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装置及其启动加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1974发布日期:2019-11-16 00:1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血液净化装置及其启动加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及其启动加注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一直实施如下一种血液净化治疗:从患者的体内取出血液,从该血液中去除病因物质、特定的白血球等之后使血液返回到体内。在这种血液净化治疗中一直使用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具备:血液回路,其用于使从体内取出的血液进行循环后返回到体内;以及血液净化器,其具有用于将特定的物质去除/分离的吸附件、分离件等处理件。

在使用这种血液净化装置实施血液净化治疗之前,一般进行利用生理盐水、透析液等洁净的液体(清洗液)对要使用的血液回路、血液处理器的内部进行清洗的“启动加注”这一处理。当前,提出了各种用于自动地进行这种启动加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535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9006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存在以下情况:在启动加注期间消耗了清洗液,其结果是,用于贮存清洗液的清洗液贮存部变空。以往,为了防备这种情况,在与清洗液贮存部连接的清洗流路中设置空探测器,在利用该空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自动地使启动加注停止,之后,用户进行挤压设置于清洗流路的点滴筒的操作,由此向点滴筒与清洗液贮存部之间的清洗流路中填充清洗液来将气泡去除。

但是,挤压点滴筒的操作复杂,因此近年来还研究了以下技术:在利用空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使设置于清洗流路的泵进行反向旋转,由此自动地去除气泡。但是,当像这样使泵进行反向旋转时,会从血液回路的另一端吸入在清洗中使用过的排液、空气,因此存在无法维持清洁性这一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血液净化装置的启动加注期间检测到气泡的情况下,一边维持装置的清洁性,一边自动地去除气泡。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具备:血液净化器;清洗液贮存部,其贮存有清洗液;清洗流路,其用于将血液净化器与清洗液贮存部连接;探测器,其设置于清洗流路上,用于探测气泡;排出流路,其与血液净化器连通,用于排出清洗液;输液贮存部,其用于贮存输液;泵,其设置于探测器与输液贮存部之间的流路上;以及控制部,在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使泵工作,以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启动加注方法是一种血液净化装置的启动加注方法,该血液净化装置具备:血液净化器;清洗液贮存部,其贮存有清洗液;清洗流路,其用于将血液净化器与清洗液贮存部连接;探测器,其设置于清洗流路上,用于探测气泡;排出流路,其与血液净化器连通,用于排出清洗液;输液贮存部,其用于贮存输液;以及泵,其设置于探测器与输液贮存部之间的流路上,所述血液净化装置的启动加注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探测器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使泵工作,以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

当采用上述的结构和方法时,能够在由设置于清洗流路上的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使泵工作,以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因而,能够利用输液来去除清洗流路中存在的气泡。在为了去除清洗流路中存在的气泡而只是使清洗流路或排出流路中配置的泵单纯地进行反向旋转的情况下,从排出流路的末端吸入使用过的排液、空气,但通过如本装置那样使设置于探测器与输液贮存部之间的泵工作来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能够防止从排出流路的末端吸入使用过的排液、空气,能够维持装置的清洁性。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中,还具备:输液流路,其用于将输液贮存部与排出流路连接;第一开闭阀,其用于进行输液流路的开闭;以及第二开闭阀,其设置于排出流路的比输液流路靠下游侧的位置,用于进行排出流路的开闭,能够将泵设置于排出流路上的探测器与输液流路之间的位置。在上述情况下,控制部在启动加注时利用第一开闭阀将输液流路闭锁,并将第二开闭阀打开,并且使泵进行正向旋转工作,另一方面,在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利用第一开闭阀将输液流路打开,并将第二开闭阀闭塞,并且使泵进行反向旋转工作,由此能够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第一方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中,还具备:输液流路,其用于将输液贮存部与排出流路连接;以及启动加注泵,其设置于排出流路上的比输液流路靠下游侧的位置,作为泵,能够采用设置于输液流路上的输液泵。在上述情况下,控制部在启动加注时使启动加注泵进行正向旋转工作,另一方面,在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启动加注泵停止并使输液泵工作,由此能够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第二方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中,还具备:输液流路,其用于将输液贮存部与排出流路连接;以及输液泵,其设置于输液流路上,作为泵,能够采用设置于排出流路上的比输液流路靠上游侧的位置的启动加注泵。在上述情况下,控制部在启动加注时使启动加注泵进行正向旋转工作,另一方面,在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启动加注泵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工作,由此能够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另外,控制部能够在使启动加注泵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工作时,使启动加注泵的流量小于输液泵的流量(第三方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中,还具备:输液流路,其用于将输液贮存部与清洗流路或血液净化器连接;以及启动加注泵,其设置于排出流路上,作为泵,能够采用设置于输液流路上的输液泵。在上述情况下,控制部在启动加注时使启动加注泵进行正向旋转工作,另一方面,在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启动加注泵停止并使输液泵工作,由此能够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第四方式)。

在第一方式~第四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作为清洗流路,能够采用用于将患者返血部与血液净化器连接的静脉线。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中,还具备:输液流路,其用于将输液贮存部与排出流路连接;第一开闭阀,其用于进行输液流路的开闭;以及第二开闭阀,其设置于排出流路的比输液流路靠下游侧的位置,能够将泵设置于清洗流路上。在上述情况下,控制部在启动加注时利用第一开闭阀将输液流路闭锁,并利用第二开闭阀将排出流路打开,并且使泵进行正向旋转工作,另一方面,在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利用第一开闭阀将输液流路打开,并利用第二开闭阀将排出流路闭塞,并且使泵进行反向旋转工作,由此能够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第五方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中,还具备:输液流路,其用于将输液贮存部与排出流路连接;以及启动加注泵,其设置于清洗流路上,作为泵,能够采用设置于输液流路上的输液泵。在上述情况下,控制部在启动加注时使启动加注泵进行正向旋转工作,另一方面,在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启动加注泵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工作,由此能够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第六方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中,还具备:输液流路,其用于将输液贮存部与清洗流路连接;以及启动加注泵,其设置于清洗流路上的比输液流路靠上游侧的位置,作为泵,能够采用设置于输液流路上的输液泵。在上述情况下,控制部在启动加注时使启动加注泵进行正向旋转工作,另一方面,在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启动加注泵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工作,由此能够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第七方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中,还具备:输液流路,其用于将输液贮存部与血液净化器连接;以及启动加注泵,其设置于清洗流路上,作为泵,能够采用设置于输液流路上的输液泵。在上述情况下,控制部在启动加注时使启动加注泵进行正向旋转工作,另一方面,在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启动加注泵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工作,由此能够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第八方式)。

在第六方式~第八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控制部能够在使启动加注泵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工作时,使启动加注泵的流量小于输液泵的流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中,还具备:输液流路,其用于将输液贮存部与清洗流路连接;以及启动加注泵,其设置于清洗流路上的比输液流路靠下游侧的位置,作为泵,能够采用设置于输液流路上的输液泵。在上述情况下,控制部在启动加注时使启动加注泵进行正向旋转工作,另一方面,在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启动加注泵停止并使输液泵工作,由此能够从输液贮存部经由探测器向清洗液贮存部供给输液(第九方式)。

在第五方式~第九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作为清洗流路,能够采用用于将患者脱血部与血液净化器连接的动脉线。另外,在第五方式~第九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清洗流路也可以具有配置于用于将患者脱血部与血液净化器连接的动脉线上的启动加注线。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在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能够在使泵工作规定量之后发出警报。另外,在探测器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还能够发出警报,并且使泵停止,在警报解除之后使泵工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血液净化装置的启动加注期间检测到气泡的情况下,能够一边维持装置的清洁性,一边自动地去除气泡。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优选的应用例,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限定于此。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使用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是用于所谓的白血球去除疗法(lcap)的装置,如图1所示,具备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清洗流路30、气泡探测器40、排出流路50、输液贮存部60、输液流路70、启动加注泵80以及控制部90等。

血液净化器10通过利用过滤器将从血液入口导入的血液中含有的活化的白血球去除来净化血液,并将净化后的血液从血液出口排出。作为过滤器,能够采用具有用于去除白血球的吸附件的过滤器。

清洗液贮存部20是用于贮存启动加注用的清洗液(例如生理盐水等)的容器,连接于清洗流路30的端部。清洗流路30是用于将血液净化器10与清洗液贮存部20连接来使从清洗液贮存部20供给的清洗液向血液净化器10流通的流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清洗流路30,采用了用于将患者返血部与血液净化器10连接的静脉线。

气泡探测器40设置于清洗流路30上,用于探测在清洗流路30中流通的清洗液中含有的气泡。与气泡探测器40的探测结果有关的信息被发送到控制部90,来用于对启动加注泵80等的控制。

排出流路50是用于使经由血液净化器10的清洗液流通并将该清洗液排出到外部的流路,与血液净化器10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排出流路50,采用了用于将患者脱血部与血液净化器10连接的动脉线。在排出流路50的比输液流路70靠下游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闭阀51,该第二开闭阀51用于在控制部90的控制下工作来进行排出流路50的开闭。

输液贮存部60是用于贮存输液(例如生理盐水等)的容器,经由输液流路70而与排出流路50连接。在输液流路70上设置有第一开闭阀71,该第一开闭阀71用于在控制部90的控制下工作来进行输液流路70的开闭。

启动加注泵80设置于排出流路50上的比输液流路70靠上游侧的位置(气泡探测器40与输液贮存部60之间),通过在控制部90的控制下进行正向旋转工作来实现启动加注处理。另外,启动加注泵80通过在控制部90的控制下进行反向旋转工作来实现气泡去除处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和“下游侧”以在启动加注时清洗液流动的方向为基准,将清洗液贮存部20侧称为“上游侧”,将第二开闭阀51侧称为“下游侧”。

控制部90由例如具备存储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的计算机构成,通过由cpu执行存储器中记录的各种程序来控制血液净化装置1的各种设备。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利用第一开闭阀71将输液流路70闭锁,并利用第二开闭阀51将排出流路50打开,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启动加注处理(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利用第一开闭阀71将输液流路70打开,并利用第二开闭阀51将排出流路50闭塞,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气泡去除处理(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排出流路50、血液净化器10以及清洗流路30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此外,启动加注泵80的“正向旋转工作”是指使启动加注泵80旋转以使清洗液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通,“反向旋转工作”是指使启动加注泵80向与该正向旋转工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另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在使启动加注泵80工作规定量之后发出警报。此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还能够发出警报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停止,在警报解除之后使启动加注泵80工作。另外,控制部90还能够基于操作者的指示,来在警报解除之后使启动加注泵80工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的启动加注方法进行说明。

血液净化装置1的控制部90利用第一开闭阀71将输液流路70闭锁,并利用第二开闭阀51将排出流路50打开,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启动加注处理)(启动加注实施工序)。

在此,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利用第一开闭阀71将输液流路70打开,并利用第二开闭阀51将排出流路50闭塞,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排出流路50、血液净化器10以及清洗流路30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气泡去除处理)(气泡去除工序)。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中,在设置于清洗流路30上的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能够使启动加注泵80工作,以从输液贮存部60经由气泡探测器40向清洗液贮存部20供给输液。因而,能够利用输液来去除清洗流路30中存在的气泡。在为了去除清洗流路30中存在的气泡而只是使设置于排出流路70上的启动加注泵80单纯地进行反向旋转的情况下,会从排出流路70的末端吸入使用过的排液、空气,但通过如本装置1的那样使设置于气泡探测器40与输液贮存部60之间的启动加注泵80工作来从输液贮存部60经由气泡探测器40向清洗液贮存部20供给输液,能够防止从排出流路70的末端吸入使用过的排液、空气,从而能够维持装置1的清洁性。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2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a。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a省去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开闭阀51、71,变更了输液流路70的位置,设置了输液泵72,并变更了控制方式,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因而,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a具备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清洗流路30、气泡探测器40、排出流路50、输液贮存部60、输液流路70、输液泵72、启动加注泵80以及控制部90a等。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清洗流路30、气泡探测器40、排出流路50、输液贮存部60以及启动加注泵8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将输液流路70设置于排出流路50上的比启动加注泵80靠上游侧的位置。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启动加注泵80配置于排出流路50上的比输液流路70靠下游侧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和“下游侧”均以在启动加注时清洗液流动的方向为基准,将清洗液贮存部20侧称为“上游侧”,将排出流路50的端部侧称为“下游侧”。

输液泵72如图2所示那样设置于输液流路70上,通过在控制部90a的控制下工作来实现气泡去除处理。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a通过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来实现启动加注处理(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a使启动加注泵80停止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气泡去除处理(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排出流路50、血液净化器10以及清洗流路30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此外,输液泵72的“工作”是指使输液泵72旋转以从输液贮存部60向排出流路50供给输液。

另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a在使输液泵72工作规定量之后发出警报。此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a还能够发出警报并使输液泵72停止,在警报解除之后使输液泵72工作。另外,控制部90a还能够基于操作者的指示,来在警报解除之后使输液泵72工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a的启动加注方法进行说明。

血液净化装置1a的控制部90a通过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来实现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启动加注处理)(启动加注实施工序)。

在此,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a使启动加注泵80停止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排出流路50、血液净化器10以及清洗流路30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气泡去除处理)(气泡去除工序)。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a,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3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b。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b变更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输液流路70的位置并且变更了控制方式,其它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因而,对与第二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b具备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清洗流路30、气泡探测器40、排出流路50、输液贮存部60、输液流路70、输液泵72、启动加注泵80以及控制部90b等。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清洗流路30、气泡探测器40、排出流路50、输液贮存部60、输液泵72以及启动加注泵80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输液流路70设置于排出流路50上的比启动加注泵80靠下游侧的位置。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启动加注泵80配置于排出流路50上的比输液流路70靠上游侧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和“下游侧”均以在启动加注时清洗液流动的方向为基准,将清洗液贮存部20侧称为“上游侧”,将排出流路50的端部侧称为“下游侧”。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b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启动加注处理(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b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气泡去除处理(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排出流路50、血液净化器10以及清洗流路30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另外,控制部90b在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72工作时,使启动加注泵80的流量与输液泵72的流量相等或小于输液泵72的流量。此外,启动加注泵80的“正向旋转工作”是指使启动加注泵80旋转以使清洗液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通,“反向旋转工作”是指使启动加注泵80向与该正向旋转工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另外,输液泵72的“工作”是指使输液泵72旋转以从输液贮存部60向排出流路50供给输液。

另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b在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工作规定量之后发出警报。此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b还能够发出警报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停止,在警报解除之后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工作。另外,控制部90b还能够基于操作者的指示,来在警报解除之后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工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b的启动加注方法进行说明。

血液净化装置1b的控制部90b通过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来实现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启动加注处理)(启动加注实施工序)。

在此,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b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排出流路50、血液净化器10以及清洗流路30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气泡去除处理)(气泡去除工序)。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b,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4和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c。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c变更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输液流路70的位置并且变更了控制方式,其它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因而,对与第二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c具备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清洗流路30、气泡探测器40、排出流路50、输液贮存部60、输液流路70、输液泵(补液泵)72、启动加注泵80以及控制部90c等。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清洗流路30、气泡探测器40、排出流路50、输液贮存部60、输液泵72以及启动加注泵80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将输液流路70连接于清洗流路30。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c通过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来实现启动加注处理(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c通过使启动加注泵80停止并使输液泵72工作来实现气泡去除处理(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和清洗流路30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此外,启动加注泵80的“正向旋转工作”是指使启动加注泵80旋转以使清洗液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通,输液泵72的“工作”是指使输液泵72旋转以从输液贮存部60向清洗流路30供给输液。

另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c在使输液泵72工作规定量之后发出警报。此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c还能够发出警报并且使输液泵72停止,在警报解除之后使输液泵72工作。另外,控制部90c还能够基于操作者的指示,来在警报解除之后使输液泵72工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c的启动加注方法进行说明。

血液净化装置1c的控制部90c通过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来实现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启动加注处理)(启动加注实施工序)。

在此,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c使启动加注泵80停止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和清洗流路30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气泡去除处理)(气泡去除工序)。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c,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血液净化器10是能够使液体从膜的内侧向外侧(或与之相反)流通且在外侧具有透析液等的流体流通口的透析器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将输液流路70连接于血液净化器10,来代替将输液流路70连接于清洗流路30。在采用了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利用控制部90c进行同样的控制来实现启动加注处理和气泡去除处理。在上述情况下,输液泵72作为透析液泵发挥功能。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d。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d变更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清洗流路30、排出流路50的位置并且变更了控制方式,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因而,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d具备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清洗流路30d、气泡探测器40、排出流路50d、输液贮存部60、输液流路70、启动加注泵80以及控制部90d等。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气泡探测器40、输液贮存部60、输液流路70以及启动加注泵8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清洗流路30d,采用了用于将患者脱血部与血液净化器10连接的动脉线,作为排出流路50d,采用了用于将患者返血部与血液净化器10连接的静脉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加注泵80设置于清洗流路30d,输液流路70连接于排出流路50d。

在输液流路70上设置有第一开闭阀71,该第一开闭阀71用于在控制部90d的控制下工作来进行输液流路70的开闭。另外,在排出流路50d的比输液流路70靠下游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闭阀51d,该第二开闭阀51d用于在控制部90d的控制下工作来进行排出流路50d的开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游侧”是指以在启动加注时清洗液流动的方向为基准,将清洗液贮存部20侧称为“上游侧”,将第二开闭阀51d侧称为“下游侧”。即,本实施方式的启动加注时的清洗液的流动方向与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清洗液的流动方向为相反方向。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d利用第一开闭阀71将输液流路70闭锁,并利用第二开闭阀51d将排出流路50d打开,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启动加注处理(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d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d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d利用第一开闭阀71将输液流路70打开,并利用第二开闭阀51d将排出流路50d闭塞,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气泡去除处理(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排出流路50d、血液净化器10以及清洗流路30d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此外,启动加注泵80的“正向旋转工作”是指使启动加注泵80旋转以使清洗液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通,“反向旋转工作”是指使启动加注泵80向与该正向旋转工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另外,输液泵72的“工作”是指使输液泵72旋转以从输液贮存部60向排出流路50d供给输液。

另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d在使启动加注泵80工作规定量之后发出警报。此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d还能够发出警报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停止,在警报解除之后使启动加注泵80工作。另外,控制部90d还能够基于操作者的指示,来在警报解除之后使启动加注泵80工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d的启动加注方法进行说明。

血液净化装置1d的控制部90d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在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d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d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启动加注处理)(启动加注实施工序)。

在此,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d利用第一开闭阀71将输液流路70打开,并利用第二开闭阀51d将排出流路50d闭塞,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排出流路50d、血液净化器10以及清洗流路30d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气泡去除处理)(气泡去除工序)。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d,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e。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e设置了输液泵72并变更了控制方式,来代替省去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开闭阀51d、71,其它结构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因而,对与第五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e具备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清洗流路30d、气泡探测器40、排出流路50d、输液贮存部60、输液流路70、输液泵72、启动加注泵80以及控制部90e等。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清洗流路30d、气泡探测器40、排出流路50d、输液贮存部60、输液流路70以及启动加注泵80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输液泵72如图7所示那样设置于输液流路70上,通过在控制部90e的控制下工作来实现气泡去除处理。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e通过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来实现启动加注处理(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d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d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e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气泡去除处理(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排出流路50d、血液净化器10以及清洗流路30d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另外,控制部90e在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72工作时,使启动加注泵80的流量与输液泵72的流量相等或小于输液泵72的流量。此外,启动加注泵80的“正向旋转工作”是指使启动加注泵80旋转以使清洗液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通,“反向旋转工作”是指使启动加注泵80向与该正向旋转工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另外,输液泵72的“工作”是指使输液泵72旋转以从输液贮存部60向排出流路50d供给输液。

另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e在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工作规定量之后发出警报。此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e还能够发出警报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停止,在警报解除之后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工作。另外,控制部90e还能够基于操作者的指示,来在警报解除之后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工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e的启动加注方法进行说明。

血液净化装置1e的控制部90e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d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d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启动加注处理)(启动加注实施工序)。

在此,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e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排出流路50d、血液净化器10以及清洗流路30d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气泡去除处理)(气泡去除工序)。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e,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8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f。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f变更了第五实施方式中的输液流路70的位置并且变更了控制方式,其它结构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因而,对与第六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f具备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清洗流路30d、气泡探测器40、排出流路50d、输液贮存部60、输液流路70、输液泵72、启动加注泵80以及控制部90f等。血液净化器10、清洗液贮存部20、清洗流路30d、气泡探测器40、排出流路50d、输液贮存部60、输液泵72以及启动加注泵80与第六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将输液流路70连接于清洗流路30d上的比启动加注泵80靠下游侧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加注泵80设置于清洗流路30d上的比输液流路70靠上游侧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和“下游侧”是指以在启动加注时清洗液流动的方向为基准,将清洗液贮存部20侧称为“上游侧”,将排出流路50d的端部侧称为“下游侧”。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f通过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来实现启动加注处理(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d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d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f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气泡去除处理(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和清洗流路30d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另外,控制部90f在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72e工作时,使启动加注泵80的流量与输液泵72的流量相等或小于该输液泵72的流量。此外,启动加注泵80的“正向旋转工作”是指使启动加注泵80旋转以使清洗液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通,“反向旋转工作”是指使启动加注泵80向与该正向旋转工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另外,输液泵72的“工作”是指使输液泵72旋转以从输液贮存部60向清洗流路30d供给输液。

另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f在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工作规定量之后发出警报。此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f还能够发出警报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停止,在警报解除之后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工作。另外,控制部90f还能够基于操作者的指示,来在警报解除之后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工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f的启动加注方法进行说明。

血液净化装置1f的控制部90f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d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d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启动加注处理)(启动加注实施工序)。

在此,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f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和清洗流路30d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气泡去除处理)(气泡去除工序)。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f,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八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g。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g变更了第七实施方式中的输液流路70的位置,其它结构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因而,对与第七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与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血液净化器10,采用能够使液体从膜的内侧向外侧(或与之相反)流通且在外侧具有透析液等的流体流通口的透析器等。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g中,如图9所示,输液流路70连接于血液净化器10。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g通过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来实现启动加注处理(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d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d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g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气泡去除处理(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血液处理器10以及清洗流路30d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此外,控制部90g在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72工作时,使启动加注泵80的流量与输液泵72的流量相等或小于该输液泵72的流量。

另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g在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工作规定量之后发出警报。此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g还能够发出警报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停止,在警报解除之后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工作。另外,控制部90g还能够基于操作者的指示,来在警报解除之后使启动加注泵80和输液泵72工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g的启动加注方法进行说明。

血液净化装置1g的控制部90g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d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d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启动加注处理)(启动加注实施工序)。

在此,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g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血液处理器10以及清洗流路30d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气泡去除处理)(气泡去除工序)。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g,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九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0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h。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h变更了第五实施方式中的输液流路70的位置并且变更了控制方式,其它结构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因而,对与第五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h中,图10所示,输液流路70连接于清洗流路30d上的比启动加注泵80靠上游侧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加注泵80设置于清洗流路30d上的比输液流路70靠下游侧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和“下游侧”是指以在启动加注时清洗液流动的方向为基准,将清洗液贮存部20侧称为“上游侧”,将排出流路50d的端部侧称为“下游侧”。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h通过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来实现启动加注处理(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d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d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h使启动加注泵80停止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气泡去除处理(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和清洗流路30d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此外,启动加注泵80的“正向旋转工作”是指使启动加注泵80旋转以使清洗液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流通,输液泵72的“工作”是指使输液泵72旋转以从输液贮存部60向清洗流路30d供给输液。

另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h在使输液泵72工作规定量之后发出警报。此外,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h还能够发出警报并且使输液泵72停止,在警报解除之后使输液泵72工作。另外,控制部90h还能够基于操作者的指示,来在警报解除之后使输液泵72工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h的启动加注方法进行说明。

血液净化装置1h的控制部90h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正向旋转工作,由此实现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清洗流路30d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d排出该清洗液的处理(启动加注处理)(启动加注实施工序)。

在此,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控制部90h使启动加注泵80停止并使输液泵72工作,由此实现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和清洗流路30d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的处理(气泡去除处理)(气泡去除工序)。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h,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液净化装置1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中,作为清洗流路30d,示出采用了用于将患者脱血部与血液净化器10连接的动脉线的例子(图6~图10),但还能够例如图11所示那样将连接于动脉线100的启动加注线110用作清洗流路的一部分。

即,如图11所示,能够将清洗液贮存部20连接于启动加注线110的顶端,并且在启动加注线110上设置气泡探测器40。而且,控制部90d能够实现以下处理(启动加注处理):使清洗液贮存部20内的清洗液经由启动加注线110和动脉线100流通到血液净化器10之后经由排出流路50d排出该清洗液。另一方面,控制部90d能够实现以下处理(气泡去除处理):在气泡探测器40在启动加注期间探测到气泡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开闭阀71将输液流路70打开,并利用第二开闭阀51d将排出流路50d闭塞,并且使启动加注泵80进行反向旋转工作,由此使输液贮存部60内的输液依次经由输液流路70、排出流路50d、血液净化器10、动脉线100以及启动加注线110供给到清洗液贮存部20。此外,控制部90d在实施启动加注处理和气泡去除处理时,利用第三开闭阀101将动脉线100闭塞。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将动脉线、静脉线设为排出流路的例子,但还能够将透析中的过滤线、透析液线等能够排出清洗液的其它流路设为排出流路。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清洗液和输液,示出采用了生理盐水的例子,但还能够采用能够作为血液净化器的清洗液、输液来使用的其它液体(透析液、补充液、新鲜冰冻血浆、蛋白质、体腔液等)。另外,清洗液贮存部20和输液贮存部60内的液体不需要是同一液体,也可以是上述液体(透析液、补充液、新鲜冰冻血浆、蛋白质、体腔液等)的组合。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在白血球去除疗法(lcap)中使用的血液净化装置的例子,但还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同样结构(脱血线、血液泵、第一输液线、输液容器、第一开闭阀、第二输液线、第二开闭阀、输液泵等)的其它血液净化装置。例如,还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在单纯血浆置换疗法(pe)、双重过滤血浆置换疗法(dfpp)、持续性血液过滤疗法(chf)、持续性血液透析疗法(chd)以及持续性血液过滤透析疗法(chdf)等中使用的过滤/扩散用的血液净化器的血液净化装置。

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的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对这些实施方式适当地加以设计变更所得到的实施方式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特征,则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即,所述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各要素及其配置、材料、条件、形状、尺寸等不限定于所例示的情况,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另外,能够将所述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各要素在技术上尽可能地进行组合,将这些要素进行组合所得到的实施方式只要包含本发明的特征,则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1a~1h:血液净化装置;10:血液净化器;20:清洗液贮存部;30、30d:清洗流路;40:气泡探测器;50、50d:排出流路;51、51d:第二开闭阀;60:输液贮存部;70:输液流路;71:第一开闭阀;72:输液泵;80:启动加注泵;90、90a~90h:控制部;100:动脉线(清洗流路);110:启动加注线(清洗流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