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灸无烟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3623发布日期:2019-10-08 20:5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灸无烟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灸无烟盒。



背景技术:

针灸,是扎针与艾灸的统称。艾灸是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古老而有效的重要外治手段:《医学入门·针灸》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艾灸拥有几千年的历史,近代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被作为治疗疾病和养生的“新常态”使用。现有产品称为温灸器,有人叫做悬灸盒或艾灸罐,并且现有产品在艾灸时由于为了降低盒体温度不至于烫伤人体,而减少空气进入盒体,致使艾条燃烧减慢或不充分,艾条常有熄灭的现象,如果不进行调节则是盒体温度很高,容易烫伤人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悬灸无烟盒。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灸无烟盒,包括悬灸盒本体、顶盖,所述悬灸盒本体两侧盒壁顶部均设有卡柱,所述悬灸盒本体两侧盒壁卡柱的下方均开设有进气孔,所述悬灸盒本体两侧盒壁下部设有钩座,所述钩座上钩挂有松紧式绑带,所述悬灸盒本体内中部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上表面设有艾柱固定管,所述悬灸盒本体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悬灸盒本体顶部两侧盒壁设置的卡柱相配合的卡扣,所述顶盖中部开设有出烟孔,所述顶盖顶面出烟孔的上方设有旋转挡盖,所述旋转挡盖开设有与出烟孔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顶盖底面设有阻燃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滤网上表面均布设有压片,所述艾柱固定管外底边设有与所述滤网上表面压片相配合的卡沿,所述艾柱固定管通过底部的卡沿卡装于滤网的上表面,所述艾柱固定管可根据灸疗时的需求随意添加去除。

进一步,所述悬灸盒本体外还可套装有隔烟罩,所述隔烟罩顶部设有开口,所述隔烟罩底部为松紧套口,所述隔烟罩底部两端均设有绷带。

所述隔烟罩可根据不同的悬灸盒形状来制定。

所述隔烟罩顶部的开口可通过拉链、粘扣和明扣的方式来进行闭合。

所述悬灸盒本体两侧钩挂的松紧式绑带与所述隔烟罩底部两端设置的绷带均可采用粘贴带或拉拽锁紧带。

所述艾柱固定管管壁为网孔状设计,所述艾柱固定管可根据需求为多个布局于所述滤网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顶盖顶面出烟孔上方设置的旋转挡盖,在使用中可根据需求来旋转顶盖顶面出烟孔上方设置的旋转挡盖来进行调节出烟孔的排烟量及灸疗时灼热感的加减,灸盒本体内滤网上方的艾柱固定管可根据灸疗时的需求进行增加及去除,在不使用时,可将艾柱固定管取下进行清洗,便于随后的保存,艾柱固定管管壁采用网孔状设计,在灸疗时,便于外界与艾柱固定管内部的空气流通,有效的使艾柱固定管内的艾柱燃烧稳定,悬灸盒本体的外部套装的隔烟罩,可将悬灸盒本体套装于内,在灸疗过程中可降低艾灸时所产生的烟量,有效的改善了室内的空气质量,隔烟罩底部为松紧套口,在使用中不会影响到艾灸的治疗效果,而且有效的避免了患者在灸疗时由于长时间的绷压给局部的皮肤造成的伤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推广,具有使用方便,疗效提高,疗程加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灸无烟盒套装隔烟罩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灸无烟盒去除隔烟罩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3为本实用新型顶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实用新型悬灸盒本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5为本实用新型悬灸盒本体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 6为本实用新型隔烟罩俯视示意图;

图 7为本实用新型隔烟罩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如图1-7所示的:一种悬灸无烟盒,包括悬灸盒本体1、顶盖2,所述悬灸盒本体1两侧盒壁顶部均设有卡柱3,所述悬灸盒本体1两侧盒壁卡柱3的下方均开设有进气孔4,所述悬灸盒本体1两侧盒壁下部设有钩座5,所述钩座5上钩挂有松紧式绑带6,所述悬灸盒本体1内中部设有滤网7,所述滤网7上表面设有艾柱固定管8,所述悬灸盒本体1顶部设有顶盖2,所述顶盖2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悬灸盒本体1顶部两侧盒壁设置的卡柱3相配合的卡扣9,所述顶盖2中部开设有出烟孔10,所述顶盖2顶面出烟孔10的上方设有旋转挡盖11,所述旋转挡盖11开设有与出烟孔10相配合的通孔12,所述顶盖2底面设有阻燃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滤网7上表面均布设有压片13,所述艾柱固定管8外底边设有与所述滤网7上表面压片13相配合的卡沿14,所述艾柱固定管8通过底部的卡沿14卡装于滤网7的上表面,所述艾柱固定管8可根据灸疗时的需求随意添加去除。

进一步,所述悬灸盒本体1外还可套装有隔烟罩15,所述隔烟罩15顶部设有开口16,所述隔烟罩15底部为松紧套口,所述隔烟罩15底部两端均设有绷带17。

所述隔烟罩15可根据不同的悬灸盒形状来制定。

所述隔烟罩15顶部的开口可通过拉链、粘扣和明扣的方式来进行闭合。

所述悬灸盒本体两侧钩挂的松紧式绑带6与所述隔烟罩15底部两端设置的绷带17均可采用粘贴带或拉拽锁紧带。

所述艾柱固定管8管壁为网孔状设计,所述艾柱固定管8可根据需求为多个布局于所述滤网7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方案一,将艾柱点然后倒插与悬灸盒本体1内滤网7上表面的艾柱固定管8内,随后盖上顶盖2,将顶盖2两侧的卡扣9口卡于悬灸盒本体1顶部两侧盒壁的卡柱3内,完毕后将松紧式绑带6绕过于患者身体病灶处的底部后,把松紧式绑带6的两端分别钩挂与悬灸盒本体1两侧盒壁下部设置的钩座5内,最后将松紧式绑带6调整到患者适应的松紧度即可。方案二,将艾柱固定管8从悬灸盒本体1内中部滤网7的上表面取下,将艾柱套装于艾柱固定管8内点然,随后调节好高度,通过艾柱固定管8底部的卡沿14卡装于滤网7上表面设置的压片13下,完毕后盖上顶盖2将其卡扣好,最后在悬灸盒整体的外面套装上隔烟罩15,通过隔烟罩15两侧的绷带17固定于患者的病灶处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