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32773发布日期:2019-04-05 22:11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血糖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但伴随着对于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糖尿病属于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所以一般在糖尿病患者的家中常常备有血糖仪。血糖仪从原理上一般分为光电型和电极型,光电型血糖仪价格较为优惠,但是其探测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空气的污染,影响测试结果,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电极型血糖仪的电极口为内藏式,可以避免污染使用寿命较长。

但是电极型血糖仪采用的检测试纸和采血针不能长期暴露,会影响检测精度。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因为大多数的血糖检测装置所采用的采血针和检测试纸单独放置,使用时还需要同时寻找两种设备仪器检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血针和检测试纸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包括检测盒、检测试纸以及采血针,所述检测盒上设置有第一储纳腔和第二储纳腔,所述第一储纳腔体为一端开口的腔体结构,并且开口端设置于所述检测盒的一端面,并在所述第一储纳腔体内设置有封装机构,所述封装机构包括主转动滚、从转动滚、条状传送带,所述主转动滚位于所述第一储纳腔的内侧三个边角位置,所述条状传送带设置于主转动滚的外侧,所述从转动滚位于所述条状传送带所在的主转动滚外侧,所述主转动滚驱动条状传送带沿轴向运动;

所述检测试纸包括血样采集端以及血样检测端,所述检测试纸位于所述条状传送带所包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第二储纳腔为l型结构,并且所述第二储纳腔的上端贯穿检测盒的前端面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储纳腔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储纳腔的上端面连通,所述第二储纳腔内设置有挤压块、采血针和复位弹簧,所述挤压块横向设置在第二储纳腔的上方,且所述挤压块的前端面为斜面状,并与所述采血针的上端面的凸台状结构倾斜接触,所述采血针的下端面套接在所述复位弹簧上,复位弹簧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储纳腔下端面的第一限位块相接触;

所述检测试纸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齿条,并通过设置在第一储纳腔体中部的棘轮与所述条状传送带上端面设置的第二齿条相适配,所述条状传送带通过棘轮驱动检测试纸相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从转动滚为两个,并用于所述条状传送带传动时的方向转向。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盒的底部设置有条槽,所述条槽与所述第一储纳腔体的底部相互贯通;所述条状传送带的底部连接推板的末端,所述推板的前端贯穿所述条槽设置于检测盒的外侧,并驱动条状传送带沿着条槽方向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传送带内侧的下表面设置有多组条状盲槽,并在条状盲槽内贴附有干燥剂包。

进一步的,所述主转动滚、从转动滚与条状传送带的上下接触面均为糙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储纳腔的上端面横向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挤压块进一步的的上下两端设置的第二限位块相互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纳腔开口处所在的检测盒上端面设置有储槽,所述储槽与所述条状传送带的前端部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主转动滚、从转动滚以及棘轮的两端分别横向设置在所述检测盒的第一储纳腔体内。

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驱动推板沿着条槽方向向后运动,条状传送带向后运动,检测试纸在棘轮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2)按压挤压块,挤压块向前运动并挤压采血针向下按压刺破手指,并将血液与检测试纸的血样采集端接触;

3)取出检测试纸,并将血样检测端与检测仪器接触,检测血糖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装置中将采血针和检测试纸放置在一个设备中,方便在检测时同时拿取操作。

2、本装置中将检测试纸放置在封装机构内,避免检测试纸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同时采血针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也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

3、采用检测试纸与封装机构之间的棘轮机构,实现检测试纸在第一容纳腔内的运动,且封装机构可重复使用,仅需更换检测试纸和采血针就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试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封装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封装机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挤压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使用状态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图4-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血糖检测仪,包括检测盒1、检测试纸2以及采血针3,检测盒1上设置有第一储纳腔11和第二储纳腔12,第一储纳腔体11为一端开口的腔体结构,并且开口端设置于检测盒1的一端面,并在第一储纳腔体11内设置有封装机构4,封装机构4包括主转动滚41、从转动滚42、条状传送带43,主转动滚41位于第一储纳腔11的内侧三个边角位置,条状传送带43设置于主转动滚41的外侧,从转动滚42位于条状传送带43所在的主转动滚41外侧,主转动滚41驱动条状传送带43沿轴向运动;从转动滚42为两个,并用于条状传送带43传动时的方向转向。主转动滚41、从转动滚42与条状传送带43的上下接触面均为糙面结构。通过驱动主转动滚41,实现条状传送带43的运动。

进一步的,条状传送带43内侧的下表面设置有多组条状盲槽433,并在条状盲槽433内贴附有干燥剂包434。用于干燥封装机构4所在的第一储纳腔11。检测盒1的底部还设置有条槽101,条槽101与第一储纳腔体11的底部相互贯通;条状传送带43的底部连接推板432的末端,推板432的前端贯穿条槽101设置于检测盒1的外侧,并驱动条状传送带43沿着条槽101方向驱动。

第二储纳腔12为l型结构,并且第二储纳腔12的上端贯穿检测盒1的前端面与外部连通,第二储纳腔12的下端与第一储纳腔11的上端面连通,第二储纳腔12内设置有挤压块121、采血针3和复位弹簧31,挤压块121横向设置在第二储纳腔12的上方,第二储纳腔12的上端面横向设置有限位槽123,限位槽123与挤压块121的上下两端设置的第二限位块124相互适配。如图8所示,且挤压块121的前端面为斜面状,该斜面状结构与采血针3的上端面的凸台状结构倾斜接触,采血针3的下端面套接在复位弹簧31上,复位弹簧31的下端面与第二储纳腔12下端面侧边设置的第一限位块122相接触,并限制复位弹簧31的运动。

如图3所示,检测试纸2包括血样采集端21以及血样检测端22,检测试纸2位于条状传送带43所包围成的空间内。检测试纸2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齿条201,并通过设置在第一储纳腔体11中部的棘轮44与条状传送带43上端面设置的第二齿条431相适配,条状传送带43通过棘轮44驱动检测试纸2相向运动。

进一步的,第一储纳腔11开口处所在的检测盒1上端面设置有储槽102,储槽102与条状传送带43的前端部相适配,在非使用状态下,条状传送带43的前端部伸入到储槽102内,形成对第一储纳腔11开口处的封闭。

进一步的,主转动滚41、从转动滚42以及棘轮44的两端分别横向设置在检测盒1的第一储纳腔体11内。

如图6-8所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驱动推板432沿着条槽101方向向后推动,条状传送带43向后运动,并将开始封闭的第一储纳腔11开口处打开,检测试纸2在棘轮44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并伸出第一储纳腔11的开口处,使得检测试纸2的血糖检测端21暴露在外。

2)按压挤压块121,挤压块121向前运动,其前端面挤压采血针3的上端面,并改变采血针3向下运动,随着挤压块121的继续羁押,按压刺破手指,并将血液与检测试纸2的血样采集端21接触。

3)取出检测试纸2,并将血样检测端22与检测仪器接触,检测血糖值。

整个装置在可随时更换检测试纸,用于储存在第一储纳腔11内,操作便捷,可减少检测试纸的污染,影响检测精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