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5207发布日期:2019-08-21 00:06阅读:878来源:国知局
一种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



背景技术:

如今临床上需要对肺内结节进行切除治疗时,必须在CT的透视下,利用定位针对肺结节进行精确定位,以增加肺结节切除手术的精确性,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切除手术带来的创伤。定位过程中,利用注射器预先抽取医用胶,间断进针并重复局部CT扫描直到针尖位置达到肿瘤上方或者肿瘤旁边内脏层胸膜下,缓慢注射医用胶水。当肿瘤位置较深时,需要边注射边推针至肺外。在操作时,不仅要注意推针的速度还需要注意注射速度,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便于肺结节的定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包括定位针和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设在针筒内的活塞杆和设在针筒头部的连接头;所述定位针套接在针筒头部的连接头上,所述定位针为中空结构,所述定位针的针尖设有第一出孔,所述定位针靠近针尖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出孔,所述第二出孔呈若干排分布在所述定位针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距离针尖的第一出孔0.3~0.7cm、0.8~1.2cm、1.3~1.7cm、1.8~2.2cm 处分别设有一排环绕定位针径向排列第二出孔。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器包括支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针筒侧壁的导轨、在所述导轨上滑动的活动环和与活动环可滑动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活动环内设有限制所述支撑杆滑动的制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所述制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两个U字形的制动蹄,所述空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将所述制动蹄撑开并压紧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制动蹄上设有按压块,所述活动环设有开孔,所述按压块从所述开孔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推动活塞将胶水打进肺内,定位针的针头设有第一出孔,定位针靠近针尖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出孔,胶水从第一出孔和第二出孔流出,直接形成个条状硬性胶棒。不需要在注射时移动定位针,操作方便,避免定位针移动速度和注射速度不均匀时,造成的胶棒不连续或者胶棒过粗。一次性就可以完成肺结节术前定位工作。方便医生进行后期的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活动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针,2注射器,3针筒,4活塞杆,5连接头,6第一出孔,7 第二出孔,8导轨,9活动环,10支撑杆,11空腔,12制动蹄,13弹簧,14按压块,15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针1,包括定位针1和注射器2,所述注射器2包括针筒3、设在针筒3内的活塞杆4和设在针筒3头部的连接头5;所述定位针1套接在针筒3头部的连接头5上,所述定位针1为中空结构,所述定位针1的针尖设有第一出孔6,所述定位针1靠近针尖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出孔7,所述第二出孔7呈若干排分布在所述定位针1的侧壁上。

患者手术前进行CT扫描,根据患者肿瘤的位置依据垂直就近的原则确定进针部位。将定位针1刺入直至针尖位置达到肿瘤上方或者肿瘤旁边内脏层胸膜下,缓慢注入医用胶水。推动针筒3内的活塞杆4,活塞杆4挤压针筒3内部的胶水,连接头5连通针筒3和定位针1,活塞杆4运动时将胶水推动定位针1内,最终将胶水从定位针1的第一出孔6和第二出孔7注入患者体内。在定位针1 的针尖上设有第一出孔6,定位针1靠近针尖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出孔7,第二出孔7呈若干排分布在所述定位针1的侧壁上,胶水从第一出孔6和第二出孔7流出,把胶水打进肺内就可以形成个条状硬性胶棒,不需要移动定位针1。

具体的,距离针尖的第一出孔60.3~0.7cm、0.8~1.2cm、1.3~1.7cm、1.8~2.2cm 处分别设有一排环绕定位针1径向排列第二出孔7。使得注入的胶水能够形成均匀的条状硬性胶棒,方便医生操作。

实施例2

参见图2至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注射器2包括支撑机构。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针筒3侧壁的导轨8、在所述导轨8上滑动的活动环9和与活动环9可滑动连接的支撑杆10,所述活动环9内设有限制所述支撑杆10滑动的制动机构。进一步的,支撑杆10数量为3根,等距分布在活动环9上,支撑杆10和活动环9可滑动连接。进针头时,支撑杆10与人体的表面接触,具体的,支撑杆10在滑动时与活动环9有一定摩擦力。针筒 3通过导轨8和活动环9可滑动连接,调节支撑杆10的位置,定位针1垂直于人体的表面,确定进针角度后推动针筒3,将定位针1推入人体内。确保进针时定位针1垂直进入,同时避免进针过程中医护人员手抖动造成针道偏移。

具体的,所述活动环9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内设有所述制动机构。通过控制制动机构,调节支撑杆10与活动环9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调节支撑杆10 的位置。具体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两个U字形的制动蹄12,所述空腔11内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将所述制动蹄12撑开并压紧在所述支撑杆10上,所述制动蹄12上设有按压块14,所述活动环9设有开孔15,所述按压块14从所述开孔15穿出。在弹簧13的作用下,制动蹄12压紧在支撑杆10上,防止支撑杆10滑动。当需要滑动支撑杆10进行调节角度时,按压制动蹄12上的按压块14,制动蹄12发生弹性形变,向内部弯曲,制动蹄12与支撑杆10的分离,接触制动蹄12对支撑杆10的限制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