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组件及其气流主要导引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4523发布日期:2019-07-10 10:3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组件及其气流主要导引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组件及其气流主要导引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下方主要引流开口的雾化器组件及其气流主要导引件。



背景技术:

喷雾方法治疗呼吸道疾病是近年来较为盛行的医疗方式,因为雾化器所喷出的雾化粒可为大约3~5μm大小的液滴(如药液),其能到达支气管以及肺部进行治疗,提供由口、鼻吸入雾化粒而进入支气管,再扩散至整个肺泡,使雾化药液能充分被人体所吸收,这种方式所提供的效果比一般口服式的药物更有效率且直接,目前用于医疗用途的雾化器产品所采用的雾化方式大致可分为以气动式或者超音波式(如压电式喷孔片)的雾化技术原理来作为雾化器的作动机制。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器在使用上仍然具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雾化器组件及其气流主要导引件。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组件,其包括:一雾化器主机以及一气流主要导引件。所述雾化器主机包括一壳体模块以及一设置在所述壳体模块内的雾化模块。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设置在所述壳体模块上且对应于所述雾化模块。其中,所述壳体模块包括一具有一出口通道的连通管,且所述雾化模块具有一连通于所述出口通道的喷雾口。其中,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具有一主要导引通道以及至少一连通于所述主要导引通道的下方主要引流开口,且至少一所述下方主要引流开口贯穿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的一底端部。其中,所述雾化器主机的所述雾化模块所产生的一雾化流体传送到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的所述主要导引通道内,一外部空气穿过至少一所述下方主要引流开口而被引入所述主要导引通道内,且在所述主要导引通道内的所述雾化流体通过所述外部空气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具有一第一配合部、一第二配合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的限位部,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连通管的相互配合而定位在所述壳体模块上,所述第二配合部被一气流补助导引件所包覆,且所述限位部顶抵所述连通管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外表面具有一公螺纹以及一定位孔,所述连通管的内表面具有一与所述公螺纹相互配合的母螺纹,一固定件穿过所述连通管而连接于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定位孔之间,且至少一所述下方主要引流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合部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具有至少一连通于所述主要导引通道的左方主要引流开口以及至少一连通于所述主要导引通道的右方主要引流开口,至少一所述左方主要引流开口贯穿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的一左端部,且至少一所述右方主要引流开口贯穿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的一右端部;其中,所述外部空气穿过至少一所述左方主要引流开口与至少一所述右方主要引流开口而被引入所述主要导引通道内,且在所述主要导引通道内的所述雾化流体通过所述外部空气的引入而被向前推进。

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组件还进一步包括:一气流辅助导引件,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设置在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上,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具有一辅助导引通道以及至少一连通于所述辅助导引通道的下方辅助引流开口,且至少一所述下方辅助引流开口贯穿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的一底端部;其中,所述雾化器主机的所述雾化模块所产生的所述雾化流体通过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的导引而传送到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的所述辅助导引通道内,所述外部空气穿过至少一所述下方辅助引流开口而被引入所述辅助导引通道内,且在所述辅助导引通道内的所述雾化流体通过所述外部空气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具有至少一连通于所述辅助导引通道的左方辅助引流开口以及至少一连通于所述辅助导引通道的右方辅助引流开口,至少一所述左方辅助引流开口贯穿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的一左端部,且至少一所述右方辅助引流开口贯穿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的一右端部;其中,所述外部空气穿过至少一所述左方辅助引流开口与至少一所述右方辅助引流开口而被引入所述辅助导引通道内,且在所述辅助导引通道内的所述雾化流体通过所述外部空气的引入而被向前推进。

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组件还进一步包括:一流体收集件,所述流体收集件能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的所述底端部上,且所述流体收集件具有一流体收集槽;其中,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的内表面具有一流体导引槽,且所述流体导引槽接近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的所述底端部,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具有一连通于所述流体导引槽与所述流体收集槽之间的流体连通孔,且由所述流体导引槽所收集到的流体通过所述流体导引槽的导引而流向所述流体连通孔并收集在所述流体收集槽内。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组件,其包括:一雾化器主机以及一气流主要导引件。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设置在所述雾化器主机上。其中,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具有一主要导引通道以及至少一连通于所述主要导引通道的下方主要引流开口,且至少一所述下方主要引流开口贯穿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的一底端部。其中,所述雾化器主机所产生的一雾化流体传送到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的所述主要导引通道内,且一外部空气穿过至少一所述下方主要引流开口而被引入所述主要导引通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组件还进一步包括:一气流辅助导引件,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设置在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上,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具有一辅助导引通道以及至少一连通于所述辅助导引通道的下方辅助引流开口,且至少一所述下方辅助引流开口贯穿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的一底端部;其中,所述雾化器主机所产生的所述雾化流体通过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的导引而传送到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的所述辅助导引通道内,所述外部空气穿过至少一所述下方辅助引流开口而被引入所述辅助导引通道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组件还进一步包括:一流体收集件,所述流体收集件能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的所述底端部上,且所述流体收集件具有一流体收集槽;其中,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的内表面具有一流体导引槽,且所述流体导引槽接近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的所述底端部,所述气流辅助导引件具有一连通于所述流体导引槽与所述流体收集槽之间的流体连通孔,且由所述流体导引槽所收集到的流体通过所述流体导引槽的导引而流向所述流体连通孔并收集在所述流体收集槽内。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外再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流主要导引件,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设置在一雾化器主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具有一主要导引通道以及至少一连通于所述主要导引通道的下方主要引流开口,且至少一所述下方主要引流开口贯穿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的一底端部,其中,所述雾化器主机所产生的一雾化流体传送到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的所述主要导引通道内,且一外部空气穿过至少一所述下方主要引流开口而被引入所述主要导引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器组件及其气流主要导引件,其能通过“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具有一主要导引通道以及至少一连通于所述主要导引通道的下方主要引流开口”以及“至少一所述下方主要引流开口贯穿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的一底端部”的技术方案,以使得所述雾化器主机所产生的一雾化流体能传送到所述气流主要导引件的所述主要导引通道内,并且使得一外部空气能穿过至少一所述下方主要引流开口而被引入所述主要导引通道内。因此,所述主要导引通道内的所述雾化流体能通过所述外部空气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混光式多芯片封装结构没有第一封装胶体以及第二封装胶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组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图2的III-I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的IV-IV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气流主要导引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雾化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雾化器组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8为图7的VIII-VI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7的IX-IX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气流主要导引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雾化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气流辅助导引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雾化器组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XIV-XIV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雾化器组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雾化器组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雾化器组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雾化器组件及其气流主要导引件”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或者信号,但这些组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组件S,其包括:一雾化器主机1以及一气流主要导引件2(或是第一种气流导引件,也就是说,以下所界定的“主要”两字可以改用“第一种”代替)。

首先,配合图1至图3所示,雾化器主机1包括一壳体模块10以及一设置在壳体模块10内的雾化模块11。更进一步来说,壳体模块10包括一具有一出口通道1000的连通管100,并且雾化模块11具有一连通于出口通道1000的喷雾口1100(也就是雾化气体的输出口)。举例来说,雾化模块11可以包括一具有多个雾化孔的雾化片以及一与雾化片相互配合的振动片。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上述所举的例子为限,只要是能够将液体进行雾化的模块,都在雾化模块11所涵盖的范围内。

再者,配合图1至图3所示,气流主要导引件2设置在壳体模块10上且对应于雾化模块11。更进一步来说,气流主要导引件2具有一主要导引通道200以及至少一连通于主要导引通道200的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并且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会贯穿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一底端部20B。举例来说,气流主要导引件2可以是一种喷雾嘴。气流主要导引件2具有一第一配合部21、一第二配合部22以及一连接于第一配合部21与第二配合部22之间的限位部23。另外,气流主要导引件2能通过第一配合部21与连通管100的相互配合而定位在壳体模块10上,并且限位部23会顶抵连通管100的外表面。此外,第一配合部21的外表面具有一公螺纹2101以及一定位孔2102,并且连通管100的内表面具有一与公螺纹2101相互配合的母螺纹1001。另外,一固定件P能穿过连通管100而连接于连通管100与定位孔2102之间,并且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设置在第二配合部22上。也就是说,当第一配合部21插入连通管100内且限位部23顶抵连通管100的外表面时,气流主要导引件2就可以通过公螺纹2101与母螺纹1001的配合而定位在壳体模块10上。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举例为限。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3与图4所示,当雾化器主机1被开启时,雾化器主机1的雾化模块11所产生的一雾化流体F能传送到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主要导引通道200内(例如,雾化流体F能直接传送至主要导引通道200,或者雾化流体F能通过连通管100的导引而传送至主要导引通道200),并且一外部空气A能穿过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而被引入主要导引通道200内。借此,如图3所示,在主要导引通道200内的雾化流体F就能通过“外部空气A从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当然,在主要导引通道200内的雾化流体F也能通过“外部空气A从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的引入”而被向前推进。也就是说,当雾化模块11所产生的雾化流体F传送到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主要导引通道200内时,主要导引通道200内会形成负压而使得外部空气A能穿过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而被引入主要导引通道200内,所以在主要导引通道200内的雾化流体F就能通过“外部空气A从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或者向前推进。

举例来说,当雾化流体F夹带着多个药物颗粒(particles)时,由于在主要导引通道200内的雾化流体F能通过外部空气A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所以夹带着多个药物颗粒的雾化流体F就不容易掉落(附着)在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内表面上而造成药物的浪费。借此,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具有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的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使用,而让雾化流体F所夹带的多个药物颗粒能够被顺利带出到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外部,以提供足够的药物剂量给使用者吸入(也就是能够增加投药效能)。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举例为限。

综上所述,配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能提供一种雾化器组件S,其包括:一雾化器主机1以及一气流主要导引件2,并且气流主要导引件2设置在雾化器主机1上。其中,气流主要导引件2具有一主要导引通道200以及至少一连通于主要导引通道200的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并且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会贯穿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一底端部20B。其中,雾化器主机1所产生的一雾化流体F能传送到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主要导引通道200内,并且一外部空气A能穿过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而被引入主要导引通道200内。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5所示,气流主要导引件2还进一步具有至少一连通于主要导引通道200的左方主要引流开口202以及至少一连通于主要导引通道200的右方主要引流开口203。更进一步来说,左方主要引流开口202会贯穿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一左端部20L,并且右方主要引流开口203会贯穿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一右端部20R。借此,外部空气A能穿过左方主要引流开口202与右方主要引流开口203而被引入主要导引通道200内,并且在主要导引通道200内的雾化流体F(如图3所示)能通过“外部空气A从左方主要引流开口202与右方主要引流开口203的引入”而被向前推进。当然,若是左方主要引流开口202与右方主要引流开口203向下偏移而比较靠近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的话,则在主要导引通道200内的雾化流体F将能通过“外部空气A从左方主要引流开口202与右方主要引流开口203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组件S,其包括:一雾化器主机1以及一气流主要导引件2。由图6与图1的比较,图7与图2的比较以及图8与图3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二实施例的雾化器组件S还进一步包括:一气流辅助导引件3(或是第二种气流导引件,也就是说,以下所界定的“辅助”两字可以改用“第二种”代替),并且气流辅助导引件3设置在气流主要导引件2上,以使得第二配合部22会被气流补助导引件3所包覆。另外,气流辅助导引件3具有一辅助导引通道300以及至少一连通于辅助导引通道300的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并且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会贯穿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一底端部30B。举例来说,气流辅助导引件3可以是一种供使用者含住的咬嘴。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8与图9所示,当雾化器主机1被开启时,雾化器主机1的雾化模块11所产生的一雾化流体F能通过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导引而传送到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辅助导引通道300内,并且一外部空气A能穿过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而被引入辅助导引通道300内。借此,如图8所示,在辅助导引通道300内的雾化流体F就能通过外部空气A从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当然,在辅助导引通道300内的雾化流体F也能通过外部空气A从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的引入而被向前推进。也就是说,当雾化模块11所产生的雾化流体F通过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导引而传送到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辅助导引通道300内时,辅助导引通道300内会形成负压而使得外部空气A能穿过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而被引入辅助导引通道300内,所以在辅助导引通道300内的雾化流体F就能通过外部空气A从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或者向前推进。

举例来说,当雾化流体F夹带着多个药物颗粒(particles)时,由于在辅助导引通道300内的雾化流体F能通过外部空气A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所以夹带着多个药物颗粒的雾化流体F就不容易掉落(附着)在气流主要导引件2与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内表面上而造成药物的浪费。借此,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具有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的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使用,而让雾化流体F所夹带的多个药物颗粒能够被顺利带出到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外部,以提供足够的药物剂量给使用者吸入(也就是能够增加投药效能)。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举例为限。

综上所述,配合图6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能提供一种雾化器组件S,其包括:一雾化器主机1、一气流主要导引件2以及一气流辅助导引件3。更进一步来说,气流主要导引件2设置在雾化器主机1上。气流主要导引件2具有一主要导引通道200以及至少一连通于主要导引通道200的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并且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贯穿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一底端部20B。借此,雾化器主机1所产生的一雾化流体F能传送到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主要导引通道200内,并且一外部空气A能穿过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而被引入主要导引通道200内。再者,气流辅助导引件3设置在气流主要导引件2上。气流辅助导引件3具有一辅助导引通道300以及至少一连通于辅助导引通道300的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并且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贯穿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一底端部30B。借此,雾化器主机1所产生的雾化流体F能通过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导引而传送到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辅助导引通道300内,并且外部空气A能穿过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而被引入辅助导引通道300内。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0所示,气流辅助导引件3具有至少一连通于辅助导引通道300的左方辅助引流开口302以及至少一连通于辅助导引通道300的右方辅助引流开口303。更进一步来说,左方辅助引流开口302会贯穿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一左端部30L,并且右方辅助引流开口303会贯穿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一右端部30R。借此,外部空气A能穿过左方辅助引流开口302与右方辅助引流开口303而被引入辅助导引通道300内,并且在辅助导引通道300内的雾化流体F能通过外部空气A从左方辅助引流开口302与右方辅助引流开口303的引入而被向前推进。当然,若是左方辅助引流开口302与右方辅助引流开口303向下偏移而比较靠近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的话,则在辅助导引通道300内的雾化流体F将能通过外部空气A从左方辅助引流开口302与右方辅助引流开口303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实施例也可以不用在气流主要导引件2上开设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也就是说,在第二实施例中,依据不同的使用需求,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可以开设在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底端部20B上,或者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可以被省略而不使用。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1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组件S,其包括:一雾化器主机1、一气流主要导引件2以及一气流辅助导引件3。由图11与图6的比较,图13与图7的比较以及图14与图8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三实施例的雾化器组件S还进一步包括一流体收集件4,流体收集件4能拆卸地设置在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底端部30B上,并且流体收集件4具有一流体收集槽400。另外,第三实施例以使用两个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为例子来做说明。

更进一步来说,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内表面具有一流体导引槽304,并且流体导引槽304会接近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底端部30B。举例来说,流体导引槽304会形成在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内表面的最底端处,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举例为限。另外,气流辅助导引件3具有一连通于流体导引槽304与流体收集槽400之间的流体连通孔305。借此,由流体导引槽304所收集到的流体W能通过流体导引槽304的导引而流向流体连通孔305并收集在流体收集槽400内。也就是说,当雾化流体F被部分液化而产生流体W(例如水滴)时,流体W能通过流体导引槽304的导引而流向流体连通孔305,借此以将流体W收集在流体收集槽400内。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组件S,其包括:一雾化器主机1、一气流主要导引件2以及一气流辅助导引件3。由图15与图8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第四实施例的气流辅助导引件3具有一新增的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新增的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会对应且连通于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以使得一外部空气A能依序穿过新增的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与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而被引入主要导引通道200内。借此,在主要导引通道200内的雾化流体F就能通过“外部空气A从新增的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与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组件S,其包括:一雾化器主机1以及一气流辅助导引件3。由图16与图8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五实施例中,气流辅助导引件3能够直接设置在一雾化器主机1上而不用使用气流主要导引件2。

更进一步来说,气流辅助导引件3具有一辅助导引通道300以及至少一连通于辅助导引通道300的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并且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贯穿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一底端部30B。借此,雾化器主机1所产生的一雾化流体F能传送到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辅助导引通道300内,并且一外部空气A能穿过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而被引入辅助导引通道300内。

举例来说,当雾化流体F夹带着多个药物颗粒(particles)时,由于在辅助导引通道300内的雾化流体F能通过外部空气A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所以夹带着多个药物颗粒的雾化流体F就不容易掉落(附着)在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内表面上而造成药物的浪费。借此,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具有下方辅助引流开口301的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使用,而让雾化流体F所夹带的多个药物颗粒能够被顺利带出到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外部,以提供足够的药物剂量给使用者吸入(也就是能够增加投药效能)。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举例为限。

第六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组件S,其包括:一雾化器主机1以及一气流辅助导引件3。由图17与图16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第六实施例的雾化器组件S还进一步包括:一流体收集件4。

更进一步来说,流体收集件4能拆卸地设置在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底端部30B上,并且流体收集件4具有一流体收集槽400。举例来说,流体导引槽304会形成在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内表面的最底端处,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举例为限。另外,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内表面具有一流体导引槽304,并且流体导引槽304会接近气流辅助导引件3的底端部30B。此外,气流辅助导引件3具有一连通于流体导引槽304与流体收集槽400之间的流体连通孔305。借此,由流体导引槽304所收集到的流体W能通过流体导引槽304的导引而流向流体连通孔305并收集在流体收集槽400内。也就是说,当雾化流体F被部分液化而产生流体W(例如水滴)时,流体W能通过流体导引槽304的导引而流向流体连通孔305,借此以将流体W收集在流体收集槽400内。

值得注意的是,气流辅助导引件3可以是一种喷雾嘴或者咬嘴。也就是说,流体导引槽304会形成在喷雾嘴或者咬嘴的内表面的最底端处,并且具有流体收集槽400的流体收集件4能拆卸地设置在喷雾嘴或者咬嘴的底端部上。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器组件S及其气流主要导引件2,其能通过“气流主要导引件2具有一主要导引通道200以及至少一连通于主要导引通道200的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以及“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贯穿气流主要导引件20的一底端部20B”的技术方案,以使得雾化器主机1所产生的一雾化流体F能传送到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主要导引通道200内,并且使得一外部空气A能穿过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而被引入主要导引通道200内。因此,主要导引通道200内的雾化流体F能通过外部空气A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

也就是说,当雾化模块11所产生的雾化流体F传送到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主要导引通道200内时,主要导引通道200内会形成负压而使得外部空气A能穿过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而被引入主要导引通道200内,所以在主要导引通道200内的雾化流体F就能通过“外部空气A从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或者向前推进。

举例来说,当雾化流体F夹带着多个药物颗粒(particles)时,由于在主要导引通道200内的雾化流体F能通过外部空气A的引入而被向上推升,所以夹带着多个药物颗粒的雾化流体F就不容易掉落(附着)在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内表面上而造成药物的浪费。借此,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具有下方主要引流开口201的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使用,而让雾化流体F所夹带的多个药物颗粒能够被顺利带出到气流主要导引件2的外部,以提供足够的药物剂量给使用者吸入(也就是能够增加投药效能)。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举例为限。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