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及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6579发布日期:2019-05-31 21:4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及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柜加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及消毒柜。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餐饮行业的酒店、餐厅都需要使用消毒柜对餐具进行消毒,甚至不少家庭也购置了不同型号的消毒柜。

现今的消毒柜常采用高温消毒方式,具有安全环保、无泄漏、无辐射以及杀菌全面等特点。但是现今市售的消毒柜存在着加热器对消毒柜腔体内的加热效率较低下,加热器产生的热空气在消毒柜腔体内不能充分流动等情况,容易出现热量在消毒柜腔体内分布不均,局部区域过热等问题,影响了消毒柜的使用寿命。在冬天环境温度较低时,加热器对消毒柜腔体内的加热效率较低下还会导致加热消毒的时间较长,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以及消毒柜,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应用于消毒柜,所述消毒柜包括腔体,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包括横流风机及加热器,所述横流风机及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横流风机的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横流风机在启动时带动所述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内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横流风机及所述加热器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加热器启动时,控制所述横流风机启动,在所述加热器关闭时,控制所述横流风机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还包括风机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风机驱动电路与所述横流风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风机驱动电路控制所述横流风机启动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横流风机的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腔体内的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依据所述温度信息控制所述加热器启动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还包括可控硅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可控硅驱动电路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可控硅驱动电路控制所述加热器启动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还包括安全护罩,所述安全护罩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用于覆盖所述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护罩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用于引导所述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内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消毒柜的内壁,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消毒柜,所述消毒柜包括腔体以及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包括横流风机及加热器,所述横流风机及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横流风机的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横流风机在启动时带动所述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内流动。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应用于消毒柜,该消毒柜包括腔体,该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包括横流风机及加热器,所述横流风机及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横流风机的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横流风机在启动时带动所述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内流动。在本申请中,所述横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加热器相对设置,在所述横流风机启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在所述消毒柜的腔体内流动。所述横流风机具有出风量大、输出的气流的横向流速均匀且比较稳定的特点,能够加快所述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内流动,使得所述腔体内的空气温度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并且使所述腔体内的热量分布均匀,避免腔体内的局部温度过高,提高了加热器的加热效率。因此该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因加热器的加热效率低下造成的热量在消毒柜腔体内分布不均,局部区域过热的问题。

该消毒柜与上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设置于消毒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消毒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导风板以及安全护罩设置于消毒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安全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消毒柜;110-腔体;120-侧壁;130-底壁;140-顶壁;200-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210-横流风机;211-叶轮;212-进风口;213-出风口;220-加热器;230-固定支架;240-控制器;250-温度传感器;260-可控硅驱动电路;270-风机驱动电路;280-安全护罩;290-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所述消毒柜100包括腔体110,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200包括横流风机210以及加热器220,所述横流风机210以及所述加热器220均设置在所述腔体110内,所述加热器220与所述横流风机210的出风口213相对设置,所述加热器220用于加热所述腔体110内的空气,所述横流风机210在启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加热器220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110中流动。所述横流风机210具有出风量大、输出的气流的横向流速均匀且比较稳定的特点,能够加快所述加热器220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110内循环流动,使得所述腔体110内的空气温度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并且使所述腔体110内的热量分布更加均匀,避免腔体110内的局部温度过高,提高了加热器220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流风机210设置于所述腔体110的侧壁120与底壁130的交角处,所述横流风机210包括叶轮211以及进风口212,所述进风口212贴近所述底壁130设置,用于输入空气,所述出风口213贴近所述侧壁120设置,用于输出空气,所述叶轮211设置在所述横流风机210内部,用于加快输入空气的流动速度并将空气从所述出风口213输出。所述加热器220设置在所述侧壁120并与所述横流风机210的出风口213相对设置,所述加热器220与所述出风口213的间隔距离可以在5厘米至15厘米之间。在所述横流风机210启动时,所述叶轮211快速转动以加快输入空气的流动速度并将空气从所述出风口213输出,从所述出风口213输出的空气快速流经所述加热器220,带动所述加热器220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110中循环流动,从而达到加快所述加热器220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110内循环流动,提高加热器220的加热效率的目的。

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200还包括固定支架230,所述固定支架230设置在所述消毒柜100的内壁,所述加热器220与所述固定支架230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支架230的一端与所述腔体110的侧壁120连接,所述固定支架230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器220的连接部连接。由于所述固定支架230将所述加热器220固定在所述消毒柜100腔体110的侧壁120上并将所述加热器220的加热部与所述侧壁120隔开一定距离,所述固定支架230起到了避免所述加热器220在工作时将所述消毒柜100的侧壁120烫坏的作用。

请参照图2,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200还包括控制器240,所述控制器240与所述横流风机210以及所述加热器220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40用于在所述加热器220启动时,控制所述横流风机210启动,在所述加热器220关闭时,控制所述横流风机210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2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50、可控硅驱动电路260以及风机驱动电路270。所述控制器240通过所述可控硅驱动电路260与所述加热器22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40还通过所述风机驱动电路270与所述横流风机210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250与所述控制器240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250用于检测所述腔体110内的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240,所述控制器240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息通过所述可控硅驱动电路260控制所述加热器220启动或关闭,当所述加热器220启动时,所述控制器240还通过所述风机驱动电路270控制所述横流风机210启动,当所述加热器220关闭时,所述控制器240还通过所述风机驱动电路270控制所述横流风机210关闭。例如,当所述消毒柜100开始进行加热消毒时,所述控制器240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250发送过来的温度信息,并依据所述温度信息通过所述可控硅驱动电路260控制所述加热器220的启动或关闭,当所述温度信息小于120℃时,所述控制器240通过所述可控硅驱动电路260控制所述加热器220启动,当所述温度信息大于120℃时,所述控制器240通过所述可控硅驱动电路260控制所述加热器220关闭。并且当所述加热器220启动时,所述控制器240向所述风机驱动电路270发送启动信息,所述风机驱动电路270接收到所述启动信息后控制所述横流风机210启动,当所述加热器220关闭时,所述控制器240在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5秒)后向所述风机驱动电路270发送关闭信息,所述风机驱动电路270接收到所述关闭信息后控制所述横流风机210关闭。

在本实施例,所述温度传感器250设置在所述腔体110的底壁130并与所述横流风机210的进风口212相对设置,如图4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250与所述横流风机210的进风口212之间的间隔可在10厘米至20厘米之间,当所述横流风机210启动时,从所述出风口213输出的空气快速流经所述加热器220,带动所述加热器220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110中循环流动,循环流动的空气会经过所述温度传感器250再次从所述进风口212输入到所述横流风机210中,由此温度传感器250检测到的温度信息能够代表所述腔体110内的温度。

请参照图5,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200还包括安全护罩280以及导风板290,所述安全护罩280设置于所述腔体110内,用于覆盖所述加热器220,所述导风板290设置于所述腔体110内,用于引导所述加热器220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110中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护罩280设置在所述侧壁120,与所述侧壁120围成一个贯通空间,所述加热器220设置在所述贯通空间内,当所述横流风机210启动时,从所述出风口213输出的空气快速流入所述贯通空间,带动所述加热器220加热的空气快速流出所述贯通空间并快速在所述腔体110中循环流动。所述安全护罩280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贯通空间内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通孔流到所述贯通空间外以及所述贯通空间外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通孔流到所述贯通空间内。优选地,请参照图6,所述安全护罩280上设置有至少40个通孔,并且所述通孔的直径不超过1厘米,直径不超过1厘米的通孔能够避免用户误触所述加热器220,保护用户的人身安全的同时也能够使得所述贯通空间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流到所述贯通空间外以及所述贯通空间外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通孔流到所述贯通空间内,提高所述加热器220的加热效率。

所述导风板290呈一定倾角设置于所述消毒柜100的侧壁120并与所述横流风机210的出风口213相对,当所述横流风机210启动时,从所述出风口213输出的空气快速流经所述加热器220,带动所述加热器220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110中流动,此时加热的空气沿着所述侧壁120快速向上流动,在遇到所述导风板290后,加热的空气流动方向被所述导风板290改变,变为沿着所述腔体110的顶壁140快速流动,避免了加热的空气直接碰撞所述顶壁140造成空气的流速变慢,从而达到加快所述加热器220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110内快速循环流动的目的,提高了所述加热器220的加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及消毒柜,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应用于所述消毒柜,所述消毒柜包括腔体,所述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包括横流风机及加热器,所述横流风机及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横流风机的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横流风机在启动时带动所述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内流动。在本申请中,所述横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加热器相对设置,在所述横流风机启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在所述消毒柜的腔体内流动。所述横流风机具有出风量大、输出的气流的横向流速均匀且比较稳定的特点,能够加快所述加热器加热的空气在所述腔体内流动,使得所述腔体内的空气温度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并且使所述腔体内的热量分布均匀,避免腔体内的局部温度过高,提高了加热器的加热效率。因此该消毒柜加热控制装置应用于所述消毒柜,能够有效解决因加热器的加热效率低下造成的热量在消毒柜腔体内分布不均,局部区域过热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