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院内科诊断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0166发布日期:2019-07-03 03:4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院内科诊断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院内科诊断床。



背景技术: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内科诊断时大多是让病人躺在检查床上,现有的检查床主要由床板和床腿构成,而在进行诊断时需要从各个器官所在部位进行诊断,有时需要将病人的身体进行倾斜,但是,现有的将病人身体倾斜需要多人协助方可完成,或由病人自己完成,而自己完成支撑时间过短,不利于全面诊断,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医院内科诊断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院内科诊断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院内科诊断床,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一侧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内设有保护腔,所述保护腔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均安装有滑块,两个滑块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共同固定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下端设有螺纹盲孔,所述保护腔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上端贯穿螺纹盲孔,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其中一个限位板的一侧通过万向节转动连接有连接块,另一个限位板的一侧通过万向节转动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和连接块之间通过万向节转动连接,两个移动块的上端均固定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一端均贯穿保护箱的侧壁并延伸至保护箱的上端,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块和连接块的下端,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有固定箱,且两个保护箱分别位于固定箱的两侧,所述固定箱内的底部固定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上端固定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上缠绕有两个传动带,两个螺杆上均固定有转动块,且两个传动带的一端均贯穿固定箱和保护箱的侧壁并分别缠绕在两个转动块上,所述固定块的上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限位槽内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且限位槽和固定板相互对应,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板的下端。

优选地,其中一个限位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该限位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放置板,且第一电动伸缩杆位于放置板的下端,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放置板的下端,所述放置板的上端设有放置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头枕。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护栏。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和连接块均采用木材制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箱的下端焊接在支撑板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人躺在固定块和连接块上,如果要将头部升起时,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作用,将固定板从限位槽内升起,从而将人的上半身升起,在对病人身体进行诊断时,有时需要将病人的身体倾斜,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两个传动带的作用带动了两个螺杆的转动,螺杆的转动带动了移动块的移动,而移动块带动了两个连接杆的移动,从而使两个滑块在滑槽内进行移动,移动块的移动带动了支撑杆的移动,从而带动了固定块和连接块的倾斜,进行可以将病人的身体进行倾斜,在床的一端有放置板,可以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来调节对放置板的升起和落下,固定块两侧的护栏可以保护病人不掉落床下,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如需对病人身体进行倾斜时不需借助外力也可以完成的功能,避免了将身体倾斜需要多个协助,占用过多人力资源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自己支撑时间过短,不利于全面诊断的问题,操作简单,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内科诊断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内科诊断床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内科诊断床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内科诊断床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院内科诊断床的固定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万向节、2限位板、3支撑板、4支撑杆、5保护箱、6传动带、7固定块、8固定箱、9第一电动伸缩杆、10放置板、11限位槽、12移动块、13头枕、14固定板、15第二电动伸缩杆、16护栏、17连接块、18连接杆、19滑槽、20滑块、21螺杆、22转动块、23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医院内科诊断床,包括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端一侧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保护箱5,保护箱5内设有保护腔,保护腔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滑槽19,滑槽19内均安装有滑块20,两个滑块20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杆18,两个连接杆18的一端共同固定有移动块12,方便移动块12的移动,移动块12的下端设有螺纹盲孔,保护腔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杆21,且螺杆21的上端贯穿螺纹盲孔,便于调节移动块12的长度,支撑板3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2,其中一个限位板2的一侧通过万向节1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7,另一个限位板2的一侧通过万向节1转动连接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和连接块17之间通过万向节1转动连接,方便转动,两个移动块12的上端均固定有支撑杆4,两个支撑杆4的一端均贯穿保护箱5的侧壁并延伸至保护箱5的上端,两个支撑杆4的上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块7和连接块17的下端,支撑板3的上端固定有固定箱8,且两个保护箱5分别位于固定箱8的两侧,固定箱8内的底部固定有驱动装置23,驱动装置23的输出轴的上端固定有承载块,承载块上缠绕有两个传动带6,两个螺杆21上均固定有转动块22,且两个传动带6的一端均贯穿固定箱8和保护箱5的侧壁并分别缠绕在两个转动块22上,便于带动两个转动块22转动,固定块7的上端设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内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5,限位槽11内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4,便于调节固定板14的角度,且限位槽11和固定板14相互对应,第二电动伸缩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4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个限位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9,该限位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放置板10,且第一电动伸缩杆9位于放置板10的下端,第一电动伸缩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放置板10的下端,便于调节放置板10的角度,放置板10的上端设有放置槽,固定板14的上端设有头枕13,固定块7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护栏16,方便保护,固定块7和连接块17均采用木材制成,固定箱8的下端焊接在支撑板3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人躺在固定块7和连接块17上,如果要将头部升起时,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5的作用,将固定板14从限位槽11内升起,从而将人的上半身升起,在对病人身体进行诊断时,有时需要将病人的身体倾斜,驱动装置23的输出轴通过两个传动带6的作用带动了两个螺杆21的转动,螺杆21的转动带动了移动块12的移动,而移动块12带动了两个连接杆18的移动,从而使两个滑块20在滑槽19内进行移动,移动块12的移动带动了支撑杆4的移动,从而带动了固定块7和连接块17的倾斜,进行可以将病人的身体进行倾斜,在床的一端有放置板10,可以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9来调节对放置板10的升起和落下,固定块7两侧的护栏16可以保护病人不掉落床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