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5214发布日期:2019-08-13 21:0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采血管。



背景技术:

真空采血管是临床检验中常用耗材之一,真空采血管通常由试管、密封塞、密封帽组成,结构简单,当有特殊要求时使用效果并不理想。真空管的负压较大,采血初期血液流入管底速度快,红细胞相互撞击可导致细胞破裂,造成抽血时细胞溶血。采血的时间很短,采血管的标签虽有不同的刻度标识,但准确的控制样本量不得超过指定容量时,医务人员操作水平要相当熟练;当采血患者较多时,医务人员需快速、准确的粘贴患者条形码,有时会出现标签遮挡采血管,不利于观察采血管内血液的量。因此,我们需要新型的采血管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采血管,解决抽血时溶血的问题,便于快速、准确的进行血样标记,提高检测效率,便于观察试管内容物。本实用性的采血管包括管体1、密封塞2、管盖3和标签4。管体可以是玻璃、有机玻璃、聚酯类材料、塑料、硅胶等任何可用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1内侧壁设有弧形引流线5,引流线5为与管体1内壁一体成型的线型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1内侧壁的引流线5为两个以上圆环形或螺旋形。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4为透明材质,标签四边有0.2-5mm宽的彩色带6,彩色带6的颜色与管盖3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4的容量刻度线位置有彩色带7。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4的宽度为管体1外周周长的1/2——3/4。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1外壁上沿着轴向方向有一条刻度线8,标签4的彩色带6与刻度线8对齐后,粘贴在管体1上。

进一步地,所述刻度线8为防水烤漆线。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1内侧壁有抗凝层9。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采血管,并可以方便准确的粘贴患者的条形码,分离后便于观察标本的状态,从而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采血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标签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当血液进入采血管管体内后,血液沿着管壁向下流淌,但弧形引流线可以有效的降低血流速度、给血液分流的效果,能有效避免或降低因真空管的负压较大,导致采血初期血液流入管底速度过快,使得细胞破裂,发生抽血时细胞溶血。尤其适用圆形或螺旋形的导流线

通过适用彩色透明标签,便于义务人员对样品进行充分标记,采血的时间很短,采血管的标签虽有不同的刻度标识,但准确的控制样本量不得超过指定容量时,医务人员操作水平要相当熟练;当采血患者较多时,医务人员需快速、准确的粘贴患者条形码,有时会出现标签遮挡采血管,不利于观察采血管血液的量。

按照真空采血管的操作规范,对患者进行血液样品采集后,将患者条形码沿刻度线8顺时针粘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采血管,可以有效的防止标本溶血,可以方便准确的粘贴患者的条形码;同时,这样可以将采血管内的标本状态显露于检测者,方便进行样品的观察和比对,便于检测人员快速分析原因,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本说明书中的多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实施例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