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1518发布日期:2019-03-22 19:4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骨科手术操作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医学理念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微创已成为现代外科学的重要标志,它被称为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其具有四大特点: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为了进行微创手术,常常需要应用一些特殊的手术工具,而这些特殊手术器械的发明及其改进,也在不断推动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

目前,骨外科手术中对于四肢骨干骨折的复位固定器械中以双爪和三爪复位钳为主,术中常用的方法是复位骨干骨折端后利用三爪复位钳进行复位固定,为了维持骨折端的复位稳定性,往往需要辅助短钢板或者刀柄放置于骨折端一侧进行支撑,然后收紧三爪或者双爪复位钳锁紧固定;此种现行使用的三爪复位钳式四肢骨干骨折复位固定器械存着对组织损伤大、不够微创的缺点,而且其使用功能单一,仅供单纯的骨折复位固定使用,手术程序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其主要适用于斜行骨折的微创复位固定;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手术切口小、对组织损伤小、更加微创的特点,而且可以充当过线器使用,简化了手术程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双爪复位固定器由四部分构成,所述的四部分分别为调节螺旋杆、第一爪型结构、第二爪型结构、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所述的第一爪型结构与第二爪型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的调节螺旋杆分别与第一爪型结构、第二爪型结构相连,通过所述的调节螺旋杆驱使第二爪型结构与第一爪型结构相对滑动;所述的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与第二爪型结构滑动连接,所述的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与第一爪型结构可对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爪型结构包括第一弧型爪体、固定板、连接座,第一弧型爪体一端与固定板一端相连,固定板另一端设置连接座;第一弧型爪体另一端与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的对接端口相对,第一弧型爪体为贴合患者骨骼形状的弧形走线中空套管,第一弧型爪体与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相对的一端为第二进线口,在第一弧型爪体与固定板相连一端设置有第二出线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滑道,所述的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螺纹连接孔上连接调节螺旋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道长度为5cm,所述的第一螺纹连接孔的长度为1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由压入段、滑动段构成,滑动段端部上设置对接端口;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的压入段端部为第一进线口,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的滑动段端部为第一出线口,第一出线口与对接端口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对接端口呈喇叭口状,这样能够很好地包套住第一弧型爪体的第二进线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螺旋杆包括带螺纹杆体、旋柄,带螺纹杆体一端设置旋柄,带螺纹杆体另一端上设置有凸杆、挡片、卡簧,挡片套设于凸杆上,在凸杆上设置有卡槽,卡簧与卡槽配合连接并卡住挡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爪型结构包括第二弧型爪体、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调节螺丝,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连接在第二弧型爪体两端,第二弧型爪体为贴合患者骨骼形状的实心弧型爪体;在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与带螺纹杆体、挡片相配合使用的螺杆槽、挡片槽以及与调节螺丝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连接孔,调节螺丝穿过固定板上的滑道与第一固定块上的第二螺纹连接孔相连,在第二固定块上设置有与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的压入段、滑动段相配合使用的压入切口、滑槽。

具体地,所述的挡片槽外径与挡片的尺寸相同,螺杆槽与带螺纹杆体上端外径尺寸相同,且皆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的压入切口宽度与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的压入段外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的滑槽直径与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的滑动段外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滑槽的长度为1c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特为斜行骨折的微创复位固定而设计,两个与骨折端接触的爪型结构的第一弧型爪体、第二弧型爪体的弧度经过特殊设计,贴合骨骼形状,方便通过微创切口置入体内理想位置,并且在两爪型结构接触到骨折断端的两侧皮质后,通过在体外部件调节螺旋杆的螺旋推进,便于骨折复位和临时固定。

2、除此,本实用新型在复位骨折端后,通过第一弧型爪体一端的第二进线口与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的对接端口对接,还能起到过线器的作用,置入固定钢丝线捆扎骨折部位固定;本实用新型作为分体式结构,组装便利,操作都可以在微创切口下进行,不需要暴露骨折端,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骨折端的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符合现代外科学微创的理念。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简单、有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提高了临床上治疗骨折患者的疗效。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的分解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的第一爪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的调节螺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的第二爪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的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1为调节螺旋杆,101为旋柄、102为带螺纹杆体、103为凸杆、104为卡槽、105为挡片、106为卡簧;2为第一爪型结构,201为第一弧型爪体、202为第二出线口、203为第一螺纹连接孔、204为固定板、205为连接座、206为滑道、207为第二进线口;3为第二爪型结构,301为压入切口、302为滑槽、303为第二弧型爪体、304为第一固定块、305为第二螺纹连接孔、306为挡片槽、307为螺杆槽、308为调节螺丝、309为第二固定块;4为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01为第一进线口、402为压入段、403为滑动段、404为第一出线口、405为对接端口;5为固定钢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该双爪复位固定器由四部分构成,所述的四部分分别为调节螺旋杆1、第一爪型结构2、第二爪型结构3、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所述的第一爪型结构2与第二爪型结构3滑动连接,所述的调节螺旋杆1分别与第一爪型结构2、第二爪型结构3相连,通过所述的调节螺旋杆1驱使第二爪型结构3与第一爪型结构2相对滑动;所述的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与第二爪型结构3滑动连接,所述的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与第一爪型结构2可对接设置。

如附图3所示的第一爪型结构2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结合附图1、6所示;所述的第一爪型结构2包括第一弧型爪体201、固定板204、连接座205,第一弧型爪体201一端与固定板204一端相连,固定板204另一端设置连接座205;第一弧型爪体201另一端与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的对接端口405相对,第一弧型爪体201为贴合患者骨骼形状的弧形走线中空套管,第一弧型爪体201与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相对的一端为第二进线口207,在第一弧型爪体201与固定板204相连一端设置有第二出线口202。

所述的固定板204上设置有滑道206,所述的连接座205上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孔203,所述的第一螺纹连接孔203上连接调节螺旋杆1。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道206长度为5cm,所述的第一螺纹连接孔203的长度为1cm。

如附图6所示的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由压入段402、滑动段403构成,滑动段403端部上设置对接端口405;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的压入段402端部为第一进线口401,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的滑动段403端部为第一出线口404,第一出线口404与对接端口405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对接端口405呈喇叭口状,这样对接端口405能够很好地包套住第一弧型爪体201的第二进线口207。

结合附图1所示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以及附图4所示的调节螺旋杆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调节螺旋杆1包括带螺纹杆体102、旋柄101,带螺纹杆体102一端设置旋柄101,带螺纹杆体102另一端上设置有凸杆103、挡片105、卡簧106,挡片105套设于凸杆103上,在凸杆103上设置有卡槽104,卡簧106与卡槽104配合连接并卡住挡片105。

如附图5所示的第二爪型结构3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结合附图1、3、4、6所示,所述的第二爪型结构3包括第二弧型爪体303、第一固定块304、第二固定块309、调节螺丝308,第一固定块304、第二固定块309连接在第二弧型爪体303两端,第二弧型爪体303为贴合患者骨骼形状的实心弧型爪体;在第一固定块304上设置有与带螺纹杆体102、挡片105相配合使用的螺杆槽307、挡片槽306以及与调节螺丝308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纹连接孔305,调节螺丝308穿过固定板204上的滑道206与第一固定块304上的第二螺纹连接孔305相连,在第二固定块309上设置有与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的压入段402、滑动段403相配合使用的压入切口301、滑槽302。

所述的滑槽302的长度为1cm。

具体地,所述的挡片槽306外径与挡片105的尺寸相同,螺杆槽307与带螺纹杆体102上端外径尺寸相同,且皆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固定块309上的压入切口301宽度与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的压入段402外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块309上的滑槽302直径与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的滑动段403外径相同。

结合附图7所示的骨折微创手术用双爪复位固定器的使用状态图,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及使用方法:小切口显露骨折端后,先将第一爪型结构2置入,第一爪型结构2的第一弧型爪体201卡住骨折一端皮质骨,再通过旋转调节螺旋杆1和调节螺丝308将第二爪型结构3置入,第二爪型结构3的第二弧型爪体303卡住骨折部另一端皮质骨;第二爪型结构3的第一固定块304、调节螺丝308与第一爪型结构2的滑道206结合,在调节螺旋杆1的螺旋推动下,使两骨折端靠近复位并临时固定。当将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与第二爪型结构3第二固定块309上的压入切口301、滑槽302结合使用时,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的对接端口405包套住第一弧型爪体201的第二进线口207,此时起到过线器的作用,由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的第一进线口401置入固定钢丝线5,经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内部、第一弧型爪体201内部并由第二出线口202穿出,捆扎骨折两端固定。

结合附图2所示的分解式结构示意图,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组装过程:(1).将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经压入段402压入第二爪型结构3第二固定块309上的压入切口301进入滑槽302后,滑动直线型走线空心套管4使其滑动段403与第二爪型结构3配合;(2).将调节螺旋杆1旋入部件1后,将挡片105和卡簧106安装于带螺纹杆体102的凸杆103上;(3).第二爪型结构3第一固定块304的挡片槽306与螺杆槽307分别与调节螺旋杆1的挡片105及带螺纹杆体102配合,并与第一爪型结构2固定板204上的滑道206贴合;(4).旋入调节螺丝308;完成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