸出,穿刺头1穿刺血栓,编织网11伸入血栓中部,滑套6与伸缩滑道401密封接触;

步骤4:控制外通液通道8内的压力往复升降,以使滑套6往复移动,进而使编织网11径向往复伸缩并粘附血栓;外通液通道8内的压力在相对于血管压力±3kpa的范围内往复升降;

步骤5:编织网11上粘附破碎的血栓后,控制内套管5沿外套管4的轴向收入,并使穿刺头1密封外套管4头部的端面,滑套6不与外套管4密封接触,编织网11位于外护套内;

步骤6:控制内和外通液通道8内的液压分别上升/下降,内/外通液通道8的液体经过冲洗孔10并冲洗编织网11上粘附的破碎血栓;

步骤7:重复步骤3-6,直至血管内的血栓被疏通;

步骤8:再次控制控制内套管5移动使穿刺头1密封至外套管4头部,控制内/外通液通道8内的液压下降,当锁压塞9两侧的压差达到其解锁压力时,控压孔张开,柔性密封罩2内排出液体并径向收拢,然后将内外套管沿血管抽出。

使用以上方法对血管内血栓进行清理,不仅能够堵塞血管,避免血液流动使破碎后的血栓被带走降低破碎血栓二次堵塞其他血管的概率,还能够通过往复运动的编织网11,对血栓进行剥离,此外,还能够利用内外通液通道8的设计,有效的冲洗编织网11。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