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位式长头劫刺尖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5576发布日期:2019-04-20 03:1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位式长头劫刺尖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劫刺针,特别是一种限位式长头劫刺尖针。



背景技术:

劫刺针是劫刺针经筋疗法的必备设备,其来源于巜黄帝内经》治疗筋痹证的“燔针劫刺,以痛为输,以知为数”的经筋针刺法。根据不同的病灶部位选择不同的劫刺针具,以最佳劫刺针方式完成内经经筋疗法的关刺法,短刺法,直刺法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随着针刺疗法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研究越来越深入,劫刺针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长头劫刺尖针便是其中一种,其形状类似于传统的缝衣针,前端细长、头尖。但是,现目前的尖针在刺入人体的皮肤时,完全依赖于医务人员的经验和手感来控制刺入的深度,存在刺入深度不均匀,治疗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位式长头劫刺尖针。本实用新型具有刺入深度均匀,治疗效果好的特点;此外,还具有便于收纳,避免污染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限位式长头劫刺尖针,包括有杆状针柄,杆状针柄内的长度方向设有通孔,杆状针柄后端的通孔内设有固定块,杆状针柄的前端设有伞形挡板,伞形挡板的中心处设有针孔;所述通孔的中部设有滑杆,滑杆的前端连接有长头劫刺尖针,长头劫刺尖针的前端通过针孔伸出,滑杆的后端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前端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段,后端穿过固定块后伸出通孔,并在伸出端上设有旋转手柄,固定块内的调节杆上设有限位机构。

前述的限位式长头劫刺尖针,所述通孔为多边形孔。

前述的限位式长头劫刺尖针,所述限位机构是设于调节杆上的环形凸块,对应的固定块的内部设有环形凹槽。

前述的限位式长头劫刺尖针,所述长头劫刺尖针的前端的侧面设有刻度。

前述的限位式长头劫刺尖针,所述伞形挡板的侧面设有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针柄,并在针柄前端设置伞形挡板,通过调节杆调节劫刺针超出伞形挡板的距离,来使针头保持固定的长度,在针刺时,可以使每一次刺入的深度保持一致,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柄内设置通孔,当不使用时,可以将针收入通孔中,缩短了针的长度,便于收纳;同时,避免了针头长期暴露在外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杆状针柄,2-通孔,3-固定块,4-伞形挡板,5-针孔,6-滑杆,7-长头劫刺尖针,8-螺纹孔,9-调节杆,10-螺纹段,11-旋转手柄,12-环形凸块,13-环形凹槽,14-刻度,15-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种限位式长头劫刺尖针,如附图1-2所示,包括有杆状针柄1,杆状针柄1内的长度方向设有通孔2,杆状针柄1后端的通孔2内设有固定块3,杆状针柄1的前端设有伞形挡板4,伞形挡板4的中心处设有针孔5;所述通孔2的中部设有滑杆6(滑杆6的截面与通孔2的截面重叠),滑杆6的前端连接有长头劫刺尖针7,长头劫刺尖针7的前端通过针孔5伸出,滑杆6的后端设有螺纹孔8,螺纹孔8内连接有调节杆9,调节杆9的前端设有与螺纹孔8配合的螺纹段10,后端穿过固定块3后伸出通孔2,并在伸出端上设有旋转手柄11,固定块3内的调节杆9上设有限位机构。

所述通孔2为多边形孔,避免滑杆6在通孔2中转动。

所述限位机构是设于调节杆9上的环形凸块12,对应的固定块3的内部设有环形凹槽13,避免调节杆9在固定块3内滑动,但是又不影响其转动。

所述长头劫刺尖针7的前端的侧面设有刻度14,便于精确控制针头的长度,使其与刺入深度一致。

所述伞形挡板4的侧面设有缺口15,便于针刺时观察针头的位置,不出现刺偏的问题。

工作原理:使用时,转动旋转手柄11,调节杆9的位置保持不变,滑杆6在螺纹段10的作用下在通孔2内滑动,根据刺入深度的要求,凭借观察刻度14来控制长头劫刺尖针7针头伸出针孔5的长度,使其与刺入深度保持一致,然后开始治疗,刺入时,将缺口15放在人眼观察的一侧,便于观察针头的位置,刺入时,在伞形挡板4的作用下,保证了每次刺入的深度一致。治疗结束后,将其消毒,然后反向转动旋转手柄11,将长头劫刺尖针7旋入通孔2中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