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儿童内科的喂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9712发布日期:2019-10-28 22:2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儿童内科的喂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儿童内科的喂药装置。



背景技术:

口服给药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具有方便、安全、经济的特点,药物口服后经胃肠道粘膜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局部及全身的治疗作用,但是在儿科,为患儿喂药一直是儿科护士及家长很棘手的问题,常常因为孩子年龄小、合作性差、易哭闹而导致药液浪费。因此,通常需要借助喂药装置对儿童进行喂药操作。

目前市场上的喂药工具主要有滴管喂药器、注射喂药器和奶嘴喂药器。滴管喂药器通过吸取的方式取药,然后进行给药;注射喂药器通过喂药头推送药液的方式给药;奶嘴喂药器通过儿童吸取奶嘴的方式给药。

现有技术中,家长或者护士利用喂药装置进行喂药操作时,常常因为患者儿童不配合,护士或家长需一手固定患者儿童,一手进行喂药操作。使用现有喂药装置进行喂药的操作繁琐,且常护士或家长单手持喂药装置操作不便,从而影响给患者儿童喂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儿童内科的喂药装置,具有在对患者儿童喂药过程中,护士或家长可单手稳定操作喂药装置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针筒喂药管和位于针筒喂药管内的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位于针筒喂药管内的端部连接有柱塞;所述移动柱位于针筒喂药管外的端部设有第一指环;所述针筒喂药管靠近第一指环的端部设有第二指环与第三指环,所述第二指环、第三指环与所述针筒喂药管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指环、第三指环与第一指环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针筒喂药管远离移动柱的端部设有与针筒喂药管连通的液流短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护士或家长使用喂药装置对儿童患者进行喂药操作时,通过大拇指钩住第一指环,食指和中指分别钩住第二指环和第三指环,利用大拇指的运动带动移动柱运动,从而便于将药液吸取到针筒喂药管中;将药液吸取到针筒喂药管中后,通过大拇指按压第一指环带动位于针筒喂药管内的移动柱运动,从而将针筒喂药管内的药液输出到儿童患者口中;在使用整个喂药装置的过程中,利用设置在针筒喂药管上的第二指环、第三指环和设置在移动柱上的第一指环,便于护士或家长的喂药操作可单手进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塞与所述移动柱固定连接;所述柱塞与所述针筒喂药管的内壁可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柱塞与针筒喂药管的内壁可滑动连接,便于针筒喂药管对药液的吸取与释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筒喂药管为玩具飞机形状的中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玩具飞机形状的中空结构的针筒喂药管,便于提高儿童患者的乐趣,增加在喂药过程中儿童患者的配合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筒喂药管的外壁设有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刻度线,便于吸取定量的药液到针筒喂药管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流短管远离针筒喂药管的端部连接有奶嘴;所述奶嘴与所述液流短管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奶嘴,便于儿童患者能够更有兴致的咬住喂药装置的出药口,从而利于护士或家长的喂药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流短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止水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止水闸,便于防止在吸取完药液到针筒喂药管中而还未靠近患者嘴边时,药液受其他外力作用被喷射出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闸包括固定座、条形按钮和止水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液流短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止水件贯穿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液流短管的外壁;所述止水件的外壁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条形按钮与所述止水件远离液流管的端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座,便于将止水件固定在液流短管外壁;利用条形按钮,便于按压止水件进行止水操作;利用压缩弹簧;便于止水件在按压后能够弹回初始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设置在针筒喂药管上的第二指环、第三指环和设置在移动柱上的第一指环,便于护士或家长的喂药操作可单手进行;利用柱塞与针筒喂药管的内壁可滑动连接,便于针筒喂药管对药液的吸取与释放;利用玩具飞机形状的中空结构的针筒喂药管,便于提高儿童患者的乐趣,增加在喂药过程中儿童患者的配合度;利用刻度线,便于吸取定量的药液到针筒喂药管中;利用奶嘴,便于儿童患者能够更有兴致的咬住喂药装置的出药口,从而利于护士或家长的喂药操作;利用止水闸,便于防止在吸取完药液到针筒喂药管中而还未靠近患者嘴边时,药液受其他外力作用被喷射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针筒喂药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针筒喂药管;2、移动柱;3、柱塞;4、第一指环;5、第二指环;6、第三指环;7、液流短管;8、刻度线;9、奶嘴;10、止水闸;11、固定座;12、止水件;13、条形按钮;14、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儿童内科的喂药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针筒喂药管1和位于针筒喂药管1内的移动柱2,移动柱2位于针筒喂药管1内的端部连接有柱塞3。移动柱2位于针筒喂药管1外的端部设有第一指环4。针筒喂药管1靠近第一指环4的端部设有第二指环5与第三指环6,第二指环5、第三指环6与针筒喂药管1外壁固定连接。第二指环5、第三指环6与第一指环4位于同一平面。针筒喂药管1远离移动柱2的端部设有与针筒喂药管1连通的液流短管7。

在本实施例中,针筒喂药管为透明的圆柱形管体。在护士或家长使用喂药装置对儿童患者进行喂药操作时,通过大拇指钩住第一指环4,食指和中指分别钩住第二指环5和第三指环6,利用大拇指的运动带动移动柱2运动,从而便于将药液吸取到针筒喂药管1中。将药液吸取到针筒喂药管1中后,通过大拇指按压第一指环4带动位于针筒喂药管1内的移动柱2运动,从而将针筒喂药管1内的药液输出到儿童患者口中。在使用整个喂药装置的过程中,利用设置在针筒喂药管1上的第二指环5、第三指环6和设置在移动柱2上的第一指环4,便于护士或家长的喂药操作可单手进行。

如图2所示,柱塞3与移动柱2固定连接。柱塞3与针筒喂药管1的内壁可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柱塞3与针筒喂药管1的内壁可滑动连接,便于针筒喂药管1对药液的吸取与释放。

如图1所示,针筒喂药管1为玩具飞机形状的中空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玩具飞机形状的中空结构的针筒喂药管1,便于提高儿童患者的乐趣,增加在喂药过程中儿童患者的配合度。

如图1所示,针筒喂药管1的外壁设有刻度线8。

在本实施例中,刻度线8设置于透明的针筒喂药管1的外壁。通过刻度线8,护士或家长可以根据需要喂药的剂量吸取定量的药液。

如图1所示,液流短管7远离针筒喂药管1的端部连接有奶嘴9。奶嘴9与液流短管7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奶嘴9,便于儿童患者能够更有兴致的咬住喂药装置的出药口,从而利于护士或家长的喂药操作。

如图2所示,液流短管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止水闸10。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止水闸10,便于防止在吸取完药液到针筒喂药管1中而还未靠近患者嘴边时,药液受其他外力作用被喷射出来。

如图3所示,止水闸10包括固定座11、条形按钮13和止水件12。固定座11与液流短管7的外壁固定连接。止水件12贯穿固定座11与液流短管7的外壁。止水件12的外壁套设有压缩弹簧14。条形按钮13与止水件12远离液流管的端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固定座11,便于将止水件12固定在液流短管7外壁。利用条形按钮13,便于按压止水件12进行止水操作。利用压缩弹簧14。便于止水件12在按压后能够弹回初始状态。

工作原理:在护士或家长使用喂药装置对儿童患者进行喂药操作时,通过大拇指钩住第一指环4,食指和中指分别钩住第二指环5和第三指环6,利用大拇指的运动带动移动柱2运动,从而便于将药液吸取到针筒喂药管1中。将药液吸取到针筒喂药管1中后,通过大拇指按压第一指环4带动位于针筒喂药管1内的移动柱2运动,从而将针筒喂药管1内的药液输出到儿童患者口中。在使用整个喂药装置的过程中,利用设置在针筒喂药管1上的第二指环5、第三指环6和设置在移动柱2上的第一指环4,便于护士或家长的喂药操作可单手进行。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