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及双臂升降多功能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6474发布日期:2019-07-06 11:41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助行器及双臂升降多功能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行器及双臂升降多功能轮椅。



背景技术:

助行轮椅作为医疗专用设备,其功能设定服务对象为特定的人群或老年人,尤其是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而言,它不仅是一种代步工具,更重要是可以借助轮椅出行和参与社会活动。

然而,在医院、养老院等公共场所,轮椅往往是作为公共设施供有需求的人共同使用的,其在不同的使用者或者不同的使用场合,所偏重的功能自然就不同,而为了实现使用者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轮椅,一把轮椅最好是具备多种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助行器及双臂升降多功能轮椅,以便于使用者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轮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底座,底座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前轮,底座的左、右两端均经连接臂连接后轮,该底座上安装有左、右两个扶手机构,扶手机构具有竖直布置的升降臂,升降臂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升降臂上端连接扶手件。

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底座插装连接,并经锁紧螺栓锁定;所述升降臂插装连接于底座上,并经并经锁紧螺栓锁定。

两个所述扶手机构的扶手件之间经连接杆相连,连接杆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两端的扶手件。

所述升降臂具有由电机带动或手摇手柄带动的丝杠。

两个所述扶手机构的扶手件之间设有坐兜,坐兜左右两端经连接带连接挂扣并经挂扣连接固定于所述扶手件上的连接扣。

一种双臂升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的助行器,该助行器的底座设有左、右脚脚踏板;助行器的两个所述扶手机构的扶手件之间装有坐垫和轮椅背靠,坐垫的左右两端经连接带连接挂扣并经挂扣连接固定于所述扶手件上的连接扣。

所述轮椅背靠右侧制有转动轴,该轮椅背靠经转动轴可转动插装于右侧扶手件的轴套上;所述轮椅背靠左侧制有销轴,该述轮椅背靠经销轴插装于左侧扶手件的销孔内,并经弹簧插销锁定。

所述助行器的后轮为小型滚轮或手扶轮。

所述助行器的连接臂上固定有能够将连接臂插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插杆,通过调节插杆在插入底座的深度调节底座左、右两个连接臂之间的间距。

所述坐垫内设有U型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小型滚轮和手扶轮的更换使用,实现了使用者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轮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的左、右两端经连接臂安装两个小型滚轮,方便了将轮椅的嵌套于床、普通座椅等的底部,使得使用者使用方便;还通过在连接臂上固定能够将连接臂插装于底座1上的插杆,从而通过调节插杆在插入底座的深度实现了调节底座左、右两个连接臂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扶手机构的升降臂中设置具有升降作用的丝杠,从而方便了轮椅或助行器的高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底座1连接小型滚轮301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底座1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连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扶手机构的侧视图。

图7为实施例1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轮椅背靠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11为实施例3的侧视图。

图12为实施例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双臂升降多功能轮椅,具有底座1,底座1上装有左、右两个前轮101和脚踏板102,该底座的左、右两端经连接臂2装有后轮,底座1上固定有左、右两个扶手机构4,两个扶手机构4之间装有坐垫7和轮椅背靠8。

如图3、图4所示,底座1具有横杆机构和垂直固定于横杆机构上的左臂104和右臂105,通过左臂104和右臂105安装有前轮101并设有左、右脚脚踏板102。横杆机构上表面两端设有用于插装两个扶手机构4的插装杆108。如图5所示,连接臂2一端装有后轮,另一端制有插杆201,该连接臂通过插装于横杆机构的端部。

本实施例中横杆机构具有相互平行且固定成一体的连接横杆Ⅰ106和连接横杆Ⅱ107,当连接臂2通过插杆201插装于底座1的连接横杆Ⅰ106两端时,经锁紧螺栓5锁紧固定,连接臂2处于水平,装于连接臂2的后轮采用小型滚轮301;当连接臂2通过插杆201插装于底座1的连接横杆Ⅱ107两端时,连接臂2的后轮安装端翘起,便于安装较大直径的轮子。本例中连接臂2经插装于连接横杆Ⅰ106两端,后轮采用小型滚轮301。

如图6所示,本例中扶手机构4具有竖直布置的升降臂401和固定于升降臂401上部的扶手件402,升降臂401下端插装连接于底座1上的插装杆108内,并经锁紧螺栓5锁定,从而实现扶手机构4与底座1的连接。升降臂401具有由手摇手柄406带动的丝杠405,通过手摇手柄406带动的丝杠405的升降实现扶手机构4的升降,从而实现轮椅高度的调节。

两个扶手件402之间经连接杆403(如图7)相连,连接杆403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两端的扶手件402。左、右两个扶手件402之间可拆卸的安装有坐垫7和轮椅背靠8。

如图8所示,坐垫7左右两端经连接带702连接挂扣703,并经挂扣703连接连接扣404,连接扣404固定于于扶手件402上。为提高坐垫7的舒适度,本例中在坐垫7内设有U型钢筋701,以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施例中右侧扶手件402的后端制有竖直布置的轴套,左侧扶手件402的后端制有销空并配有弹簧插销。如图9所示,轮椅背靠8右侧制有转动轴801,该轮椅背靠经转动轴801可转动插装于右侧扶手件402的轴套上;轮椅背靠8左侧制有销轴802,该轮椅背靠经销轴插装于左侧扶手件的销孔内,并经弹簧插销锁定。轮椅背靠8上装有插接件9,通过插接件9可安装雨伞、遮阳伞或盐水瓶支架等。

本实施例可方便快捷的将病人转移到凳子、椅子或床上,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1、转移到凳子上

将本实施例的轮椅推到凳子所在的位置,使凳子位于两侧的连接臂2之间、坐垫7下方;通过手摇手柄406带动轮椅下降,使坐垫7置于凳子上;随后解开挂扣703与连接扣404的连接,拆除轮椅背靠8;向前拉动轮椅,轮椅与坐垫7分离,此时坐在轮椅上的人员经坐垫7坐于凳子上。

2、转移到椅子上

本实施例中转移到椅子上的方法与转移到凳子上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由于椅子比凳子宽,连接臂2之间的初始间距不能满足椅子的宽度,故需调节连接臂2的插杆201插入横杆机构的深度调节连接臂2之间的间距,以使连接臂2之间的间距满足椅子宽度的要求。

3、转移到床上

由于本实施例中连接臂2水平且采用小型滚轮301,故可将连接臂2和小型滚轮301插入床底的间隙中。将本实施例的轮椅推到床所在的位置,连接臂2和小型滚轮301位于床底的间隙内,坐垫7位于床上方;通过手摇手柄406带动轮椅下降,使坐垫7置于床上;随后解开挂扣703与连接扣404的连接,拆除轮椅背靠8;向前拉动轮椅,轮椅与坐垫7分离,此时坐在轮椅上的人员经坐垫7坐于床上。

实施例2: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双臂升降多功能轮椅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例中后轮采用扶手轮302,连接臂2通过插杆201插装于底座1的连接横杆Ⅱ107两端,连接臂2的后轮安装端翘起,便于安装较大直径的手扶轮302。

实施例3: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助行器,本实施例由实施例1的双臂升降多功能轮椅拆除坐垫7和轮椅背靠8得到,通过手摇手柄406可调节扶手机构4升降,以满足使用需求。

实施例4: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在本实施例在两侧的扶手件402之间设置坐兜6,坐兜6左右两端经连接带连接挂扣并经挂扣连接固定于扶手件402上的连接扣404。人员坐在坐兜6里时,其脚可穿过坐兜6着地,便于进行康复训练等。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可在两扶手件402的后端安装轮椅背靠8,以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