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艾灸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9101发布日期:2019-02-10 23:3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智能艾灸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艾灸头。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通过点燃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艾火的热力渗透肌肤,调节阴阳、气血,温通经络,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疗法。

目前市面上的艾灸装置,艾条的放置、取出需要人工操作实现,费时费力,极大的影响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放置、取出艾条的智能艾灸头。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该智能艾灸头的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艾灸头,包括:支架组件,包括固定座,在该固定座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用于容纳艾条的艾条通孔,该艾条通孔的下端为燃烧室;进给机构,包括两个进给齿轮、进给驱动装置、第一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两个进给齿轮相对地设置于所述艾条通孔的两侧,且两个进给齿轮的齿部伸入所述艾条通孔内,所述进给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进给齿轮旋转,该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艾条通孔的上方,用于对艾条的轴向运动进行检测;该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用于感应所述燃烧室内的艾条燃烧端的温度;以及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与所述进给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艾灸头还包括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给齿轮上方的所述固定座上,用于监测有无艾条,该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艾灸头还包括掸灰机构,该掸灰机构包括掸灰支架、可转到地安装在所述掸灰支架上的用于敲打所述艾条的掸灰拨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掸灰拨杆的掸灰驱动装置,所述掸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掸灰拨杆包括敲打部和与该敲打部连接的驱动部,所述敲打部与所述驱动部的连接处经销轴安装在所述掸灰支架上,所述掸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铁和复位弹簧,所述电磁铁的铁芯与所述驱动部相对,所述复位弹簧用于使所述掸灰拨杆复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艾灸头还包括除灰机构,该除灰机构包括吸灰组件、集灰盖和除灰驱动装置,所述吸灰组件包括具有吸灰口的吸灰罩,所述集灰盖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下方,并可在集灰位置与吸灰位置之间转动,当集灰盖处于集灰位置时,所述集灰盖完全盖住所述燃烧室的开口,当所述集灰盖处于吸灰位置时,所述集灰盖位于所述吸灰罩的吸灰口的下方,所述除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集灰盖在集灰位置与吸灰位置之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灰组件还包括吸灰支架和吸灰驱动装置,所述吸灰罩可上下升降地安装在所述吸灰支架,所述吸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吸灰罩上下升降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艾灸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开口周向上的至少三个一字激光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艾灸头还包括用于检测固定座距离人体被艾灸部位的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和用于检测人体被艾灸部位的温度的矩阵测温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座上方的第二安装盘和至少两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艾条通孔的轴向延伸,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上端与所述第二安装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上述的智能艾灸头的控制方法,包括:

当艾条的末端插入所述艾条通孔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进给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所述进给齿轮沿第一方向旋转,带动艾条上升;当所述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第一传感器产生的触发信号时,控制所述进给驱动装置停止工作;

点火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进给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所述进给齿轮沿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旋转设定时间;点火完毕后,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进给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所述进给齿轮沿第一方向旋转,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艾条燃烧端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控制所述进给驱动装置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头,可以实现自动放置、取出艾条,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艾灸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艾灸头去掉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艾灸头去掉外壳后的另一个方向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艾灸头的支架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艾灸头的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艾灸头的掸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艾灸头的除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和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艾灸头的除灰机构的工作示意图,其中,图8示出的是集灰盖处于集灰位置的状态,图9示出的是集灰盖处于吸灰位置的状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艾灸头的定位标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沿图10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智能艾灸头的测温测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沿图12中B-B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2、固定座;102a、燃烧室;102b、艾条通孔;102c、排烟孔;104、第一安装盘;106、第二安装盘;108、连接杆;108a、中心孔;110、挡板;112、连接板;112a、连接部;202、进给齿轮;204、进给电机;206、第一传感器;208、第二传感器;210、第一温度传感器;302、掸灰拨杆;302a、敲打部;302b、驱动部;304、电磁铁;304a、铁芯;306、复位弹簧;308、掸灰支架;310、销轴;402、集灰盖;402a、挡灰片;404、除灰电机;406、接近开关;408、吸灰罩;410、步进滑台电机;412、限位开关;414、吸灰支架;416、滑块;502、一字激光头;602、矩阵温度传感器;604、距离传感器;702、连接器;704、总控PCB主板;800、外壳;900、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智能艾灸头包括外壳800、支架组件、进给机构、掸灰机构、除灰机构、定位标记机构以及控制电路。

其中,支架组件包括下部的固定座102、第一安装盘104、第二安装盘106和若干连接杆108,在该固定座102的下部设置有燃烧室102a,该燃烧室102a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在该固定座102的上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用于容纳艾条900的艾条通孔102b,艾条通孔102b的内径与艾条900的外径为间隙配合,该艾条通孔102b与所述燃烧室102a连通。工作时,艾条900的下部插入艾条通孔102b内,艾条900的燃烧端位于燃烧室102a内。固定座102采用特氟龙材质,导热系数低、长期使用温度250°,所有的传感器都安装在集装座上,能起到隔热作用,防止传感器使用环境的温度过高

第一安装盘104固定在固定座102的顶面上,第一安装盘104上设置有与固定座102上的艾条通孔102b相对应的中心通孔。第二安装盘106以一定间距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盘104的上方,若干所述连接杆108沿所述艾条通孔102b的轴向延伸,且沿所述艾条通孔102b的圆周方向布置,连接杆108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盘104连接,上端与所述第二安装盘106连接。

优选地,固定座102上设置有排烟孔102c,排烟孔102c的下端与所述燃烧室102a连通,第一安装盘104上设置有与排烟孔102c连通的侧通孔,所述连接杆108为空心结构,所述连接杆108的中心孔108a的下端孔口与第一安装盘104上的侧通孔连通,从而由固定座102上的排烟孔102c、第一安装盘104上的侧通孔和连接杆108的中心孔108a形成排烟通道,排烟通道与外部抽吸装置连接,利用负压将艾条燃烧产生的烟雾抽走,防止烟雾进入室内,污染环境。

优选地,支架组件还包括以一定间距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安装盘104与第二安装盘106之间的若干挡板110,挡板110上设置有供艾条900穿过的通孔,挡板110固定在连接杆108上。利用挡板110对艾条900的上部进行限位,防止艾条900摆动。

优选地,支架组件还包括连接板112,该连接板11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108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机械手连接的连接部112a。通过该连接部112a将智能艾灸头连接到机械手上。

进给机构用于带动艾条900上升或下降。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进给机构包括两个进给齿轮202、进给驱动装置、第一传感器206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10,两个进给齿轮202以齿对齿的方式相对地设置于所述艾条通孔102b的两侧,两个进给齿轮202的齿部伸入艾条通孔102b内,刺入艾条通孔102b内的艾条900的表面。进给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进给齿轮202旋转。本实施例中的进给驱动装置包括两个进给电机204,两个进给电机204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进给齿轮202连接,且两个进给电机20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由于艾条900的表面较酥软,进给齿轮202的齿部可刺入艾条900的外周面内,因此不用单独设置夹持装置,仅仅通过两个进给齿轮202就能将艾条900卡紧,防止其掉落。而且,采用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两个进给齿轮202,结构简单。为了使整个智能艾灸头结构紧凑,所述进给电机204与所述进给齿轮202上下重叠布置。

第一传感器206设置于所述艾条通孔102b的上方,用于对艾条900的轴向运动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感器206为微动开关。当没有燃烧的艾条900被放入智能艾灸头内时,在艾条900向上运动时,艾条900的末端会触碰到该第一传感器206产生触发信号,控制电路收到触发信号后控制进给电机204停止旋转,达到限位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感器206固定在第二安装盘106的底面上。

第一温度传感器210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02上,用于感应所述燃烧室102a内的艾条900燃烧端的温度。当温度产生变化时,进给机构带动艾条900轴向移动,来保证艾条900燃烧端始终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10的保持一个定值。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10为单点式测温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智能艾灸头还包括第二传感器208,该第二传感器208位于两个所述进给齿轮202的上方,用于监测有无艾条900,该第二传感器208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传感器208为光电传感器,利用第二传感器208实时监测艾条900的有、无,当艾条900末端移动至第二传感器208检测位置时,提示用户更换新艾条900,并且机械手会带着智能艾灸头,去艾条900丢弃漏斗处将剩余的艾条900丢弃。本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208安装在第一安装盘104上。

掸灰机构用于将艾条900燃烧端附着的灰掸落,让热量不受阻挡的散发出来。如图2、6所示,掸灰机构包括掸灰支架308、掸灰拨杆302和掸灰驱动装置,掸灰支架308安装在第一安装盘104上。掸灰拨杆302可转到地安装在所述掸灰支架308上。本实施例中的掸灰拨杆302包括敲打部302a和与该敲打部302a连接的驱动部302b,所述敲打部302a与所述驱动部302b的连接处经销轴310安装在所述掸灰支架308上。优选地,所述敲打部302a沿所述艾条通孔102b的轴向延伸,所述驱动部302b沿所述艾条通孔102b的径向延伸且与该敲打部302a的上端连接,这样结构更紧凑。掸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掸灰拨杆302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掸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铁304和复位弹簧306,所述电磁铁304的铁芯304a与所述驱动部302b相对,所述复位弹簧306用于使所述掸灰拨杆302复位。优选地,所述电磁铁304位于所述驱动部302b的上方,且所述铁芯304a的轴线与所述艾条通孔102b的轴线平行,所述复位弹簧306位于所述驱动部302b的下方。控制电路以某个频率来驱动电磁铁304连续撞击掸灰拨杆302的驱动部302b,掸灰拨杆302的敲打部302a连续敲打艾条900,从而使艾条900燃烧端的烟灰掉落,让热量不受阻挡的散发出来。敲打烟灰完毕后,掸灰拨杆302在复位弹簧306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

如图2、7-9所示,所述智能艾灸头还包括除灰机构,该除灰机构包括集灰盖402、除灰驱动装置和吸灰组件,其中,所述集灰盖402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02的下方,并可在集灰位置与吸灰位置之间转动。优选地,所述集灰盖402包括环状的安装环和安装在该安装环的内孔内的挡灰片402a。挡灰片402a可以是玻璃片或者金属网,玻璃片或者金属网的热阻小。

除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集灰盖402在集灰位置与吸灰位置之间转动。本实施例中的除灰驱动装置包括除灰电机404,该除灰电机404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连接。除灰机构还包括用于使除灰电机404原点复位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座102上的接近开关406和设置在所述集灰盖402上的金属件,当集灰盖402处于集灰位置时,接近开关406与金属件相对。

吸灰组件用于将集灰盖402上的灰烬吸走。本实施例中的吸灰组件包括具有吸灰口的吸灰罩408,吸灰罩408的吸灰口朝下,吸灰罩408的另一端连接抽灰管路,将艾灸灰吸走。当集灰盖402转动至吸灰位置时,吸灰罩408的吸灰口与集灰盖402相对。优选地,所述吸灰组件还包括吸灰支架414和吸灰驱动装置,所述吸灰罩408可上下升降地安装在所述吸灰支架414,所述吸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吸灰罩408上下升降运动。初始位置,吸灰罩408隐藏在外壳800内,当需要吸灰时,吸灰驱动装置驱动吸灰罩408下降,当快要靠近集灰盖402时,停止下降。此时,打开抽吸装置,利用负压将集灰盖402上的灰烬吸走。当吸灰结束时,吸灰驱动装置驱动吸灰罩408上升,回到初始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吸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滑台电机410,步进滑台电机410上的滑块416与所述吸灰罩408连接。步进滑台电机410带动吸灰罩408的上下移动,需要抽灰时下降抽灰,不需要抽灰时上升复位。优选地,所述吸灰组件还包括用于对吸灰罩408的行程进行限位的两个限位开关412,两个限位开关412分别设置在吸灰罩408上下移动的两个极限位置。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开关412为光电槽形开关。

如图8所示,当集灰盖402处于集灰位置时,艾条900燃烧产生的灰烬掉落在集灰盖402上的挡灰片402a中,经过一定时间,然后除灰电机404带动集灰盖402旋转180°,吸灰罩408下降至挡灰片402a处,吸灰罩408下降(见图9),利用负压将灰抽走。

定位标记机构用于将艾条900的中心对正需要艾灸的部位。如图10、11所示,定位标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室102a的开口周向上的至少三个一字激光头502,一字激光头502与控制电路连接。本实施例中,一字激光头502的数量为3个。由于激光标记头受限于艾条900位置,不能安装在与艾条900同轴的位置。所以本实用新型设置3个一字激光头502,组成一个120°的三角光标,光标的交汇处即是艾条900的中心位置,这样艾灸师在操作时,就能很方便将艾条900的中心对正需要艾灸的部位。

如图2、3、12及13所示,所述智能艾灸头还包括距离传感器604和矩阵测温传感器,距离传感器604设置在固定座102上,用于检测智能艾灸头距离人体被艾灸部位的距离。距离传感器604为红外激光测距距离传感器604。当人体皮肤与智能艾灸头超过设定的危险距离时,红外激光测距距离传感器604会反馈信号给机械手,机械手会做出规避动作,防止艾灸装置触碰到人体。矩阵测温传感器设置固定座102上,用于检测人体被艾灸部位的温度。采用矩阵测温传感器,由于该传感器的的覆盖范围为30°~120°,所以即使传感器平行于艾条900安装,也能检测到艾条900中心轴线下人体皮肤的温度。从而在艾灸时候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反馈给机械手来调节艾灸装置,距离人体皮肤的距离,确保艾灸处的皮肤温度处于一个合适的值。

控制电路设置在总控PCB主板704上,安装盘上设置有与外部通讯线路连接的连接器702,连接器702经连接线与控制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智能艾灸头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当艾条的末端通过燃烧室102a插入艾条通孔102b时,控制电路控制进给驱动装置驱动两个进给齿轮202沿第一方向旋转,带动艾条上升;当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一传感器206产生的触发信号时,控制进给驱动装置停止工作;

步骤S2、点火时,控制电路控制进给驱动装置驱动两个进给齿轮20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旋转设定时间;点火完毕后,控制电路控制进给驱动装置驱动两个进给齿轮202沿第一方向旋转,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10检测到燃烧端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控制进给驱动装置停止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艾灸过程中,间隔设定时间,控制电路控制掸灰机构撞击艾条,将艾条燃烧端附着的灰掸落在集灰盖402上。

步骤S4、经过设定时间后,控制电路控制除灰电机404带动集灰盖402旋转180°,然后控制步进滑台电机410带动吸灰罩408下降至集灰盖402处将灰抽走,然后除灰电机404带动集灰盖402复位,继续艾灸

步骤S5、艾灸过程中,矩阵温度传感器602检测被艾灸部位的人体皮肤温度,距离传感器604检测智能艾灸头,与被艾灸部位人体皮肤的距离。当人体皮肤低于设定温度时候,机械手带动智能艾灸头下降,反之则上升。使人体被艾灸的部位始终处于一个恒定温度。距离传感器604设定了一个智能艾灸头距离人体皮肤的安全距离,保证当智能艾灸头移动到极限安全距离时,温度传感器检测人体皮肤没有达到设定的温度时,智能艾灸头也不会再继续向下移动,触碰到人体。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头,实现了自动放置、取出艾条,自动掸落、排出艾灸灰;而且,自动调节艾灸热源距离人体皮肤的位置等,非常方便,极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