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漏卫生吸收用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7358发布日期:2019-02-19 19:0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侧漏卫生吸收用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护理用品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防侧漏卫生吸收用品。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卫生吸收用品的使用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除了要求卫生吸收用品满足使用舒适、吸收性好的基本功能之外,对卫生吸收用品的防漏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卫生巾为例,为了防止女性在月经期间的经液和分泌物溢出或侧漏现象弄脏衣物等带来的不便,目前人们设计了多种样式和规格的具有防侧漏效果的卫生巾。例如,为了防止侧漏现象的发生,一般在卫生吸收用品中增添立体的防漏结构,但是人的肢体活动等因素容易使得这种立体结构变形或消失;因此,又有人采用橡筋支撑所述立体防漏结构,使得所述立体防漏结构比较稳定,但是橡胶的弹性又会勒皮肤,使得卫生吸收用品的舒适度降低。中国专利CN203647586U公开了一种全方位防漏卫生巾,其在卫生巾本体的面层上均匀分布有防回渗孔,所述卫生巾本体的吸水层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一条弧形吸水芯形成前后横向导流体,所述卫生巾本体在所述前后横向导流体之间设有纵向导吸槽,所述卫生巾本体的两侧设有防漏褶变。这种卫生巾虽然能够防止部分经血漏出,但仍存在月经量多或吸收速度慢或在压力(坐,躺)作用下等原因而导致经血会从防回渗孔溢出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卫生巾的表面干爽性较差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防侧漏功能的卫生吸收用品。本实用新型中的卫生吸收用品具有不侧漏、不易变形、吸收效果好以及表面干爽性好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侧漏卫生吸收用品,包括卫生吸收用品本体,所述卫生吸收用品本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面层、导流层、吸收层和底膜层;所述吸收层由吸水纸层和包裹所述吸水纸层的包裹层组成;所述吸水纸层中设有导流槽和/或下渗孔。优选地,所述导流槽沿所述吸水纸层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导流槽的深度在所述吸水纸层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为所述吸水纸层的厚度的90%~100%;和/或所述下渗孔的深度在所述吸水纸层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为所述吸水纸层的厚度的90%~100%。优选地,所述导流槽的数量为1~5条;和/或所述下渗孔的数量为1~50个,优选为18~36个。优选地,所述吸水纸层的宽度为5~7cm;所述导流槽的长度为所述吸水纸层的长度的30%~100%,所述导流槽的宽度为4~10mm。优选地,所述下渗孔的横截面积为6.5~80mm2。优选地,所述包裹层的材料为无尘纸、卫生纸或无纺布。优选地,所述面层的两侧设有高于所述面层的护围;所述护围的最高部位高于所述面层2~10mm。优选地,所述卫生吸收用品本体的两侧设有护翼。优选地,所述卫生吸收用品还包括位于所述底膜层下方的离型纸层和位于所述离型纸层下方的包装层。优选地,所述底膜层具有透气性。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的卫生吸收用品具有高效防侧漏的功能,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侧漏的现象,解决了使用者的困扰,使得使用者使用更加放心、安全和方便。(2)本实用新型在吸水纸层上设置导流槽和/或下渗孔,使得卫生吸收用品同时具有快速下渗、瞬吸(吸收速度快)和不侧漏的功能,与额外设置立体防漏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卫生吸收用品不易变形和断裂,不存在立体防漏结构变形或消失导致防漏功能丧失的问题。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仅仅为说明目的提供,图中各部件的比例不一定与实际产品一致。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导流槽和下渗孔在卫生吸收用品包括的吸水纸层中的分布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吸水纸层的剖视图。图中:1:包装层;2:离型纸层;3:底膜层;4:包裹层;5:吸水纸层;6:导流层;7:面层;8:护围;9:护翼;10:导流槽;11:下渗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侧漏卫生吸收用品,所述卫生吸收用品优选为卫生巾。所述防侧漏卫生吸收用品包括卫生吸收用品本体,所述卫生吸收用品本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面层7、导流层6、吸收层和底膜层3;所述吸收层由吸水纸层5和包裹所述吸水纸层5的包裹层4组成,如图1所示;所述吸水纸层5中设有导流槽10和/或下渗孔11,如图2所示;所述导流槽10和/或下渗孔11的设置,使得卫生吸收用品同时具有快速下渗、瞬吸(吸收速度快)和不侧漏的功能,与额外设置立体防漏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卫生吸收用品不易变形和断裂,不存在立体防漏结构变形或消失导致防漏功能丧失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层7、导流层6、吸收层以及底膜层3可以通过热熔胶依次粘合在一起;所述面层7和/或导流层6的材质例如可以为热风、纺粘或水刺无纺布;所述底膜层3具有透气性,例如所述底膜层3为由聚乙烯膜(PE膜)和无纺布复合而成的透气底膜层(呼吸底膜层),更优选为由聚乙烯膜和热风无纺布复合而成的透气底膜层;选择透气性好的聚乙烯膜与无纺布复合是为了保证卫生吸收用品的透气性的同时增加卫生吸收用品的柔软度;所述包裹层4的材料优选为无尘纸、卫生纸或无纺布;所述吸水纸层5例如可以由上下两层湿强纸及夹在两层湿强纸之间的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混合物形成的高吸水树脂层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吸水纸层5作为吸水芯层,可以有效降低卫生吸收用品的厚度和提高卫生吸收用品的吸收速度。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槽10沿所述吸水纸层5的长度方向设置(也即在所述吸水纸层5中呈纵向分布),且所述导流槽10的深度在所述吸水纸层5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为所述吸水纸层5的厚度的90%~100%(例如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和/或所述下渗孔11的深度在所述吸水纸层5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为所述吸水纸层5的厚度的90%~100%(例如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槽10的数量为1~5条(例如1、2、3、4或5条);和/或所述下渗孔11的数量为1~50个(例如1、2、5、8、10、15、18、21、24、27、30、33、36、39、42、45、48或50个),优选为18~36个(例如18、21、24、27、30、33或36个)。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水纸层5的宽度为5~7cm(例如5、5.5、6、6.5或7cm);和/或所述导流槽10的长度为所述吸水纸层5长度的30%~100%(例如30%、40%、50%、60%、70%、80%、90%或100%),所述导流槽10的宽度为4~10mm(例如4、4.5、5、5.5、6、6.5、7、7.5、8、8.5、9、9.5或10mm)。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渗孔11的横截面积为6.5~80mm2(例如6.5、6.8、7.07、12.56、19.63、28.26、38.47、50.24、63.59或78.5mm2)。本实用新型对所述下渗孔11的立体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所述下渗孔11例如也可以为倒锥形孔或其它立体形状的孔;所述下渗孔11在所述吸水纸层5中分布时,下渗孔11的孔口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下渗孔11的孔口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其它几何图形,所述下渗孔11的孔口孔径优选为3~10mm(例如3、4、5、6、7、8、9或10mm),当所述下渗孔11的孔口为长方形时,其孔径为孔口长度与宽度的平均值,当所述下渗孔11的孔口为椭圆形时,其孔径为孔口长径(长轴)与短径(短轴)的平均值。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面层7的两侧设有高于所述面层7的护围8,所述护围8的最高部位高于所述面层2~10mm(例如2、3、4、5、6、7、8、9或10mm)。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卫生吸收用品本体的两侧设有护翼9。所述护翼9的材质例如可以为热风、纺粘或水刺无纺布中的一种。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卫生吸收用品还包括位于所述底膜层3下方的离型纸层2和位于所述离型纸层2下方的包装层1(也即所述卫生吸收用品本体外侧的包装袋)。特别地,所述离型纸层2通过热熔胶粘合在所述底膜层3的下方;特别地,所述包装层的一端设有第一包装粘口,所述包装层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包装粘口,所述第二包装粘口上设有包装粘带,可以防止细菌入侵和受潮。特别地,当所述卫生吸收用品包括护翼9时,所述护翼9下方设有护翼离型纸层,所述护翼离型纸层通过热熔胶粘合在所述护翼9的下方。实施例1一种防侧漏卫生巾,包括卫生巾本体及设于卫生巾本体两侧的护翼,卫生巾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为面层、导流层、吸收层、底膜层,所述吸收层由吸水纸层和包裹所述吸水纸层的包裹层组成;所述吸水纸层长为17cm,宽为6cm,所述吸水纸层由上下两层湿强纸及夹在两层湿强纸之间的由绒毛浆和高吸水树脂混合物形成的高吸水树脂层组成;所述底膜层由聚乙烯膜及热风无纺布复合而成;所述底膜层底部的下方设有离型纸层,所述离型纸层下方(外部)设有包装层(卫生巾包装袋),所述卫生巾包装袋的一端设有第一卫生巾包装粘口,所述卫生巾包装袋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卫生巾包装粘口,所述第二卫生巾包装粘口上设有卫生巾包装粘带。所述面层、所述导流层、所述包裹层、所述吸水纸层、所述底膜层、所述离型纸层和所述卫生巾包装袋通过热熔胶依次粘合在一起。所述吸水纸层中设有两条纵向间隔分布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长为14cm,宽5mm,两条导流槽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5cm,对称位于所述吸水纸层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吸水纸层中均匀分布有孔口为椭圆形的下渗孔(椭圆形下渗孔),下渗孔的数量为27个,孔口孔径为5mm。27个下渗孔分成三排(每排9个)有序纵向排列在所述吸水纸层中:其中一排设于所述吸水纸层的中心线上,另外两排分别设于所述中心线的两侧,相邻两排下渗孔间的间距为2cm。所述导流槽和所述下渗孔的深度为所述吸水纸层的厚度的100%。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吸水纸层中设有一条纵向分布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长为14cm,宽5mm,所述导流槽位于吸水纸中心线位置;所述吸水纸层中均匀分布有孔口为椭圆形的下渗孔(椭圆形下渗孔),下渗孔的数量为18个,孔口孔径为5mm。18个下渗孔分成两排(每排9个)有序纵向排列在所述吸水纸层中心线的两侧,两排下渗孔间的间距为2cm。所述导流槽和所述下渗孔的深度为所述吸水纸层的厚度的100%。对比例1对比例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吸水纸层中没有设置导流槽和下渗孔。本实用新型中对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对比例1制作的卫生巾进行了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测试方法为:取动物血液2次,每次5mL,2次间隔10分钟,记录每次吸收完成的时间为吸收速度,单位s;反渗是卫生巾每吸收完5mL动物血液后,将0.6kg砝码压10g滤纸置于卫生巾上面1min,称量滤纸增加的克重,单位g。表1:实施例1~2以及对比例1中卫生巾的性能测试结果。卫生巾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第一次吸收速度/s6510第二次吸收速度/s161727第一次反渗/g0.060.060.06第二次反渗/g0.600.550.7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