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压按摩头制成的脚底按摩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912发布日期:2019-08-16 22:1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压按摩头制成的脚底按摩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底按摩器,尤其涉及一种滚压按摩头制成的脚底按摩垫。



背景技术:

公知的脚底按摩器,是将滚子安装在滚轴上,使用时,将按摩器放在地面上,人体脚底放在按摩器的滚子上,移动脚部时,滚子对脚底产生滚压按摩作用。但是,此类滚子由于只能绕轴转动而不能作自由无轴转动,因此按摩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滚压按摩头,主要由滚动球、壳座、壳盖构成,所述壳座内部具有承载滚动球的承托面,所述壳盖具有禁闭冠盖,所述冠盖具有圆形缺口,所述圆形缺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滚动球的直径,所述滚动球置于所述壳座的承托面上,所述滚动球从所述圆形缺口中露出球冠,所述滚动球被禁闭在所述壳座中并且可以在壳座中作无轴滚动,其特征是,所述壳座为圆管状结构,所述壳盖为圆管状结构,所述壳座的圆管段与所述壳盖的圆管段互相套接固定使按摩头呈圆柱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由滚压按摩头制成的脚底按摩垫,其特征是,包括垫体和垫体表面上阵列布置的滚压按摩头,所述滚压按摩头的壳座还具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垫体具有对应的垫安装孔,在所述垫体下面还设置插销板,所述插销板上设置有压板,所述插销板上还设置有插销,安装时,所述滚压按摩头在上侧,所述垫体在中间,所述压板在下侧,所述插销从垫体上的垫安装孔穿过并插入所述安装孔中使所述安装底板在上侧、所述压板在下侧紧贴在所述垫体上,采用销与孔配合的方式将所述滚压按摩头的安装底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垫体表面。

使用时,将滚压按摩头制成的脚底按摩垫铺设在地面上,人体将双脚放置在中部的滚压按摩垫上,移动脚部时,滚动球即自由无轴滚动从而对脚底产生滚压按摩作用,人体将左脚、右脚分别放置在左、右侧的穴位按摩垫上,内置在左、右侧的穴位按摩垫里面的电动按摩器件对人体脚底穴位产生按摩作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脚底按摩垫,既可以产生滚压按摩作用,还可以产生穴位按摩作用,实现良好的脚底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压按摩头,主要由滚动球、壳座、壳盖构成,所述壳座内部具有承载滚动球的承托面,所述壳盖具有禁闭冠盖,所述冠盖具有圆形缺口,所述圆形缺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滚动球的直径,所述滚动球置于所述壳座的承托面上,所述滚动球从所述圆形缺口中露出球冠,所述滚动球被禁闭在所述壳座中并且可以在壳座中作无轴滚动,其特征是,所述壳座为圆管状结构,所述壳盖为圆管状结构,所述壳座的圆管段与所述壳盖的圆管段互相套接固定使按摩头呈圆柱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壳座的管壁外径与所述壳盖的管壁内径互相匹配并且以所述滚动球的球径为基准,所述壳盖套接在所述壳座外面并且互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壳盖套接在所述壳座外面并且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壳座与壳盖上还设置卡扣装置,所述壳盖套接在所述壳座外面并且通过卡扣装置卡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壳盖上设置卡孔,所述壳座上设置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卡孔互相卡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壳座内部为碗状结构,所述壳座内部具有第一球体承托面,所述滚动球置于所述第一球体承托面上,所述滚动球可以在所述第一球体承托面上滚动。(承托面可以为球面、也可以为倒锥面或平面)。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壳座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止位台阶,所述壳盖套接在所述壳座外面并且通过所述第一止位台阶定位。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还设置一个球承,所述球承为碗状结构,所述球承设置在所述壳座中,所述球承上具有第二球体承托面,所述滚动球置于所述第二球体承托面上,所述滚动球在所述第二球体承托面上滚动,所述球承上还具有第二止位台阶,所述球承通过所述第二止位台阶置于所述壳座圆管段的端口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在所述壳座上还设置水平面上环形布置的球窝,在各个球窝中设置钢珠使各个钢珠呈水平面环形布置,各个钢珠在所述球窝中自由滚动,所述滚动球放置在环形布置的钢珠上并在上面自由滚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压按摩头制成的脚底按摩垫,其特征是,包括垫体及垫体上阵列布置的滚压按摩头,还设置左电动按摩垫及右电动按摩垫,左电动按摩垫及右电动按摩垫分别内置若干电动穴位按摩器件,所述电动穴位按摩器件的安装位置与人体脚底穴位相对应,

所述滚压按摩头主要由滚动球、壳座、壳盖构成,所述壳座内部具有承载滚动球的承托面,所述壳盖具有禁闭冠盖,所述冠盖具有圆形缺口,所述圆形缺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滚动球的直径,所述滚动球置于所述壳座的承托面上,所述滚动球从所述圆形缺口中露出球冠,所述滚动球被禁闭在所述壳座中并且可以在壳座中作无轴滚动,其特征是,所述壳座为圆管状结构,所述壳盖为圆管状结构,所述壳座的圆管段与所述壳盖的圆管段互相套接固定使按摩头呈圆柱状结构,

所述滚压按摩头的壳座还具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滚压按摩头的安装底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垫体表面上,

所述垫体为面料。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滚压按摩头的安装底板采用铆钉铆接或缝线方式贴合固定在所述垫体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垫体上还具有与壳座安装孔相对应的垫安装孔,在所述垫体下面还设置插销板,所述插销板上设置有压板,所述插销板上还设置有插销,安装时,所述滚压按摩头在上侧,所述垫体在中间,所述压板在下侧,所述插销从垫体上的垫安装孔穿过然后插入所述安装孔中使所述安装底板在上侧、所述压板在下侧紧贴在所述垫体上,采用销与孔配合的方式将所述滚压按摩头的安装底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垫体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脚底按摩垫为并排结构,所述滚压按摩头阵列布置在所述垫体中间,所述左电动按摩垫、右电动按摩垫分别并排设置在所述垫体的左、右两侧,当人体双脚放在滚压按摩头上移动,滚压按摩头对脚底产生滚压按摩作用,当人体左、右脚的脚底分别放置所述左电动按摩垫、右电动按摩垫上,所述电动穴位按摩器件对脚底穴位产生振动按摩作用。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脚底按摩垫为上、下两层叠放结构,所述滚压按摩头阵列布置在所述垫体上侧,所述左电动按摩垫、右电动按摩垫叠放设置在所述垫体下侧,人体左、右脚的脚底放置在滚压按摩头上移动,滚压按摩头对脚底产生滚压按摩作用,所述电动穴位按摩器件的振动通过滚压按摩头向上传递到脚底穴位从而产生按摩作用。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底板的安装孔处于所述壳座的中心位置,对应地,在所述垫体上具有对应的垫安装孔,对应地,所述插销板上具有对应的插销。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底板的安装孔为环形布置的若干个安装孔,对应地,在所述垫体上具有对应的垫安装孔,对应地,所述插销板上具有对应的插销。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插销插入所述安装孔中构成紧配合使所述安装底板在上侧、所述压板在下侧夹紧固定在所述垫体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插销的末端设置有倒钩,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台阶,所述插销插入所述安装孔中并且所述倒钩与所述台阶卡合固定使所述安装底板在上侧、所述压板在下侧夹紧固定在所述垫体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所述垫体优选皮革或布面料。

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还设置底部包裹层,所述包裹层设置在最下层,所述垫体与所述底部包裹层通过包边缝纫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滚压按摩头制成的脚底按摩垫,其特征是,包括垫体及垫体上阵列布置的滚压按摩头,还设置左电动按摩垫及右电动按摩垫,左电动按摩垫及右电动按摩垫分别内置若干电动穴位按摩器件,所述电动穴位按摩器件的安装位置与人体脚底穴位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滚压按摩头制成的脚底按摩垫,当人体脚底放置在滚压按摩头上移动,滚压按摩头将对人体脚底产生滚压按摩头作用,而且,按摩垫上的电动穴位按摩器件对脚底穴位还具有振动按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3为剖面图,图4-图6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图4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图5、图6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图16为剖面图,图17-图20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图17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图16、图18-图20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1-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图25为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6-图36为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脚底按摩垫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6为整体结构示意图(缩小结构示意图);图27-图36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2为壳座显示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5为内部剖视图。

图37、图38为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缩小示意图,其中图37为整体结构图,图38为局部结构图。

图39为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0-图43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4-图47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按摩头;

1.1滚动球;

1.2壳座,1.21安装底板,1.21A1、1.21B1、1.21B2、1.21B3安装孔,1.21A11、1.21B11、1.21B21、1.21B31

孔台阶,1.21B底面,1.22壳座的圆管段,1.23第一球体承托面,1.23A外球面,1.24第一止位台阶,

1.25球窝,1.26卡钩,1.26A筋条,1.26A1外圆柱面,1.27中空底部;

1.3壳盖,1.31冠盖,1.31A圆形缺口,1.32壳盖的圆管段,1.33卡孔;

1.4球承,1.41第二球体承托面,1.42第二止位台阶;

1.5钢珠;

1.6插销板,1.60、1.61、1.62、1.63插销,1.60A、1.61A、1.62A、1.63A开口,1.60B、1.61B、1.62B、

1.63B插销倒钩,1.64压板;

2.垫体,2.1表面,2.11、2.12、2.13垫安装孔;

3.1左侧穴位按摩垫,3.2右侧穴位按摩垫,3.11、3.21电动穴位按摩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3为剖面图,图4-图6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图4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图5、图6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显示,本例中,一种滚压按摩头1,主要由滚动球1.1、壳座1.2、壳盖1.3构成,壳座1.2内部具有承载滚动球1.1的承托面,壳盖1.3具有禁闭冠盖1.31,冠盖具有圆形缺口1.31A,圆形缺口1.31A的直径小于滚动球1.1的直径,滚动球1.1置于壳座1.2的承托面上,滚动球1.1从圆形缺口1.31A中露出球冠,滚动球1.1被禁闭在壳座1.2中并且可以在壳座1.2中作无轴滚动,其特征是,壳座为圆管状结构,壳盖为圆管状结构,壳座的圆管段1.22与壳盖的圆管段1.32互相套接固定使按摩头1呈圆柱状结构。

图1中显示,壳座1.2的管壁外径与壳盖1.3的管壁内径互相匹配并且以滚动球1.1的球径为基准,壳盖1.3套接在壳座1.2外面并且通过紧配合互相固定。

图3显示,壳座1.2内部为碗状结构,壳座1.2内部具有第一球体承托面1.23,滚动球1.1置于第一球体承托面1.23上,滚动球1.1可以在第一球体承托面1.23上滚动。(承托面可以是球面、也可以为倒锥面或平面)。本例中,承托面为球面,本实用新型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承托面也可以为倒锥面或平面。

图7-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壳座1.2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止位台阶1.24,壳盖1.3套接在壳座1.2外面并且通过第一止位台阶1.24定位。

图10-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第一球体承托面1.23为底部中空结构,图11显示,壳座1.2具有中空底部1.27。

图13-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图16为剖面图,图17-图20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图17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图16、图18-图20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还设置一个球承1.4,球承1.4为碗状结构,球承1.4设置在壳座1.2中,球承1.4上具有第二球体承托面1.41,滚动球1.1置于第二球体承托面1.41上,滚动球1.1在第二球体承托面1.41上滚动,球承1.4上还具有第二止位台阶1.42,球承1.4通过第二止位台阶1.42置于壳座圆管段 1.22的端口上。

图21-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在壳座1.2上还设置水平面上环形布置的球窝1.25,在各个球窝中设置钢珠1.5使各个钢珠呈水平面环形布置,各个钢珠在球窝1.25中自由滚动,滚动球1.1放置在环形布置的钢珠1.5上并在上面自由滚动。

图23-图25为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壳座1.2与壳盖1.3上还设置卡扣装置,壳座1.2与壳盖1.3互相套接并且通过卡扣装置卡合固定。图23 显示,壳座1.2上设置有卡钩1.26,壳盖1.3上设置有卡孔1.33。当卡钩1.26置于卡孔1.33里面时,壳座 1.2与壳盖1.3卡合固定。

图26-图36为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脚底按摩垫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6为整体结构示意图(缩小示意图);图27-图36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2为壳座显示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5 为内部剖视图。

图中显示,本例中,一种滚压按摩头制成的脚底按摩垫,包括垫体2及垫体2上阵列布置的滚压按摩头1,还设置左电动按摩垫3.1及右电动按摩垫3.2,左电动按摩垫3.1内置若干电动穴位按摩器件3.11,右电动按摩垫3.2内置若干电动穴位按摩器件3.21。电动穴位按摩器件的安装位置与人体脚底穴位相对应。本例采用第六实施例的滚压按摩头。

图26显示,本例中,脚底按摩垫为并排结构,滚压按摩头1阵列布置在垫体中间,左电动按摩垫3.1、右电动按摩垫3.2分别并排设置在垫体2的左、右两侧。使用时,当人体将脚底放置在滚压按摩头1上移动,滚压按摩头1对人体脚底产生滚压按摩作用;当人体左、右脚的脚底分别放置在左电动按摩垫3.1、右电动按摩垫3.2上,启动电源后,电动穴位按摩器件对脚底穴位产生振动按摩作用。

图中显示,本例中,壳座1.2还具有安装底板1.21,安装底板1.21上设置有安装孔,垫体2上具有对应的垫安装孔,在垫体2下面还设置插销板1.6,插销板1.6上设置有压板1.64,插销板上还设置有插销。

图32显示,本例中,安装底板1.21的安装孔为环形布置的三个安装孔1.21B1、1.21B2、1.21B3;图 29、图30显示,对应地,在垫体2上具有对应的三个垫安装孔2.11、2.12、2.13;图33显示,对应地,插销板1.6上具有对应的三个插销1.61、1.62、1.63。

图28、图29、图30、图31显示,安装时,将插销板1.6置于垫体2下面,插销1.61、1.62、1.63分别从垫安装孔2.11、2.12、2.13中穿过然后分别插入壳座1.2上的安装孔1.21B1、1.21B2、1.21B3,安装底板1.21在上侧、压板1.64在下侧夹紧固定在垫体2上(如图26、图27)。采用销与孔配合的方式将滚压按摩头1的安装底板1.21贴合固定在垫体表面2.1。

本例中,插销1.61、1.62、1.63分别对应地插入安装孔1.21B1、1.21B2、1.21B3中构成紧配合使壳座 1.2与插销板1.6互相固定。图33显示,本例中,为了使插销与安装孔之间的紧配合更加牢固,在插销1.61 上还设置有开口1.61A(插销1.62、1.63与1.61结构相同)。本例中,插销1.61、1.62、1.63截面为圆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将滚压按摩头1安装固定在垫体2上的新技术方案,其特征是,滚压按摩头1呈圆柱状结构并且头部为无轴滚动的球体,垫体为面料,优选适合做床罩的皮革或布等面料,各个滚压按摩头是通过底部独立安装固定在垫体表面上,并且在垫体下侧还设置插销板,插销板的插销穿过垫体之后插入壳座的安装孔中,采用销与孔配合的方式将滚压按摩头1的安装底板贴合固定在垫体表面2.1上。由于垫体 2上阵列设置垫安装孔2.11、2.12、2.13,因此,滚压按摩头1是阵列布置固定在垫体2表面上。由于垫体 2采用皮革或布,因此垫体2是柔性的,可以随形贴合铺设在床面上。本实用新型提示,垫体2应选择适合打孔的面料。

本实用新型提示,由于滚压按摩头1是通过壳座1.2的底部贴合固定在垫体表面2.1上,为了使按摩头1更加稳定,按摩头1的整体高度应该降低。图31-图36显示,为了降低整个滚压按摩头的高度,壳座 1.2的外球面1.23A与底面1.21B处于相切位置(或接近相切位置),并且,将安装底板1.21的安装孔设计为环形布置的三个安装孔1.21B1、1.21B2、1.21B3,不但可以使壳座1.2与插销板1.6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而且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滚压按摩头的整体高度。

本例采用第六实施例的滚压按摩头,壳座1.2与壳盖1.3是通过卡扣装置卡合固定。本实用新型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壳盖1.3套接在壳座1.2外面时,可以由壳盖圆管段的内壁与壳座圆管段的外壁通过紧配合互相固定;也可以在壳座的圆管段处设置若干筋条,由筋条与壳盖圆管段的内壁通过紧配合互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示,由于插销1.61、1.62、1.63分别设置开口1.61A、1.62A、1.63A,因此插销具有径向回弹性,在确保插销与孔紧配合的情况下,插销插入安装孔时更加省力,不需要借助专用工具就可以完成装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示,滚压按摩头1呈圆柱状结构并且通过底部贴合固定在垫体表面上,这样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整个按摩头位于垫体表面以上,按摩头对人体脚底的顶压更深入,第二,由于滚动球可以无轴滚动,因此对人体的滚压按摩效果更好。

图37、图38为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缩小示意图,其中图37为整体结构图,图38为局部结构图。图38为移开上层垫体2之后显示下层电动按摩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七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脚底按摩垫为上、下两层叠放结构,滚压按摩头1阵列布置在垫体2上侧,左电动按摩垫 3.1、右电动按摩垫3.2叠放设置在垫体2下侧,垫体2与下侧的电动按摩垫可以通过包边缝纫固定(包边为普通竹凉席垫的常见制作工艺)。使用时,人体左、右脚的脚底放置在滚压按摩头1上移动,滚压按摩头1对人体脚底产生滚压按摩作用;当通上电源时,电动穴位按摩器件的振动通过滚压按摩头1传递到人体脚底从而产生按摩作用。

图39为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七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插销1.61、1.62、1.63截面为十字形结构。

图40-图43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1、图42中显示,与第七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插销1.61、1.62、1.63的末端还分别设置有倒钩16.1B、1.62B、16.3B,图40、图43显示,安装孔1.21B1、1.21B2、1.21B3中还分别设置有孔台阶1.21B11、1.21B21、1.21B31,插销1.61、1.62、 1.63分别插入安装孔1.21B1、1.21B2、1.21B3中并且倒钩16.1B、1.62B、16.3B分别与孔台阶1.21B11、 1.21B21、1.21B31卡合固定使壳座1.2与插销板1.6互相固定。图40、图43显示,本例中,在壳座1.2的圆管段1.22处设置有若干筋条1.26A,筋条1.26A具有外圆柱面1.26A1,壳盖1.3套接在壳座1.2外面时,壳盖1.3的圆管段1.32的内壁与外圆柱面1.26A1通过紧配合互相固定。

图44-图47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七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安装底板的安装孔1.21A1处于壳座中心位置,对应地,在垫体上具有对应的垫安装孔,对应地,插销板1.6上具有对应的插销1.60。图44、图47显示,安装孔1.21A1具有孔台阶1.21A11,图45、图46 显示,插销1.60的末端还设置有倒钩16.0B。图中还显示,插销1.60还设置有开口1.60A。

本实用新型提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还可以设置底部包裹层,包裹层设置在最下层,垫体与底部包裹层采用包边缝纫固定(包边为普通竹凉席垫的常见制作工艺)。包裹层可以选取皮革或布面料,底部包裹层也可以选取竹凉席垫。包裹层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更加美观,另一个是增加对上层的整体承托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