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7113发布日期:2019-05-31 21:53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定位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在输液器中,调节器用于调节输液器内药液的流速。通常,调节器是由一个壳体和一个调节轮所组成。现在调节器的组装都采用自动化机械组装。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器外壳上料的载具[申请号:201510641483.8;授权公告号:CN105173628B],其包括座体,座体上具有间隔设置的侧板一和侧板二,侧板一和侧板二的相对面为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具有能够放置调节器外壳的通道,侧板一和侧板二之间的座体表面由通道进口端至通道末端向下倾斜,通道末端还设有用于阻挡调节器外壳移动的定位板。

上述的用于调节器外壳上料的载具通过定位板保持调节器外壳最终位置的一致性,但是其只能应用于一种尺寸的调节器外壳,无法兼容其它尺寸调节器外壳,另外对精度要求高,出现细微偏差则会造成调节器外壳与载具抵触,调节器外壳不能进入载具中,需要对调节器外壳位置进行多次调试才能满足上料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范围广、定位效果好的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包括呈长条块状的定位座,所述的定位座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供调节器壳体一端卡入的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的一侧壁供调节器壳体一侧抵触,定位槽里侧的内壁供调节器壳体端部抵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的另一侧壁由一块活动的推块的端面构成,所述的定位座上具有供推块端面抵触的挡肩,所述的定位座上还设有提供弹力使得推块始终具有抵触于挡肩趋势的顶压机构。

本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使用时,调节器壳体的一端卡入定位槽中,定位槽的侧壁抵触于调节器壳体一侧,定位槽里侧的内壁抵触于调节器壳体的端面,推块在顶压机构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抵触于调节器壳体另一侧,这样对调节器壳体的定位效果好;当调节器壳体尺寸增加时,调节器壳体克服顶压机构的弹力使得推块远离定位槽侧壁移动,但推块在顶压机构的弹力作用下仍抵触于调节器壳体以实现定位,这样适用范围广,无需根据调节器壳体更新定位座,降低了使用成本;若调节器壳体卡入定位槽存在细小精度偏差,推块推动调节器壳体以调整调节器壳体于定位槽中的位置,起到微调作用,定位效果好。

在上述的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顶压机构包括与定位座固连的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设有垂直于推块设置的导向孔,所述的推块固连有杆状且伸入导向孔中的导向件,所述的导向件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一端抵触于推块,弹簧的另一端作用于固定块。弹簧提供弹力,使得推块始终具有抵触于挡肩的趋势,导向件和导向孔的设置使得推块移动平稳。

在上述的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导向件的数量为两根,固定块设有相对应的导向孔。这样推块受力均匀,工作稳定性好。

在上述的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导向孔为贯穿固定块的通孔,所述的导向件为与推块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的螺栓的头部位于导向孔中。螺栓穿过导向孔、弹簧,再与推块螺纹连接,这样组装方便,而且通过调整螺栓与推块螺纹连接的长度,能改变推块与固定座之间的间距,以改变弹簧的弹力,使得推块对调节器壳体的作用力合理,避免对调节器壳体造成损伤。

在上述的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导向孔中具有一圈径向凸出且位于弹簧和螺栓的头部之间的凸环,所述的弹簧的一端抵触于凸环上。凸环供弹簧的一端抵触,而且对螺栓的头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螺栓与推块过度连接而使得螺纹端部伸出推块。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顶压机构包括与定位座固连的弹簧片,所述的弹簧片的另一端与推块固连。弹簧片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弹簧片垂直于推块设置,弹簧片提供弹力使得推块保持抵触于挡肩的趋势。

在上述的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中,所述的推块的顶部和定位槽的侧壁顶部均设有倒角。倒角起到导向作用,方便调节器壳体卡入定位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的工作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使用成本低,而且便于调试,能对调节器壳体于定位槽的位置进行微调,定位方便且定位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部分装有调节器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圆圈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中推块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定位座;11、挡肩;2、定位槽;3、推块;4、固定块;41、导向孔;42、凸环;5、导向件;6、弹簧;7、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包括呈长条块状的定位座1,定位座1上均匀分布有十二个供调节器壳体一端卡入的定位槽2,定位槽2的一侧壁供调节器壳体一侧抵触,定位槽2里侧的内壁供调节器壳体端部抵触,定位槽2的另一侧壁由一块活动的推块3的端面构成,定位座1上具有供推块3端面抵触的挡肩11,挡肩11垂直于定位槽2的底面设置,定位座1上还设有提供弹力使得推块3始终具有抵触于挡肩11趋势的顶压机构。

进一步细说,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顶压机构包括与定位座1固连的固定块4,固定块4设有垂直于推块3设置的导向孔41,推块3固连有杆状且伸入导向孔41中的导向件5,导向件5上套设有弹簧6,弹簧6的一端抵触于推块3,弹簧6的另一端作用于固定块4。为了推块3受力均匀、工作稳定,导向件5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导向件5上下平行设置,固定块4设有相对应的导向孔41,定位座1上设有供固定块4固定的凹槽,两根螺钉从固定块4外侧横向穿设于两导向孔4之间,并与定位座1螺纹连接使得固定块4与定位座1固连;为了方便连接和便于调节弹簧6的弹力,导向孔41为贯穿固定块4的通孔,导向件5为与推块3螺纹连接的螺栓,螺栓的头部位于导向孔41中;为了对螺栓的头部进行限位和使得弹簧6工作稳定,导向孔41中具有一圈径向凸出且位于弹簧6和螺栓的头部之间的凸环42,弹簧6的一端抵触于凸环42上;为了便于调节器壳体卡入定位槽2中,推块3的顶部和定位槽2的侧壁顶部均设有倒角7。

本输液器调节器壳体的定位结构使用时,调节器壳体的一端卡入定位槽2中,调节器壳体的端面抵触于定位槽2里侧的内壁,调节器壳体一侧顶压推块3使推块3向远离定位槽2侧壁方向位移,而推块3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抵触于调节器壳体此侧,使得调节器壳体另一侧抵触于定位槽2的侧壁,对调节器壳体的定位效果好;因为推块3可位移,所以推块3与定位槽2的侧壁之间的间距能够调整,使得定位槽2能满足不同尺寸调节器壳体的定位,适用范围广,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调节器壳体卡入定位槽2存在细小精度偏差时,推块3推动调节器壳体以调整调节器壳体于定位槽2中的位置,起到微调作用,定位效果好。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