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3680发布日期:2019-06-14 23:1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之一,目前,肿瘤放射治疗的主要设备是直线加速器、钴60治疗机和伽马刀。但由于肿瘤组织被正常组织所包绕,杀灭肿瘤的同时会损伤正常的组织。加之放射治疗中如何消除器官的受生理运动的影响,如呼吸运动、膀胱充盈、肠胃蠕动、肿瘤的增大和减小,以及器官的弹性形变、分次治疗中的摆位误差等,使之无法准确定位。在治疗过程中,射线的焦点与肿瘤靶区的实时定位,实时跟踪无法做到,从而直接影响到肿瘤治疗的效果。现有的钴60治疗机和伽马刀,由于结构和治疗空间的限制无法安装X射线影像监视器。国外加速器上已有安装X射线影像监视器,但是由于加速器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实施多角度的快速扫描治疗,因此X线射影像监视器的二维影像无法提取,无法实时显示病灶靶区的变化,同时由于监视器的监视的清晰度对放射的结果由极大的影响,而核磁共振成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发生章动产生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的。所以把磁共振利用到现有的放射治疗设备上,势必会对患者的放射治疗创造出更大的康复机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放射治疗设备不能精确成像和成像设备运动不合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设备,包括磁共振圆环本体,所述磁共振圆环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开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上卡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磁共振圆环本体一侧外壁的中间位置焊接有弧形板,且弧形板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警示铭牌,所述磁共振圆环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开有方形槽,且方形槽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参数监测屏,所述磁共振圆环本体的一侧外壁上涂覆有粘胶,且粘胶的一侧外壁上粘接有刻度盘,所述磁共振圆环本体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固定底座,所述磁共振圆环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上插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且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磁共振圆环本体一侧的内壁上,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外壁上焊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底部外壁上啮合有传动齿圈,所述传动齿圈的内壁上焊接有治疗床控制柜,所述治疗床控制柜的一侧外壁上开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壁上插接有转动轴,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外壁上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上焊接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一侧外壁上通过数据线连接有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底部内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显示面板。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外壁上传动连接有治疗床本体,且治疗床本体的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连接座,连接座顶部的外壁上焊接有齿形带,齿形带的顶部外壁上啮合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一侧外壁与治疗床控制柜的一侧内壁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连接座的一端外壁上开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预紧块。

优选地,所述治疗床控制柜底部两侧的内壁上分别焊接有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且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升降板,升降板顶部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滑动导轨,滑动导轨的顶部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固定焊接在连接座底部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计算机底部一侧的内壁上开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上插接有存储器,存储器的一侧外壁上开有数据接口,数据接口设置在计算机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磁共振圆环本体的内壁上由内到外分别设置有检测内环圈、射频线圈和梯度线圈,且磁共振圆环本体的内壁上放置有待检测人体,检测内环圈一侧外壁的顶部通过导线连接有磁体柜,射频线圈的一侧外壁上通过数据线连接有射频柜,梯度线圈的一侧外壁上通过导线连接有梯度柜,射频柜、梯度柜和磁体柜分别与磁共振圆环本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磁共振圆环本体的外壁上套接有外屏蔽体,且磁共振圆环本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屏蔽块。

优选地,所述磁共振圆环本体顶部的内壁和一侧的内壁均开有固定槽,且两个滚动槽的内壁上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射线源体和射线球管。

优选地,所述磁共振圆环本体的顶部内壁上焊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换向器,换向器的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照射体。

优选地,所述磁共振圆环本体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导向圈,且导向圈的外壁上套接有弧形滑动块,弧形滑动块的一侧外壁与治疗床控制柜的一侧外壁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治疗床控制柜与磁共振圆环本体之间形成相对滑动。

优选地,所述刻度盘的一侧外壁上粘接有塑料外壳,且塑料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子指针,电子指针与刻度盘之间形成转动连接,电子指针与刻度盘之间相对转动角度为十到一百七十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转动轴和齿形带,使得治疗床本体能够在磁共振圆环本体之间往复滑动,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在磁共振圆环本体的内部得到全方位的检测,通过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使得该设备的运动响应快,运动精度高,运动稳定。

2、通过设置的外屏蔽体和屏蔽块,使得该设备在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的时候,避免医务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对医务人员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通过设置的第二传动齿轮和传动齿圈,使得治疗床控制柜能够沿着磁共振圆环本体旋转,从而实现对患者进行不同角度的检查,提高了患者康复的可能性。

3、通过设置的磁共振圆环本体和射线源体,使得患者能够在磁共振成像引导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精确的治疗,保证检测和治疗的同时性,以给患者创造最佳的治疗时机。

4、通过设置的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使得检测的数据能够被医务人员和患者及时的观测,同时又能进行数据的储存和传输,便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指定可行性的计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设备的磁共振圆环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设备的治疗床控制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设备的治疗床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设备的射线源体和射线球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设备的梯度柜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设备的计算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磁共振圆环本体、2控制面板、3警示铭牌、4参数监测屏、5刻度盘、6治疗床控制柜、7固定底座、8轴承座、9安装凹槽、10转动轴、11治疗床本体、12连接座、13齿形带、14第一传动齿轮、15第一伺服电机、16安装座、17预紧块、18连接螺栓、19滑动块、20滑动导轨、21第一液压缸、22第二液压缸、23第二伺服电机、24传动杆、25第二传动齿轮、26传动齿圈、27计算机、28接线柱、29中央处理器、30显示面板、31存储器、32射频柜、33磁体柜、34梯度线圈、35射频线圈、36检测内环圈、37待检测人体、38梯度柜、39外屏蔽体、40屏蔽块、41射线源体、42射线球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具有磁共振成像引导的放射治疗设备,包括磁共振圆环本体1,磁共振圆环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开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上卡接有控制面板2,磁共振圆环本体1一侧外壁的中间位置焊接有弧形板,且弧形板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警示铭牌3,磁共振圆环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开有方形槽,且方形槽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参数监测屏4,磁共振圆环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涂覆有粘胶,且粘胶的一侧外壁上粘接有刻度盘5,磁共振圆环本体1的底部外壁上焊接有固定底座7,磁共振圆环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上插接有传动杆24,传动杆24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3,且第二伺服电机23固定安装在磁共振圆环本体1一侧的内壁上,传动杆24的另一端外壁上焊接有第二传动齿轮25,第二传动齿轮25的底部外壁上啮合有传动齿圈26,传动齿圈26的内壁上焊接有治疗床控制柜6,治疗床控制柜6的一侧外壁上开有安装凹槽9,安装凹槽9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8,轴承座8的内壁上插接有转动轴10,固定底座7的一侧外壁上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上焊接有接线柱28,接线柱28的一侧外壁上通过数据线连接有计算机27,计算机27底部内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中央处理器29,且中央处理器29的型号为ARM9TDMI系列,计算机27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显示面板30。

转动轴10的顶部外壁上传动连接有治疗床本体11,且治疗床本体11的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连接座12,连接座12顶部的外壁上焊接有齿形带13,齿形带13的顶部外壁上啮合有第一传动齿轮14,第一传动齿轮14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5,第一伺服电机15的一端外壁上焊接有安装座16,安装座16的一侧外壁与治疗床控制柜6的一侧内壁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连接座12的一端外壁上开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18,连接螺栓18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预紧块17,治疗床控制柜6底部两侧的内壁上分别焊接有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且第一液压缸21和第二液压缸22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升降板,升降板顶部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滑动导轨20,滑动导轨20的顶部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9,滑动块19固定焊接在连接座12底部的外壁上。

计算机27底部一侧的内壁上开有空腔,且空腔的内壁上插接有存储器31,存储器31的一侧外壁上开有数据接口,数据接口设置在计算机27的外部,磁共振圆环本体1的内壁上由内到外分别设置有检测内环圈36、射频线圈35和梯度线圈34,且磁共振圆环本体1的内壁上放置有待检测人体37,检测内环圈36一侧外壁的顶部通过导线连接有磁体柜33,射频线圈35的一侧外壁上通过数据线连接有射频柜32,梯度线圈34的一侧外壁上通过导线连接有梯度柜38,射频柜32、梯度柜38和磁体柜33分别与磁共振圆环本体1的外壁之间形成固定连接。

磁共振圆环本体1的外壁上套接有外屏蔽体39,且磁共振圆环本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屏蔽块40,磁共振圆环本体1顶部的内壁和一侧的内壁均开有固定槽,且两个滚动槽的内壁上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射线源体41和射线球管42,磁共振圆环本体1的顶部内壁上焊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换向器,换向器的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照射体,磁共振圆环本体1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导向圈,且导向圈的外壁上套接有弧形滑动块,弧形滑动块的一侧外壁与治疗床控制柜6的一侧外壁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治疗床控制柜6与磁共振圆环本体1之间形成相对滑动,刻度盘5的一侧外壁上粘接有塑料外壳,且塑料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子指针,电子指针与刻度盘5之间形成转动连接,电子指针与刻度盘5之间相对转动角度为十到一百七十度。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患者躺在治疗床本体11的顶部,医务人员通过对第一伺服电机15的控制,使得第一传动齿轮14带动治疗床本体11在磁共振圆环本体1的内部往复运动,通过对第二伺服电机23的控制,使得第二传动齿轮25带动传动齿圈26转动,从而带动治疗床本体11和治疗床控制柜6共同沿着磁共振圆环本体1转动的效果,通过检测内环圈36对待检测人体37进行检测,其中通过梯度线圈34和射频线圈35对待检测人体37产生磁场,从而实现磁共振成像的检测,在磁共振成像的引导下,通过射线源体41和射线球管42,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能够更加精度的对患者进行精确的检测,同时具有较好的运动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