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导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6884发布日期:2019-12-31 15:32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导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指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导引器。



背景技术:

腹腔镜技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周期短等优势,在泌尿外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例如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肾盂成型术、以及输尿管吻合术等类型的手术上均可使用腹腔镜技术。而这些腹腔镜下泌尿科手术一般需要在患者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双j管起到引流尿液和支撑输尿管的双重作用,能够有效地解除肾、输尿管梗阻,引流肾盂、输尿管积水,有利于减少泌尿系感染、促进患者恢复,术后约1-2个月再经膀胱镜从尿道拔除。

腹腔镜下置入双j管因为操作空间的限制、双j管长度较长且末端卷曲、操作器械与输尿管的角度等问题,作为手术的一个难点,手术费时费力,极易出现差错,增加了手术耗时,增加了患者的手术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置入成功率的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导引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导引器,包括中空的管体,管体沿长度方向可依次分为直管部分、缩口部分和弯头部分,弯头部分向一侧弯曲从而形成朝向一侧的开口,开口的直径为2.3mm-2.5mm之间,双j管可依次通过直管部分、缩口部分和弯头部分导入到输尿管内,弯头部分、缩口部分均位于直管部分的外径范围内,直管部分的外径为10mm。

作为优选,所述直管部分和缩口部分内填充有填料从而使得直管部分内的空腔内径和缩口部分内的空腔内径保持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直管部分的空腔内径均为2.5mm,缩口部分的空腔内径逐渐缩窄为2.3mm-2.5mm。

作为优选,所述直管部分内的空腔内壁和缩口部分内的空腔内壁均为光滑的,弯头部分的空腔内壁也为光滑的,弯头部分和缩口部分之间连接部分也是光滑的。

作为优选,所述直管部分的长度为400mm-430mm之间,缩口部分和弯头部分的总长度为30mm-50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直管部分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握把。

作为优选,所述直管部分末端的外侧形成有防滑纹。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采用医用级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包括中空的管体,管体沿长度方向可依次分为直管部分、缩口部分和弯头部分,弯头部分向一侧弯曲从而形成朝向一侧的开口,开口的直径为2.3mm-2.5mm之间,双j管可依次通过直管部分、缩口部分和弯头部分导入到输尿管内,弯头部分、缩口部分均位于直管部分的外径范围内,直管部分的外径为10mm,弯头部分、缩口部分可以方便的经trocar置入体内,到达输尿管切口位置,缩口部分的头端可经输尿管切口直接伸入输尿管内,直管部分的末端露出于体外,从而方便医师将双j管顺利引导入输尿管内,双j管可沿正确的方向依次通过直管部分、缩口部分和弯头部分导入到输尿管内,从而双j管可沿弯头部分的开口方向置入到输尿管内,因此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置入的成功率,缩短了手术耗时,从而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和医师的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直管部分和缩口部分内填充有填料从而使得直管部分内的空腔内径和缩口部分内的空腔内径一致,双j管依次通过直管部分、缩口部分和弯头部分导入到输尿管内的过程中,双j管依次通过直管部分内的空腔和缩口部分内的空腔,填料使得直管部分内的空腔内径和缩口部分的空腔内径都缩窄,从而避免双j管在直管部分内的空腔和缩口部分的空腔发生扭曲,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体采用医用级不锈钢制成,方便术后对管体进行清洗消毒,因此能满足手术的无菌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11-直管部分、12-缩口部分、13-弯头部分、2-填料、3-防滑纹、4-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导引器,包括中空的管体1,管体1沿长度方向可依次分为直管部分11、缩口部分12和弯头部分13,直管部分11的整体结构呈一中空的圆柱体,弯头部分13向一侧弯曲从而形成朝向一侧的开口,开口朝向和直管部分11的轴向方向夹角可在90度-120度之间,开口的直径为2.3mm-2.5mm之间。直管部分11、缩口部分12和弯头部分13一体成形并且彼此相互连通从而形成管体1。

双j管可依次通过直管部分11、缩口部分12和弯头部分13导入到输尿管内,弯头部分13、缩口部分12均位于直管部分11的外径范围内,直管部分11的外径为10mm,弯头部分13、缩口部分12可以方便的经trocar置入体内,到达输尿管切口位置,弯头部分13可经输尿管切口直接伸入输尿管内,从而方便医师将双j管顺利引导入输尿管内,直管部分11的末端露出于体外,双j管可沿正确的方向依次通过直管部分11、缩口部分12和弯头部分13导入到输尿管内,从而双j管可沿弯头部分13的开口方向置入到输尿管内,因此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置入的成功率,缩短了手术耗时,从而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和医师的劳动强度。

所述直管部分11和缩口部分12内填充有填料2从而使得直管部分11内的空腔内径和缩口部分12内的空腔内径保持一致。弯头部分13进入输尿管切口并导入双j管的过程中,双j管依次通过直管部分11内的空腔和缩口部分12内的空腔,填料2使得直管部分11内的空腔内径和缩口部分12的空腔内径都缩窄,从而避免双j管在直管部分11内的空腔和缩口部分12的空腔发生扭曲,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而弯头部分13的空腔的内径是随距离缩口部分12越远越窄的,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所述直管部分11的空腔内径、缩口部分12的空腔内径均为5mm,弯头部分13的空腔内径逐渐缩窄为2.3mm-2.5mm,因此适用于现有技术中绝大部分标准尺寸的双j管。

所述直管部分11内的空腔内壁和缩口部分12内的空腔内壁均为光滑的,弯头部分13的空腔内壁也为光滑的,弯头部分13和缩口部分12之间连接部分也是光滑的。

所述直管部分11的长度为400mm-430mm之间,缩口部分12和弯头部分13的总长度为30mm-50mm之间。从而弯头部分13足以延伸到输尿管切口处完成手术,而且直管部分11的长度也不会过长导致医师操作过程中使用不便。

所述直管部分1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握把4,握把4为一对,一对握把4均为杆件,一对握把4固定设置在直管部分11的同一径向上,与弯头13同向的握把4的长度为20mm,与弯头反方向的握把4的长度可为10mm,握把4可焊接在直管部分11的外侧,医师可手握在直管部分11的末端和握把4上,避免手术时脱手及便于转动。握把4与直管部分11的末端相距130mm-150mm之间。

所述直管部分11末端的外侧形成有防滑纹3,防滑纹3形成在直管部分11的末端附近,整体结构呈环状,围绕在直管部分11的外侧,其数量可以是3-4个。

所述管体1采用医用级不锈钢制成,方便术后对管体1进行清洗消毒,因此能满足手术的无菌要求。

使用本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导引器进行手术时,医师将本管体1伸入到体腔内,弯头部分13可直接通过输尿管上的切口伸入到输尿管内,转动管体1,让弯头部分13的开口方向和输尿管的长度方向一致,然后将双j管依次通过直管部分11、缩口部分12和弯头部分13导入到输尿管内,从而完成在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