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9091发布日期:2019-01-29 18:11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



背景技术:

耳廓假性囊肿又称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是原因未明的耳廓腹侧面局限性囊肿,因其囊壁无上皮层,故称假性囊肿。其病理特点是软骨与其骨膜间积液或积脓,切开引流是其最佳治疗方法,为防止再积液,需将耳廓加压,使骨膜紧贴软骨。

目前,国内一般用石膏固定加压,时间需要10天,中途不能取下,治疗期间的舒适度较低,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加之对皮肤不同程度的刺激,部分患者对石膏加压不能忍受,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该加压器加压力度可以任意调整,治疗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取下或戴上,提高治疗过程的舒适度且更加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加压臂,所述加压臂一端的内侧设置有软垫,加压臂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驱动槽上,驱动槽的开口端与一鳃轴螺钉的末端活动配合,鳃轴螺钉带动驱动槽做直线运动;

所述鳃轴螺钉上还设置有脑乳突撑开器主体,所述脑乳突撑开器主体上设置有螺孔,脑乳突撑开器主体与鳃轴螺钉通过螺纹配合实现连接,脑乳突撑开器主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加压臂形成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槽与所述脑乳突撑开器主体配合带动加压臂的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软垫为硅胶软垫,所述软垫的一侧设置有螺柱,所述加压臂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螺柱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通过带有螺孔的硅胶套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臂与所述脑乳突撑开器主体配合的部位设置有圆弧状凸起,所述脑乳突撑开器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圆弧状凸起相适配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臂上设置有拐角,加压臂与所述脑乳突撑开器主体配合的部位位于拐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臂上位于脑乳突撑开器主体外侧的拐角处均为圆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脑乳突撑开器主体位于外侧的拐角处均为圆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鳃轴螺钉远离驱动槽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为扁平的椭圆形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槽内部空间的直径为D1,所述驱动槽开口的直径为D2,D1>D2;所述鳃轴螺钉位于驱动槽内部的部分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为D3,D1>D3>D2。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槽两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凸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通过鳃轴螺钉调整加压力度,螺纹配合件可以实现微小距离的调整,从而实现压力的细微变化,实现加压力度的任意调整,挤压力度根据患者疼痛反应随时调整,方便患者自身进行使用,提升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可以根据患者的要求,随时取下或戴上,比起目前的石膏固定,取下的过程省时省力,戴上时,也无需重新溶解石膏粉、做模,取下和戴上的操作都十分便捷。

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使用时伤口处可消毒,覆盖辅料贴,与石膏固定相比,更干净卫生。

4、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与患者耳廓接触的部分为硅胶软垫,硅胶软垫柔软且能塑型,和耳廓的腔隙接触良好,进一步的提升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的舒适度。

5、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加压臂和脑乳突撑开器主体的配合处通过圆弧形的凸起和凹槽进行配合,转动无死点、磨损小,各部件位于外部的拐角均为圆滑过渡,避免了使用过程伤到患者的情况。

6、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鳃轴螺钉远离驱动槽的一端设置手柄,便于其转动的操作,手柄设置为扁平的椭圆形,增大力矩,使其操作非常省力,而且机械强度高,比起蝶形手柄不容易发生断裂。

7、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硅胶软垫通过螺柱及硅胶套进行安装,驱动槽与鳃轴螺钉的配合通过限位块进行限位,结构非常简单紧凑,便于制作和使用,且使用效果可靠。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软垫和硅胶套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软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硅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压臂,11安装孔,2软垫,21螺柱,3硅胶套,31螺孔,4驱动槽,5鳃轴螺钉,6脑乳突撑开器主体,7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廓假性囊肿术后加压器,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加压臂1,所述加压臂1一端的内侧设置有软垫2,加压臂1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驱动槽4上,驱动槽4的开口端与一鳃轴螺钉5的末端活动配合,鳃轴螺钉5带动驱动槽4做直线运动;

所述鳃轴螺钉5上还设置有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所述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上设置有螺孔,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与鳃轴螺钉5通过螺纹配合实现连接,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加压臂1形成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槽4与所述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配合带动加压臂1的开合。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软垫2为硅胶软垫,所述软垫2的一侧设置有螺柱21,所述加压臂1上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螺柱21穿过所述安装孔11并通过带有螺孔31的硅胶套3安装固定。

加压臂1与所述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配合的部位设置有圆弧状凸起,所述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上设置有与所述圆弧状凸起相适配的凹槽。圆弧状的凸起和凹槽相配合,转动时无死点,磨损小。加压臂1上设置有拐角,加压臂1与所述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配合的部位位于拐角处。传统常规的加压一般采用横向的螺栓螺母,本实施例的加压臂1设置为拐角式,通过鳃轴螺钉,结构巧妙,避免操作过程的一些障碍,不会对患者的耳廓造成拉扯。

加压臂1上位于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外侧的拐角处均为圆滑过渡,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位于外侧的拐角处均为圆滑过渡。

为便于操作,鳃轴螺钉5远离驱动槽4的一端设置有手柄7。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7为扁平的椭圆形手柄。其他的实施例中,手柄7的形状可以改变,为避免棱角,手柄7优选设置为无棱角的椭圆形、圆形、蝶形等。

驱动槽4内部空间的直径为D1,驱动槽4开口的直径为D2,D1>D2;鳃轴螺钉5位于驱动槽4内部的部分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直径为D3,D1>D3>D2。该设置使得鳃轴螺钉5在驱动槽4的内部可以转动,但不可以脱出驱动槽4,从而实现鳃轴螺钉5带动驱动槽4做直线运动,实现对加压臂1的驱动。

驱动槽4两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凸缘,凸缘可增加驱动槽4的强度。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一个使用过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使用时,先将耳廓伤口处消毒并覆盖辅料贴,两个软垫2分别置于耳廓的两侧,捏住手柄7拧动鳃轴螺钉5,使鳃轴螺钉5带动驱动槽4向手柄7的方向移动,在驱动槽4和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的配合下,加压臂1绕其与驱动槽4及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的连接处转动,带动两个软垫2向内挤压,实现对耳廓的加压;取下时,反方向拧动鳃轴螺钉5,驱动槽4及脑乳突撑开器主体6会使得加压臂1张开,从而可方便的将加压器取下。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