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助力行走随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6410发布日期:2019-07-06 11:41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助力行走随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走助力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助力行走随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无助力行走装置存在结构复杂、穿戴麻烦、随动性不好、妨碍人体自身运动、助力效果不理想,甚至无助力效果的问题,无法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人体两腿交替行走,达到辅助下肢运动的无动力助力行走随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动力助力行走随动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使用者双腿上的行走辅助机构,每个行走辅助机构包括:

固定盘,其上端安装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固定于使用者腰带上;

外壳,通过轴承Ⅰ转动安装于固定盘的中心位置;

支座Ⅰ,通过连接杆Ⅰ固定于外壳的下端;

弧形板,其扣合固定于使用者膝盖下端的腿部;

支座Ⅱ,通过连接杆Ⅱ固定于弧形板的上端;

圆弧槽Ⅰ,其环绕设置于固定盘上,所述圆弧槽Ⅰ的圆心与轴承Ⅰ的轴心相同心;以及

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一端与外壳相连,其另一端连接有销轴Ⅰ,所述销轴Ⅰ穿过圆弧槽Ⅰ后固定于固定盘上,

所述支座Ⅰ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支座Ⅱ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位于使用者膝盖部位的外侧端;

当使用者行走中大腿向后侧摆动时,外壳相对固定盘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销轴Ⅰ沿圆弧槽Ⅰ滑动且驱动拉伸弹簧拉伸变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外壳上的限位装置,当使用者行走中大腿向钱摆动至最大位置时,限位装置作用使外壳不能再相对固定盘顺时针转动。

优选的,上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固定盘上的凸起、设置于外壳上的弹簧、沿弹簧压缩方向滑动安装于外壳上的轴承Ⅱ,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外壳相连,其上端与轴承Ⅱ相连,当使用者行走中大腿向钱摆动至最大位置时,凸起与轴承Ⅱ相接触。

进一步的,上述拉伸弹簧与外壳固定连接端设置有销轴Ⅱ,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圆弧槽Ⅱ,所述圆弧槽Ⅱ的圆心与轴承Ⅰ的轴心相同心,所述销轴Ⅱ插装于圆弧槽Ⅱ中,螺钉旋合于销轴Ⅱ中将销轴Ⅱ与圆弧槽Ⅱ锁止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行走时,使用者的一条腿相对身体向后方摆动时,外壳相对固定盘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拉伸弹簧拉伸变形,从而实现了拉伸弹簧储能,当腿相对身体向前方摆动时,外壳相对固定盘沿顺时针转动,拉伸弹簧释放能力,从而在弹力作用下拉动外壳相对固定盘沿顺时针转动,实现了无动力助力行走的作用,当人使用者腿部向前迈使,销轴Ⅰ沿圆弧槽Ⅰ滑动实现位置适配,实现了无动力助力行走的作用。以人体自重为驱动力,不需要其他外部动力和能量输入。利用人体两腿交替行走,给拉伸弹簧储能,抬腿时能量释放,力量作用于膝关节部位,增加提腿力量,达到辅助下肢运动。本装置适用下肢运动能力下降人群和下肢部分失能患者行走的目的,并且可以帮助下肢运动能力下降人群和下肢部分失能患者改善肌肉活力,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销轴Ⅱ部位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销轴Ⅰ部位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盘 2.连接带 3.外壳 4.连接杆Ⅰ 5.支座Ⅰ 6.转轴 7.支座Ⅱ 8.连接杆Ⅱ 9.弧形板 10.轴承Ⅰ 11.凸起 12.轴承Ⅱ 13.弹簧 14.销轴Ⅰ 15.拉伸弹簧 16.圆弧槽Ⅰ 17.销轴Ⅱ 18.螺钉 19.圆弧槽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无动力助力行走随动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使用者双腿上的行走辅助机构,每个行走辅助机构包括:固定盘1,其上端安装有连接带2,连接带2固定于使用者腰带上;外壳3,通过轴承Ⅰ 10转动安装于固定盘1的中心位置;支座Ⅰ 5,通过连接杆Ⅰ 4固定于外壳3的下端;弧形板9,其扣合固定于使用者膝盖下端的腿部;支座Ⅱ 7,通过连接杆Ⅱ 8固定于弧形板9的上端;圆弧槽Ⅰ 16,其环绕设置于固定盘1上,圆弧槽Ⅰ 16的圆心与轴承Ⅰ 10的轴心相同心;以及拉伸弹簧15,拉伸弹簧15一端与外壳3相连,其另一端连接有销轴Ⅰ 14,所述销轴Ⅰ 14穿过圆弧槽Ⅰ 16后固定于固定盘1上,支座Ⅰ 5的下端通过转轴6与支座Ⅱ 7的上端转动连接,转轴6位于使用者膝盖部位的外侧端;当使用者行走中大腿向后侧摆动时,外壳3相对固定盘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销轴Ⅰ 14沿圆弧槽Ⅰ 16滑动且驱动拉伸弹簧15拉伸变形。整个装置上端通过连接带2固定于腰带上,其下端通过弧形板9固定于膝盖下方的使用者的腿部,当行走时转轴6产生弯曲,从而适配大腿和小腿在膝盖部位的弯曲。当行走时,使用者的一条腿相对身体向后方摆动时,外壳3相对固定盘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拉伸弹簧15拉伸变形,从而实现了拉伸弹簧15储能,当腿相对身体向前方摆动时,外壳3相对固定盘1沿顺时针转动,拉伸弹簧15释放能力,从而在弹力作用下拉动外壳3相对固定盘1沿顺时针转动,实现了无动力助力行走的作用,当人使用者腿部向前迈使,销轴Ⅰ 14沿圆弧槽Ⅰ 16滑动实现位置适配。以人体自重为驱动力,不需要其他外部动力和能量输入。利用人体两腿交替行走,给拉伸弹簧15储能,抬腿时能量释放,力量作用于膝关节部位,增加提腿力量,达到辅助下肢运动。本装置适用下肢运动能力下降人群和下肢部分失能患者行走的目的,并且可以帮助下肢运动能力下降人群和下肢部分失能患者改善肌肉活力,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

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外壳3上的限位装置,当使用者行走中大腿向钱摆动至最大位置时,限位装置作用使外壳3不能再相对固定盘1顺时针转动。因此通过限位装置可以限制使用者向前迈腿时的前伸量。限位装置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设置于固定盘1上的凸起11、设置于外壳3上的弹簧13、沿弹簧13压缩方向滑动安装于外壳3上的轴承Ⅱ 12,弹簧13的下端与外壳3相连,其上端与轴承Ⅱ 12相连,当使用者行走中大腿向钱摆动至最大位置时,凸起11与轴承Ⅱ 12相接触。当凸起11与轴承Ⅱ 12接触时,此时外壳3无法再次相对固定盘1顺时针旋转,从而实现了限位的作用。凸起11与轴承Ⅱ 12相互碰撞产生的能力可以被弹簧13压缩时吸收,因此实现了限位时的缓冲效果,防止刚性碰撞导致对使用者的冲击。

进一步的,拉伸弹簧15与外壳3固定连接端设置有销轴Ⅱ 17,外壳3上设置有圆弧槽Ⅱ 19,圆弧槽Ⅱ 19的圆心与轴承Ⅰ 10的轴心相同心,销轴Ⅱ 17插装于圆弧槽Ⅱ 19中,螺钉18旋合于销轴Ⅱ 17中将销轴Ⅱ 17与圆弧槽Ⅱ19锁止固定。通过将销轴Ⅱ 17沿圆弧槽Ⅱ 19滑动至合适位置后通过螺钉18紧固,可以调节外壳3相对固定盘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拉伸弹簧15的拉伸量,从而达到调节拉伸弹簧15弹性的目的,使得辅助行走时的力量可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