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颈髓损伤病人的防压疮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8372发布日期:2019-06-19 01:07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颈髓损伤病人的防压疮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颈髓损伤病人的防压疮枕头。



背景技术: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是由于身体局部皮肤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不能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的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压疮一旦产生,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在临床工作中,人们往往习惯于防范患者躯干及四肢部位压疮的发生,而忽视对头部压疮的观察和防范,若有头发覆盖,辅料包扎等更容易忽视。

颈髓损伤病人在术后须仰卧病床配合治疗,会造成后脑枕部长期受压,再加上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枕后压疮。

中国专利实用新型专利“防枕后压疮枕头”(CN201320142708.1)公开了一种防枕后压床枕头,所述枕头在枕体一侧通过倾斜体连接有一个头枕,该头枕中间设有一个凹孔,通过凹孔,可让病人仰卧康复时,能将后脑置于凹孔使头部悬空减压,避免长时间仰卧制动容易造成枕后压疮的现象,该枕头的缺点在于,头枕四周仍然长时间与头部接触,还是会造成压疮。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压疮的枕头”(CN203841946U),公开了一种防压疮的枕头,所述枕体包括枕体外壳、设置于枕体外壳内部的若干个单元垫片及与单元垫片连接的移动装置;所述的枕体外壳包括外壳底和与外壳底的四个边垂直连接的边框,该边框的上表面为弧形结构,枕体左、右两侧的边框上设置有F型槽;所述的单元垫片整体为波浪形结构,其厚度为枕体外壳高度的 2/3~3/4,长度为枕体外壳的左、右两侧边框内侧壁之间距离的3/4~4/5。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丝杠和与套装与丝杠上的螺母;该螺母与单元垫片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杠两端穿过枕体外壳两侧的F型槽伸出枕体外,丝杠两端设置有把手。该实用新型虽然能够通过变换头部受压位置,有效避免后脑枕部产生压疮,但是,其变换头部受压位置时,是通过手动操作,病人头部睡在枕头上,对枕头有一定的压力,而颈髓损伤病人颈椎又不能用力,头部重量全部靠枕头支撑,因此,枕头上的单元垫片承受的压力较大,通过手动操作丝杠变换受压位置,难免操作不便,若操作失误,必然会给病人颈椎造成二次损伤;而颈髓损伤病人在术后,要求颈椎不能活动,否则可能会影响颈髓恢复,造成二次损伤;而该实用新型中的防枕后压疮枕头并不能固定住头部,当病人睡的时间长了,头部感觉不舒服时,会不由自主的活动,可能导致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手动操作不便、操作失误容易给病人造成二次损伤、无法固定头部导致病人不由自主的移动头部给颈椎造成二次损伤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颈髓损伤病人的防压疮枕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颈髓损伤病人的防压疮枕头,包括控制器以及相互连接的头枕和颈枕;所述颈枕呈月牙形;所述头枕的上表面呈与人体头部生理形态相似的凹型圆弧面;所述头枕内表面与所述颈枕内表面从下至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充气垫组和第二充气垫组;所述第一充气垫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充气垫;所述第二充气垫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充气垫;多个所述第一充气垫与多个所述第二充气垫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充气垫组中的所有第一充气垫均连接在头枕左侧的第一充气阀门上;所述第二充气垫组中的所有第二充气垫均连接在头枕右侧的第二充气阀门上;所述第一充气阀门与所述第二充气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充气阀门与所述第二充气阀门互锁连接;所述第一充气阀门与所述第二充气阀门只能有一个打开,当其中一个打开,另外一个则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充气垫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充气垫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充气垫组中第一充气垫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充气垫组中第二充气垫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充气垫组中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第一充气垫与其安装的相应的位置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充气垫组中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第二充气垫与其安装的相应的位置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还包括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第一充气阀门和所述第二充气阀门均采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为了便于透气,所述头枕上未设置第一充气垫和第二充气垫的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

进一步,为了防止耳部产生压疮,所述头枕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镂空;所述镂空的形状为长梭形,其大小是能够让正常成人耳朵自由穿过。

进一步,所述头枕和所述颈枕均采用与皮肤贴合性好、刺激性低的透明硅胶材质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颈髓损伤病人的防压疮枕头,采用与皮肤贴合性好的硅胶材质做成,柔软,刺激性低且透明,方便医生或护理者观察皮肤压迫情况;在头枕和颈枕内表面交替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充气垫和多个第二充气垫;所有第一充气垫均连接在头枕左侧的第一充气阀门上,所有第二充气垫均连接在头枕右侧的第二充气阀门上,第一充气阀门与第二充气阀门互锁连接,当其中一个打开,另外一个则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控制器调节不同的充气阀门来高边头部受压位置,操作方便,有效防止压疮,有效避免操作时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颈髓损伤病人的防压疮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器;2-头枕;21-透气孔;22-镂空;3-颈枕;4-第一充气垫组;41-第一充气垫(图中黑色填充部分);42-第一充气阀门;5-第二充气垫组;51-第二充气垫(图中未进行黑色填充部分);52-第二充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颈髓损伤病人的防压疮枕头,包括控制器 1以及相互连接的头枕2和颈枕3;所述颈枕3呈月牙形;所述头枕2的上表面呈与人体头部生理形态相似的凹型圆弧面;所述头枕2内表面与所述颈枕3内表面从下至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充气垫组4和第二充气垫组5;所述第一充气垫组4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充气垫41;所述第二充气垫组5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充气垫51;多个所述第一充气垫41与多个所述第二充气垫51交替设置;所述第一充气垫组4中的所有第一充气垫41均连接在头枕2左侧的第一充气阀门42上;所述第二充气垫组5中的所有第二充气垫51均连接在头枕2右侧的第二充气阀门52上;所述第一充气阀门42与所述第二充气阀门52均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充气阀门42与所述第二充气阀门52互锁连接;所述第一充气阀门42与所述第二充气阀门52只能有一个打开,当其中一个打开,另外一个则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充气垫41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充气垫 51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充气垫组4中第一充气垫4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充气垫组5中第二充气垫51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充气垫组4中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第一充气垫41与其安装的相应的位置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充气垫组5中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第二充气垫51与其安装的相应的位置的形状相同。

优选地,还包括充气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第一充气阀门42和所述第二充气阀门52均采用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为了便于透气,所述头枕2上设置第一充气垫41和第二充气垫 51的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21。

优选地,为了防止耳部产生压疮,所述头枕2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镂空22;所述镂空22的形状为长梭形,其大小是能够让正常成人耳朵自由穿过。

优选地,所述头枕2和所述颈枕3均采用与皮肤贴合性好、刺激性低的透明硅胶材质一体成型。

使用时,通过控制器1控制第一充气阀门42和第二充气阀门52的打开与关闭,由于第一充气阀门42与第二充气阀门52互锁连接,当其中一个打开,另外一个则处于关闭状态,以此实现第一充气垫组4与第二充气垫组5的交替充气,从而调整头部受压位置,防止压疮产生,操作时,通过控制器1控制,操作方便,有效避免操作时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