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型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390发布日期:2019-09-20 21:45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直型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下颌髁突颈骨折时内固定的直型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



背景技术:

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位置较突出的骨骼,容易遭受损伤,无论在平时或战时其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居颌面骨骨折的首位。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占颌面损伤总数的25%~28%,而占颌面骨骨折的55%~72%。其中下颌髁突颈部的骨折占下颌骨骨折的21%,目前下颌髁突颈部位骨折均采用钛板固定,临床效果可靠。

现有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有钛基板1’,钛基板1’具有水平板部11’及位于水平板部11’的下端且侧向向下倾斜设置的倾斜板部12’,水平板部11’和倾斜板部1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其中,水平板部11’上开有两个用以固定的上穿孔3’,倾斜板部12’上开有两个用以固定的下穿孔4’,上穿孔3’和下穿孔4’为供钛钉穿过的锥孔,上穿孔3’和下穿孔4’分成上下间隔设置的两组孔,且其中一个下穿孔4’位于水平板部11’和倾斜板部12’的交错位置处。固定时,两个上穿孔通过螺钉固定在下颌髁突颈部位裂缝的上部,两个下穿孔通过螺钉固定在下颌髁突颈部位裂缝的下部,若裂缝较长,采用这种内固定钛板固定,不能在裂缝长度方向上较大范围的包覆,裂缝在长度方向上受力不平衡,不利于术后恢复,为保证固定效果,需采用两块现有的内固定钛板进行固定,如图5所示,又会导致需要空间过大,且需要8个螺钉固定,不利于手术、且易造成创伤面积过大,且延长固定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定位面积大、结构布局更为合理的直型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型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包括钛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基板具有竖向平板部及从竖向平板部的中部一侧向下向外倾斜设置的倾斜平板部,竖向平板部的上部设有多个彼此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定位孔,竖向平板部的下部设有多个彼此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下定位孔,相邻的上定位孔和第一下定位孔之间的竖向平板部构成横跨骨头裂缝的第一衔接部,其中最邻近第一下定位孔的上定位孔设置在竖向平板部和倾斜平板部的交错位置处,所述倾斜平板部的下部设有多个彼此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下定位孔,相邻的上定位孔和第二下定位孔之间的倾斜平板部构成横跨骨头裂缝的第二衔接部。

进一步改进,上述倾斜平板部的下部具有一进一步向下向外倾斜设置的倾斜固定部,所述倾斜固定部与第一衔接部之间的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衔接部与第一衔接部之间的第二夹角,所述第二下定位孔设置在倾斜固定部上。该结构能增加内固定钛板的覆盖面积,使得固定更牢靠。

夹角太大不利于内固定钛板的固定,太小则会减少内固定钛板覆盖在下颌髁突颈部上的范围,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夹角为61~67°,最佳为64°,所述第二夹角为56~62°,最佳为59°。

作为优选,上述竖向平板部和倾斜平板部的外部衔接面及内部衔接面均为圆弧面。周缘呈圆弧过渡能更好保护皮肤组织。

作为优选,上述上定位孔、第一下定位孔和第二下定位孔均为上表面圆直径大于下表面圆直径的通孔。这样使用普通螺钉即可完成安装固定,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相邻两所述上定位孔之间通过内凹弧面过渡连接,相邻两所述第一下定位孔之间内凹弧面过渡连接,相邻两所述第二下定位孔之间内凹弧面过渡连接。周缘呈圆弧过渡能更好保护皮肤组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构成本固定钛板的钛基板具有竖向平板部及从竖向平板部的中部一侧向下向外倾斜设置的倾斜平板部,竖向平板部和倾斜平板部分别形成横跨骨头裂缝的第一衔接部和第二衔接部,第一衔接部和第二衔接部互成一定角度,使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空间,最终使得钛板沿骨头裂缝长度方向尽可能大范围覆盖住,竖向平板部及倾斜平板部通过穿设在定位孔内的钛钉固定在骨头上,保证固定牢靠。与传统内固定钛板相比,只需要一次定位即可完成内固定,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现有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

一种直型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包括钛基板1,钛基板1的厚度为1mm,采用符合GB/T13810-2007纯钛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钛基板1具有竖向平板部11及从竖向平板部11的中部一侧向下向外倾斜设置的倾斜平板部12,竖向平板部11和倾斜平板部12的外部衔接面4a及内部衔接面4b均为圆弧面。

竖向平板部11的上部设有多个彼此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定位孔2,竖向平板部11的下部设有多个彼此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下定位孔3a,上定位孔2、第一下定位孔3a和第二下定位孔3b均为上表面圆直径大于下表面圆直径的通孔。

相邻的上定位孔2和第一下定位孔3a之间的竖向平板部11构成横跨骨头裂缝的第一衔接部1a,其中最邻近第一下定位孔3a的上定位孔2设置在竖向平板部11和倾斜平板部12的交错位置处,所述倾斜平板部12的下部设有多个彼此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下定位孔3b,相邻的上定位孔2和第二下定位孔3b之间的倾斜平板部12构成横跨骨头裂缝的第二衔接部1b。

倾斜平板部12的下部具有一进一步向下向外倾斜设置的倾斜固定部121,所述倾斜固定部121与第一衔接部1a之间的第一夹角α大于所述第二衔接部1b与第一衔接部1a之间的第二夹角β,所述第二下定位孔3b设置在倾斜固定部121上。第一夹角α为61~67°,优选为64°,所述第二夹角β为56~62°,优选为59°。

相邻两上定位孔2之间通过内凹弧面过渡连接,相邻两第一下定位孔3a之间内凹弧面过渡连接,相邻两第二下定位孔3b之间内凹弧面过渡连接。

构成本固定钛板的钛基板1具有竖向平板部11及从竖向平板部11的中部一侧向下向外倾斜设置的倾斜平板部12,竖向平板部11和倾斜平板部12分别形成横跨骨头裂缝X的第一衔接部1a和第二衔接部1b,第一衔接部1a和第二衔接部1b互成一定角度,使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空间,最终使得钛板沿骨头裂缝X长度方向尽可能大范围覆盖住,竖向平板部11及倾斜平板部12通过穿设在定位孔内的钛钉固定在骨头上,保证固定牢靠。

与传统内固定钛板相比,只需要一次定位即可完成内固定,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手术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