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超声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4566发布日期:2019-07-10 10:30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超声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保健、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超声雾化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01816993.A授权公告一件名称为《超声雾化装置的雾化腔结构》,专利号为201010162822.1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声雾化装置的雾化腔结构,所述雾化腔包括呈盆状的底容腔、盖在底容腔上的顶盖和超声雾化器。这种雾化腔结构密封效果比较好,但其需要人工拆卸清洁,雾化腔不能自动补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超声雾化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超声雾化器,包括储液容器,以存储待雾化药液;

臭氧消毒装置,所述臭氧消毒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和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进气端连接;

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腔和设置在雾化腔底部的超声波发生器,所述雾化腔由上盖和上盖下方的容腔构成,所述上盖上设有联通雾化腔内外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一孔通过电磁阀与储液容器联通,以获取药液,所述第二孔与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三孔连接有离心风扇,所述第四孔连接超声雾化器的出雾口,所述雾化腔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

电子控制装置,所述电子控制装置与所述臭氧消毒装置、雾化装置电信号连接,以控制臭氧消毒装置、雾化装置协同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机械式液位传感器或者电子探针式液位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容腔底部设有排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由单片机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电信号连接,以进行人机交互。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有臭氧消毒装置,可以在不拆卸雾化腔的情况下利用臭氧对雾化腔进行清洁,同时,利用液位传感器和电磁阀配合可实现雾化腔的自动补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超声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超声雾化器,包括储液容器(未图示),以存储待雾化药液;

臭氧消毒装置1,所述臭氧消毒装置1包括臭氧发生器和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进气端连接;

雾化装置2,所述雾化装置2包括雾化腔和设置在雾化腔底部的超声波发生器6,所述雾化腔由上盖21和上盖21下方的容腔22构成(上盖21和容腔22对合形成雾化腔),所述上盖21上设有联通雾化腔内外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一孔通过电磁阀与储液容器联通(储液容器的出液口高于第一孔,电磁阀打开后储液容器内的药液自行流入雾化腔),以获取药液,所述第二孔与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三孔连接有离心风扇3,所述第四孔连接超声雾化器的出雾口4,所述雾化腔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

电子控制装置,所述电子控制装置与所述臭氧消毒装置1、雾化装置2电信号连接,以控制臭氧消毒装置1、雾化装置2协同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雾化腔消毒时,气泵开启,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管路送进雾化腔内,利用臭氧进行清洁消毒。

超声波发生器6将雾化腔内的药液雾化为药雾,离心风扇3用于提供药雾喷出的动力,使药雾从出雾口4喷出。

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雾化腔内的液位高度,当液位高度低于预设阈值下限时,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电磁阀打开,储液容器中的药液通过第一孔进入雾化腔内,当液位高度大于预设阈值上限时,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电磁阀关闭,停止药液输入。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机械式液位传感器或者电子探针式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容腔22底部设有排液口5。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由单片机构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电信号连接,以进行人机交互。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有臭氧消毒装置1,可以在不拆卸雾化腔的情况下利用臭氧对雾化腔进行清洁,同时,利用液位传感器和电磁阀配合可实现雾化腔的自动补液。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