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穿刺元件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3668发布日期:2019-12-31 15:0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具有穿刺元件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穿刺元件的检测装置,特别地,属于检测血液样品中被分析物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下面的背景技术用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血液一直是检测领域的经常用的样本,因为血液里含有很多生物指标或者被分析物质。在poct领域里,如果需要对血液进行被分析物质的检测,一般都需要进行血液的收集,例如用采血针刺破皮肤上的毛细血管,用采血工具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然后进行血液样本的分析。一般当个人进行血液样本检测的时候,需要采血针,采血工具以及检测装置,通常还会带有处理血液的溶液试剂。一般这些用具都是包装在一起的,不仅不利于包装,而且使用的时候,会造成使用的麻烦,或者对人体的损伤。

这就有需要对传统的检测血液样本的装置进行改进,以克服以上的缺陷,让使用者更加方便和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流体样本中被分析物质、特别是血液样品中的被分析物质的检测装置。

一种具有穿刺元件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溶液储藏器,穿刺元件和检测通道;溶液储藏器相对穿刺元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溶液储藏器与穿刺元件之间有距离;溶液储藏器相对穿刺元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穿刺元件开启溶液储藏器释放溶液;检测通道包括集液部和测试部,集液部与测试部连通;穿刺元件位于检测通道内。

集液部用于收集从溶液储藏器释放的溶液,测试部用于安放测试元件(如试纸条)。

溶液储藏器在检测通道之外,溶液储藏器相对穿刺元件在第一位置时,溶液储藏器和穿刺元件之间互相不接触,溶液被密封在溶液储藏器内;外力使溶液储藏器和穿刺元件的相对位置为第二位置时,穿刺元件开启溶液储藏器,溶液进入到集液部,测试元件(如试纸条)吸收集液部的溶液,显示检测结果。

穿刺元件

穿刺元件用于开启溶液储藏器的开口,从而释放溶液储藏器内的溶液。

作为优选的方案,穿刺元件正对溶液储藏器,穿刺元件导流槽具有刃或尖端。

穿刺部以刺破薄膜的方式开启溶液储藏器,导流槽实现溶液释放。一种方案,优选的,尖端表面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横截面是半圆形,矩形,v形或l形等;导流槽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优选的,穿刺部呈圆锥形。

另一种方案:优选的,穿刺元件由多个子部组成,所有子部围成柱体,相邻子部之间有间隙,每个子部具有刃部,子部之间的间隙作为导流槽。或者,穿刺元件呈柱体或圆锥体,穿刺元件内设有顶部开口的通道,穿刺通道设有将通道与外界连通的通液孔或通液槽,通道的开口处有刃。刃作为穿刺部,通道和通液孔或通液槽作为导流槽。当穿刺元件的刃接触到薄膜时,刃刺破薄膜,液体进入通道,并经通液孔或通液槽到达集液部。

可动件

溶液储藏器或穿刺元件安装在可动件上时,可动件位移时,使得溶液储藏器和穿刺元件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溶液从密封到释放。

作为优选的方案,检测装置具有能够位移的可动件,可动件包括按压部和位移部,穿刺元件或者溶液储藏器固定于可动件上。

优选的,位移部为套筒,检测装置上具有与套筒配合的导柱;套筒的第一端与按压部固定,套筒的第二端与导柱配合。初始时,套筒放在导柱上,随着套筒沿着导柱运动,溶液储藏器和穿刺元件相互靠近。

或者,位移部为导柱,检测装置上具有与导柱配合的套筒;导柱的第一端与按压部固定,导柱的第二端与套筒配合。初始时,导柱放在套筒上,导柱沿着套筒运动使溶液储藏器和穿刺元件相互靠近。

作为优选的方案,检测装置上具有与可动件匹配的可动件窗口,可动件插入可动件窗口内。

溶液储藏器

溶液储藏器是用来存储溶液试剂的装置。作为优选的方案,溶液储藏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容腔和密封开口的密封件。优选的,密封件是由容易被刺破且防水的材料制成的薄膜,如塑料薄膜等。作为优选的方案,溶液存储器的容腔由底板和侧壁围成,容腔的顶部开口,开口被薄膜密封。

采血器

采血器用来收集样本,如血液样本。

作为优选的方案,检测装置设有采血器。优选的,采血器为管状结构采血器包括采血头,利用该采血头来收取血液样本。优选的,采血器一端连接采血头,另一端为吸血管,采血头为气囊。优选的,在检测装置上具有让采血器可拆卸式装配的安装部。优选的,安装部是固定于检测装置的套筒,套筒一端开口。采血器从开口插入套筒内。或者,安装部是固定于检测装置的弹性扣,弹性扣具有允许采血器进入的卡口。采血器从开口卡入弹性扣中。

刺破器

刺破器是用于划破皮肤或组织从而释放血液的装置。刺破器是常用的刺破机构,如一次性的安全采血针,一般刺破器包括一个锋利的针,用来刺破组织放血。一次性的安全采血针在针发射后,针芯将被锁住,使得采血针只能使用一次,可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作为优选的方案,检测装置具有容纳刺破组织的刺破器,刺破器一端外露,刺破器的外露端含有刺破针。刺破针用来刺破组织从而释放血液。作为优选的方案,刺破器包括卡接于检测装置的本体和容纳针的容针腔,容针腔外露于检测装置。

测试元件和检测通道

作为优选的方案,检测装置还包括测试元件。通过测试元件可以检测血液样品中被分析物质的存在或者数量。优选的,测试元件包括吸液端、样本加样区和试剂测试区,吸液端与检测通道的集液部相通,吸取溶液储藏器释放的溶液。样本加样区对应壳体上的加样窗口,实际测试区对应显示窗口。

作为优选的方案,检测通道设有卡槽元件,测试元件可拆卸式的安装于卡槽元件内。优选的,下板具有托架,托架位于检测通道内,测试元件放在托架上。托架将测试元件架起,避免溶液浸泡测试元件。

检测装置的壳体

壳体为刺破器、溶液储藏器和检测通道提供容纳空间。

作为优选的方案,检测装置具有壳体,壳体内有溶液储藏器、穿刺元件、刺破器和测试元件,刺破器、溶液储藏器和穿刺元件集成于壳体,刺破器一端外露。优选的,溶液储藏器或穿刺元件安装于可动件,可动件、溶液储藏器和穿刺元件位于壳体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具有可动件位移的空间。优选的,测试元件至少包括吸液区、加样区和结果显示区,测试元件的吸液区位于第一区域,测试元件的吸液区和加样区以外的部分位于壳体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具有测试元件所需的安装空间。检测通道的集液部位于第一区域,检测通道的测试部位于第二区域。溶液被释放后到达集液部,测试元件吸收溶液后,溶液经过样本加样区溶解样本,样本通过毛细作用达到试剂测试区、与试剂反应后显示结果。

第一区域满足可动件的运行空间;第二区域满足测试元件的安装空间。第一区域需要满足可动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空间要求,第二区域的高度只需能够容纳测试元件和托架即可。第二区域恰好容纳安装好的测试元件,测试元件上、下、左、右的自由度均被限制,因此测试元件的位置稳定,保证检测的准确率。优选的,下板为平板,上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通过斜面过渡。

优选的,刺破器位于壳体的端部。优选的,刺破器位于第一区域。刺破器位于端部,方便采血时使用。

优选的,壳体设有可动件窗口,检测结果的显示窗口和允许刺破器装入的刺破器窗口。优选的,壳体包括上板和下板,可动件窗口和显示窗口设于上板,检测通道设于下板;穿刺元件设于可动件时、溶液储藏器设于下板,溶液储藏器设于可动件时、穿刺元件设于下板。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板设有样本加样的加样窗口,加样窗口位于可动件窗口和显示窗口之间。

作为优选的方案,刺破器窗口设于上板,或者刺破器窗口由上板的缺口和下板的缺口拼成。

防误操作盖

作为优选的方案,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活动连接的可动件,壳体上设有盖住可动件的防误操作盖。优选的,防误操作盖遮住可动件窗口,防误操作盖具有挡边,挡边将可动件窗口围在其内。防误操作盖是避免可动件因误操作而运行而造成产品失效的一种保护措施。优选的,防误操作盖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优选的,防误操作盖与壳体之间由转动连接件连接,转动连接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防误操作盖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连接。优选的,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壳体固定、另一端与防误操作盖转动连接,或者,连接杆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防误操作盖固定。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血液样品中被分析物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测试元件,溶液储藏器,可以刺破储藏器的穿刺元件,其中溶液储藏器在检测装置中具有第一固定位置和第二位置;让溶液储藏器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移动的过程中,让刺破元件刺破溶液储藏器,从而释放溶液储藏器中的溶液。

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让采血,缓冲溶液,检测装置为一体结构,可以一步完成血液样本的收集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检测装置的主视方向爆炸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检测装置的组装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具有防误操作盖的检测装置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具有防误操作盖的检测装置的主视方向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具有防误操作盖的检测装置的组装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具有刺破器的检测装置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7的具有刺破器的检测装置的主视方向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7的具有刺破器的检测装置的组装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上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防误操作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穿刺元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测试元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或这些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做进一步的说明。这些说明仅仅是采用举例的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是如何实现的,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的限制。

检测

检测表示化验或测试一种物质或材料是否存在,比如化学物质、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新陈代谢产物、药物或者药物代谢物、有机组织或有机组织的代谢物、核酸、蛋白质或聚合物,但并不限于此。另外,检测表示测试物质或材料的数量。进一步说,化验还表示免疫检测、化学检测、酶检测等。

测试元件

多种测试元件可以组合应用到本实用新型中。测试元件包括测试元件80,分析测试元件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采用免疫或者化学测试形式,用于检测样品中的被分析物,例如毒品或指示身体状况的相关代谢物。在有些形式中,测试元件是具有加样区,试剂区和检测结果区的吸水性材料。样本被加到加样区,利用毛细管作用流入试剂区。在试剂区,样本溶解试剂并与其混合可用于检测被分析物(如果样本中存在被分析物)。此时带有试剂的样品继续流动到检测结果区。另外的试剂被固定在检测结果区。这些被固定在检测结果区的试剂与被分析物(如果存在)或者与试剂区的第一种试剂进行反应并结合。在非竞争性检测形式中,如果样本中存在被分析物就会产生信号,如果被分析物不存在,则不产生信号。在竞争检测形式中,如果样本中不存在被分析物则产生信号,如果存在被分析物则不产生信号。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分析形式。

当测试元件是测试元件时,它可以用吸水或者非吸水性材料制成,一个测试元件可以使用多种材料,用于液体的传递。测试元件的一种材料可以叠加在另一种测试元件材料上,例如,滤纸叠加在硝化纤维上。或者,测试元件中至少含有一种材料的一个区域位于另一种至少含有一种不同材料的区域之后。在这种情况下,各区域之间液体是流通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叠加或者不叠加。测试元件上的材料可以固定在例如塑料衬片的支持物上或者硬质表面,以加强测试元件可持力。

在一些被检测物通过信号产生系统被检测到的实施例中(如至少一种酶与被检测物发生特异性反应),至少一种产生信号的物质可以被吸附在测试元件的检测结果区,就如上所述特异性地吸附在测试元件的材料上一样。另外,存在于测试元件的加样区、试剂区、检测结果区,或者是遍及整个测试元件的产生信号的物质可提前预处理在测试元件的一个或多个材料上。可以通过将产生信号的物质溶液加到应用区的表面或者将测试元件的一个或多个材料浸泡在信号溶液中实现。测试元件加入了信号溶液或者浸泡在溶液中之后,将测试元件烘干。另外,以上方法存在于测试元件的加样区、试剂区、检测结果区,或者是遍及整个测试元件的产生信号的物质可提前预处理在测试元件的一个或多个材料上。另外,存在于测试元件加样区、试剂区或检测结果区的信号物质作为标记试剂可以被加到测试元件材料的一个或多个表面。

如图15所示,测试元件80至少包括依次排列的以下区域液体吸收区801,加样区802,至少一个检测结果区803。如果检测结果区803包括一个控制区804,优选控制区804位于检测结果区803的被分析物检测区之后。所有这些区或其组合可以在含有一种材料的单一试纸条上。另外,这些区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并按液体传递的方向连接在一起。例如,不同区域可以直接或者间接进行液体传递。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区可以沿液体传递的方向末端和末端相连,或沿液体传递方向相互叠加,或者通过其他材料相连接,例如连接介质材料(优选吸水性材料例如滤纸,玻璃纤维或硝酸纤维素)。在用连接材料时,连接材料能使包含各区域的末端与末端相接的材料、包含各区域的末端与末端相接但液体不流通的材料、或包含各区域相互重叠(例如但不限于从头到尾重叠)但液体不流通的材料,形成液体流通。

如果测试元件含有掺假检测控制区,该区可以放置在检测结果区之前或之后。当检测结果区含有控制区,掺假控制区优选放置在控制区之前,也可以不是这样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测试元件是用于掺假分析判断和/或控制的控制测试元件,掺假控制区可以位于控制区之前或之后,优选位于控制区之前。

样本

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可以检测的样本包括生物液体(例如病例液体或者临床样本)。液体样本或者流体样本可以来源于固态或者半固态的样本,包括排泄物,生物组织和食品样本。利用任何适当的方法可以将固态或半固态的样本转化成液体样本,例如混合、捣碎、浸软、孵育、溶解或在合适的溶液中(例如水,磷酸盐溶液或其他缓冲溶液)利用酶解作用消化固体样本。“生物样本”包括来源于动物,植物和食品样本,例如包括来源于人或动物的尿,唾液,血及其成分,脊髓液、阴道分泌物,精子,粪便,汗液,分泌物,组织,器官,瘤,组织和器官的培养物,细胞培养物和介质。优选生物样本是尿。食品样本包括食品加工的物质,最终产品,肉,干酪,酒,牛奶和引用水。植物样本包括源于任何植物,植物组织,植物细胞培养物和介质。“环境样本”来源于环境(例如,来自于湖或者其他水体的液体样本,污水样品,土质样品,地下水,海水和废液样品)。环境样本还可包括污水或者其他废水。利用本实用新型和合适的检测元件,可以检测任何被分析物。优选利用本实用新型检测血液中的被分析物质。

被分析物质

能够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被分析物的例子包括一些半抗原物质,这些半抗原包括毒品(如滥用药物)。“滥用药物”(doa)是指非医学目的地使用药品(通常起麻痹神经的作用)。滥用这些药物会导致身体和精神受到损害,产生依赖性、上瘾并且/或者死亡。药物滥用的例子包括可卡因;安非他明amp(例如,黑美人、白色安非他命药片、右旋安非他命、右旋苯异丙胺药片、beans);甲基苯丙胺met(crank、甲安菲他明、crystal,speed);巴比妥酸盐bar(如valium,rochepharmaceuticals,nutley,newjersey);镇静剂(即睡觉辅助药品);麦角酸酰二乙胺(lsd);抑制剂(downers,goofballs,barbs,bluedevils,yellowjackets,安眠酮);三环类抗抗抑郁剂(tca,即丙咪嗪、阿密曲替林和多虑平);二甲二氧基甲基苯胺mdma;苯环己哌啶(pcp);四氢大麻醇(thc、pot,dope,hash,weed,等);鸦片制剂(即吗啡mop或者、鸦片、可卡因coc、海洛因,羟二氢可待因酮);抗焦虑药与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是一类主要用于减轻焦虑、紧张、恐惧,稳定情绪,兼有催眠镇静作用的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bzo(benzodiazepines)、非典型bz类、融合二氮nb23c类、苯氮卓类、bz受体的配体类、开环bz类、二苯甲烷衍生物、哌嗪羧酸盐类、哌啶羧酸盐类、奎唑啉酮类、噻嗪及噻唑衍生物、其他杂环类、咪唑型镇静/止痛药(如羟二氢可待因酮oxy,美沙酮mtd)、丙二醇衍生物—氨甲酸酯类、脂肪族化合物、蒽类衍生物等。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也可以用于检测属于医学用途但又容易服药过量的检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嗪或类似物)和乙酰氨基酚等。这些药品被人体吸收后会分解成不同的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存在于血液、尿液、唾液、汗水等体液中或部分体液存在上述小分子物质。

用本实用新型检测的被分析物包括但不限于,肌氨酸酐、胆红素、亚硝酸盐、蛋白(非特异性),激素(例如,人绒毛促进性激素、黄体酮激素、卵泡刺激素等),血液,白血球,糖,重金属或毒素,细菌物质(如针对特异性细菌的蛋白或糖类物质,如比如大肠杆菌0157:h7、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梭菌属、弯曲菌属、l.monocytogenes、弧菌属、或仙人掌杆菌)和尿样中与生理特征相关的物质,如ph和比重。其他任何临床尿化学分析都可利用侧向横流检测形式配合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穿刺元件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溶液储藏器101,穿刺元件50和检测通道。溶液储藏器101相对穿刺元件50位于第一位置时,溶液储藏器101与穿刺元件50之间有距离;溶液储藏器101相对穿刺元件50位于第二位置时,穿刺元件50开启溶液储藏器101释放溶液;检测通道包括集液部402和测试部405,集液部402与测试部405连通;穿刺元件50位于检测通道内。

集液部402用于收集从溶液储藏器101释放的溶液,测试部405用于安放测试元件(如试纸条)。

如图3所示,溶液储藏器101在检测通道之外,溶液储藏器101相对穿刺元件50在第一位置时,溶液被密封在溶液储藏器101内;外力使溶液储藏器101和穿刺元件50的相对位置为第二位置时,溶液储藏器101开启,溶液进入到集液部402,测试元件(如试纸条)的液体吸收区吸收集液部的溶液,被分析物质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检测结果区。

溶液储藏器

溶液储藏器101是用来存储溶液试剂的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溶液储藏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容腔和密封开口的密封件。密封件是由容易被刺破且防水的材料制成的薄膜,如塑料薄膜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溶液存储器的容腔由底板和侧壁1011围成,容腔的顶部开口,开口1012被薄膜密封。或者,溶液存储器的容腔由底板、侧壁和顶板围成,顶板上有通液孔或通液槽,该通液孔或通液槽作为容腔的开口,开口被堵头塞住密封。

穿刺元件

穿刺元件用于开启溶液储藏器的开口,从而释放溶液储藏器内的溶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穿刺元件包括本体、穿刺部和导流槽,穿刺部正对溶液储藏器。穿刺部是刃或尖端。

穿刺部以刺破薄膜的方式开启溶液储藏器,溶液沿着导流槽流出,实现溶液释放。在一些实施例中,穿刺部为尖端。尖端将薄膜刺破,释放溶液。本体上有槽,该槽为导流槽。导流槽的横截面是半圆形,矩形,v形或l形等;导流槽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穿刺部呈圆锥形。

或者,穿刺部为刃。刃刺破薄膜,释放溶液。如图14所示,穿刺元件50由多个子部501组成,所有子部501围成柱体,相邻子部501之间有间隙,每个子部501具有刃部。子部501的刃部作为穿刺部502;子部501之间的间隙作为导流槽503。或者,穿刺元件呈柱体或圆锥体,穿刺元件内设有顶部开口的通道,穿刺通道设有将通道与外界连通的通液孔或通液槽,通道的开口处有刃。刃作为穿刺部,通道和通液孔或通液槽作为导流槽。当穿刺元件的刃接触到薄膜时,刃刺破薄膜,液体进入通道,并经通液孔或通液槽到达集液部。

可动件

溶液储藏器或穿刺元件安装在可动件上时,可动件位移时,使得溶液储藏器和穿刺元件相对位移,从而实现溶液从密封到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具有能够向下位移的可动件,可动件包括按压部和位移部,穿刺元件或者溶液储藏器固定于可动件上。检测装置上具有与可动件匹配的可动件窗口,可动件插入可动件窗口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7和图12所示,位移部为套筒102,检测装置上具有与套筒102配合的导柱404;套筒102的第一端与按压部103固定,套筒102的第二端与导柱404配合。初始时,套筒放在导柱上,随着套筒沿着导柱运动,溶液储藏器和穿刺元件相互靠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移部为导柱,检测装置上具有与导柱配合的套筒;导柱的第一端与按压部固定,导柱的第二端与套筒配合。初始时,导柱放在套筒上,导柱沿着套筒运动使溶液储藏器和穿刺元件相互靠近。

采血器

采血器30用来收集样本,如血液样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检测装置设有采血器30,采血器为管状结构。采血器包括采血头,利用该采血头来收取血液样本。优选的,采血器一端连接采血头301,另一端为吸血管302,采血头为气囊。在检测装置上具有让采血器可拆卸式装配的安装部203。安装部203是固定于检测装置的套筒,套筒一端开口。采血器从开口插入套筒内。或者,安装部是固定于检测装置的弹性扣,弹性扣具有允许采血器进入的卡口。采血器从开口卡入弹性扣中。

刺破器

刺破器70是用于划破皮肤或组织从而释放血液的装置。刺破器是常用的刺破机构,如一次性的安全采血针,一般刺破器包括一个锋利的针,用来刺破组织放血。一次性的安全采血针在针发射后,针芯将被锁住,使得采血针只能使用一次,可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具有容纳刺破组织的容纳区,刺破器安装在容纳区,且刺破器一端外露,刺破器的外露端含有刺破针。刺破针用来刺破组织从而释放血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刺破器包括卡接于检测装置的本体和容纳针的容针腔,容针腔外露于检测装置。

检测装置的壳体

壳体为刺破器、溶液储藏器和检测通道提供容纳空间。

如图7-9所示,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检测装置具有壳体,壳体内有溶液储藏器101、穿刺元件50、刺破器70和测试元件80,刺破器70、溶液储藏器101和穿刺元件50集成于壳体,刺破器70一端外露。优选的,溶液储藏器101或穿刺元件50安装于可动件10,可动件10、溶液储藏器101和穿刺元件50位于壳体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具有可动件位移的空间。优选的,测试元件80至少包括吸液区801、加样区802和检测结果区803,测试元件80的吸液区801位于第一区域,测试元件80的吸液区801和加样区802以外的部分位于壳体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具有测试元件80所需的安装空间。检测通道的集液部402位于第一区域,检测通道的测试部405位于第二区域。溶液被释放后到达集液部402,测试元件80吸收溶液后,溶液经过样本加样区802溶解样本,样本通过毛细作用达到检测结果区803、与试剂反应后显示结果。

第一区域满足可动件的运行空间;第二区域满足测试元件的安装空间。第一区域需要满足可动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空间要求,第二区域的高度只需能够容纳测试元件和托架即可。第二区域恰好容纳安装好的测试元件,测试元件上、下、左、右的自由度均被限制,因此测试元件的位置稳定,保证检测的准确率。优选的,下板为平板,上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通过斜面过渡。

如图7-9所示,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刺破器70位于壳体的端部。优选的,刺破器70位于第一区域。刺破器位于端部,方便采血时使用。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壳体设有可动件窗口201,检测结果的显示窗口202和允许刺破器装入的刺破器窗口205。检测装置具有壳体,穿刺元件50、溶液储藏器101和检测通道均位于壳体内,壳体设有可动件窗口201,检测结果的显示窗口202和允许刺破器装入的刺破器窗口205。如1-10和13所示,壳体包括上板20和下板40,可动件窗口201和显示窗口202设于上板,检测通道设于下板;穿刺元件50设于可动件10时、溶液储藏器101设于下板40,溶液储藏器101设于可动件10时、穿刺元件50设于下板40。

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板设有样本加样的加样窗口204,加样窗口204位于可动件窗口201和显示窗口202之间。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刺破器窗口205设于上板20,或者刺破器窗口由上板的缺口和下板的缺口拼成。

测试元件和检测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测试元件。通过测试元件可以检测血液样品中被分析物质的存在或者数量。如图15所示,测试元件包括吸液端801、样本加样区802和检测结果区803,吸液端801与检测通道的集液部402相通,吸取溶液储藏器101释放的溶液。样本加样区802对应壳体上的加样窗口204,检测结果区803对应显示窗口202。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通道设有卡槽元件403,测试元件80可拆卸式的安装于卡槽元件403内。优选的,下板具有托架401,托架位于检测通道内,测试元件80放在托架401上。托架401将测试元件80架起,避免溶液浸泡测试元件。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动件10、溶液储藏器101和穿刺元件50位于壳体的第一区域,测试元件80位于壳体的第二区域,检测通道的集液部402位于第一区域,检测通道的测试部405位于第二区域。溶液被释放后到达集液部402,测试元件80吸收溶液后,溶液经过样本加样区802溶解样本,样本通过毛细作用达到检测结果区803、与试剂反应后显示结果。

第一区域的高度大于第二区域的高度。高度指的是下板20到上板40的距离。第一区域的高度需要满足可动件10运行的空间,第二区域的高度只需能够容纳测试元件和托架即可。第二区域的高度恰好容纳安装好的测试元件80,测试元件80上、下、左、右的自由度均被限制,因此测试元件80的位置稳定,保证检测的准确率。优选的,下板为平板,上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通过斜面过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9所示,刺破器位于壳体的端部。刺破器位于第一区域。刺破器位于端部,方便采血时使用。

防误操作盖

如图4-6和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防误操作盖60,防误操作盖60遮住可动件窗201口。防误操作盖是避免可动件因误操作而运行而造成产品失效的一种保护措施。优选的,防误操作盖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优选的,防误操作盖60与壳体之间由转动连接件连接,转动连接件包括连接杆601,连接杆601一端与防误操作盖60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连接。优选的,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壳体固定、另一端与防误操作盖转动连接,或者,连接杆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防误操作盖固定。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血液样品中被分析物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测试元件80,溶液储藏器101,可以刺破储藏器的穿刺元件50,其中溶液储藏器101在检测装置中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让溶液储藏器101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移动的过程中,让穿刺元件50刺破溶液储藏器101,从而释放溶液储藏器101中的溶液。

此时,溶液储存器处于和检测装置分离的状态,等施加样本结束后,让容纳溶液存储器的容纳装置套在通道结构上,让通道的一端对准溶液容纳腔体被薄膜密封的一端,推动溶液储存器从第一移动到第二位置,由于刺破元件位于通道上,刺破结构插入到溶液容纳腔体的两边的密封口出,随通道进一步插入到溶液容纳腔体中,刺破结构深入插入,从而,迫使溶液从通道的开口进入到通道中,因为卡槽元件靠近通道的开口,通过通道开口进入的溶液也随之进入到卡槽中,随后流入到样本施加区域上,流入到施加区域上的溶液流过样本施加孔对应的样本施加区域,对位于其上的样本进行处理,从而完成测试或者化验。

以上方法是针对血液样本,当不是血液样本的时候,可以不需要刺破器,而直接用采血器进行样本的采取,例如唾液,粪便等,如上文对于样本的说明都可以用采血器来进行采取。

在缺少本文中所具体公开的任何元件、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本文所示和所述的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术语和表达法被用作说明的术语而非限制,并且不希望在这些术语和表达法的使用中排除所示和所述的特征或其部分的任何等同物,而且应该认识到各种改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都是可行的。因此应该理解,尽管通过各种实施例和可选的特征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文所述的概念的修改和变型可以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采用,并且认为这些修改和变型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述或记载的文章、专利、专利申请以及所有其他文献和以电子方式可得的信息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全文包括在此以作参考,就如同每个单独的出版物被具体和单独指出以作参考一样。申请人保留把来自任何这种文章、专利、专利申请或其他文献的任何及所有材料和信息结合入本申请中的权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