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野外救援的便携式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213发布日期:2019-10-19 03: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野外救援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呈开口向上的船形结构,所述担架本体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织带和第二织带,所述第一织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一织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插扣母扣,所述第二织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二织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插扣公扣,所述第一插扣公扣插接在第一插扣母扣内;所述第一部分的前端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三织带和第四织带,所述第三织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三织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扣公扣,所述第二插扣公扣上插接有第二插扣母扣,所述第四织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部分上,所述第四织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插扣公扣,所述第三插扣公扣上插接有第三插扣母扣;

所述第二部分的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五织带和第六织带,所述第五织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五织带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插扣公扣,所述第四插扣公扣上插接有第四插扣母扣,所述第六织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部分上,所述第六织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五插扣公扣,所述第五插扣公扣上插接有第五插扣母扣;

所述第三部分的后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七织带和第八织带,所述第七织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三部分上,所述第七织带的另一端设有第六插扣母扣,所述第八织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三部分上,所述第八织带的另一端设有第六插扣公扣,所述第六插扣公扣插接在第六插扣母扣内;

所述第四部分的后端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九织带和第十织带,所述第九织带的一端固定在第四部分上,所述第九织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七插扣母扣,所述第十织带的一端固定在第四部分上,所述第十织带的另一端设有第七插扣公扣,所述第七插扣公扣插接在第七插扣母扣内;

所述第二插扣母扣、第三插扣母扣、第四插扣母扣和第五插扣母扣的非插接端固定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野外救援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后端设有多根第一插杆,所述第二部分的前端设有多个与多根第一插杆一一对应的第一插孔,每根所述第一插杆均插设于对应的第一插孔内,所述第一插杆上设有垂直于第一插杆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延伸至第二部分的外侧面,所述第一螺孔内螺合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二部分的后端设有多根第二插杆,所述第三部分的前端设有多个与多根第二插杆一一对应的第二插孔,每根所述第二插杆均插设于对应的第二插孔内,所述第二插杆上设有垂直于第二插杆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延伸至第三部分的外侧面,所述第二螺孔内螺合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三部分的后端设有多根第三插杆,所述第四部分的前端设有多个与多根第三插杆一一对应的第三插孔,每根所述第三插杆均插设于对应的第三插孔内,所述第三插杆上设有垂直于第三插杆的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螺孔延伸至第四部分的外表面,所述第三螺孔内螺合有第三螺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野外救援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上设有第十一织带,所述第十一织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三部分的上侧面的中部,所述第十一织带的另一端设有第八插扣公扣,所述第八插扣公扣上插设有第八插扣母扣,所述第八插扣母、第二插扣母扣、第三插扣母扣、第四插扣母扣和第五插扣母扣的非插接端固定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野外救援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的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向下设有凸肋,两条所述凸肋平行设置,所述凸肋沿担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肋的下端面的两端均呈向上翘起的弧形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野外救援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的下端面向上设有两条凹槽,两条所述凹槽位于两条所述凸肋之间,两条所述凹槽均沿担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条所述凹槽分设于担架本体的左右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野外救援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的每个侧板的上口的外表面均设有多个凹陷部,每个凹陷部均朝向担架本体的内侧凹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野外救援的便携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内放置有与其内腔的底面适配的泡沫塑料垫,所述泡沫塑料垫被分割成分别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对应的四部分。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