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片式头痛舒睡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679发布日期:2019-09-06 20:25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片式头痛舒睡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贴片式头痛舒睡仪。



背景技术:

头痛,尤其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在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它经常反复发作,极大程度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常见的头痛药物,治疗后,头痛虽然会短暂缓解,但持续用药容易出现耐药性,且止痛药本身具有副作用。因此,使用药物治疗头痛,并不尽如人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结构上的支撑,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片式头痛舒睡仪,其通过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简称TENS)缓解头痛,相较于传统药物治疗,无副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贴片式头痛舒睡仪,包括:一外壳,在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主板和与之电连接的电池,其中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供电电路、恒流源输出电路、波形输出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池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所述恒流源输出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波形输出电路连接,所述恒流源输出电路与电极片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板上还设置有一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电池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充电接口、电极片接口、按键、LED灯和蜂鸣器,其中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电极片接口与所述电极片连接,所述LED灯和所述蜂鸣器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5、电容C18、电容C19,其中所述电容C18和所述电容C19并联设置在所述控制芯片U5的第六脚与第七脚之间,所述控制芯片U5的第十脚与所述蜂鸣器连接,其第十五脚与所述LED灯连接,第二十三脚与所述波形输出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波形输出电路包括逻辑芯片U4、电阻R16、电阻R17、三极管Q2,其中所述逻辑芯片U4的第十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6和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7连接。

优选地,所述恒流源输出电路包括MOS管Q3、电阻R26、电阻R28、电阻R29、运算放大器U6B、电容C20,其中所述MOS管Q3的第一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6、所述电阻R28连接,所述MOS管Q3的第二脚与所述电阻R29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6B的第六脚与所述MOS管Q3的第二脚连接,其第七脚与所述电阻R26连接,其第八脚与所述电容C20连接后接地。

优选地,所述电极片接口为磁柱。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U5为STM8系列MCU。

优选地,所述逻辑芯片U4为CD4052BPWR模拟开关芯片。

优选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6B为TLV2372IDGKR宽电压运放,所述MOS管Q3为AO3414NMOS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式头痛舒睡仪,通过恒流源输出电路,能够使设备根据不同人体的负载的变化,能够稳定的输出恒定电流的TENS波形,从而达到相同的缓解头痛的效果。同时采用磁柱作为与电极片的连接点,结构简单,接触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式头痛舒睡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式头痛舒睡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式头痛舒睡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式头痛舒睡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气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恒流源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波形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蜂鸣器电路的电路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电路的电路图;

图12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其中:1.电极片,2.主板,3.电池,4.外壳,5.磁柱,6.充电接口,7.按键,8.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2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贴片式头痛舒睡仪,包括:一外壳4,在所述外壳4内部设置有主板2和与之电连接的电池3,其中所述主板2上设置有供电电路、恒流源输出电路、波形输出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池3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所述恒流源输出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波形输出电路连接,所述恒流源输出电路与电极片1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板2上还设置有一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与所述电池3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外壳4上设置有充电接口6、电极片1接口、按键7、LED灯8和蜂鸣器,其中所述外壳4通过所述电极片1接口与所述电极片1连接,所述LED灯8和所述蜂鸣器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5、电容C18、电容C19,其中所述电容C18和所述电容C19并联设置在所述控制芯片U5的第六脚与第七脚之间,所述控制芯片U5的第十脚与所述蜂鸣器连接,其第十五脚与所述LED灯8连接,第二十三脚与所述波形输出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波形输出电路包括逻辑芯片U4、电阻R16、电阻R17、三极管Q2,其中所述逻辑芯片U4的第十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6和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7连接。

优选地,所述恒流源输出电路包括MOS管Q3、电阻R26、电阻R28、电阻R29、运算放大器U6B、电容C20,其中所述MOS管Q3的第一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26、所述电阻R28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第二脚与所述电阻R29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6B的第六脚与所述MOS管Q3的第二脚连接,其第七脚与所述电阻R26连接,其第八脚与所述电容C20连接后接地。

优选地,所述电极片1接口为磁柱5。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U5为STM8L15系列MCU。

优选地,所述逻辑芯片U4为CD4052BPWR或与CD4052BPWR类似的模拟开关芯片。

优选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6B为TLV2372IDGKR或与TLV2372IDGKR相类似的宽电压运放,所述MOS管Q3为AO3414或与AO3414类似的NMOS管。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

说明:

1、控制电路采用STC8L15系列MCU,自带12位DAC模块,输出波形和DAC,从而改变当前的波形和强度,电极为输出端。

2、DAC输入端接恒流源电路,通过Q3MOS管的开关以及运放的反馈构成闭环,使得R29上的电流恒定,从而稳定的控制施加在电极片1两端的电流值。电流的计算公式:电流=DAC输入/R29。使用DAC对输入电压进行控制,能够精确的控制电压的大小,从而实现稳定、可靠的强度调节方案。

3、波形输入由MCU控制,波形输出由逻辑芯片U4控制,YN、XN分别对应输出的通道,通过三级管改变逻辑芯片A端的值,由于B端始终接入VCC,故YN、XN由A端值的改变分别输出Y2、X2或Y3、X3,从而进行了正向、反向刺激的切换,构成相应的刺激波形。

4、在供电电路中,当按键7按下后,通过R4、R7分压,使供电芯片U2(优选为RT9193-30GB)的EN引脚短暂拉高,从而给MCU供电,在由MCU输出高电平,稳定的拉高EN引脚,构成自锁,再通过MCU将EN引脚拉低,电源将取消供电,这就构成了开关机电路。当充电时,USB_5V接入,通过R11、R14分压,EN脚始终有高电平,使MCU供电,同时MCU检测到USB_5V的接入,进行充电指示。

5、充电电路用于为电池3充电,其包括充电接口6J1、充电芯片U1(优选为TP4065)、电阻R23、电容C1等,其中充电接口6J1通过电阻R23后与充电芯片U1的第四脚连接,充电芯片U1的第三脚与电池3连接,电容C1设置在充电芯片U1的第三脚与第二脚之间。

6、主机通过电极片1将脉冲信号作用于人体。电极片1直接与人体皮肤进行接触,电极片1由导电凝胶和磁铁构成。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故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

7、优选采用无源蜂鸣器,能够自定义声音频率,通过蜂鸣器单响、多响以及音色的变化,配合LED,表达当前使用模式以及状态。其具体电路图可参见图10和图11。

8、结构上,将主机和电极片1连接,电极片1与主机采用磁柱5连接,电极与磁柱5都有磁性,相反的磁极有极大的磁吸力,降低了使用时掉落的可能性,增加了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利用TENS技术,达到缓解、预防头痛的效果。通过三种特定的波形,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适用,增加了使用的可靠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蜂鸣器与LED灯8的指示,对模式、强度、电量等状态进行指示。仅通过一个按键7完成所有操作,降低了操作的繁琐度。

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贴片式头痛舒睡仪,通过恒流源输出电路,能够使设备根据不同人体的负载的变化,能够稳定的输出恒定电流的TENS波形,从而达到相同的缓解头痛的效果。同时采用磁柱5作为与电极片1的连接点,结构简单,接触可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