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剖宫产术中术后下肢保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4187发布日期:2020-04-28 21:0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剖宫产术中术后下肢保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剖宫产术中术后下肢保暖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是指人体腹部以下部分,包括臀部、会阴部、股部、膝部、小腿部以及足部。目前剖宫产后,下肢由于麻醉作用及镇静,使肌肉松弛,丧失收缩能力,“肌泵”功能严重障碍,加之妊娠后因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升高,使静脉血管壁变薄、松弛,弹力下降,血管瓣膜的功能与血管周围保护作用减弱,子宫在骨盆内相应扩大压迫下腔静脉并使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血流滞缓,血液淤滞等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确保产妇产后的下肢的保暖,避免受凉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在冬天应在膝盖上加盖大毛巾保暖,而足浴后立即擦干双脚,冬天注意足部保暖。

目前,剖宫产术中术后的产妇的双脚在冬季一般都得不到有效的保暖,很容易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为了使得产妇的脚在冬季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暖,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剖宫产术中术后下肢保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剖宫产术中术后下肢保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剖宫产术中术后下肢保暖装置,包括保暖脚袋,所述保暖脚袋的顶部设有以环形结构设置的脚脖围袋,且脚脖围袋与保暖脚袋的内部连通,所述保暖脚袋的底侧设有透气脚垫,所述透气脚垫的底部设有加热座,所述加热座上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一侧内壁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腔的顶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导热孔,所述加热腔的底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扇叶,所述移动座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安装于加热腔底部内壁上的支撑座,两个支撑座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轴承座和丝杆电机,所述丝杆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丝杆,且丝杆远离丝杆电机的一端转动安装于轴承座上,所述丝杆转动贯穿移动座并与移动座传动连接;

所述脚脖围袋的上部活动套设有松紧带,所述脚脖围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设有锁紧孔,所述松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脚脖围袋上,所述松紧带的另一端活动贯穿至锁紧孔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头,所述锁紧孔的顶部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安装有锁紧块,且锁紧块的底侧活动延伸至锁紧孔内并挤压固定在松紧带的顶部,所述锁紧块与凹槽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所述调节块的顶部活动设有活动块,所述锁紧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的底端,所述拉绳的顶端贯穿压紧弹簧并延伸至调节块的上方,且拉绳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活动块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顶部内壁上设有贯穿孔,且拉绳活动贯穿贯穿孔。

优选的,位于凹槽内的锁紧块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与凹槽的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扇叶的数量设有三到五个,且三到五个扇叶基于转轴环形均匀排布。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上设有螺孔,且丝杆转动贯穿螺孔并与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加热腔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滑槽,且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远离加热管的一侧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位于温度传感器下方的控制器,且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脚脖围袋将产妇的脚放置在保暖脚袋内,然后通过加热管加热产生热气,与此同时,马达通过转轴带动扇叶旋转并在加热腔内产生风量,风量将热气经过导热孔和透气脚垫带入到保暖脚袋内供产妇的脚进行保暖;同时通过丝杆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可以使得移动座左右移动,移动座又通过马达和转轴带动扇叶左右移动,这样扩大了扇叶的整体活动范围,扇叶所产生风量使得热气更均匀的带入保暖脚袋内供产妇的脚进行保暖,使得产妇的脚在保暖脚袋内受热更均匀;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拉动活动块,活动块通过拉绳带动锁紧块向上挤压压紧弹簧,随后人们可以通过限位头拉动松紧带来调节脚脖围袋的松紧度,调节后,松开活动块,压紧弹簧复位,压紧弹簧推动锁紧块向下挤压松紧带并将松紧带固定在锁紧孔内,这样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将脚脖围袋的开口锁紧,可以减少热气从脚脖围袋的开口处散发出去,减少热损失,提高了使用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暖脚袋能够对产妇的脚进行有效的保暖,而且可以使产妇的脚在保暖脚袋内受热更均匀,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脚脖围袋的开口锁紧,可以减少热气从脚脖围袋的开口处散发出去,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剖宫产术中术后下肢保暖装置中松紧带与调节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剖宫产术中术后下肢保暖装置中转轴与扇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暖脚袋、2加热座、3脚脖围袋、4松紧带、5调节块、6加热腔、7导热孔、8透气脚垫、9马达、10转轴、11扇叶、12加热管、13温度传感器、14控制器、15支撑座、16丝杆电机、17轴承座、18丝杆、19螺孔、20移动座、21活动块、22拉绳、23锁紧块、24压紧弹簧、25凹槽、26锁紧孔、27限位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剖宫产术中术后下肢保暖装置,包括保暖脚袋1,保暖脚袋1的顶部设有以环形结构设置的脚脖围袋3,且脚脖围袋3与保暖脚袋1的内部连通,保暖脚袋1的底侧设有透气脚垫8,透气脚垫8的底部设有加热座2,加热座2上设有加热腔6,加热腔6的一侧内壁设有加热管12,加热腔6的顶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导热孔7,加热腔6的底部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移动座20,移动座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马达9,马达9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轴10,转轴10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扇叶11,移动座20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安装于加热腔6底部内壁上的支撑座15,两个支撑座15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轴承座17和丝杆电机16,丝杆电机16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丝杆18,且丝杆18远离丝杆电机16的一端转动安装于轴承座17上,丝杆18转动贯穿移动座20并与移动座20传动连接;

脚脖围袋3的上部活动套设有松紧带4,脚脖围袋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块5,调节块5上设有锁紧孔26,松紧带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脚脖围袋3上,松紧带4的另一端活动贯穿至锁紧孔26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头27,锁紧孔26的顶部内壁上设有凹槽25,凹槽25内滑动安装有锁紧块23,且锁紧块23的底侧活动延伸至锁紧孔26内并挤压固定在松紧带4的顶部,锁紧块23与凹槽25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24,调节块5的顶部活动设有活动块21,锁紧块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绳22的底端,拉绳22的顶端贯穿压紧弹簧24并延伸至调节块5的上方,且拉绳22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活动块21的底部。

凹槽25的顶部内壁上设有贯穿孔,且拉绳22活动贯穿贯穿孔,位于凹槽25内的锁紧块23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与凹槽25的侧壁滑动连接,扇叶11的数量设有三到五个,且三到五个扇叶11基于转轴10环形均匀排布,移动座20上设有螺孔19,且丝杆18转动贯穿螺孔19并与螺孔19螺纹连接,移动座20的底部设有滑块,加热腔6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滑槽,且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加热腔6远离加热管12的一侧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3和位于温度传感器13下方的控制器14,且加热管12和温度传感器13均与控制器14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暖脚袋1能够对产妇的脚进行有效的保暖,而且可以使产妇的脚在保暖脚袋1内受热更均匀,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脚脖围袋3的开口锁紧,可以减少热气从脚脖围袋3的开口处散发出去,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保暖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保暖脚袋1设有一对供双脚使用,使用时,通过脚脖围袋3将产妇的脚放置在保暖脚袋1内,然后通过加热管12加热产生热气,与此同时,马达9通过转轴10带动扇叶11旋转并在加热腔6内产生风量,风量将热气经过导热孔7和透气脚垫8带入到保暖脚袋1内供产妇的脚进行保暖,同时通过丝杆电机16带动丝杆18转动,丝杆18转动时与移动座20上的螺孔19相对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移动座20通过螺孔19在丝杆18上左右移动,随后移动座20又通过马达9和转轴10带动扇叶11左右移动,这样扩大了扇叶11的整体活动范围,扇叶11所产生风量使得热气更均匀的带入保暖脚袋1内供产妇的脚进行保暖,使得产妇的脚在保暖脚袋1内受热更均匀;而且通过拉动活动块21,活动块21通过拉绳22带动锁紧块23向上挤压压紧弹簧24,随后人们可以通过限位头27拉动松紧带4来调节脚脖围袋3的松紧度,调节后,松开活动块21,压紧弹簧24复位,压紧弹簧24推动锁紧块23向下挤压松紧带4并将松紧带4固定在锁紧孔26内,这样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将脚脖围袋3的开口锁紧,可以减少热气从脚脖围袋3的开口处散发出去,减少热损失,提高了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