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9124发布日期:2019-08-07 01:3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生命体征监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临床对危重症患者和潜在危险患者的监护要求不断提高,全球病人监护仪市场需求增长十分显著。监护仪的功能由监测少数几个生命体征参数向能够监测更多参数方面发展,应用环境也由病房固定监测逐渐延伸到分诊台应用、床旁无线应用、急救转运等等,因此对监护装置的便携性以及测量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随着监护仪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中使用时,容易造成监护装置放置不稳,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用于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便携性与稳定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命体征监护装置,包括壳体、电源、电路模块、操作按钮和显示屏,所述电源和电路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相配合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操作按钮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还包括收纳部,所述收纳部设置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

具体的,所述收纳部设置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包括:

将所述收纳部一体式连接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收纳部设置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包括:

将所述收纳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或者将所述收纳部活动式安装在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收纳部包括侧面和盖板,所述侧面、盖板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容腔。

其中,所述收纳部还包括底面,所述底面、侧面、盖板与所述后壳体的外表面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容腔。其中,还包括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设置于所述盖板的外表面或者所述壳体的侧面并与所述电路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路模块包括血氧模块、血压模块和体温模块,还包括固定板,所述血压模块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后壳体的内部。

其中,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收纳部的底部。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其中,还包括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第二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通过设置收纳部,减小了装置的整体体积,增加了装置的便携性。同时,通过设置支撑装置,能够在特殊的使用环境中增加装置的支撑面积,使监护装置能够稳定的放置,从而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支撑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包括壳体1、电源(图未示出)、电路模块(图未示出)、操作按钮4和显示屏5,电源和电路模块设置于壳体1内,壳体包括相配合的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操作按钮4和显示屏5设置在前壳体11上,还包括收纳部6,收纳部6设置于后壳体12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通过设置收纳部,能够用于放置用于测量人体生命体征参数的测量装置,比如血氧探头等等,还能够用于放置测量人体生命体征参数需要的试剂试纸等等,从而增加了装置整体的便携性,同时,无需为这些测量装置及试纸试剂配备专门的容纳包等容纳装置,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具体的,收纳部6设置于后壳体12的外表面包括:将收纳部6一体式连接于后壳体12的外表面。

通过一体式设置的收纳部,能够使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结构稳定,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方便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装配,节省工时。

或者,收纳部设置于后壳体的外表面包括:将收纳部固定安装在后壳体的外表面或者将收纳部活动式安装在后壳体的外表面。

通过将收纳部固定或者活动式安装在后壳体上,可以方便拆卸与清洁。

具体的,收纳部6包括侧面62和盖板63,侧面62、盖板63与后壳体12的外表面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容腔13。

具体的,收纳部6还可以包括底面61,底面61、侧面62、盖板63与后壳体12的外表面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容腔13。

还包括数据接口14,数据接口14设置于盖板63的外表面并与电路模块电连接,数据接口14包括不同的类型,用于外接各种不同类型的生命体征参数测量装置,例如血氧测量探头、血压测量装置,体温测量装置等等。

其中,数据接口还可以设置在壳体的侧面。

通过设置数据接口,可以外接多种不同的测量设备及测量探头,测量多种不同的生命体征参数,扩展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测量功能范围。

具体的,电路模块包括血氧模块、血压模块和体温模块,还包括固定板,其中,血压模块和电源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后壳体12的内部。所述血压模块包括充气泵、气容、气管以及泄气阀等多个部件,通过将组成血压模块的多个部件固定在固定板上,能够方便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装置7,第一支撑装置7设置于收纳部6的底部,具体的,设置于底面61上。

具体的,第一支撑装置7包括第一连接端71和第一末端72,第一连接端71通过第一水平转动轴73设置于所述收纳部6的底部。

优选的,第一支撑装置7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优选的,收纳部6的底部设置有容纳第一支撑装置7的凹槽64。

可选的,第一支撑装置7还可以设置于盖板63的外表面上接近底面61的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当生命体征监护装置不工作时,第一支撑装置收纳与所述凹槽内;在生命体征监护装置工作于特殊环境,例如需要放置装置的表面凹凸不平时,将第一支撑装置绕水平转轴转动打开一定的角度,则第一支撑装置的第一末端与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底边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支撑面,从而增大了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支撑面积,使生命体征监护装置能够稳定的工作,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生命体征监护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撑装置上,与第一支撑装置设置在底面上的方式相同,具体的,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末端,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水平转动轴设置于第一支撑装置7的第一末端71上。

同理,第二支撑装置的第二末端与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底边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支撑面,由于设置第二支撑装置,将第一支撑装置的长度进行延长,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生命体征监护装置的支撑面积,使生命体征监护装置能够稳定的工作,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的,第二支撑装置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支撑装置的内部或者套在第一支撑装置的外部,或者在第一支撑装置的侧面设置凹槽,在第二支撑装置的侧面设置与上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从而使第二支撑装置能够沿着第一支撑装置进行滑动并伸展开来。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