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废液收集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077发布日期:2019-09-06 20:1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废液收集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废液收集筒。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尤其是手术室、急诊室等需要清除病人血液、痰液、人体组织液的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负压吸引系统吸收并保存这些医疗废液,从而杜绝医院内二次污染的现象。

现有的负压吸引系统主要包括支架和固定在支架上的若干个废液收集筒,废液收集筒包括软袋、硬质筒体和顶盖,软袋设置于硬质筒体内,该软袋与硬质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硬质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该软袋和硬质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隙连通的导气接头组件,设有凸管的顶盖罩设在硬质筒体的口部,且顶盖与软袋密封连接。当采用负压吸引系统抽吸废液时,需要通过导气接头组件将凸管与负压设备连通,已进行软袋内以及软袋与硬质筒体内壁的抽真空,在所有收集筒的软袋都达到了设定容积后,必须更换新的软袋极其配套管路。一方面,在抽吸废液前,医护人员先需要用导管将凸管与导气接头组件连通,比较麻烦;另一方面,在更换软袋时,由于硬质筒体内壁与软袋之间已经抽吸为负压,医护人员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并找准可操作位置才能将顶盖及软袋从硬质筒体内取出,给医护人员的操作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废液收集筒,不需要额外的软管将软袋与负压设备连通,且当抽吸停止时能够使硬质筒体内外压力平衡,以方便更换软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疗废液收集筒,包括硬质筒体、设在硬质筒体内的软袋、以及罩设在所述硬质筒体开口端并与所述软袋密封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与软袋连通的第一凸管以及与软袋和硬质筒体之间的间隙连通的第二凸管,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凸管、第二凸管并与负压设备连接的连接管,所述第一凸管或第二凸管上连通有用于使软袋以及硬质筒体内与大气连通的支管,所述支管与连接管上均设有控制管路开关的阀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质筒体上还设有用于加速硬质筒体内外压平衡的加热组件。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源和与电源连接的电热丝。

更优选地,所述电热丝绕硬质壳体的内壁设置。

更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硬质筒体内温度维持在设定值的温度控制器。

更优选地,所述温度控制器设在硬质筒体的外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疗废液收集筒还包括自动控制组件,所述自动控制组件包括用于在软袋内液位高于设定液位时传递信号给控制器的液位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阀门开关的控制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阀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液位传感器传递的信号时,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管上的阀门关闭,并控制支管上的阀门打开。

其中,所述阀门为电动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为三通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用于与第一凸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用于与第二凸管连接,所述第三支管用于与负压设备连接,所述阀门设在所述第三支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顶盖上设有与软袋连通的第一凸管以及与软袋硬质筒体之间的间隙连通的第二凸管,第一凸管与第二凸管通过连接管连通并与负压设备连接,这样在进行抽吸时,不需要使用软管将软袋进气口与硬质筒体进气口连通,方便使用;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凸管或第二凸管上设有用于与大气连通的气管,当抽吸结束需要更换软袋时,关闭连接管上的阀门并打开支管上的阀门,使硬质筒体和软袋内与大气连通,从而使内外压平衡以方便将软袋取出更换;3、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加热组件,可以通过加热使硬质筒体内的温度升高,从而加速筒体内外压的平衡;4、本实用新型还设有自动控制组件,当软袋内废液达到设定容积时,可以通过自动控制组件控制停止抽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医疗废液收集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描述中所使用的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位置进行描述。

一种医疗废液收集筒,如图1和2所示,包括硬质筒体1、设在硬质筒体1内的软袋2、以及罩设在所述硬质筒体1开口端并与所述软袋2密封连接的顶盖3。

如图2和3所示,所述顶盖3上设有与软袋2连通的第一凸管201以及与软袋2和硬质筒体1之间的间隙连通的第二凸管202,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凸管201、第二凸管202并与负压设备连接的连接管203,所述第一凸管201或第二凸管202上连通有用于使软袋2以及硬质筒体1内与大气连通的支管204,所述支管204与连接管203上均设有控制各自管路开关的阀门(图中未画出)。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凸管201底端开口、顶端封口,所述顶盖3上与第一凸管201位置对应处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管201的开口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以使第一凸管201与软袋2连通,所示第一凸管201的右侧壁上开有用于与连接管203连通的螺纹孔;所述第二凸管202底端开口、顶端封口,所述顶盖3上与第二凸管202位置对应处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凸管202的开口端插入所述第二通孔内以使第二凸管202与软袋2硬质筒体1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二凸管202的左侧壁上开有用于与连接管203连通的螺纹孔,所述第二凸管202的右侧壁上连通有支管204,所述支管204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连接管203为三通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一凸管20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支管与第二凸管202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支管用于与负压设备连接,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其管路开关的第二阀门。当进行抽吸时,将负压设备与第三支管连接,并将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关闭即可进行抽吸;抽吸完成需要更换软袋2时,将第二阀门关闭并与负压设备分离,再将第一阀门打开,此时软袋2以及硬质筒体1内均与大气接通,从而平衡负压环境以方便将软袋2取出。

为了加速硬质筒体1内外压的平衡,所述硬质筒体1上还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电源(图中未画出)以及与电源连接的电热丝401、所述电热丝401绕硬质筒体1的内壁设置,在抽吸结束后,可以打开电源开关使电热丝401工作,从而使硬质筒体1内温度升高,加速内外压平衡;为了使硬质筒体1内维持在设定温度,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温度控制器402,所诉温度控制器402设在硬质筒体1的外壁上,可以设定温度并实时显示硬质筒体1内的温度。

为了节省人力,实现自动化控制,所述医疗废液收集筒还包括自动控制组件,所述自动控制组件包括用于在软袋2内液位高于设定液位时传递信号给控制器的液位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电热丝401工作的控制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电源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此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动阀,当软袋2内液位达到设定液位时,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此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阀门关闭,控制第一阀门打开,并控制电热丝401开始工作。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