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胸腹腔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4595发布日期:2019-04-09 22:2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胸腹腔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胸腹腔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中,通常在腹部手术后,需要引流腹腔内渗液,甚至是肠液,防止渗液积聚腹腔造成感染,并防止肠瘘消化液积聚在腹腔,腐蚀重要器官。现有的腹腔引流管多为乳胶或硅橡胶制成的在一端带有侧孔的单通道管子,这种引流管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腹部术后短时间留置腹腔,起到引流腹腔积液或积血的目的,但这种管子不能连接负压吸引,不能同时进行腹腔冲洗,引流不完全、不彻底,影响引流效果,而且封闭效果不好,可能会引起感染。

所以需要一种多功能胸腹腔穿刺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胸腹腔穿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穿刺的成功率低、术后感染和院内交叉感染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头,针头下端连接有三通阀,三通阀上分别连接有引流管和注射管,引流管连接有负压引流袋,引流管上设置有流速调节器,注射管上设置有与流速调节器配合连接的封闭装置,构成控制流速调节器可以控制引流管和注射管同时打开或关闭的结构;

引流管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注射管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封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与流速调节器固定连接,注射管的端部伸入箱体内,注射管的端部设置有伸缩管,伸缩管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水平放置的接头,流速调节器的滚柱同轴转动设置有固定杆,箱体上端板下侧设有可转动的第一直杆,第一直杆上设有滑槽,接头上设置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圆柱,构成转动第一直杆使接头左右移动的结构;箱体右侧板上竖直设有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下端设有挡板,滑块上转动安装有第二直杆,第二直杆的端部与第一直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构成转动第一直杆使滑块向上移动的结构,箱体右端设置有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大容量的引流袋取代小容量的注射器,并提供了注射管道,将注射管道和腹腔积液引流通道分开,在引流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注射管道进行注射药剂或清洗,可以反复拔插注射器,管道上设置有防护装置,能够降低了术后感染率,防止了院内交叉感染,减少了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向下滚动滚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由图1至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头1,针头1下端连接有三通阀2,三通阀2上分别连接有引流管3和注射管4,引流管3连接有负压引流袋5,引流管3上设置有流速调节器6,注射管4上设置有与流速调节器6配合连接的封闭装置7,构成控制流速调节器6可以控制引流管3和注射管4同时打开或关闭的结构;

引流管3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8,注射管4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9;

封闭装置7包括箱体10,箱体10与流速调节器6固定连接,注射管4的端部伸入箱体10内,注射管4的端部设置有伸缩管11,伸缩管1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水平放置的接头12,流速调节器6的滚柱同轴转动设置有固定杆13,箱体10上端板下侧设有可转动的第一直杆14,第一直杆14上设有滑槽15,接头12上设置有与滑槽15滑动连接的圆柱16,构成转动第一直杆14使接头12左右移动的结构;箱体10右侧板上竖直设有导轨17,导轨17上滑动安装有滑块18,滑块18下端设有挡板19,滑块18上转动安装有第二直杆20,第二直杆20的端部与第一直杆14的下侧转动连接,构成转动第一直杆14使滑块18向上移动的结构,箱体10右端设置有出口21。

所述的箱体10内右侧板上设置有弹簧22,弹簧22的端部与第一直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

为了使得接头能够水平放置在箱体10内,所述的箱体10内右侧板上水平设有滑板23,接头12与滑板23滑动连接。

所述的针头1上设置有多个开孔。

所述的引流袋的表面设有容积刻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针头1传入腹腔内,此时,流速调节器6的滚柱位于最上端,使得引流管3堵塞且注射管4的端部位于箱体10内,挡板19挡住出口21,向下滚动滚柱,使得滚柱带动固定杆13向下移动,当固定杆13的右端触碰到第一直杆14时,带动第一直杆14逆时针转动,第一直板通过圆柱16带动接头12向右运动,同时第一直杆14通过第二直杆20带动滑块18向上运动,即滑块18带动挡板19向上运动使得挡板19离开出口21,当滚柱移动到最下端时,使得接头12通过开口伸出箱体10,此时即可将注射器通过接头12与注射管4连通,可以注水来对腹腔进行清洗,当清洗后,负压引流袋5内的压力变小,即可根据需要将药物注射入腹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大容量的引流袋取代小容量的注射器,并提供了注射管道,将注射管道和腹腔积液引流通道分开,在引流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注射管道进行注射药剂或清洗,可以反复拔插注射器,管道上设置有防护装置,能够降低了术后感染率,防止了院内交叉感染,减少了并发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