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骨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3333发布日期:2019-08-03 16:2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持骨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持骨钳。



背景技术:

颈椎椎板单开门成型术是脊柱外科的常规手术,其中一个步骤需要将椎板进行单开门成型,其过程类似于掀盖操作:将颈椎椎板一侧磨除表层皮质成为一凹槽作为门轴,另一侧全层磨断后,将椎板掀开成型,放置微型钢板并用螺钉对微型钢板进行固定。现有的手段完成以上操作需要二人配合,主刀使用持骨钳将椎板掀开后,由助手用血管钳把持椎板,然后再由主刀安装螺钉和微型钢板。通常使用的持骨钳,包括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分别设有第一握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握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通过绕销轴旋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可夹持椎板。

在对椎板进行掀开、把持以及安装微型钢板等操作过程中,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器械,需要人员协助,效率低;

2)采用传统血管钳把持椎板,容易打滑夹持不稳,造成椎板掉落回弹对脊髓进行冲击压迫,从而引起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持骨钳,采用该持骨钳可由单人完成椎板掀开、把持以及安装微型钢板等操作,无需其他器械和人员协助,节省人力,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持骨钳,包括持骨钳本体,持骨钳本体包括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第一钳臂设有第一握持部和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用于抵接于椎板边缘,第二钳臂设有第二握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椎板,还包括用于安装微型钢板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钳臂的靠近第二夹持部一侧,持骨钳本体能够以第一夹持部为中心旋转。操作者使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椎板后,以第一夹持部为中心向第一夹持部方向旋转,可将椎板向第一夹持部方向掀开。操作者以一只手把持持骨钳,另一只手将微型钢板安装到连接装置上,再将连接装置安装到第二钳臂上,此时微型钢板即位于椎板表面,并与持骨钳相连,不易移位。操作者即可松开一只手,继续完成开孔、置入螺钉等步骤。因此采用该持骨钳可由单人完成椎板掀开、把持以及安装微型钢板等操作,无需其他器械和人员协助,节省人力,效率高。

进一步,第二钳臂设有与第二钳臂平行的滑槽,连接装置包括滑条,滑条与滑槽配合固定连接装置。因此连接装置能够根据需要从第二钳臂上拆下或者安装到第二钳臂上:在进行椎板夹持和掀开操作时可先拆下连接装置,不会影响夹持或掀开的操作;在安装微型钢板时可把连接装置安装到第二钳臂上。

进一步,滑槽和滑条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采用这种结构后,滑条能够在滑槽内旋转,能够根据椎板的形状位置对微型钢板的放置角度进行微调。

进一步,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夹持微型钢板的夹子,夹子与滑条连接。通过夹子夹持微型钢板,将持骨钳与微型钢板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夹子的中部与滑条铰接。采用这种结构后,夹子能够相对滑条旋转,可根据椎板的形状位置对微型钢板的放置位置和角度进行微调。

进一步,第二钳臂卡接连接装置。

进一步,第二钳臂螺纹连接连接装置。

进一步,第一夹持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第一夹持部固接于第一钳臂,第一夹持部与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构成的平面形成夹角α,0°<α<180°。采用这种结构后,第一夹持部为圆柱体,放置于椎板表层皮质凹槽内时,与凹槽的接触面为直线,相比于点状的接触,不容易滑动走位现象。持骨钳本体在夹持椎板后,利用杠杆原理,能够以第一夹持部为转轴支点向第一夹持部方向旋转,容易掀开椎板,第一夹持部为圆柱体的结构使得旋转容易实现。

进一步,第二夹持部一端固接于第二钳臂,另一端朝向第一夹持部。采用这种结构后,第二夹持部可以钩住椎板,和第一夹持部配合,能牢固地夹持椎板,且容易向第一夹持部方向翻转。

进一步,第二夹持部的横截面由与第二钳臂固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采用这种结构后,第二夹持部的前端较小,容易进入椎板内,后端较大,对第二夹持部有较强的支持力。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操作者使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椎板后,以第一夹持部为中心旋转,可将椎板向第一夹持部方向掀开。操作者以一只手把持持骨钳,另一只手将微型钢板安装到连接装置上,再将连接装置安装到第二钳臂上,此时微型钢板即位于椎板表面,并与持骨钳相连,不易移位。操作者即可松开一只手,继续完成开孔、置入螺钉等步骤。因此采用该持骨钳可由单人完成椎板掀开、把持以及安装微型钢板等操作,无需其他器械和人员协助,节省人力,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持骨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持骨钳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图1、图2中包括有:

1——第一钳臂、11——第一夹持部;

2——第二钳臂、21——第二夹持部、22——滑槽;

3——防滑齿;

41——滑条、42——夹子;

5——微型钢板;

6——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持骨钳,包括持骨钳本体,持骨钳本体包括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第一钳臂1设有第一握持部和第一夹持部11,第一夹持部 11用于抵接于椎板边缘,第二钳臂2设有第二握持部和第二夹持部21,第二夹持部21用于夹持椎板,防滑齿3用于保持或解锁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 21的相对状态。还包括用于安装微型钢板5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钳臂2的靠近第二夹持部21一侧,持骨钳本体能够以第一夹持部11 为中心向第一夹持部11方向旋转。操作者使用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 夹持椎板6后,利用防滑齿3保持夹持状态,以第一夹持部11为中心向第一夹持部11方向旋转,可将椎板6向第一夹持部11方向掀开。操作者以一只手把持持骨钳,另一只手将微型钢板5安装到连接装置上,再将连接装置安装到第二钳臂2上,此时微型钢板5即位于椎板6表面,并与持骨钳相连,不易移位。操作者即可松开一只手,继续完成开孔、置入螺钉等步骤。因此采用该持骨钳可由单人完成椎板6掀开、把持以及安装微型钢板5等操作,无需其他器械和人员协助,节省人力,效率高。

第二钳臂2设有与第二钳臂2平行的滑槽22,连接装置包括滑条41,滑条 41与滑槽22配合固定连接装置。因此连接装置能够根据需要从第二钳臂2上下拆下或者安装到第二钳臂2上:在椎板6夹持和掀开时可先拆下连接装置,不会影响夹持或掀开的操作;在安装微型钢板5时可把连接装置安装到第二钳臂2 上。

滑槽22和滑条41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采用这种结构后,滑条41能够在滑槽22内旋转,能够根据椎板6的形状位置对微型钢板5的放置角度进行微调。

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夹持微型钢板5的夹子42,夹子42与滑条41连接。通过夹子42夹持微型钢板5,将持骨钳与微型钢板5连接在一起。

夹子42的中部与滑条41铰接。采用这种结构后,夹子42能够相对滑条41 旋转,可根据椎板6的形状位置对微型钢板5的放置位置和角度进行微调。

第二钳臂2卡接连接装置。

第二钳臂2螺纹连接连接装置。

第一夹持部1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第一夹持部11固接于第一钳臂1,第一夹持部11与第一钳臂1和第二钳臂2构成的平面形成夹角α,0°<α< 180°。采用这种结构后,第一夹持部11为圆柱体,放置于椎板6表层皮质凹槽内时,与凹槽的接触面为直线,相比于点状的接触,不容易出现滑动走位现象。持骨钳本体在夹持椎板6后,利用杠杆原理,能够以第一夹持部11为转轴支点向第一夹持部11方向旋转,容易掀开椎板6,第一夹持部11为圆柱体的结构使得旋转容易实现。

第二夹持部21一端固接于第二钳臂2,另一端朝向第一夹持部11。采用这种结构后,第二夹持部21可以钩住椎板6,和第一夹持部11配合,能牢固地夹持椎板6,容易向第一夹持部11方向翻转。

第二夹持部21的横截面由与第二钳臂2固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采用这种结构后,第二夹持部21的前端较小,容易进入椎板6内,后端较大,对第二夹持部21有较强的支持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将第一夹持部11放置于椎板6表层皮质凹槽内,第二夹持部21从椎板6 下方钩住椎板6,防滑齿3锁紧持骨钳的夹持状态,将持骨钳以第一夹持部11 为中心向第一夹持部11方向旋转,即可掀开椎板6。操作者以一只手把持持骨钳,另一只手将微型钢板5安装到连接装置上,再将连接装置的滑条41滑入到第二钳臂2的滑槽22内,此时微型钢板5即位于椎板6表面,并与持骨钳相连,不易移位。操作者即可松开一只手,继续完成开孔、置入螺钉等步骤。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