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定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3611发布日期:2019-10-08 20:54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穴位定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针灸取穴,具体涉及一种穴位定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我国中医学的一项重要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对多种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应用广泛,具有普适性的特点。针灸过程中,针灸师需一手拿针柄,另一只手固定针体,以这种方式对患者施针,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为了最大限度避免穴位错位,保证治疗效果,现有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针灸定位装置,利用高频超声探头或图片等来判断穴位,但通常需要配套的移动组件,结构复杂,利用不同驱动装置来调节不同方向的位置,操作也较为繁琐,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目前的穴位定位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穴位定位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穴位定位辅助装置,包括:

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有水平支杆;

针灸装置,包括水平转盘,所述水平转盘转动设置在所述水平支杆的底部,所述水平转盘的外周面上设有可伸缩的吊杆,所述吊杆的末端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设有针灸盒,所述针灸盒上设有高频超声探头,所述高频超声探头的一侧设有针灸孔。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支杆上设有控制系统、第一伺服电机和驱动轴,操作人员通过所述控制系统输入指令,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驱动轴控制所述水平转盘转动。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转盘的内部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吊杆包括外筒和伸缩杆,所述外筒固定在所述水平转盘上,所述伸缩杆的内端设有齿条,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根据所述控制系统的信号启动,驱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伸出或回缩,所述水平圆盘内设有供所述齿条滑动的滑道。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一个滑块上,所述水平支杆的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的中部设有供所述驱动轴通过的开孔。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针灸盒的一侧设有消毒液腔,所述消毒液腔的底部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开关和发热电阻丝。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和所述发热电阻丝之间设有计时器。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并排的两个开合夹。

本实用新型,随着水平转盘的转动,吊杆将带动针灸盒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在圆周区域内确定位置,还可以通过调节吊杆的伸出长度,缩小或扩大针灸盒的移动区域,从而对穴位进行定位,不需要横向或纵向分别调节,只需要利用转盘的转动和吊杆的伸缩即可,调节方便,定位穴位时根据高频超声探头的检测结果进行实时观察,保证针灸针取穴位置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转盘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支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穴位定位辅助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针灸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0和设置在底座10上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设有水平支杆12。针灸装置包括水平转盘20,水平转盘20转动设置在水平支杆12的底部,水平转盘20的外周面上设有可伸缩的吊杆30,吊杆30的末端设有竖杆31,竖杆31的底部设有针灸盒40,针灸盒40上设有高频超声探头,高频超声探头的一侧设有针灸孔41。

本实用新型,随着水平转盘20的转动,吊杆30将带动针灸盒40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在圆周区域内确定位置,然后还可以通过调节吊杆30的伸出长度,缩小或扩大针灸盒40的移动区域,从而对穴位进行定位,不需要横向或纵向分别调节,只需要利用转盘的转动和吊杆30的伸缩即可,调节方便。定位穴位时根据高频超声探头的检测结果进行实时观察,保证针灸针取穴位置精确。

如图3所示,水平支杆12上设有控制系统、第一伺服电机22和驱动轴21,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系统输入,第一伺服电机22接收信号,并通过驱动轴21控制水平转盘20转动。控制系统可设置触摸屏、旋钮等方式,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灵敏控制吊杆30的转动范围、速度和停止。

如图2所示,水平转盘20的内部设有第二伺服电机35,吊杆30包括外筒32和伸缩杆,外筒32固定在水平转盘20上,伸缩杆的内端设有齿条33,第二伺服电机35的输出端设有齿轮34,第二伺服电机35根据控制系统的信号启动,驱动齿轮34带动齿条33伸出或回缩,水平圆盘内设有供齿条33滑动的滑道36。利用齿轮34和齿条33的传动方式,来控制伸缩杆的伸出长度,从而准确控制针灸盒40的圆周区域。

第一伺服电机22固定在一个滑块14上,水平支杆12的底部设有滑轨13,滑块14滑动设置在滑轨13上,滑块14的中部设有供驱动轴21通过的开孔141。利用滑块14可控制第一伺服电机22和水平转盘20的位置,滑块14的移动、水平转盘20的转动和伸缩杆的伸缩来共同限定针灸盒40的最终位置,精度高,且滑块14和伸缩杆能够互相补偿移动误差,即使滑块14和伸缩杆其中一个产生问题,也能继续使用。

针灸盒40的一侧设有消毒液腔,消毒液腔的底部设有加热器,加热器包括开关和发热电阻丝。发热电阻丝占据空间小,且加热均匀,可根据需要设置加热面积,而开关可以设定加热时间,对加热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开关和发热电阻丝之间设有计时器,计时器可自行设定时间,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设定,从而在加热时自动关闭电流,停止加热,自动化程度高。

底座10上设有并排的两个开合夹50,开合夹50可方便固定在病床上或者其他位置,便于移动。

本实用新型,随着水平转盘的转动,吊杆将带动针灸盒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在圆周区域内确定位置,还可以通过调节吊杆的伸出长度,缩小或扩大针灸盒的移动区域,从而对穴位进行精确定位,不需要横向或纵向分别调节,只需要利用转盘的转动和吊杆的伸缩即可,调节方便,定位穴位时根据高频超声探头的检测结果进行实时观察,保证针灸针取穴位置精确。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