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藿香正气脐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0167发布日期:2019-09-03 20:19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藿香正气脐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藿香正气液的外用技术领域,具有涉及一种藿香正气脐贴。



背景技术:

脐疗法作为一种外治疗法是疾病治疗时种非常重要替代的手段。中医认为肚脐内联血脉,药物从肚脐内进入,可经过良好的吸收和穿透后入血液,尤其在腹部能够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这是因为药物是直接透皮吸收,较少通过肝脏,也不经由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自然其药物浓度也就口服的药物浓度要高,治疗效果也要好。具体应用时,由于不同药物的透皮性质不同,因此,需要将其与透皮性好的载体混合后,再使用,例如中药药粉,由于其本身无法实现透皮,因此,通常是将其兑水、酒或者油脂等形成膏状后直接涂覆在纱布上,或者将其它载体熬制成汤后再与中药粉调配呈膏状涂覆在纱布,然后再将纱布通过胶带或胶布固定在腹部。然而,无论是水、酒还是凡士林等常用油脂载体,其实际透皮效果并不好,因此,这种方式药物经透皮吸收的量也较少,自然药物吸收效果也较差,而且由于水、酒和油脂等载体本身对疾病并无太大的治疗功效,自然对治疗也毫无帮助。

一直以来,藿香正气液内服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等。然而,随着最近的医学发现,藿香正气液外用时,其药用效果也并不比内服差,甚至更好。例如,鉴于藿香正气液具有较高的纯度,以及非常好的透皮效果,越来越多的义务工作人员将藿香正气液与其它中药药粉,如丁香肉桂粉,进行调和,然后将调和后的药膏直接涂覆在纱布上,再覆盖在患者肚脐上,从而利用藿香正气液的高透皮效果,促进药物吸收,同时结合藿香正气液自身的治疗效果,进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这种直接将藿香正气液与中药粉进行调和,然后涂覆于纱布上,再利用胶带将纱布固定在患者穴位或肚脐上的方式,将导致以下几个缺点:

(一)由于肚脐部位通常是凹陷的,因此,不能够充分保证药物与肚脐的充分接触。

(二)现场调和膏药时,通常是在一个较大的杯子内或者碗内直接加入大量的中药粉和大量的藿香正气液进行调配,然而,无论是针对成人,还是儿童而言,在进行肚脐敷贴时,通常只需要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另一部分则通常是短时间内用不到的,若长期放置由于液体挥发结块,从而造成了药物浪费。

(三)直接将膏体涂覆在纱布上,使得药物容易渗透纱布,甚至浸透患者的衣物,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药液蔓延乃至渗漏情形似乎是司空见惯的,而药液渗漏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都是忌讳的,因为不仅脏及被褥与服饰,而且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尤其造成药物浪费。

(四)直接利用胶布或胶带将纱布固定在腹部,对于皮肤细嫩的幼儿来说,容易产生对粘贴胶布的过敏反应,从而造成脐周皮肤红肿痒涩,引起不适感;并且由于是直接粘贴于皮肤上,因此,胶布移除也是个问题,往往难以轻易撕下,从而造成皮肤拉扯,且除下后还往往在皮肤上残留余胶难以去除。

另外,由于藿香正气液的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并且藿香正气液的品牌和包装方式都深入民心,若对其包装进行改动,将会严重影响其销售量,因此,在不改变藿香正气液的包装情况下,如何辅助实现藿香正气液与中药药粉的现场调配及外用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藿香正气脐贴,为藿香正气液的外用提供一种新的辅助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藿香正气脐贴,其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与腹部接触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离型层,所述基底层与所述离型层之间设置有与肚脐形状对应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以可拆卸的方式粘连在所述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上,且凸出于所述基底层的第一表面,所述容纳槽的槽口覆盖有至少一层盖网,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标刻有用于量取藿香正气液/ 中药粉配的刻度标识。

其中,所述容纳槽底部设置有粘扣,所述基底层对应于所述容纳槽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粘扣相配合的粘绒,所述容纳槽通过所述粘扣和所述粘绒粘连在所述基底层上。

其中,所述基底层包括防水透气层和硅胶层,所述粘绒固定在该防水透气层上,所述硅胶层沿所述粘绒周围均匀设置在所述防水透气层与腹部接触的表面。

其中,所述基底层上沿所述容纳槽周围均匀设置有多段用于粘贴在腹部的硅胶段。

进一步地,所述粘扣的尺寸大于所述容纳槽槽底的尺寸,且所述粘扣边缘沿所述容纳槽周围间隔设置有用于粘贴在肚脐周围的硅胶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藿香正气脐贴,其通过将容纳槽以可拆卸的防水粘连在该基底层上,从而在进行现场调制膏药时,可直接从该基底层上取下该容纳槽,然后利用该容纳槽来分别量取适量的藿香正气液和中药粉,然后再将调配好的膏药填入该容纳槽内,再将该容纳槽粘接在该基底层后,并盖好盖网后敷在患者肚脐处即可,而无需大量调配膏药,进而节约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该容纳槽粘接在该基底层上,并凸出于该基底层直接与腹部肌肤接触的表面,从而当将该脐贴敷贴在患者腹部时,该容纳槽能够伸入凹陷的肚脐内,因此,能够更好地贴合于肚脐内,从而能够保证肚脐与膏药的充分接触。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采用硅胶层作为与腹部肌肤直接接触的粘合层,由于硅胶具有温和的粘附性能,从而避免了剥离脐贴时由于胶带或者胶布对腹部肌肤的撕拉损伤,并且,由于该容纳槽以可拆卸方式粘连在该基底层上,同时,该基底层上的硅胶层能够反复使用,因此,使得该脐贴能够重复使用,而只需更换配填入不同膏药的比槽即可,从而进一步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藿香正气脐贴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藿香正气脐贴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反应图3中藿香正气脐贴中硅胶段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藿香正气脐贴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藿香正气脐贴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该藿香正气脐贴包括:圆形的基底层11,该基底层11与腹部直接接触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离型层10,而该基底层11与该离型层10之间还设置有与肚脐形状对应的圆形容纳槽12,该容纳槽12的槽口覆盖有至少一层盖网13,且该容纳槽12 的内壁上标刻有用于量取藿香正气液/中药粉的刻度标识。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该基底层11包括防水透气层111和硅胶层112,且该防水透气层111上对应于容纳槽12的位置相应设置有粘绒15,而该容纳槽13槽底设置有粘扣14,从而通过该粘扣14 和粘绒15的粘合将该容纳槽12以可拆卸的方式粘连在该基底层11 上,并使得该容纳槽12凸出于该防水层111直接与腹部肌肤接触的表面,而该硅胶层112则沿该粘绒15周围均匀设置在该防水透气层 111上,且该硅胶层112上布满有均匀的透气孔。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粘扣14和粘绒15,使得该容纳槽12以可拆卸的防水粘连在该基底层11上,从而在进行现场调制膏药时,可直接从该基底层11上取下该容纳槽12,然后利用该容纳槽12来分别量取适量的藿香正气液和中药粉,然后再将调配好的膏药填入该容纳槽12内,再将该容纳槽12通过粘扣14粘接在该基底层11上的粘绒15上后,并盖好盖网13后敷在患者肚脐即可,进而无需在使用量少的情况下调配大量膏药,节约了药物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该容纳槽12粘接在该基底层11上,并凸出于该基底层11直接与腹部肌肤接触的第一表面(即防水透气层与腹部肌肤直接接触的表面),从而当将该脐贴敷贴在患者腹部时,该容纳槽12能够伸入凹陷的肚脐内,因此,能够更好地贴合于肚脐内,从而能够保证肚脐与膏药的充分接触。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采用硅胶层作为与腹部肌肤直接接触的粘合层,由于硅胶具有温和的粘附性能,从而避免了剥离脐贴时由于胶带或者胶布对腹部肌肤的撕拉损伤;并且,由于该容纳槽12以可拆卸方式粘连在该基底层上,同时,该基底层上的硅胶层能够反复使用,因此,使得该藿香正气脐贴能够重复使用,而只需更换配填入不同膏药的容纳槽12即可,从而进一步节约了资源。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容纳槽12可采用PU材料制成。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透气孔设置为圆孔,圆孔的直径为0.3~ 3mm。当然,该透气孔设置为椭圆孔、矩形孔或菱形孔等其它形状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盖网13与容纳槽12的槽口边沿之间可通过硅胶粘合,从而使得该盖网13能够反复粘合在该容纳槽12的槽口边沿,当然,也可直接设置有一个弹性固定圈,将该盖网13边缘扣紧在该容纳槽12的槽口边缘。具体地,该盖网可为无纺布层,其厚度为5~100μm。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离型层10为离型纸,且其与基底层11贴合的边沿设置有易撕支耳,从而可直接撕拉该易撕支耳即将该离型纸从基底层11剥离。

当然,本实施例中,该基底层11呈长方形或正方形也是可以理解的,相应地,本实施例中的该容纳槽12呈椭圆形也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施例中的该藿香正气脐贴,具体使用时,首先撕开离型层 10,然后将该容纳槽12从该基底层11上撕下,并撕开盖网13,再利用该容纳槽12分别量取相应量的藿香正气液和中药粉,且当两者调配(可直接在该容纳槽内调配,也可另外的器皿内调配)好后将调配得到的膏药填入该容纳槽12内,再盖上盖网13,然后将该容纳槽 12粘连在基底层11上,最后将该脐贴贴合在患者肚脐部位即可。

实施例二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藿香正气脐贴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该藿香正气脐贴包括上述实施例一的藿香正气脐贴的各个部件(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的是: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该粘扣14的尺寸大于该容纳槽12槽底的尺寸,且在该粘扣14边缘沿该容纳槽12周围间隔设置有用于粘贴在肚脐周围的硅胶段112a;参见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该基底层 11直接采用防水透气层,且该防水透气层上沿该容纳槽12的周围间隔设置有多段用于粘贴在腹部的硅胶段112b。

本实施例中的该藿香正气脐贴,不是直接在防水透气层上设置一层具有透气孔的硅胶层,而是通过分别在容纳槽12底部的粘扣边缘,沿该容纳槽12周围设置硅胶段,以及基底层11上沿容纳槽12设置硅胶段,从而保证该脐贴敷贴在腹部的同时,也保证了足够的透气性。

当然,针对患者洗澡或者需要稍微接触水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渗水,因此,在该粘扣上沿该容纳槽12周围设置的不是硅胶段,而是设置一圈围绕该容纳槽12的硅胶圈,也是可以理解的。更进一步地,由于该容纳槽12是可拆卸的,且粘扣与容纳槽底部固定在一起的,因此,可直接将粘扣上设置硅胶段的容纳槽替换为粘扣上设置硅胶圈的容纳槽即可。

实施例三

参见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该藿香正气脐贴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的藿香正气脐贴的各个部件,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藿香正气脐贴还包括了:

分别设置在基底层11两侧的固定带16,且该固定带16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医用橡胶,且其中一个固定带远离基底层11的自由端设置有粘扣,另一个固定带远离该基底层11的自由端设置有与该粘扣相配合的粘绒。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固定带16上设置有刻度尺,具体地,当将该脐贴用于肚脐附近的其它穴位时,可直接通过该固定带测量相应的距离,然后再将该脐贴固定在相应的穴位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