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9085发布日期:2019-01-29 18:11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



背景技术:

现今,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同,其虽然疗效较好,但价格昂贵,无法有效推广应用。为此,申请号为201620037202.8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简易医用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它由医用无菌手术贴膜、医用无菌纱布和两根一次性输液管构成,医用无菌纱布贴合于医用无菌手术贴膜的中心区域,医用无菌纱布位于患者创伤面上方,医用无菌手术贴膜的外侧区域贴合在患者创面区域外侧肌肤,两根一次性输液管位于医用无菌纱布下方,两根一次性输液管分别为引流管和注液管;该实用新型专利虽然能解决上述的“价格昂贵、无法有效推广应用”的难题,但是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杀菌消毒能力较弱,不能持续地对整个创面进行杀菌消毒,容易导致创面感染;二是注液管内的液体直接冲刷创面一处,使创面的该处位置难以愈合;三是引流管和注液管直接与创面处肌肤接触,致使创面受刺激,降低疗效。此外,该敷料套装与创面处接触不是很稳固,在一些特殊部位(如头面部或者较大面积创面)容易发生脱落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能够解决现有敷料套装的注液管内液体直接冲刷创面一处而导致创面的该处位置难以愈合的问题,能够避免引流管和注液管直接接触创面处肌肤而产生刺激性,能够解决现有敷料套装与创面处接触不稳固而产生脱落的问题,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其用于患者创面处,它包括医用无菌手术贴膜、医用海绵块、银离子纱布层和负压引流管,医用海绵块的内部含有医用银离子洗液,医用海绵块的外表面上贴附有高分子包膜,所述高分子包膜能防止医用海绵块内部的医用银离子洗液渗出,医用海绵块的上表面贴合于医用无菌手术贴膜的中心区域,医用海绵块的下表面与银离子纱布层的上表面中心区域对接接触,银离子纱布层为8—12层单层银离子纱布层叠组成的纱布层,银离子纱布层位于患者创面上方,医用无菌手术贴膜的外侧区域贴合在患者创面区域外侧肌肤,负压引流管的一端开设有侧孔,另一端设置有阀门,负压引流管的侧孔一端位于银离子纱布层的纱布夹层中。

上述的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是,医用海绵块内部所含医用银离子洗液的溶量为10—15mL。

上述的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是,医用海绵块的长度为50mm、宽度为50mm、厚度为5mm。

上述的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是,银离子纱布层为长度70mm的正方形,银离子纱布层上含有银离子抗菌剂。

上述的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是,医用无菌手术贴膜的长度为120mm、宽度为110mm。

上述的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是,负压引流管的长度为50cm,管径为3mm,负压引流管上的侧孔数量为2-3个,侧孔的孔径为2-3mm,相邻侧孔之间的间距为3mm。

上述的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是,负压引流管的阀门一端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

上述的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是,在无菌手术贴膜上还设有可拆卸的自粘弹性绷带。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银离子纱布层作为敷料,使用时将高分子包膜刺破,使医用海绵块内的医用银离子洗液缓慢浸入银离子纱布层,利用银离子纱布层中的银离子的氧化作用,提高敷料套装的杀菌消毒能力,这样不仅能持续地对整个创面进行杀菌消毒,还能避免使用传统的注液管而导致注液管中液体直接冲刷创面一处,使创面快速愈合。将负压引流管的侧孔一端埋设在银离子纱布层的纱布夹层中,避免负压引流管直接与创面处肌肤接触,即可有效地防止创面受刺激,提高疗效。在无菌手术贴膜上设可拆卸的自粘弹性绷带,当遇到特殊创面贴合不稳固时,利用自粘弹性绷带的弹性和粘结性,即可使本敷料套装与创面稳固接触,有效地避免本敷料套装在创面治疗中发生脱落现象。此外,本敷料套装还具有原材料获取方便、使用安全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一种抗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套装,它包括医用无菌手术贴膜1、医用海绵块2、银离子纱布层3和负压引流管4,医用海绵块2的内部含有医用银离子洗液,医用海绵块2的外表面上贴附有高分子包膜5,所述高分子包膜5能防止医用海绵块2内部的医用银离子洗液渗出,医用海绵块2的上表面贴合于医用无菌手术贴膜1的中心区域,医用海绵块2的下表面与银离子纱布层3的上表面中心区域对接接触,银离子纱布层3为8—12层单层银离子纱布层叠组成的纱布层,银离子纱布层3位于患者创面上方,医用无菌手术贴膜1的外侧区域贴合在患者创面区域外侧肌肤,负压引流管4的一端开设有侧孔6,另一端设置有阀门7,负压引流管4的侧孔一端位于银离子纱布层3的纱布夹层中。

具体地,医用海绵块2内部所含医用银离子洗液的溶量为10—15mL,医用海绵块2的长度为50mm、宽度为50mm、厚度为5mm。

具体地,银离子纱布层3为长度70mm的正方形,银离子纱布层3上含有银离子抗菌剂。

具体地,医用无菌手术贴膜1的长度为120mm、宽度为110mm。

具体地,负压引流管4的长度为50cm,管径为3mm,负压引流管4上的侧孔6数量为2-3个,侧孔6的孔径为2-3mm,相邻侧孔6之间的间距为3mm;负压引流管4的阀门一端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

为了避免本敷料套装在创面治疗时发生脱落现象,在无菌手术贴膜1上还设有可拆卸的自粘弹性绷带,该自粘弹性绷带与创面处周围的肌肤接触连接,使本实用新型中的敷料套装与创面能够稳固接触。

将上述常用医疗器械按要求准备好后,对患者创面清创并消毒,将银离子纱布层3覆盖于患者创伤面上方,使负压引流管4的侧孔一端位于银离子纱布层3的纱布夹层中,然后将医用海绵块2的下表面刺破,使医用海绵块2的下表面与银离子纱布层3的上表面中心区域对接接触,然后撕开医用无菌手术贴膜1,并以银离子纱布层3为中心覆盖在最外层,医用无菌手术贴膜1的外侧区域贴合在患者创面区域外侧肌肤,使创面封闭;当遇到特殊创面贴合不稳固时,可利用设置在无菌手术贴膜上的可拆卸的自粘弹性绷带,使本敷料套装与创面稳固接触,避免本敷料套装在创面治疗中发生脱落现象。最后,将引流管的阀门一端连接到负压吸引装置。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