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远端C型骨折带侧翼锁定接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374发布日期:2019-09-20 21:4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腓骨远端C型骨折带侧翼锁定接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在骨折手术中用于骨折复位的腓骨远端C型骨折带侧翼锁定接骨结构。



背景技术:

骨折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越发严重,骨折年发生率逐步上升,腓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现有技术中的克氏针、张力带、螺钉等缺乏对骨折远端的稳固固定,尤其是对于腓骨远端的C型骨折并没有相针对的锁定接骨板,也不能完全满足复位固定的要求。普通的接骨板虽然具有一定的固定强度,但是贴服性不能完全满足,容易出现皮肤愈合延迟等并发症,而现有的解剖型接骨板或普通锁定接骨板,不具备螺钉的多角度固定,使用中螺钉易于松动,使把持力减弱,且螺钉易打到关节面中,造成临床应用困难,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腓骨远端C型骨折带侧翼锁定接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腓骨远端C型骨折带侧翼锁定接骨结构,包括:锁定接骨板、万向锁定螺钉、锁定螺钉和加压螺钉;锁定接骨板的头部分别设置贯穿锁定接骨板的万向锁定孔、锁定孔和导针孔,锁定接骨板的干部设置向一侧凸出的侧翼,侧翼上设置贯穿锁定接骨板的侧翼滑动加压孔,锁定接骨板的干部还设置有贯穿锁定接骨板的锁定加压孔和锁定孔;万向锁定螺钉、锁定螺钉和加压螺钉分别与锁定接骨板上的万向锁定孔、锁定孔、侧翼滑动加压孔和锁定加压孔对应配合;锁定接骨板与人体腓骨形状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锁定接骨板头部设置六个万向锁定孔、一个锁定孔和四个导针孔,锁定接骨板干部设置一个侧翼滑动加压孔,三个锁定加压孔和一个锁定孔。

所述的锁定接骨板的干部向侧后方扭转以贴合腓骨骨体表面。

所述的侧翼滑动加压孔选择性由加压螺钉固定或配合纽扣与尼龙线弹性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腓骨远端C型骨折带侧翼锁定接骨结构中,锁定接骨板的头部上设置六个万向锁定螺钉孔,可使锁定螺钉呈多方向固定,便于避开关节面,且交叉固定提高固定强度;锁定接骨板后干部端向侧后方扭转,采用与人体腓骨相吻合的设计,贴服性良好,对皮肤张力影响更小;侧翼上的侧翼滑动加压孔,既可植入加压螺钉固定,又可以配合纽扣与尼龙线弹性固定,使临床手术中使用方便,增加医生手术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腓骨远端C型骨折带侧翼锁定接骨结构锁定接骨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腓骨远端C型骨折带侧翼锁定接骨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腓骨远端C型骨折带侧翼锁定接骨结构中的螺钉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腓骨远端C型骨折带侧翼锁定接骨结构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腓骨远端C型骨折带侧翼锁定接骨结构,包括:锁定接骨板1、万向锁定螺钉8、锁定螺钉和加压螺钉9;锁定接骨板的头部分别设置贯穿锁定接骨板的万向锁定孔2、锁定孔3和导针孔4,锁定接骨板的干部设置向一侧凸出的侧翼7,侧翼上设置贯穿锁定接骨板的侧翼滑动加压孔5,锁定接骨板的干部还设置有贯穿锁定接骨板的锁定加压孔6和锁定孔3;万向锁定螺钉、锁定螺钉和加压螺钉分别与锁定接骨板上的万向锁定孔、锁定孔、侧翼滑动加压孔和锁定加压孔对应配合;锁定接骨板与人体腓骨形状相吻合。

锁定接骨板头部设置六个万向锁定孔、一个锁定孔和四个导针孔,锁定接骨板干部设置一个侧翼滑动加压孔,三个锁定加压孔和一个锁定孔,从而使与各孔配合的螺钉呈多方向固定,便于避开关节面,且交叉固定提高固定强度。万向锁定螺钉与万向锁定孔相配合能够在±15°的范围内调节固定角度,从而使锁定接骨板与骨体的固定更加灵活,固定后的受力也更加均匀,不易松脱。上述各万向锁定孔、锁定孔、锁定加压孔、侧翼滑动加压孔在手术使用中都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穿钉位置和穿钉数量。万向锁定螺钉孔和万向锁定螺钉的结构和使用方式属于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锁定接骨板的干部向侧后方扭转,采用与人体腓骨相吻合的设计,贴服性良好,对皮肤张力影响更小。

侧翼滑动加压孔选择性由加压螺钉固定或配合纽扣与尼龙线弹性固定,使临床手术中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然会利用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