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圆形创面的皮肤牵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696发布日期:2019-06-05 23:01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圆形创面的皮肤牵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圆形创面的皮肤牵张器。



背景技术:

临床常见皮肤伤口因创缘张力过大,不能直接拉拢缝合情况。以前需要采用植皮或者皮瓣转移的手术来修复,但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近年来皮肤外牵引技术被引入临床治疗这类难以直接缝合的伤口。

目前采用的皮肤牵张器包括一对从创面边缘皮面下平行穿过皮肤的支撑杆以及逐渐拉紧两个支撑杆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使创面两侧的皮肤能够缝合起来;但这种皮肤牵张器不适用于圆形创面,导致有部分皮肤松弛,有部分皮肤张紧,不能将圆形创面的边缘都具有相同的牵拉力量,实现渐进性牵拉皮肤;同时需要从创面边缘的皮面下穿过,造成皮肤创面边缘新的创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创面边缘皮肤各个位置的牵拉力量的一种适用于圆形创面的皮肤张紧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圆形创面的皮肤牵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以及牵张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单独的、能够调节口径大小且能够锁定的固定环,每个固定环的侧壁上相对设有两水平向外延伸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竖直穿设有调节螺杆,所述固定耳上、下两侧的调节螺杆上设有用于将其与固定耳锁定的锁紧螺母,两个固定环同侧的两调节螺杆之间设有支撑杆;牵张机构,包括呈圆形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位于两支撑杆之间,且其外壁与两支撑杆相切固定,所述安装环的下方环向间隔设有多组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旋转部及勾紧部;旋转部,包括固定外壳、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位于固定外壳内,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有延伸至固定外壳外的旋转手轮,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有延伸至固定外壳外的旋转轴;勾紧部,呈“J”形结构并位于旋转部下方,其上端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勾紧部具有伸缩及锁定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勾紧部包括呈“J”形的弯针以及与弯针上部套接的针架,所述针架上轴向间隔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弯针上部设有能够缩进针架内使弯针在针架内移动或凸出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弹性凸起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环包括呈弧形的塑形板,所述塑形板开口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将塑形板开口锁定的魔术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塑形板上设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牵张机构的旋转部可以调节勾紧部的角度,一方面使得各处皮肤处于拉紧状态;另一方面可在愈合后期缓慢调节圆形创面越来越小,达到皮肤牵张效果;

勾紧部的长度可以自由调节,使该皮肤牵张器能够适应圆形创面,克服创面边缘各个位置的皮肤到牵张机构的长度不同的问题,使创面边缘的皮肤能够均匀受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牵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截面图;

附图中,1、安装环,3、旋转部,4、勾紧部,31、固定外壳,32、旋转手轮,33、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5、旋转轴,41、针架,42、弯针,43、定位孔,44、凸起块,61、调节螺杆,62、锁紧螺母,63、固定环,64、固定耳,65、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圆形创面的皮肤牵张器,包括固定机构以及牵张机构。

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单独的、能够调节口径大小且能够锁定的固定环63,每个固定环63的侧壁上相对设有两水平向外延伸的固定耳64,所述固定耳64上竖直穿设有调节螺杆61,所述固定耳64上、下两侧的调节螺杆61上设有用于将其与固定耳64锁定的锁紧螺母62,两个固定环63同侧的两调节螺杆61之间设有支撑杆65。

牵张机构,包括呈圆形的安装环1,所述安装环1位于两支撑杆65之间,且其外壁与两支撑杆65相切固定,所述安装环1的下方环向间隔设有多组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旋转部3及勾紧部4。

旋转部3,包括固定外壳31、第一齿轮33及第二齿轮34,所述第一齿轮33和第二齿轮34啮合的位于固定外壳31内,所述第一齿轮33连接有延伸至固定外壳31外的旋转手轮32,所述第二齿轮34连接有延伸至固定外壳31外的旋转轴35;转动旋转手轮32,带动第一齿轮33转动,第一齿轮33与第二齿轮34啮合,从而带动第二齿轮34转动,第二齿轮34带动旋转轴35转动,依次改变弯针42的角度。

勾紧部4,呈“J”形结构并位于旋转部3下方,其上端与旋转轴35固定连接,所述勾紧部4具有伸缩及锁定结构。

该皮肤牵张器在使用时,操作步骤如下:

1.佩戴固定环63,利用固定环63将牵张器固定在创伤的肢体上,将调节螺杆61调节到适当高度,使牵张机构与创面之间的距离适中,然后利用锁紧螺母62将调节螺杆61锁定;

2.根据创面的形状对勾紧部4的角度进行微调节,利用旋转部3调节弯针的角度,具体的,转动旋转手轮32,带动第一齿轮33转动,第一齿轮33带动第二齿轮34转动,第二齿轮34带动旋转轴35转动,从而驱动勾紧部4转动,实现对弯针42的角度调节;

3.根据创面的形状对勾紧部4的长度进行调节,然后将勾紧部4勾住创面边缘的皮肤;

4.再次微调各勾紧部4的角度,使各勾紧部4具有张力;

5.通过调节旋转部3,每天逐渐调节弯针42的角度,使各个弯针42的末端慢慢聚拢,使皮肤适宜缝合起来;

6.拆除该皮肤牵张器。

根据创面的大小,选择使用弯针42的数量,当创面较小时,有些弯针42就不会使用,可以将弯针42收缩紧针架41内,这样不会影响其他弯针42的使用。在调节弯针42的角度时,弯针42有可能扎入皮肤内部,当弯针42在一次调节时旋转角度较大时,可预先调节固定机构上的调节螺杆61的长度,防止弯针42扎入肉内较深。

所述勾紧部4包括呈“J”形的弯针42以及与弯针42上部套接的针架41,所述针架41上轴向间隔设有多个定位孔43,所述弯针42上部设有能够缩进针架41内使弯针42在针架41内移动或凸出与定位孔43相匹配的弹性凸起块44。此结构采用了伸缩雨伞内的结构,将凸起块44进入不同位置的定位孔43,可有效改变弯针42与针架41之间的距离,可简单有效的勾住距离较远或较近的创面边缘的皮肤,使患者可以更加舒适,不会造成皮肤牵拉力量过大,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为了固定环63在使用时简单方便有效,所述固定环63包括呈弧形的塑形板,所述塑形板开口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将塑形板开口锁定的魔术贴。通过调节两魔术贴的粘合位置,调节固定环63的口径大小。

长时间裹紧肢体皮肤,导致皮肤损伤,因此在塑形板上设有用于透气的透气孔。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