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钉道侧壁加压球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9109发布日期:2019-08-07 01:3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椎弓根钉道侧壁加压球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椎弓根钉道探针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椎弓根钉道侧壁加压球探。



背景技术:

在脊柱手术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在患者脊椎上置入固定用的椎弓根螺钉。常见的做法是医生使用开路锥在脊椎椎弓根内制备椎弓根钉道,然后应用椎弓根探针探查,确认钉道的完整性,再将椎弓根螺钉钉置入。

名称为“金属椎弓根球形探针”(申请号201220052984.4)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名称为“带有刻度值的弯头椎弓根探针”(申请号201420420163.0)的实用新型专利分别公开了现有常见的两种探针的结构类型,前者为笔直型球探,后者为弯头型球探。

这两种探针均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在于无法人为对钉道的侧壁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提高操作人员对钉道侧壁破损点检测的感知,存在遗漏破损点的风险。在钉道完整性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进行螺钉植入,其危险性巨大,可能引起截瘫、大量出血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椎弓根钉道侧壁加压球探,能够人为操纵探头对钉道侧壁施加一定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对钉道完整性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椎弓根钉道侧壁加压球探,包括操作手柄、探针和球形探头,所述探针与操作手柄的前端连接,所述球形探头固定于探针的前端,所述探针的后端设有压臂,所述探针的后端、压臂的前端与操作手柄轴接并通过按压压臂带动探针沿轴接点转动。

所述探针和压臂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轴接点位于探针和压臂的交接处。

所述压臂的长度大于探针的长度形成省力结构。

所述操作手柄的前端固定有两层间隔相对的连接片,所述探针和压臂轴接于两层连接片之间。

所述连接片的外轮廓为圆滑结构。

所述连接片的宽度小于钉道内径。

所述探针整体呈笔直形、前端为弧形弯头结构。

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探针后端与手柄前端轴接,能够通过按压压臂带动探针沿轴接点转动,从而使得探针前端的球形探头产生偏离能够对椎弓根钉道的侧壁施加一定的压力,当遇到钉道破损点时,球形探头压入破损点能够通过压臂为操作人员提供显著的反馈,提高操作人员对钉道侧壁破损点检测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对钉道完整性检测的准确性,降低手术风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椎弓根钉道侧壁加压球探,包括操作手柄1、探针2、球形探头3和压臂4。

探针2整体呈笔直形,前端为弧形弯头结构,球形探头3固定于探针2的前端。探针2的后端设有压臂4,探针2和压臂4为一体成型结构,探针2和压臂4的交接处设有轴接孔。

如图2所示,操作手柄1的前端固定有两层间隔相对的连接片5,连接片5的外轮廓为圆滑结构,其宽度小于钉道内径,能够伸入钉道内部,同时圆滑的外轮廓有利于提高检测操作的安全性。探针2和压臂4通过轴接孔轴接于两层连接片5之间,压臂4为弧形弯曲结构,向后方延伸与操作手柄1形成握压结构。压臂4的长度大于探针2的长度,有利于增加握压的力矩,形成省力结构。

该椎弓根钉道侧壁加压球探能够通过按压压臂4带动探针2沿轴接点转动,从而使得探针2前端的球形探头1产生偏离能够对椎弓根钉道的侧壁施加一定的压力。当遇到钉道破损点时,球形探头1压入破损点能够通过压臂4为操作人员提供显著的反馈,提高操作人员对钉道侧壁破损点检测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对钉道完整性检测的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