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石网篮及用于取石网篮的双腔端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3779发布日期:2019-09-25 00:01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石网篮及用于取石网篮的双腔端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石网篮以及用于取石网篮的双腔端帽。



背景技术: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取石网篮作为ERCP 配件中常用的取石工具,可以取出胆道内的结石。取石网篮分为有导丝引导网篮、无导丝引导网篮和取碎一体取石网篮,根据网篮形状可以分为“六边形”、“钻石型”和“螺旋形”。

传统的ERCP手术中器械的交换通过预留在人体内的长导丝(4.5m)进行,需要医生和护士配合进行,对医生和护士操作的配合的熟练程度有较高要求,而且手术耗时较长,为了节省手术时间并实现医生单人操作,ERCP手术发展出了可配合短导丝(2.6m)实现ERCP 器械间快速交换的一套手术器械。目前常规的取石网篮因无导丝腔或导丝腔道过长,无法与短导丝ERCP手术实现快速交换。与短导丝配合使用的取石网篮技术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存在导丝腔道入口受力拉伸变形,导丝插入困难,以及导丝被网篮远端端帽带动而妨碍网篮套取结石和撤出胆道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石网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导丝腔道入口受力拉伸变形,导丝插入困难,以及导丝被网篮远端端帽带动而妨碍网篮套取结石和撤出胆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石网篮,包括网篮,外管,操作部,网篮与操作部相连接,操作部可以控制网篮移动。外管近端与操作部相连接,且从近端向远端轴向延伸,外管远端设有双腔端帽,导丝可通过双腔端帽的一个腔道,网篮可通过双腔端帽的另一个腔道。

操作部包括手柄和芯杆,所述手柄沿所述芯杆前后滑动可以使网篮伸出或收起。

双腔端帽包括连接部和双腔部。双腔端帽的腔道是空心结构,空心结构与外管共同形成网篮伸出和收起的腔道。连接部一端的外表面具有螺旋倒刺结构,用于与外管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外表面具有突出结构,与双腔部连接。连接部和双腔部的连接方式为包塑,粘黏,热套。

优选地,突出结构周围具有凹槽结构。

优选地,突出结构为四角,六角或八角止动结构。

一种取石网篮的双腔端帽,双腔端帽包括连接部和双腔部,导丝通过双腔端帽的其中一个腔道,网篮通过双腔端帽的另一个腔道。

连接部一端的外表面具有螺旋倒刺结构,连接部的另一端的外表面具有突出结构。

优选地,突出结构周围具有凹槽结构。

连接部和双腔部可以是由不锈钢、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由于人体胆道等器官并不是标准的管状,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外管直径相对较大,且内部还设置有网篮等部件,因此灵活度相对较差,在有弯曲处推送外管时很容易不按预定线路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取石网篮,外管远端设置有双腔端帽,双腔端帽贴近外管内壁。使用时,可以使用切开刀将导丝推送到预定位置。需要使用取石网篮进行取石时,可以预先在导丝腔穿过导丝,固定导丝,推送外管,使外管沿着导丝运动,使得外管按预定线路运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导丝穿过双腔端帽的B腔道,网篮放置于双腔端帽的A腔道。将器械沿导丝插入内窥镜通道并小心的将取石网篮的外管推至十二指肠乳头,在内窥镜下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将取石网篮的外管尖端通过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道。使用注射器从取石网篮的鲁尔接头注射造影剂,用于帮助确定网篮与结石的位置。把取石网篮的外管推进,越过想要捕获的结石。通过推动操作部的手柄,慢慢打开网篮,通过拉动网篮圈套结石。套住结石后,通过拉动操作部手柄使结石收紧固定在取石网篮的外管远端端面。向近端推动手柄,撤回网篮,直至结石被拉出胆道。如果有多颗结石,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所有的结石被取出为止。取出后的结石在肠道释放,可以通过人体的粪便排泄,完成整个结石脱离人体的过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取石网篮,具有快速交换功能,可以缩短ERCP手术快速交换取石网篮的交换撤出时间,节约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取石网篮,通过在远端加上双腔端帽实现过导丝功能,增强了导丝腔道的强度,避免出现过导丝腔道变形或破裂,网篮在轴向方向移动时,避免导丝被网篮远端端帽带动干扰取石。

附图说明

图1是取石网篮的总体示意图

图2A是双腔端帽的剖视图

图2B是双腔端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腔端帽的头端连接件示意图

图4A是取石网篮在胆道内确定结石位置示意图

图4B是取石网篮收紧时的示意图

图4C是取石网篮取石时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网篮,2、外管,3、护套管,4、导丝,5、双腔端帽,6、腔道A,7、腔道B,8、连接部,9、双腔部,10、操作部,11、手柄,12、芯杆,13、鲁尔接头,14、连接件,15、结石,16、内窥镜,17、胆道,18、十二指肠乳头,19、螺旋倒刺结构,20、突出结构,21、凹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将靠近操作者的一端定义为近端,将远离操作者的一端定义为远端。

如图1所示,是取石网篮的总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取石网篮包括网篮1,外管2,操作部10,网篮1与操作部10相连接,从而操作部10可以操纵网篮1移动,外管2近端与操作部10连接,并沿着取石网篮从近端向远端轴向延伸。操作部10包括手柄11,芯杆12,芯杆12沿着取石网篮从近端向远端轴向延伸,手柄11位于取石网篮近端,设于芯杆12上,且手柄11沿芯杆12前后滑动可以使网篮1伸出或收起。外管2的近端设有护套管3,护套管3 近端通过连接件14与芯杆12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取石网篮的外管2远端设有双腔端帽5。

如图1、2A-2B所示,双腔端帽5包括连接部8和双腔部9,导丝4通过双腔端帽5的其中一个腔道,即腔道B7,网篮1通过双腔端帽5的另一个腔道,即腔道A6。双腔端帽的两个腔道是空心结构,空心结构与外管2共同形成网篮1伸出和收起的腔道。

如图3所示,连接部8一端与双腔部9相连,另一端与外管2相连,连接部8与外管2 相连的一端,其外表面具有螺旋倒刺结构19;连接部8与双腔部9相连的一端,连接部8的外表面具有突出结构20,突出结构20周围还可具有凹槽结构21,突出结构20以及凹槽结构21使得连接部8与双腔部9可以更好的连接。连接部8和双腔件9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包塑,粘黏,热套,或其它常规的方式。突出结构20可以是四角,六角或八角等止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取石网篮远端设有双腔端帽实现过导丝功能,增强了导丝腔道的强度,避免出现导丝腔道变形或破裂,且避免网篮打开后与导丝的干涉。

如图1、2B、4A-4C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取石网篮上具有双腔端帽5,将导丝4 穿过双腔端帽5的腔道B7,网篮1放置于双腔端帽5的腔道A6。将整个器械沿导丝4插入内窥镜通道,将取石网篮的外管2推至十二指肠乳头18,在内窥镜16下观察十二指肠乳头 18,将取石网篮的外管2远端通过十二指肠乳头18插入胆道17。使用注射器从取石网篮的鲁尔接头13注射造影剂,帮助确定网篮1与结石15的位置。把取石网篮的外管2向远端推进,越过想要捕获的结石15。通过向远端推动操作部10的手柄11,慢慢打开网篮1,通过拉动网篮1圈套结石15,网篮1套住结石15后,通过回撤拉动操作部10的手柄11,使结石 15收紧固定在取石网篮的外管2远端端面。向近端回撤手柄11,撤回网篮1,直至结石15 被拉出胆道17。如果有多颗结石,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所有的结石被取出为止。

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于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及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在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