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6597发布日期:2020-05-15 19:0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吸尿垫、失禁垫、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技术:为了抑制排泄物在正面片上的流动、或将流动的方向控制为特定方向等,将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侧设为立体的形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用作一次性尿布的正面片等的无纺布,记载有如下无纺布,即包括呈大致平面状扩展的基部和从该基部突出的多个凸部,各个凸部包括从上述基部立起而形成周面的周面部和形成于该周面部的前端侧的顶部,周面部包括在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另外,本申请人也提出了使用如下复合片作为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即所层叠的第一片和第二片在多个接合部相互接合,且第一片在除上述接合部以外的部位朝离开第二片的方向突出,而形成有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凸部(专利文献2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8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9373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具有凹凸区域的正面片、背面片和配置于这两个片之间的吸收体,且具有对应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方向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在上述凹凸区域中,形成有多个倾斜凸部。上述倾斜凸部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且顶部的位置较该倾斜凸部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的中央位置偏倚于该长度方向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基本构成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正面片(复合片)的俯视图。

图4是将图3所示的复合片的凹凸区域p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正面片(复合片)的沿厚度方向的剖面的放大剖视图,图5的(a)是沿图4的iii-iii线且通过倾斜凸部的顶部的剖视图,图5的(b)是沿图4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效果的说明图,图6的(a)是本发明的作用图,图6的(b)是现有技术的作用图。

图7是本发明的效果的说明图,图7的(a)是本发明的作用图,图7的(b)是现有技术的作用图。

图8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正面片(复合片)的凹凸区域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俯视图(a)和倾斜凸部的放大图(b)。

图9是相同倾斜区域中的倾斜凸部的效果的说明图,图9的(a)是沿该倾斜凸部的倾斜方向产生了摩擦时的作用图,图9的(b)是沿与该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了摩擦时的作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根据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无纺布,通过凸部的周面部具有从周面朝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在无纺布倾斜那样的情况下,突出部能够拦住液体的流动,其结果,在无纺布上液体变得不易流动,能够有效地吸收液体并使其渗透。

但是,关于专利文献1的无纺布,为了在加压时也维持凸形状,提高了凸部的刚性,例如,在排泄物为软便等粘度相对较高的排泄物的情况下,无法消除残留于凸部间的排泄物易附着于穿着者的肌肤的不良情况。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由复合片构成的正面片的透气性和液体引入性优异,但在排泄物为软便的情况下,就控制该软便的流动的观点、或防止排泄物残留于正面片上而附着于穿着者的肌肤的观点而言,不能说其充分。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消除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的吸收性物品。

以下,针对本发明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在图1和图2中,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0(以下,也简称为尿布100)的基本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尿布100包括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12、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13和配置于两个片12、13之间的吸收体14。关于背面片13,所谓液体不透过性是也包括液体难透过性的概念,除背面片13完全不透过液体的情况以外,也包括含有拨水性的片等的情况等。

尿布100具有对应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方向x、和在将尿布100如图1所示那样展开为平面状的状态下与该长度方向x正交的宽度方向y。另外,关于尿布100,可将长度方向x的全长三等分,而划分为在穿着时配置于穿着者的前侧的腹侧部a、在穿着时配置于穿着者的后侧的背侧部b、和位于腹侧部a与背侧部b之间的裆部c。尿布100为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在背侧部b的两侧缘部设置有搭扣带17,在腹侧部a的外表面设置有扣接该搭扣带17的搭着区域18。

尿布100中的吸收体14包括吸收性芯14a和包覆该吸收性芯14a的包芯片14b。吸收性芯14a能够由例如纸浆纤维等吸液性纤维的纤维堆积体、或吸液性纤维与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纤维堆积体构成。作为吸液性纤维,例如可列举纸浆纤维、人造丝纤维、棉纤维、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亲水性纤维。除纤维素系亲水性纤维以外,也可以使用将包含聚烯烃、聚酯、聚酰胺等合成树脂的纤维通过表面活性剂等进行亲水化所得的纤维。作为包芯片14b,例如可使用棉纸或透水性无纺布。包芯片14b既可利用1片包覆吸收性芯14a的整体,也可组合2片以上来包覆吸收性芯14a。作为背面片13,可使用液体不透过性或拨水性的树脂膜、树脂膜与无纺布的层压片等。

在尿布100的长度方向x的两侧,配置有具有弹性构件15a的立体褶皱形成用片15,通过该弹性构件15a的收缩,而在穿着状态下的裆部c形成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立起的立体褶皱。另外,在裆部c中的配置于腿周围的部位,以伸长状态配置有腿部弹性构件16,通过其收缩,而在穿着状态下的裆部c形成使对于穿着者的腿周围的服帖性提高的腿部褶皱。

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0中的正面片12由图3所示的复合片10构成。

如图3所示,复合片10具有位于宽度方向y的中央的中央区域m和位于该中央区域m的两侧的一对侧部区域s、s,该中央区域m形成正面片12中的凹凸区域p。

凹凸区域p为形成有多个由无纺布等纤维片形成的倾斜凸部41的区域,倾斜凸部优选为如图3所示那样以特定的图案形成为在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上分散的状态。

如图5的(a)所示,倾斜凸部41为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且顶部t的位置较该倾斜凸部41中的长度方向x的两端e1、e2间的中央位置41c偏倚于长度方向x的一侧的凸部。倾斜凸部41的上述两端e1、e2为吸收性物品的沿长度方向x的剖面、优选为通过顶部t的该剖面中的两端。另外,两端为倾斜凸部41的上升基端。

顶部t的位置偏倚的上述一侧为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x上的前侧(图1中下侧)或后侧(图1中上侧),既可以为如图5的(a)所示那样顶部t的位置较中央位置41c偏倚于前侧的倾斜凸部,也可以为顶部t的位置较中央位置41c偏倚于后侧的倾斜凸部(未图示)。以下,也将顶部t的位置较中央位置41c偏倚于前侧的倾斜凸部41称为前方倾斜凸部,将顶部t的位置较中央位置41c偏倚于后侧的倾斜凸部称为后方倾斜凸部。

关于倾斜凸部41的顶部t的位置,在将倾斜凸部41的上述两端e1、e2间的长度l2[图2的(a)]设为100%时,优选位于从中央位置41c起前后5%以内的距离范围之外,进而优选位于从中央位置41c起前后10%以内的距离范围之外。

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0中的复合片10遍及形成有凹凸区域p的中央区域m的整个区域形成有作为前方倾斜凸部的倾斜凸部,在正面片12的凹凸区域p中,在位于背侧部b的部分、位于裆部c的部分和位于腹侧部a的部分中的任一部分均形成有前方倾斜凸部,但也可代替此,而在正面片12中的位于背侧部b的部分形成有顶部t的位置偏倚于前侧的前方倾斜凸部,而在位于腹侧部a的部分形成有顶部t的位置偏倚于后侧的后方倾斜凸部。另外,在裆部c中,可以形成有前方倾斜凸部,也可以形成有后方倾斜凸部,还可以形成有顶部t的位置存在于凸部的两端间的中央位置的非倾斜凸部。

另外,也可以对于一次性尿布100,以将其长度方向的全长二等分的宽度方向中央线为界分成两部分,在后侧的一个区域形成前方倾斜凸部,在前侧的另一区域形成后方倾斜凸部。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0,由于具有形成有多个倾斜凸部41的凹凸区域p,故而在该凹凸区域p中,如图6(a)所示那样,供给至正面片12上的排泄物u在正面片12上的移动如箭头a1所示那样通过倾斜凸部41发挥立体屏障的作用而被有效地防止,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正面片12上的排泄物u的扩散。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排泄物u在正面片12上移动而扩散至不想使其扩散的部位或方向。

例如,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正面片12的位于背侧部b的部分设置前方倾斜凸部,能够有效地抑制软便等排泄物从背侧漏出。另外,通过在正面片12的位于腹侧部a的部分设置后方倾斜凸部,能够有效地抑制软便等排泄物从腹侧漏出。再者,本发明中的正面片12可以遍及其整体或中央区域m的整体地仅形成有前方倾斜凸部和后方倾斜凸部中的任一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倾斜凸部41的周围由在底部不连续地形成有接合部3的凹部30(参照图5)包围,经由该凹部30的底部中的除接合部3以外的部分,如箭头a2所示那样,排泄物u易移动至吸收体14。因此,排泄物u向不想使其扩散的部位或方向的扩散抑制效果更优异。

相对于此,在顶部t的位置位于长度方向x的两端间的中央位置43c的非倾斜凸部43的情况下,如图6的(b)所示那样,供给至正面片12'上的尿或软便等排泄物u易于爬上非倾斜凸部43而移动,难以充分地进行排泄物u的扩散的控制。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正面片12具有形成有多个倾斜凸部41的凹凸区域p的情况下,如果在排泄物u蓄积于倾斜凸部41间的凹部30的状态下,倾斜凸部41如图7的(a)所示那样通过穿着者的肌肤7被加压,则该倾斜凸部41易倾倒为覆盖排泄物u的较广的范围的状态。另外,这样倾倒的状态下的倾斜凸部41易于使没有附着该排泄物u的部分接触穿着者的肌肤7。因此,也防止了排泄物u向穿着者的肌肤7的附着。

进而,在倾斜凸部41倾倒为覆盖排泄物u的全部或一部分的状态时,排泄物u的一部分通过倾斜凸部41而被压入至吸收体14侧。

以此方式,在形成有倾斜凸部41的凹凸区域p中,能够有效地将残留于凸部间的凹部30的排泄物设为不易附着于穿着者的肌肤的状态。

该效果在如下情况下更可靠地发挥,即,各个倾斜凸部41的周围由在底部不连续地形成有接合部3的凹部30(参照图5)包围,且经由该凹部30的底部中的除接合部3以外的部分,排泄物u易移动至吸收体14。

相对于此,在顶部t的位置位于长度方向x的两端间的中央位置43c的现有的非倾斜凸部43的情况下,如果如图7的(b)所示那样,在排泄物u蓄积于非倾斜凸部43间的凹部30的状态下,正面片12'通过穿着者的肌肤7被加压,则该排泄物u容易附着于穿着者的肌肤7。再者,在以蓄积于非倾斜凸部43间的凹部30的排泄物u不易附着于穿着者的肌肤7的方式,使该非倾斜凸部43具有刚性的情况下,变得无法获得利用凸部43的排泄物u的压入效果。

就更可靠地发挥上述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效果的观点而言,存在于凹凸区域p的倾斜凸部41优选为如图5所示的倾斜凸部41a那样以下述状态倾斜:顶部t的位置所偏倚在的长度方向x的一侧的上升部分g相比于垂直方向向该一侧的方向倾斜。此处,所谓垂直是相对于与正面片12的面平行地延伸的平面(与厚度方向正交的平面)f垂直的含义,所谓倾斜至较垂直靠该一侧的状态,在如图5所示的倾斜凸部41a那样,顶部t的位置较上述中央位置41c偏倚于前侧的情况下为倾斜至前侧的状态,在倾斜凸部41a的顶部t的位置较上述中央位置41c偏倚于后侧的情况下为倾斜至后侧的状态。

图5所示的倾斜凸部41a以下述状态倾斜:顶部t的位置所偏倚在的长度方向x的前侧的上升部分g相比于垂直方向向该前侧的方向倾斜,倾斜凸部41a在顶部t的位置所偏倚在的前侧(一侧)具有悬突部分。由此,在正面片12被穿着者的肌肤7加压时,倾斜凸部41变得易倾倒为覆盖排泄物u的较广的范围的状态,更有效地抑制了排泄物u向穿着者的肌肤的附着。

关于倾斜凸部41的上升部分g相对于与正面片12的面平行地延伸的平面(与厚度方向正交的平面)f的倾斜角度θ,将为垂直的情况设为90°时优选为小于90°,更优选为30°以上且小于80°,进而优选为45°以上且60°以下。

就不使凹部30预先被倾斜凸部41覆盖的观点而言,倾斜凸部41优选为如图5的(a)所示的倾斜凸部41a那样,顶部t的位置不超过相邻于顶部t的位置所偏倚在的一侧(前侧)的另一倾斜凸部41b中的与该一侧(前侧)为相反侧(后侧)的端部e1的位置。由此,排泄物u变得易进入至倾斜凸部41间的凹部30内,排泄物u向吸收体14的转移性等提高。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倾斜凸部41具有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l1较长度方向x的长度l2长的横长的俯视形状。若倾斜凸部41具有横长的俯视形状,则在通过穿着者的肌肤7而被加压时,倾斜凸部41变得易倾倒为覆盖排泄物u的状态,变得更易于表现出例如上述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效果。倾斜凸部41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l1优选为长度方向x的长度l2的1.1倍以上,更优选为1.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6.0倍以下,更优选为4.0倍以下,另外,优选为1.1倍以上且6.0倍以下,更优选为1.5倍以上且4.0倍以下。

另外,就排泄物的向长度方向的扩散控制的观点而言,倾斜凸部41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l1优选为3mm以上,更优选为5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75mm以下,另外,优选为3mm以上且10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上且75mm以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凹凸区域p中,所层叠的第一片1和第二片2在多个接合部3相互接合,且第一片1在除接合部3以外的部位朝离开第二片2的方向突出而形成倾斜凸部41。

由此,稳定地维持了由第一片1所形成的倾斜凸部41的立体形状,另外,通过倾斜凸部41的上升基端附近固定于第二片2,而倾斜凸部41变得易于以上升基端附近为轴倾倒。另外,也防止了在吸收性物品的穿着中等,倾斜凸部41的形状倒塌而变得无法表现出效果。由此,变得更易于表现出上述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正面片12的凹凸区域p的复合片10如图5所示那样,第二片2侧的面大致平坦,且在第一片1侧,通过倾斜凸部41和倾斜凸部间的凹部30而形成有起伏较大的凹凸。

就相同的观点而言,正面片12优选为在凹凸区域p中,如图3和图4所示那样具有顶部t的位置偏倚于长度方向x的同一侧的多个倾斜凸部沿该长度方向x排列而成的凸部排r1,且在该凸部排r1中的倾斜凸部41、41之间,局部地具有通过压纹加工而被压密化的部分31、32。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通过压纹加工而被压密化的部分31、32,具有通过加热压纹加工而第一片1与第二片2之间被熔接而成的第一接合部31、和通过相同的加热压纹加工而第一片1与第二片2之间被熔接而成的第二接合部32。

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片10的第一片1那样,作为形成倾斜凸部41的纤维片,可以使用例如无纺布、机织布和针织布等,优选为无纺布。作为与第一片1局部地接合而形成复合片10的第二片2,可以使用包含无纺布、机织布和针织布等纤维片或膜等各种材质的片材料。构成第一片1和第二片2的片材料的种类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构成第二片2的片材料也可为网等。

作为将无纺布用作构成第一片1或第二片2的片材料的情况下的无纺布,例如可列举: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熔喷无纺布、树脂粘合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等。也可以使用将这些无纺布组合2种以上而成的层叠体、或将这些无纺布与膜等组合而成的层叠体。这些之中,优选使用热风无纺布或纺粘无纺布。关于用作构成第一片1和第二片2的片材料的无纺布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15g/m2以上,另外,优选为40g/m2以下,更优选为35g/m2以下。无纺布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且40g/m2以下,进而优选为15g/m2以上且35g/m2以下。

作为构成无纺布的纤维,能够使用包含各种热塑性树脂的纤维。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列举: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尼龙6或尼龙66等聚酰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制成2种以上的掺合物而使用。另外,能够以芯鞘型或并排(sidebyside)型等的复合纤维的形态使用。

如果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正面片12的凹凸区域p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凹凸区域p中,如图4所示那样,作为倾斜凸部41,俯视时横长形状的倾斜凸部41形成为在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上分散的状态。更详细而言,倾斜凸部41如图3所示那样呈交错状配置,多个倾斜凸部41以一定的间隔沿长度方向x直线排列而成的长度方向凸部排r1在宽度方向y上形成有多排,在宽度方向y上相邻的长度方向凸部排r1彼此使倾斜凸部41的配置位置在长度方向x上错开半个间距的量。另外,在宽度方向y上相邻的长度方向凸部排r1的倾斜凸部41以其一部分彼此在长度方向x交替地配置的方式重复。通过这种排列,在宽度方向y的整个区域存在由倾斜凸部41形成的屏障,能够有效地抑制长度方向的排泄物的扩散。

另外,在凹凸区域p中,多个倾斜凸部41以一定的间隔沿宽度方向y直线排列而成的宽度方向凸部排r2在长度方向x上形成有多排。

在长度方向凸部排r1中的在长度方向x相邻的倾斜凸部41之间,如图4所示那样,形成有长度方向x的长度b较宽度方向y的长度a长的纵长的第一接合部31。另外,第一接合部31位于宽度方向凸部排r2中的在宽度方向y相邻的倾斜凸部41之间。在宽度方向y相邻的倾斜凸部41之间的第一接合部31为位于在宽度方向相邻的长度方向凸部排r1中的倾斜凸部41之间的第一接合部31。纵长的第一接合部31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b优选为宽度方向y的长度a的1.2倍以上,更优选为1.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5.0倍以下,更优选为3.0倍以下,另外,优选为1.2倍以上且5.0倍以下,更优选为1.5倍以上且3.0倍以下。

另外,各个倾斜凸部41的周围由第一接合部31和长度方向的长度较第一接合部31短的第二接合部32包围。各个倾斜凸部41通过周围被4个以上的接合部3包围,形成有包围各个倾斜凸部41的凹部30。另外,包围多个倾斜凸部41的凹部30彼此连续,在凹凸区域p中的除倾斜凸部41以外的部分形成有呈网状连续的连续凹部。

若将第一片1与第二片2的接合部统称为接合部3,则包围各个倾斜凸部41的接合部3的个数优选为4个以上,更优选为8个以上,另外,优选为20个以下,更优选为16个以下。这些个数的接合部3优选设置为从长度方向x的两侧夹着倾斜凸部41的对或从宽度方向y的两侧夹着倾斜凸部41的对。

第二接合部32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d优选为第一接合部3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b的20%以上且85%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上且70%以下。另外,第二接合部32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c优选为第一接合部31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的0.8以上且1.2以下,更优选为0.9以上且1.1以下。

在同一长度方向凸部排r1中所包含的多个倾斜凸部41等、长度方向x相邻的倾斜凸部41之间,优选具有形成倾斜凸部41的第一片(片材料)局部地被压密化而成的压密化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倾斜凸部41由具有第一片1与第二片2的接合部3的复合片10形成的情况下,该接合部优选为通过压纹加工等局部地进行加压而被压密化的部分。另外,在对单层的片材料进行局部的加压压缩、或将第一片1与第二片2的接合部3通过压纹加工等而局部地加压压缩的情况下,该加压压缩而成的部分成为与其他部分相比密度变高的压密化部,倾斜凸部41变得易于以该压密化部的端部附近为起点,以覆盖凹部30内的排泄物u的较广的范围的方式倾倒,故而优选。

进而,就相同的观点而言更优选关于形成于倾斜凸部41之间的压密化部,与倾斜凸部41的顶部t的位置所偏倚在的一侧(前侧或后侧)的端部3a的密度相比,与该一侧为相反侧(后侧或前侧)的端部3b的密度较高。

压密化部的上述一侧的端部3a和上述另一侧的端部3b的密度以如下方式进行测定。

[压密化部的端部的密度测定方法]

关于压密化部的端部的密度,通过如下方式获得,即,从压密化部的长度方向x的两端部分别切割出1.0mm×1.0mm的测定片,将该测定片的平面面积1.0mm2乘以该测定片的厚度,求出测定片的体积(mm3),将该体积的值(mm3)换算为“cm3”之后,将测定片的重量(g)除以该体积(cm3),得到压密化部的端部的密度。关于测定片的重量,将从压密化部的两端部切割出的测定片分别各汇集5个以上利用天平进行称量,除以该测定片的个数,使用通过上述操作所获得的平均值。关于测定片的厚度,设为以如下方式获得的值,即,从压密化部的长度方向x的两端部分别在该方向x在0.5mm的位置以宽度方向y的朝向使用锐利的刀具进行切断,对所得的剖面使用数字显微镜(keyence制造)进行观察,测量宽度方向的剖面的中心部分处的从压密化部的下表面至上表面为止的距离。厚度设为针对压密化部的两端部的各者测定最少5个试片所得的平均值。

就更可靠地发挥上述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效果的观点而言,倾斜凸部41的高度h1[参照图5的(a)]优选为1.0mm以上,进而优选为2.0mm以上,另外,优选为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4.0mm以下,另外,优选为1.0mm以上且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2.0mm以上且4.0mm以下。在凹凸区域p中同时存在非倾斜凸部的情况下,非倾斜凸部的高度与倾斜凸部4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例中,以对应于倾斜的量略低于倾斜凸部41。非倾斜凸部的高度的优选的范围与上述倾斜凸部的高度的优选的范围相同。

在凹凸区域p由具有第一片1与第二片2的接合部3的复合片10形成的情况下,所谓倾斜凸部41的高度,如图5所示那样被定义为从第二片2的下表面起至第一片1的上表面为止的距离。另外,高度设为使用数字显微镜(keyence制造)观察各凸部剖面并测量第二片2的下表面与凸部的顶部的最短距离所获得的值。

在凹凸区域p由单层的片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就倾斜凸部的高度而言,是将连结在长度方向x相邻的倾斜凸部的顶部彼此的直线与位于倾斜凸部之间的距该直线最远的部位的下表面的高低差设为倾斜凸部的高度。

关于倾斜凸部41的顶部t的位置、或倾斜凸部41的高度等,观察倾斜凸部41的通过顶部t且在长度方向x延伸的剖面进行判断。另外,在倾斜凸部41由接合于第二片2等其他片等的片材料(第一片)形成的情况下,该观察是将具有第一片1与第二片2的接合部3的复合片10从吸收性物品取出,并观察倾斜凸部41的通过顶部t且在长度方向x延伸的剖面进行判断。

为了制造具有形成有倾斜凸部41的凹凸区域p的复合片10,与日本特开2015-11234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同样地,将带状的第一片1供给至周面为相互啮合形状的第一辊与第二辊之间,使第一片1变形为凹凸形状之后,使第一片1在保持于第一辊的周面部的状态下直接从啮合部分移动,然后将第二片2以重合于第一片1的方式供给,从而将两片1、2在第一辊的凸部与加热辊之间在加热下进行夹压而使它们局部地接合。

继而,将所获得的复合片利用第一夹辊进行加压,此时,利用配置于较第一夹辊靠下游的第二夹辊等,一边将复合片朝下游侧较强地拉拽,一边进行加压。由此,形成于复合片的凸部朝上游侧倾斜,而获得具有形成有倾斜凸部41的凹凸区域p的复合片10。就形成倾斜凸部41的观点而言,第二夹辊的圆周速度优选为较第一夹辊的圆周速度更为高速,优选设为第一夹辊的圆周速度的1.05倍以上,更优选为1.1倍以上。另外,第一夹辊优选为至少将抵接于第一片1一侧的辊加热至低于第一片1的主要构成纤维的熔点的温度、例如较熔点低50℃的温度以上且小于熔点的温度。

另外,为了在长度方向x上的两端部形成密度不同的压密化部(接合部3),使用具有从辊的基面至前端面为止的高度在辊的圆周方向上连续或不连续地变化的凸部的辊作为第一辊,且在该第一辊与加热辊之间进行夹压,形成上述第一接合部31或第二接合部32等接合部3即可。

如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0中所使用的复合片10具有作为凹凸区域p的中央区域m和位于该中央区域m的两侧的侧部区域s、s,在侧部区域s、s形成有顶部t的位置存在于凸部的两端间的中央位置43c的非倾斜凸部43。为了制造该构成的复合片10,在第一片的中央部和侧部,使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凹凸形状、以及由第一辊和加热辊所形成的接合部的图案不同,且仅对所获得的复合片的中央部实施利用上述第一夹辊所进行的处理即可。

其次,一边参照图8,一边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关于没有特别说明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相同,可以适当应用该尿布的说明。

图8的(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正面片12的凹凸区域的一部分的图。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正面片由复合片构成,且具有倾斜凸部41d以特定的图案形成为在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上分散的状态的凹凸区域。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片中,倾斜凸部41d一致地形成为图8的(a)所示的图案,而并不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具有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片遍及其整个区域地具有凹凸区域。另外,凹凸区域形成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复合片10不同的俯视形状的倾斜凸部41d。如图8的(b)所示,凹凸区域中的倾斜凸部41d为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l5较长度方向x上的长度l7长的横长的俯视形状,且在该宽度方向y的中央部具有长度方向x的长度较位于其两侧的部分短的缩细部45。宽度方向y上的倾斜凸部41d的长度l5为宽度方向y上的倾斜凸部41d的最大长度,长度方向x上的长度l7为宽度方向y上的倾斜凸部41d的最大长度。形成有这种倾斜凸部41d的复合片能够将排泄物u捕捉至该倾斜凸部41d的缩细部45,且与通过倾斜凸部41d的上升部分g(参照图5)倾斜所得到的排泄物u的扩散抑制效果相辅相成,排泄物u的扩散控制效果更优异。

就有效地捕捉排泄物u的观点而言,倾斜凸部41d的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l5[参照图8的(b)]优选为缩细部45中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l6[参照图8的(b)]的1.5倍以上,更优选为2.0倍以上,另外,优选为8.0倍以下,更优选为6.0倍以下,另外,优选为1.5倍以上且8.0倍以下,更优选为2.0倍以上且6.0倍以下。

以上,对本发明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各实施方式限制,能够适当变更。

例如,正面片12中使用的复合片10也可以不具有以与中央区域m不同的图案形成有凸部的侧部区域s、s,可以将遍及整个区域地具有与中央区域m相同的构成的复合片10用作正面片12。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具有倾斜凸部41的凹凸区域p以遍及尿布100的长度方向的全长的方式形成,但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具有倾斜凸部41的凹凸区域p也可以仅形成于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的任一部位,例如可以仅形成于腹侧部a,仅形成于背侧部b,或仅形成于裆部c,另外,还可以仅形成于裆部c和腹侧部a,或仅形成于裆部c和背侧部b。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也可以在凹凸区域具有形成有顶部t的位置偏倚于长度方向x的同一侧的多个倾斜凸部的区域。也将该区域称为相同倾斜区域。例如,在背侧部b中具有形成有多个前方倾斜凸部的区域的情况下,该区域为相同倾斜区域。

在相同倾斜区域中,优选为多个倾斜凸部的倾斜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1和与该倾斜方向相反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2不同,更优选为多个倾斜凸部的倾斜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1大于与该倾斜方向相反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2。通过该构成,能够降低肌肤沿相同倾斜区域的上述倾斜方向接触的情况下的摩擦力,另一方面,提高肌肤沿上述相反方向接触的情况下的摩擦力,能够控制因与肌肤的接触所导致的正面片的移动方向。为了对上述效果进行详细叙述,以具有在背侧部b形成有多个前方倾斜凸部的相同倾斜区域和在腹侧部a形成有多个后方倾斜凸部的相同倾斜区域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该例中,由于穿尿布时肌肤7与这些倾斜凸部41沿前方倾斜凸部和后方倾斜凸部的倾斜方向接触[参照图9的(a)],故而能够抑制肌肤与该倾斜凸部之间的摩擦力(阻力),能够容易地进行穿尿布的操作。另外,当在穿着状态、即肌肤7与倾斜凸部的接触状态下,朝与该倾斜凸部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了力时,该倾斜凸部变形而摩擦力提高[参照图9的(b)]。由此,有效地抑制了穿着状态的尿布的偏移,进而抑制上述排泄物的漏出。

相同倾斜区域中的多个倾斜凸部的倾斜方向的摩擦为在朝向该多个倾斜凸部的顶部t的位置所偏倚在的一侧,在该多个倾斜凸部上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与该倾斜方向相反方向的摩擦为在朝向与上述所偏倚在的一侧相反一侧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上述例的背侧部b的相同倾斜区域中的倾斜方向的摩擦为沿前方倾斜凸部的倾斜方向所产生的摩擦,且为在从背侧部b侧朝向裆部c侧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相反方向的摩擦为从裆部c侧朝向背侧部b侧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另外,上述例的腹侧部a的相同倾斜区域中的倾斜方向的摩擦为沿后方倾斜凸部的倾斜方向所产生的摩擦,且为在从腹侧部a侧朝向裆部c侧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相反方向的摩擦为从裆部c侧朝向腹侧部a侧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关于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在以下的测定方法中,表示沿倾斜方向或相反方向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系数的变动程度。

[相同倾斜区域中的倾斜方向和相反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的测定方法]

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按照以下书籍中记载的方法,使用katotechco.,ltd.制造的kesfb4-auto-a(商品名)进行测定。

川端季雄著,《质感评估的标准化及解析》,第二版,社团法人日本纤维机会学会质感计量及标准化研究委员会,1980年(昭和55年)7月10日发行

首先,从正面片的相同倾斜区域切割出长度方向的长度20cm、宽度方向的长度10cm的试片,将肌肤抵接面朝上地安装于平滑的金属平面的试验台。一边将接触件的接触面以49cn的力压接于试片的肌肤抵接面,一边使该试片以0.1cm/sec的固定速度沿尿布的长度方向往返移动2cm,测定倾斜方向和相反方向各者的摩擦系数。将该往返移动的去路和回路设为倾斜凸部的倾斜方向的移动和该倾斜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移动。在往返移动时,对试片施加了19.6cn/cm的单轴张力。接触件是将直径0.5mm的钢琴线排列20根以10mm的宽度弯曲成u字状而成的,且利用砝码以49cn的力使接触面压接于试片。通过该测定,求出相同倾斜区域中的倾斜凸部的倾斜方向和相反方向各者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测定反复进行3次,且针对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求出倾斜方向和相反方向各者的平均值,并将其设为上述倾斜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1和相反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2。

就使穿尿布的操作变得更容易,并且更有效地抑制穿着状态的尿布的偏移的观点而言,以倾斜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1小于相反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2(mmd2>mmd1)为前提,相同倾斜区域中的倾斜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1与相反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2的差优选为0.001以上,更优选为0.002以上,另外,优选为0.02以下,更优选为0.01以下,另外,优选为0.001以上且0.02以下,更优选为0.002以上且0.01以下。

正面片12优选至少在背侧部b、更优选为在背侧部b和腹侧部a的各者具有相同倾斜区域,且该相同倾斜区域中的倾斜方向和相反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满足上述大小关系(mmd2>mmd1)。仅在背侧部b具有相同倾斜区域且满足上述大小关系(mmd2>mmd1)的情况下,优选没有腹侧部a中的倾斜方向和相反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的差。

另外,也可以在凹凸区域p中同时存在倾斜凸部和非倾斜凸部。作为同时存在的方式,也可以混合存在。可列举混合存在的方式。优选为在凹凸区域中,顶部的位置偏倚于相同方向的倾斜凸部(前方倾斜凸部或后方倾斜凸部)沿长度方向x排列有2个以上的部分形成有至少1处,优选为形成有多处。另外,也可形成有前方倾斜凸部或后方倾斜凸部在长度方向x排列多个而成的凸部排以及非倾斜凸部在长度方向x排列多个而成的凸部排,它们既可以在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y上交替地形成,也可以按适当的顺序形成。

关于凹凸区域p中的倾斜凸部的个数,相对于该凹凸区域p中的全部凸部的个数,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另外,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90%以下,另外,优选为30%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且90%以下。

凹凸区域p中倾斜凸部的个数相对于凹凸区域p中全部凸部的个数的比例、即倾斜凸部的比例为5个以上的测定片中的倾斜凸部的比例的平均值。测定片中的倾斜凸部的比例通过如下方式求出,即,从凹凸区域p切割出5个以上的50mm×50mm的测定片,求出存在于该测定片的全部凸部的个数之后,观察通过各凸部的顶部且在长度方向x延伸的剖面,求出倾斜凸部的个数,将该倾斜凸部的个数除以存在于测定片的全部凸部的个数。

在凹凸区域p中,多个凸部4沿宽度方向y排列的宽度方向凸部排既可以仅包含倾斜凸部,也可以包含倾斜凸部和非倾斜凸部。另外,凹凸区域p也可以具有倾斜凸部的个数的比例不同的宽度方向凸部排。

就抑制长度方向x上的粪便的扩散的观点而言,凹凸区域p优选包含构成宽度方向凸部排的凸部中倾斜凸部为半数以上的高比例倾斜凸部排作为宽度方向凸部排。高比例倾斜凸部排的倾斜凸部的比例为半数以上,优选为超过半数,更优选为60%以上,进而优选为80%以上,进而更优选为100%。就进一步抑制粪便的扩散的观点而言,凹凸区域p优选包含多排高比例倾斜凸部排。作为包含多排高比例倾斜凸部排的方式,可以列举凹凸区域p的整个区域为高比例倾斜凸部排的方式、或高比例倾斜凸部排与非高比例倾斜凸部排在长度方向x交替地排列而成的任意图案的方式。作为宽度方向凸部排,非高比例倾斜凸部排存在倾斜凸部的比例较少的低比例倾斜凸部排和仅包含非倾斜凸部的非倾斜凸部排。作为任意图案,例如可以列举2排非高比例倾斜凸部排与1排高比例倾斜凸部排沿长度方向x交替地排列而成的图案。另外,在高比例倾斜凸部排具有倾斜凸部和非倾斜凸部的情况下,高比例倾斜凸部排优选为多个倾斜凸部在宽度方向y连续地排列而成的倾斜凸部小排与非倾斜凸部在该宽度方向y交替地排列。

如图1所示,正面片具有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s,在中央区域m与侧部区域s、s中凸部的形成图案不同的情况下,凹凸区域p中的倾斜凸部的比例和宽度方向凸部排中的倾斜凸部的比例等是对中央区域m进行测定的。

另外,包围倾斜凸部41的接合部3或其他接合部的形状、它们的配置可以适当决定。各个接合部的形状除长方形或正方形以外,能够采用圆形、椭圆形、长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星形、心形等任意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也可以代替展开型一次性尿布,而为短裤型(套穿型)一次性尿布,另外,也可为短裤型或通常的非短裤型生理用卫生巾,还可为失禁垫、卫生护垫等。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进而公开以下的吸收性物品。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具有凹凸区域的正面片、背面片和配置于这两个片之间的吸收体,且具有对应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方向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

在上述凹凸区域中,形成有多个倾斜凸部,

上述倾斜凸部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且顶部的位置较该倾斜凸部中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的中央位置偏倚于该长度方向的一侧。

<2>

如上述<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倾斜凸部以下述状态倾斜:上述顶部的位置所偏倚在的上述一侧的上升部分相比于垂直方向向该一侧的方向倾斜。

<3>

如上述<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倾斜凸部在上述顶部的位置所偏倚在的一侧具有悬突部分。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倾斜凸部的上述顶部的位置没有超过与该顶部的位置所偏倚在的上述一侧相邻的另一倾斜凸部中的与该一侧为相反侧的端部的位置。

<5>

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将垂直的情况设为90°时,上述倾斜凸部41的上升部分相对于与上述正面片的面平行地延伸的平面的倾斜角度小于90°,优选为30°以上且小于80°,更优选为45°以上且60°以下。

<6>

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将该倾斜凸部41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两端间的长度设为100%时,上述倾斜凸部的顶部的位置位于从上述中央位置起前后5%以内的距离范围之外,优选为位于从该中央位置起前后10%以内的距离范围之外。

<7>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倾斜凸部具有上述宽度方向的长度较上述长度方向的长度长的横长的俯视形状。

<8>

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倾斜凸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长度l1为上述长度方向的长度l2的1.1倍以上,优选为1.5倍以上,另外,为6.0倍以下,优选为4.0倍以下,另外,为1.1倍以上且6.0倍以下,优选为1.5倍以上且4.0倍以下。

<9>

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倾斜凸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长度l1为3mm以上,优选为5mm以上,另外,为100mm以下,优选为75mm以下,另外,为3mm以上且100mm以下,优选为5mm以上且75mm以下。

<10>

如上述<1>至<9>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倾斜凸部的高度h1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2.0mm以上,另外,为5.0mm以下,更优选为4.0mm以下,另外,为1.0mm以上且5.0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上且4.0mm以下。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凹凸区域中,除上述倾斜凸部以外,还具有非倾斜凸部,

上述非倾斜凸部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且顶部的位置存在于该非倾斜凸部中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两端间的中央位置。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凹凸区域中的上述倾斜凸部的个数相对于该凹凸区域中的全部凸部的个数,为30%以上,优选为50%以上,另外,为100%以下,优选为90%以下,另外,为30%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且90%以下。

<13>

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正面片遍及其整体或位于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央的中央区域的整体地,仅形成有上述顶部的位置较上述两端间的中央位置偏倚于前侧的前方倾斜凸部、和上述顶部的位置较该中央位置偏倚于后侧的后方倾斜凸部中的任一者作为上述倾斜凸部。

<14>

如上述<1>至<13>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凹凸区域中具有上述顶部的位置偏倚于上述长度方向的同一侧的多个倾斜凸部沿该长度方向排列而成的凸部排,在该凸部排中的上述倾斜凸部之间具有包含压密化部的凹部。

<15>

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凹凸区域中,所层叠的第一片和第二片在多个接合部处被相互接合,且第一片在除上述接合部以外的部位朝离开第二片的方向突出而形成有上述倾斜凸部。

<16>

如上述<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第二片侧的面大致平坦,在上述第一片侧,通过上述倾斜凸部和该倾斜凸部间的凹部而形成有起伏较大的凹凸。

<17>

如上述<15>或<1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正面片在上述凹凸区域中,作为压密化部,具有通过压纹加工而上述第一片与上述第二片之间被熔接而成的第一接合部、和通过相同的压纹加工而上述第一片1与上述第二片之间被熔接而成的第二接合部,

在上述凹凸区域中,多个上述倾斜凸部以一定的间隔沿上述宽度方向直线排列而成的宽度方向凸部排在上述长度方向形成有多排,且多个上述倾斜凸部以一定的间隔沿上述长度方向直线排列而成的凸部排在上述宽度方向形成有多排,

上述凸部排中的在上述长度方向相邻的上述倾斜凸部之间的上述第一接合部位于上述宽度方向凸部排中的在上述宽度方向相邻的倾斜凸部之间,

在上述宽度方向相邻的上述倾斜凸部之间的上述第一接合部位于在上述宽度方向相邻的上述凸部排中的上述倾斜凸部之间。

<18>

如上述<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第一接合部的上述长度方向的长度b为上述宽度方向的长度的1.2倍以上,优选为1.5倍以上,另外,为5.0倍以下,优选为3.0倍以下,另外,为1.2倍以上且5.0倍以下,优选为1.5倍以上且3.0倍以下。

<19>

如上述<17>或<1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各个上述倾斜凸部的周围由上述第一接合部和上述长度方向的长度较该第一接合部短的上述第二接合部包围。

<20>

如上述<17>至<19>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第二接合部的上述长度方向x的长度d为上述第一接合部的上述长度方向的长度b的20%以上且85%以下,优选为30%以上且70%以下。

<21>

如上述<17>至<20>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第二接合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长度c为上述第一接合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长度a的0.8以上且1.2以下,优选为0.9以上且1.1以下。

<22>

如上述<17>至<21>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关于上述压密化部,与上述顶部的位置所偏倚在的上述一侧的密度相比,与该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密度较高。

<23>

如上述<1>至<22>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凹凸区域具有多个凸部沿上述宽度方向排列的宽度方向凸部排,作为该宽度方向凸部排,包含构成该宽度方向凸部排的凸部中上述倾斜凸部为半数以上的高比例倾斜凸部排。

<24>

如上述<2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宽度方向凸部排的倾斜凸部的比例超过半数,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进而优选为100%。

<25>

如上述<23>或<2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凹凸区域包含多排上述高比例倾斜凸部排。

<26>

如上述<23>至<25>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凹凸区域除具有上述高比例倾斜凸部排以外,还具有非高比例倾斜凸部排作为上述宽度方向凸部排,上述高比例倾斜凸部排与上述非高比例倾斜凸部排在上述长度方向交替地排列,其中,上述非高比例倾斜凸部排为上述倾斜凸部的比例较少的低比例倾斜凸部排或仅包含非倾斜凸部的非倾斜凸部排。

<27>

如上述<1>至<26>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对于吸收性物品,当将其长度方向的全长三等分,划分为配置于穿着者的后侧的背侧部、配置于穿着者的前侧的腹侧部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裆部时,在上述背侧部形成有上述顶部的位置较上述两端间的中央位置偏倚于前侧的前方倾斜凸部作为上述倾斜凸部。

<28>

如上述<1>至<27>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对于吸收性物品,当将其长度方向的全长三等分,划分为配置于穿着者的后侧的背侧部、配置于穿着者的前侧的腹侧部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裆部时,在上述腹侧部形成有上述顶部的位置较上述两端间的中央位置偏倚于后侧的后方倾斜凸部作为上述倾斜凸部。

<29>

如上述<1>至<28>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凹凸区域中,上述倾斜凸部形成为在上述长度方向和上述宽度方向上分散的状态,且被配置成交错状。

<30>

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凹凸区域中,具有形成有上述顶部的位置偏倚于上述长度方向的同一侧的多个倾斜凸部的相同倾斜区域,在该相同倾斜区域中,上述多个倾斜凸部的倾斜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1和与该倾斜方向相反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2不同。

<31>

如上述<1>至<30>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凹凸区域中,具有形成有上述顶部的位置偏倚于上述长度方向的同一侧的多个倾斜凸部的相同倾斜区域,在该相同倾斜区域中,上述多个倾斜凸部的倾斜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1小于与该倾斜方向相反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2。

<32>

如上述<30>或<3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相同倾斜区域中的上述倾斜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1与上述相反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2的差为0.001以上且0.02以下。

<33>

如上述<30>或<3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相同倾斜区域中的上述倾斜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1与上述相反方向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2的差为0.002以上且0.01以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排泄物的移动的控制容易,通过抑制或控制排泄物的扩散,能够有效地提高排泄物的防漏性等,另外,通过倾斜凸部的变形等,能够使残留于凸部间的排泄物有效地为不易附着于穿着者的肌肤的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