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推压小腿肌肉的小腿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900发布日期:2019-08-16 22:1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推压小腿肌肉的小腿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推压小腿肌肉的小腿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放松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就会感到身心疲惫。特别对于长期站立工作的车间工人,其腿部长期处于站立的状态,小腿肌肉也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目前市面针对小腿肌肉按摩的按摩器也较少,这些按摩器大多采用振动按摩,而且使用效果效果差,甚至有些需要手动操作,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推压小腿肌肉的小腿按摩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推压小腿肌肉的小腿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贴附于小腿背部肌肉的机壳和贴附于小腿正面的护壳,所述机壳对应于小腿背部肌肉部分由透气网布构成,所述护壳对应小腿正面设有一层软质橡胶呈弧形结构,所述护壳两侧均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设于机壳两侧的安装孔,并且螺杆于安装孔的另一侧螺旋连接有螺母;所述机壳内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该转轴的两侧均同轴心固定有链轮,机壳内同一侧的上下两链轮上啮合连接有呈闭环结构的链条,并且其中一转轴驱动连接有驱动电机;两链条之间以链条移动方向为方向间隔连接有若干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链条相对应的链节上,并且连杆上设有若干以连杆为轴心滚动的按摩球,所述按摩球突出于对应小腿背部肌肉的机壳平面,且位于透气网布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有调速电机,所述机壳内设有两端固定于机壳左右两侧的安装板,所述调速电机固定于安装板上,且与转轴驱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机壳内于透气网布一侧固定有支撑板,该支撑板位于链条的内侧端,所述连杆上的滚珠可于支撑板上滚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按摩球为橡胶材质。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将利用固定于护壳上的螺杆与螺母连接可将护壳和机壳分别固定贴合于小腿的前后两端,通过此安装方式不仅可使机壳和护壳将小腿紧密包裹,还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小腿粗细调节机壳和护壳的间距。固定之后可通过启动调速开关驱动调速电机转动,使调速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机壳两侧的链条同步且同向移动,使得各连杆沿小腿背部肌肉由上至下循环转动,同时带动连杆上的按摩球于小腿背部肌肉由上至下移动,使按摩球通过透气网布间接的按压背部,从而形成一种模拟人手推压背部按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杆与按摩球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至6所示,一种可推压小腿肌肉的小腿按摩装置,包括有贴附于小腿背部肌肉的机壳1和贴附于小腿正面的护壳2。所述机壳1对应于小腿背部肌肉的部分由柔性的透气网布9构成,所述护壳2对应小腿正面设有一层软质橡胶10,该软质橡胶10呈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可使护壳2匹配小腿前端,且软质橡胶10可防止护壳2硌伤小腿。所述护壳2两侧均固定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穿过设于机壳1两侧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并且螺杆11于安装孔(图中未示)的另一侧螺旋连接有螺母14。使用时将机壳 1和护壳2分别放置于小腿的前后两端,并将护壳2两侧的螺杆11穿过机壳2两侧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后,利用螺母14与螺杆11锁固连接,通过此安装方式不仅可使机壳1和护壳2将小腿紧密包裹,还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小腿粗细调节机壳1和护壳2的间距。

参照附图2至5所示,所述机壳1内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6,具体可于机壳1内对应转轴6的两端固定轴承,将转轴6的两末端固定于轴承内,即可实现转轴6于机壳1上转动,而机壳1固定轴承则可以在机壳1 成型模具内预先设置轴承位进行机壳1成型后对轴承固定。所述转轴6的两侧均同轴心固定有链轮4,机壳1内同一侧的上下两链轮4上啮合连接有呈闭环结构的链条3。两链条3之间以链条3移动方向为方向间隔连接有若干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链条3相对应的链节31上,并且连杆7上设有若干以连杆7为轴心滚动的按摩球12,所述按摩球12突出于对应小腿背部肌肉的机壳1平面,且位于透气网布9内。

参照附图3和至5所示,机壳1内还设置有调速电机5,该调速电机5 通过三角皮带驱动其中一转轴6转动,该转轴6通过两侧的链条3可带动另一转轴6转动,从而可实现机壳1内两侧的链条3同向且同步转动。此外,所述机壳1内于透气网布9一侧还固定有支撑板13,该支撑板13位于链条 3的内侧端,支撑板13可利用螺钉由机壳1外向内对应支撑板13进行锁固连接,当连杆7随链条3转动至支撑板13外侧时,位于连杆7上的按摩球 12可贴附于支撑板13上滚动。

参照附图2至4所示,所述机壳1内设有两端固定于机壳1左右两侧的安装板8,所述调速电机5固定于安装板8上。机壳1内还固定有为调速电机5供电的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与调速电机5之间电连接有调速开关,所述调速开关设置于机壳1表面,通过控制调速开关可控制调速电机5的启闭,并且可控制调速电机5的转速,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赘述。

参照附图2和6所示,使用时,可将利用固定于护壳2上的螺杆11与螺母14连接可将护壳2和机壳1分别固定贴合于小腿的前后两端。待固定之后可通过启动调速开关驱动调速电机5转动,使调速电机5带动转轴6转动,从而带动机壳1两侧的链条3同步且同向移动,使得各连杆7沿小腿背部肌肉由上至下循环转动,同时带动连杆7上的按摩球12于小腿背部肌肉与支撑板13之间由上至下滚动,使按摩球12通过透气网布9间接的按压小腿背部肌肉,从而形成一种模拟人手推压小腿肌肉按摩的效果,可有效缓解长时间步行或站立而导致的肌肉酸痛。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