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2271发布日期:2018-06-19 19:44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内扫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口腔内缺失的牙齿进行修复的过程中,需要先对牙齿缺失部位进行全面扫描,以获取牙齿缺失部位的三维图像信息,为了对三维图像信息中各部分的坐标进行精确定位,需借助嵌入牙床内部的扫描杆进行辅助定位,通过扫描装置对扫描杆进行扫描,并以扫描获得的扫描杆的坐标信息进行辅助定位,获取三维图像信息中各部分的精确坐标。

传统技术方案中的,需要在牙齿缺失部位嵌入扫描杆,当出现牙齿缺失的部位较大时,需要将多个扫描杆嵌入牙床,多个扫描杆依次排列,对大范围的牙齿缺失部位进行辅助定位,然而,传统技术方案中多个扫描杆之间并未进行连接,或并未进行稳固连接,扫描杆之间的位置关系容易发生变化,使扫描定位的精度受到影响,降低了口内扫描的定位精度。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大范围的牙齿缺失部位进行辅助扫描定位时,扫描定位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嵌入牙床、用于对扫描进行定位的第一扫描杆和第二扫描杆;

套设在第一扫描杆上的第一U型连接组件;套设在第二扫描杆上的第二U型连接组件;

与所述第一U型连接组件和第二U型连接组件同时卡合连接的卡扣;

所述第一U型连接组件沿第二U型连接组件进行滑动。

所述的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杆包括第一扫描杆基座和第一扫描杆体,所述第一扫描杆体上设置有与第一U型连接组件相适配的下凹槽和上凹槽,第一U型连接组件套设在所述下凹槽或上凹槽中。

所述的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扫描杆包括第二扫描杆基座和第二扫描杆体,所述第二扫描杆体上设置有与第二U型连接组件相适配的下凹槽和上凹槽,第二U型连接组件套设在所述下凹槽或上凹槽中。

所述的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杆与第二扫描杆中间均设置有圆形通孔。

所述的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U型连接组件的两臂上均设置有用于阻挡第一U型连接组件从卡扣中滑脱的凸起。

所述的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二U型连接组件的两臂上均设置有用于阻挡第二U型连接组件从卡扣中滑脱的凸起。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采用第一U型连接组件套设在第一扫描杆上,第二U型连接组件套设在第二扫描杆上,通过卡扣同时与第一U型连接组件和第二U型连接组件进行卡合连接,只需两个扫描杆便能够对大范围的牙齿缺失部位进行辅助定位,达到了提高扫描定位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的局部结构图。如图所述,所述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嵌入牙床1、用于对扫描进行定位的第一扫描杆10和第二扫描杆20;

套设在第一扫描杆10上的第一U型连接组件11;套设在第二扫描杆20上的第二U型连接组件21;

与所述第一U型连接组件11和第二U型连接组件21同时卡合连接的卡扣30;

所述第一U型连接组件11沿第二U型连接组件21进行滑动。

在对大范围的牙齿缺失部位进行辅助定位时,为了提高扫描定位的效率,在牙床上相隔一定的距离嵌入两个扫描杆,在第一扫描杆上套设第一U型连接组件,在第二扫描杆上套设第二U型连接组件,通过卡扣同时与第一U型连接组件和第二U型连接组件进行卡合连接,此时第一扫描杆、第二扫描杆、第一U型组件、第二U型组件固定连接成一个定位装置。第一U型连接组件沿第二U型连接组件进行滑动,由于牙床比较柔软,因此第一扫描杆与第二扫描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不固定,可通过第一U型连接组件相对于第二U型连接组件的滑动对定位装置中第一扫描杆和第二扫描杆的距离进行调整,将卡扣卡死后,第一U型连接组件与第二U型连接组件之间无法进行相互运动,第一扫描杆和第二扫描杆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会发生改变。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扫描杆相对于第二扫描杆滑动调整时,所述第一扫描杆和第二扫描杆之间的距离为3-30毫米。

通过第一U型连接组件与第二U型连接组件将第一扫描杆与第二扫描杆进行连接组成定位装置,在进行口内扫描定位时,通过获取第一扫描杆与第二扫描杆的坐标信息进行辅助定位,能获取整个牙齿缺失部位的三维图像信息,并确定三维图像信息中各部分的精确坐标,以达到提高扫描定位效率的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扫描杆10包括第一扫描杆基座101和第一扫描杆体102,所述第一扫描杆体102上设置有与第一U型连接组件11相适配的下凹槽103和上凹槽104,第一U型连接组件11套设在所述下凹槽103或上凹槽104中。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凹槽的深度为0.1-2毫米;所述上凹槽的深度为0.1-2毫米。通过设置下凹槽和上凹槽,可实现扫描杆同时与另外两个扫描杆进行固定连接,且由于U型连接组件可绕扫描杆进行旋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适应各种口腔结构。

通过在第一扫描杆体上设置与第一U型连接组件上适配的下凹槽和上凹槽,在将第一U型连接组件套设在下凹槽或上凹槽中时,第一U型连接组件不会在第一扫描杆体外侧上下滑动,从而将第一U型连接组件与第一扫描杆进行稳固连接。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扫描杆20包括第二扫描杆基座和第二扫描杆体,所述第二扫描杆体上设置有与第二U型连接组件21相适配的下凹槽和上凹槽,第二U型连接组件21套设在所述下凹槽或上凹槽中。

通过在第二扫描杆体上设置与第二U型连接组件上适配的下凹槽和上凹槽,在将第二U型连接组件套设在下凹槽或上凹槽中时,第二U型连接组件不会在第二扫描杆体外侧上下滑动,从而将第二U型连接组件与第二扫描杆进行稳固连接,并通过第一U型连接组件和第二U型连接组件,实现第一扫描杆与第二扫描杆的稳固连接。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扫描杆10与第二扫描杆20中间均设置有圆形通孔。在将第一扫描杆和第二扫描杆嵌入牙床时,在扫描杆中间设置圆形通孔,能够方便嵌入过程中空气排出,有利于嵌入操作的顺利进行。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0.4-1毫米。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U型连接组件11的两臂上均设置有用于阻挡第一U型连接组件11从卡扣30中滑脱的凸起110。通过在第一U型连接组件的两臂上设置凸起,能够防止在第一U型连接组件沿第二U型连接组件进行滑动时,第一U型连接组件从卡扣中滑脱。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U型连接组件21的两臂上均设置有用于阻挡第二U型连接组件11从卡扣中滑脱的凸起。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U型连接组件11的两臂上均设置有用于阻挡第二U型连接组件11从卡扣中滑脱的凸起。通过在第二U型连接组件的两臂上设置凸起,能够防止在第二U型连接组件沿第一U型连接组件进行滑动时,第二U型连接组件从卡扣中滑脱。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扫描杆、第二扫描杆、第一U型连接组件、第二U型连接组件、卡扣均进行倒角处理。由于整个定位装置需要在口腔内进行使用,为了保护用户,对第一扫描杆、第二扫描杆、第一U型连接组件、第二U型连接组件、卡扣进行倒角处理,将各组件中尖锐的部分做倒角处理,能够在口内扫描定位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嵌入牙床、用于对扫描进行定位的第一扫描杆和第二扫描杆;套设在第一扫描杆上的第一U型连接组件;套设在第二扫描杆上的第二U型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U型连接组件和第二U型连接组件同时卡合连接的卡扣;所述第一U型连接组件沿第二U型连接组件进行滑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口内扫描的定位装置,采用第一U型连接组件套设在第一扫描杆上,第二U型连接组件套设在第二扫描杆上,通过卡扣同时与第一U型连接组件和第二U型连接组件进行卡合连接,只需两个扫描杆便能够对大范围的牙齿缺失部位进行辅助定位,达到了提高扫描定位效率的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