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检查用辅助工具套件以及X射线检查用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2318发布日期:2020-04-21 22:0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X射线检查用辅助工具套件以及X射线检查用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x射线检查用辅助工具套件以及x射线检查用辅助工具,尤其涉及设置在拍摄台上且为了使被检者为预定的姿势而使用的部件。



背景技术:

在射线拍摄(radiography)、骨密度测定(bonedensitymeasurement)等的x射线检查中根据需要使用辅助工具。辅助工具是用于使被检者(尤其是肢体)成为预定的姿势而使用的部件。

例如,在腰椎(lumbar)的骨密度测定中,在拍摄台(床)上被检者上仰而躺下。在该情况下,为了伸长腰椎并减小腰椎的弯曲度而要求为使双腿的膝盖弯曲的姿势。为了自然地产生该膝盖弯曲的姿势,腰椎测定用辅助工具配置于被检者的双膝下。在大腿骨(femur)的骨密度测定中,在拍摄台上被检者上仰而躺下。在该情况下,以双脚脚前尖相互靠近的方式要求使各脚向内侧扭转。为了维持已形成的其扭转姿势,利用收纳以及保持双脚中的远位侧部分的大腿骨测定用辅助工具。

关于用于放置双脚的腰椎测定用辅助工具,为了也能够对应身高高(腿长)的被检者而希望准备抬起加固用的衬垫部件。另一方面,关于用于保持将双脚向内侧扭转的姿势的大腿骨检查用辅助工具,由于拍摄台上的空间性的制约而需要为薄形,但其单体的自立变得困难,在空间充足的情况下希望能够以简单地增大纵深方向的尺寸的方式构成。

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多功能型辅助工具。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分割型辅助工具。在使用分割型辅助工具时,构成其的两个部分合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40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9409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要求能根据被检者的身高等而容易地变更使用方式的辅助工具的实现。可是,如果对每个检查部位准备专用的辅助工具会增加物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由多个辅助工具构成的x射线检查用辅助工具套件中作为其整体削减物料。或者,提供一种能根据情况而容易地变更使用方式的x射线检查用辅助工具套件。或者,提供一种能根据情况与其他辅助工具合体的x射线检查用辅助工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申请所公开的辅助工具套件的特征为,包括:为了在被检者的第一部位的x射线检查时使上述被检者成为第一姿势而设置在床上的第一辅助工具;为了在上述被检者的第二部位的x射线检查时为使上述被检者成为第二姿势而设置在上述床上的第二辅助工具;用于结合上述第一辅助工具和上述第二辅助工具的结合部件,在上述被检者的第一部位的x射线检查时能选择单独使用上述第一辅助工具的第一单体使用方式、或使用由相对于上述第一辅助工具附加性地结合上述第二辅助工具而构成的第一结合体的第一结合体使用方式。

本申请公开的x射线检查用辅助工具的特征为,包括:收纳被检者的双脚中的两个远位侧的部分的两个收纳部、固定上述两个远位侧的部分的两个带、用于选择各上述带的高度的多个带插通结构、用于附加型地结合其他辅助工具而构成结合体的结合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辅助工具套件的第一使用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辅助工具套件的第二使用例的图。

图3是表示上下层叠体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辅助工具与第二辅助工具的结合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辅助工具中的两个面状紧固件的图。

图6是表示前后层叠体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二辅助工具的保持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第二辅助工具中的两个面状紧固件的图。

图9是表示上下层叠体的使用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前后层叠体的使用例的图。

图11是表示辅助工具套件的多个使用方案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的概要

实施方式的辅助工具套件包括第一辅助工具、第二辅助工具以及结合部件。第一辅助工具是在被检者的第一部位的x射线检查时为了使被检者为第一姿势而设置于床上的工具。第二辅助工具是在被检者的第二部位的x射线检查时为了使被检者为第二姿势而设置于床上的工具。结合部件是根据需要用于将第一辅助工具和第二辅助工具结合的部件。在被检者的第一部位的x射线检查时能选择单独使用第一辅助工具的第一单体使用方式、或通过对第一辅助工具附加性地结合第二辅助工具而构成的第一结合体的第一结合体使用方式。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一部位的x射线检查时能选择单独使用第一辅助工具的方式(第一单体使用方式)、及使用通过对第一辅助工具结合第二辅助工具而构成的第一结合体的方式(第一结合体使用方式)在内的任一方式。在两个辅助工具结合时使用结合部件。例如,在被检查者的身高高的情况下,选择第一结合体方式,即,构成具有大尺寸的辅助工具。

根据实施方式,由于第二辅助工具除了主要功能以外还发挥辅助第一辅助工具的副功能,因此相比较于任一辅助工具都没有副功能的辅助工具套件能够削减辅助工具套件整体的零件数。可以由三个以上的辅助工具构成辅助工具套件。在x射线检查的概念中包括射线摄影、骨密度测量等。

在实施方式中,在被检者的第二部位的x射线检查时能选择单独使用第二辅助工具的第二单体使用方式、或使用由对第二辅助工具附加性地结合第一辅助工具而构成的第二结合体的第二结合体使用方式。根据该结构,在第二部位的x射线检查时能选择单独使用第二辅助工具的方式(第二单体使用方式)、及使用第二结合体的方式(第二结合体使用方式)在内的任一方式。由于第一辅助工具除了主要功能以外还发挥辅助第二工具的副功能,因此能够进一步削减辅助工具套件整体的物量。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辅助工具作为其整体具有缓冲性,第二辅助工具由硬质材料构成。根据该结构,根据柔软的辅助工具以及硬的辅助工具的组合方法能构成第一结合体以及第二结合体。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结合体是由第一辅助工具和配置于其下侧的第二辅助工具构成的上下层叠体,第二结合体是由第二辅助工具和配置于其后侧的第一辅助工具构成的前后层叠体。在上下层叠体中,第二辅助工具作为加固用的部件而发挥功能。在前后层叠体中,第一辅助工具作为纵深增大用的部件而发挥功能。并且,上下是相对的概念。前后也相同。例如,靠近被检者的躯干部的一侧是前侧,距离被检者的躯干部远的一侧是后侧。

在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结合体中,第一辅助工具具有正立姿势、且第二辅助工具具有俯卧姿势,在第二结合体中第二辅助工具具有起立姿势、且第二辅助工具具有横倒状态。正立姿势是发挥第一辅助工具原有的功能时的姿势,俯卧姿势是发挥第二辅助工具原有的功能的面(第二辅助工具的正面)朝向下侧的姿势。起立姿势是第二辅助工具的正规的姿势,换而言之,是第二辅助工具的正面朝向正确的方向的姿势。横倒姿势是第一辅助工具从正立姿势旋转并倒下的状态。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辅助工具具有在正立姿势中向下且在横倒姿势中向前的第一面,第二辅助工具具有在起立姿势中向后且在俯卧姿势中向上的第二面,在第一结合体以及第二结合体中结合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各个面未必是平面,也可以是假设的平面。

在实施方式中,第二辅助工具具有在起立姿势中接受被检者的两只脚中的两个远位侧的部位并将其保持的保持结构。第二辅助工具典型性地使用于测量大腿骨的骨密度时。

在实施方式中,第二辅助工具具有在俯卧姿势中与床接触的多个脚部,在多个脚部之间产生间隙。根据该结构,在间隙中插入手,能抬起第二辅助工具。

在实施方式中,保持结构包括收纳两个远位侧的部分的两个收纳部、固定两个远位侧的部分的两个带、用于选择各带的高度的多个带插通结构。根据该结构,通过带固定各个远位侧的部分。那时,根据该远位侧的部分的大小能变更设置带的高度。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位是腰椎,第一姿势是上仰并弯曲膝盖的姿势,第二部位是大腿骨,第一姿势是上仰且将两只脚向内侧扭转的姿势。前臂等的其他部位也可以为检查部位。

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用辅助工具包括收纳被检者的两只脚中的两个远位侧的部分的两个收纳部、固定两个远位侧的部分的两个带、用于选择各带的高度的多个带插通结构、用于附加性地结合其他辅助工具而构成结合体的结合部件。

在实施方式中,在各收纳部内或各收纳部的附近设置模拟脚的方向的标记。根据那些标记在辅助工具设置时能正确地识别辅助工具的上下,另外,能使两个远位侧的部分正确地进入两个收纳部中。

(2)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在图1中表示实施方式的辅助工具套件的第一使用例。作为x射线检查装置的骨密度测定装置10是测定腰椎(lumbar)、大腿骨(femur)、前臂骨(forearmbone)(桡骨(radius)、尺骨(ulna))等的骨密度的装置。在图1中表示测定大腿骨的骨密度的情况。在作为床而发挥功能的拍摄台12上躺着具有上仰姿势的被检者16。在被检者16的膝下设置辅助工具套件14。辅助工具套件14由第一辅助工具30以及第二辅助工具32构成,这些在图1中上下层叠。即,在第二辅助工具32上设置第一辅助工具30,由此构成作为第一结合体的上下层叠体14a。被检者16的双脚的膝盖背面被上下层叠体14a支撑,在被检者中形成以及维持使两膝弯曲的姿势。

第一辅助工具30是腰椎检查用的辅助工具,即,其主要功能为在腰椎检查时支撑膝下。其副功能在于在大腿骨检查时被结合于第二辅助工具32并辅助其功能。在腰椎检查时也能单独使用第一辅助工具30。例如,在身高(腿长)的被检者的情况下,第一辅助工具30与第二辅助工具32结合而构成上下层叠体14a,使用该上下层叠体14a(第一结合体使用方式)。另一方面,在身高矮(腿短)的被检者的情况下,单独使用第一辅助工具30(第一单体使用方式)。

第二辅助工具32是大腿骨检查用的辅助工具,即,其主要功能在于在大腿骨检查时保持两只脚中包括脚踝的远位侧的部分(foot)(以下,根据情况称为“远位侧部分”)。此时,形成使两个脚尖相互靠近的扭转状态。为了形成以及保持该状态而使用第二辅助工具32。在第二辅助工具32的副功能在于在腰椎检查时被结合于第一辅助工具30并辅助其功能。在大腿骨检查时也能单独使用第二辅助工具32。例如,在拍摄台上被检者的远位侧部分与拍摄台12的边缘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空间的情况下,第一辅助工具30与第二辅助工具32结合构成前后层叠体,并使用该前后层叠体(第二结合体使用方式)。另一方面,在上述空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单独使用第二辅助工具32(第二单体使用方式)。

由于两个辅助工具30、32分别除主要功能以外还具有作为使用方案变更功能(尺寸增大功能)的副功能,因此相比较于分别准备用于能变更使用方式的腰椎检查的专用的辅助工具套件、及用于可变更使用方式的大腿骨检查的专用的辅助工具套件的情况,可将物量或部件数量减半。关于第一辅助工具30以及第二辅助工具32之后详细地说明。

骨密度测定装置10由下部18、上部22以及连结部20构成。下部18具有x射线发生器24,x射线发生器24具有x射线管26。由x射线管26生成x射线27。其是扇状地扩大的扇形波束。扇形波束在被检者的左右方向(贯通图1的方向)上机械性地扫描。由此,形成二维测定区域。上部22具有x射线检测器28。其由根据扇形波束而排成一列的多个x射线传感器构成。x射线发生器24以及x射线检测器28一起机械性地扫描。在腰椎检查时以腰椎进入二维测定区域内的方式调整被检者16的位置。在大腿骨检查时调整大腿骨(具体的说,以大腿骨的骨端进入二维测定区域内的方式)、被检者16的位置。并且,在前臂检查时前臂被放置于拍摄台12上。那时也根据需要利用辅助工具。

拍摄台12是在x射线射线拍摄中使用的装置。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拍摄台12与骨密度测定装置10为不同个体,这些也可以被一体化。x射线可以在被检者16身体的轴向上进行扫描。

在图2中表示实施方式的辅助工具套件的第二使用例。在图2中表示大腿骨检查时的状态。在拍摄台12上以上仰的姿势载置被检者。被检者16的两个远位侧部分被辅助工具套件14保持。辅助工具套件14在图2中构成前后层叠体14b。前后层叠体14b由处于起立姿势的第二辅助工具32、设置于其后侧并处于横倒姿势的第一辅助工具30构成。也能单独地使用第二辅助工具32,但如果构成前后层叠体14b,能够增大纵深而能自然地维持第二辅助工具32的起立姿势。即,在由第二辅助工具32进行的两个远位侧部分的保持之前,能使第二辅助工具32自立。

在拍摄台12具有大尺寸(参照符号34)、从远位侧部分的端部至拍摄台12的边缘之间的空间比较大的情况下,配置前后层叠体14b。另一方面,在被检者16身高高的情况、拍摄台12的尺寸小的情况(参照符号36),从远位侧部分的端部至拍摄台12的边缘之间的空间变小,也具有在此不能配置前后层叠体14b的情况。在那种情况下单独使用第二辅助工具32。

在图3中表示上下层叠体14a。在图3中,x方向是并行于被检者的身体轴线的方向,y方向是被检者的左右方向,z方向是钳垂方向即上下方向。

第一辅助工具30在图3中处于正立姿势。其xz截面(垂直截面)为梯形,其形状在y方向的各位置上是相同的。其xy截面为矩形,xy截面从上向下增大。第一辅助工具30具有六个面38a、38b、38c、38d、38e、38f。在其正立姿势中,面38a、38b是斜面,面38c、38d是垂直面。在其正立姿势中,面38e以及面38f与xy面并行。第一辅助工具30柔软,具有缓冲性。可以使第一辅助工具30的xz截面为三角形或矩形,或者可以为类似于三角形、梯形或矩形的形态。

第二辅助工具32在上下层叠体14a中作为用于抬起第一辅助工具30的面38e的高度的抬起加固部件而发挥功能。其所用是第二辅助工具32的副功能。第二辅助工具32在图3中处于俯卧姿势。第二辅助工具32具有五个面(包括假想面)42a、42b、42c、42d、42e,另外,具有俯卧姿势中相当于向下的面的保持结构40。保持结构40是在第二辅助工具32的正规使用时、即其起立姿势中收纳并保持被检者的两个远位侧部分的结构。关于其内容之后详细叙述。第二辅助工具32的主体由在其使用时也不会变形的树脂等的硬质材料构成。另一方面,第一辅助工具30由在其使用时能变形的缓冲材料构成。即,第一辅助工具30与第二辅助工具32在坚硬或柔软的面上相互不同。

在第二辅助工具32中,以包围保持结构40的方式设置多个脚部,在俯卧姿势中多个脚部与拍摄台的上面接触。在多个脚部中,在相邻的脚部之间产生间隙44、46。在抬起第二辅助部件时,被检者的双手插入预定的间隙中。第二辅助工具32由硬质材料、如树脂构成。第二辅助工具32作为其整体具有板状的形态。

并且,在第一辅助工具中,x方向的宽度例如是45cm,z方向的高度例如是15cm。x方向的宽度在z方向上例如从32cm变化至28cm。θ1例如是40度以上且90度以下,可使其为60度。第二辅助工具32的z方向的高度(厚度)例如是10cm。

在图4中表示上下层叠体的形成过程。在第二辅助工具32上层叠第一辅助工具30。在上下层叠体中,第二辅助工具32作为抬起加固部件而发挥功能。在腰椎检查时,支撑被检者的膝下或腿肚子(腿肚子)是第一辅助工具30的主要功能。由于被检者的身高矮、或其他理由,在不需要抬起的情况下单独使用第一辅助工具30。

在第一辅助工具30中,面38a、38b的倾斜角度(相对于x方向的角度)是θ1,第二辅助工具32的面42a的倾斜角度(相对于x方向的角度)是θ2。θ1与θ2相同。面38a与面42a相连,构成一个平面。另一方面,在前后层叠体中,第二辅助工具32使面42a向下而成为起立姿势,第一辅助工具30使面38a向下而成为横倒姿势。此时,面28a、42a作为其整体而成为前后层叠体的底面。

第一辅助工具30由具有缓冲性或弹性的海绵体48、覆盖海绵体48的整体的罩50构成。实质性地观察,海绵体48规定第一辅助工具30的形态。罩50例如由布构成。

在图5中表示第一辅助工具30。在其正立状态下,在向下的面38f上设置两个面状紧固件52、54。这些与设置于第二辅助工具32的两个面状紧固件(后述)装卸自如地结合。处于结合关系中的多个面状紧固件相当于结合部件或结合机构。可以利用机械性卡合、螺栓连接等的其他结合机构。

在图6中表示前后层叠体14b。在x方向上,靠近被检者的躯干部的一侧是前侧,远离被检者的躯干部的一侧是后侧。在前后层叠体14b中,在处于起立姿势的第二辅助工具32的后侧结合处于横倒姿势的第一辅助工具30。在第二辅助工具32未保持两个远位侧端部的状态下,第二辅助工具32以其单体自立困难,如果在其后侧存在第一辅助工具30,则能自然地维持第二辅助工具32的起立姿势。可是,在拍摄台的空间不充裕的情况下以其单体使用第二辅助工具32。

在构成前后层叠体14b的情况下,由于后侧的第一辅助工具30具有缓冲性,因此允许第二辅助工具32向后侧稍微倒下的运动。在第二辅助工具32向后侧倒下的情况下,因第一辅助工具30的弹性力第一辅助工具30恢复为原形。其结果,第二辅助工具32再次为原始的起立姿势。在第二辅助工具32的起立姿势中,倾斜角度为上述θ2。

第二辅助工具32具有在其起立姿势中向前的保持结构40。保持结构具有收纳被检者的两个远位侧部分的两个收纳部56、58。两个收纳部56、58的中心轴向内侧倾斜。如已经说明,在构成前后层叠体14b的状态下,在第一辅助工具30中向下的面以及在第二辅助工具32中向下的面作为其整体而作为前后层叠体14b的底面发挥功能。

在图7中表示第二辅助工具的详细内容。第二辅助工具在其正面(前面)侧具有保持结构40。如上述,保持结构40具有两个收纳部56、58。在第二辅助工具的起立姿势中,两个收纳部56、58的底部64、66包入且保持远位侧部分的下部即脚后跟。在两个收纳部56、58之间存在具有倒v字形状的两个倾斜的侧壁60、62。在侧壁60、62上形成缝隙68、70。在收纳部56的外侧(在图7中左侧)形成上下排列的两个缝隙71a、71b。能选择性地使用这些。在收纳部58的外侧(在图7中右侧)形成上下排列的缝隙72a、72b。这些也能选择性地使用。缝隙68、70、71a、71b、72a、72b为带插通结构。并且,在图7中,两个带未表示。

第二辅助工具具有在其俯卧姿势中发挥功能的多个脚部78、80、82、84。在那些之间存在间隙44、46。具体的说,在脚部78与脚部82之间存在间隙44,在脚部80与脚部84之间存在间隙44。在脚部82与脚部84之间存在间隙46。脚部78与脚部80之间也被敞开。

在两个收纳部56、58中收纳两个远位侧部分的状态下,两个脚后跟被底部64、66保持,而且,两个远位侧部分的内侧面抵接于两个侧壁60、62。在该状态下,两个远位侧部分被两个带固定。在两个远位侧部分的尺寸大的情况下,使用位于高位的外侧的缝隙71a以及内侧的缝隙68,并在其中插入第一带。由此,左侧的远位端部分被固定。与其相同,使用位于高位的外侧的缝隙72a以及内侧的缝隙70,并在其中插入第二带。由此,右侧的远位端部分被固定。另一方面,在两个远位侧部分的尺寸小的情况下,使用位于低位的外侧的缝隙71b以及内侧的缝隙68,并在其中插入第一带。由此,左侧的远位端部分被固定。与其相同,使用位于低位的外侧的缝隙72b以及内侧的缝隙70,并在其中插入第二带。由此,右侧的远位端部分被固定。可以以将带的高度改变为三级或三级以上的方式构成。

在图8中表示设置于第二辅助工具32的面(假想面)42e的两个面状紧固件86、88。这些是装卸自如地结合于图5所示的两个面状紧固上的结合部件。

在图9中表示上下层叠体14a。上下层叠体14a配置于两个脚16a、16b下。由此,形成并维持上仰的弯膝姿势。在图10中表示前后层叠体14b。两个远位侧部分16c、16d被收纳于保持结构中的两个收纳部56、58中。两个远位侧部分16c、16d的中心轴90、92向内侧倾斜。其倾斜角度例如是20度。根据该结构,在被检者中形成、维持上仰、使双脚向内侧扭转的姿势。

(3)辅助工具套件的使用方式的整理

在图11中整理辅助工具套件的使用方式。如符号94所示,在腰椎检查中,在被检者身高高的情况下利用上下层叠体。即,在第二辅助工具的上侧载置第一辅助工具。在该情况下,第一辅助工具具有正立姿势,发挥其原有的功能,第二辅助工具具有俯卧姿势,其作为抬起加固用的硬质底座发挥功能。如符号96所示,在腰椎检查中,在被检者身高矮的情况下单独使用第一辅助工具。在该情况下,第一辅助工具为正立姿势。不使用第二辅助工具。

如符号98所示,在大腿骨检查中,在拍摄台上有(用于设置前后层叠体的)充足的空间的情况下,利用前后层叠体。即,在第二辅助工具的后侧设置第一辅助工具。第一辅助工具发挥纵深增大作用。在该情况下,第二辅助工具具有起立姿势,第一辅助工具具有横倒姿势。前后层叠体与上下层叠体具有相互相同的形态,使设置姿势互不相同。如符号100所示,在大腿骨检查中,在拍摄台上(用于设置前后层叠体的)空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单独使用第二辅助工具。在该情况下,在保持被检者的两个远位侧端部的阶段中通过两个远位侧端部保持第二辅助工具。在其之前,通过被检者等保持第二辅助工具,维持其姿势。

可以通过三个以上的辅助工具构成辅助工具套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骨密度测定用的辅助工具套件进行说明,可以在射线拍摄中利用该辅助工具套件。或者,可以构成射线拍摄用的辅助工具套件。还可以在其他x射线检查中利用辅助工具套件。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辅助工具套件,相比较于能为了多部位的x射线检查而变更使用方式的多个专用辅助工具,能够将物量或部件数量减半。因此,在一半的保存空间内进行保管。在上下层叠体中由于下侧的第二辅助工具为硬质材料,因此能够期待可靠的抬起加固,上下层叠体为必要以上也不会崩塌。在前后层叠体中由于后侧的第一辅助工具具有缓冲性,因此能允许第二辅助工具的稍微倒下的运动,在保持固定两个远位侧部分时能给被检者带来安心感。由于在第二辅助工具的姿势中会产生自由度,因此能够提高安装两个带时的作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